正在加载图片...
功用和词的意义》,1952年出版了《当代哲学》一书。这是一本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出发介 绍现代哲学的书。该书至今还是学习现代哲学重要的导论性德语文献。1960年发表了《 证法问题》,1962年整理出版了胡塞尔的《经验与判断》 书。 1963年又出版了文集《现等 学道路》。1968年出版了《现象学与历史》一书。1969年出版《关于政治哲学的几个基本问 题》,1975年出版《关于国家理论的哲学基础的争论》等。他向运用现象学方法建立新的历 史哲学。不仅他的著作对现象学在德国的复兴发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他的教学活动也为现象 学培养了一代新人。战争后期,他曾短期在汉堡当过一段售货员。战后,他在汉堡,后到基 尔执教10年 年被任命为波恩胡塞尔档案馆馆长 从此波恩便成为德国现象学的重 研究活动中心。从波恩毕业了数十名研究现象学的学生和留学生。对中国现象学运动的发展 作出了特殊贡献的Klaus Held也是兰德格里伯的学生。 芬克是另一个对现象学在德国的复兴贡献最大的人。他战后一直在弗趟堡任教,并任弗趙保 湖塞尔档案馆馆长(芬克1975年去世后,由卡尔,马克思的远来,从美国回来的维尔讷,马 克思接任馆长职务)。他的主要著作有:《胡塞尔现象学问题》(1939):《存在 真理 世界 (1958年):《一切与虚无》(1959):《教有学与生活论》(1970):《邻近与距离》(1976):《有 在与人》(1977)。 在兰德格里伯和芬克的领导 一批青年人在卢议档案馆认真地从事现象学的研究工作,他 们后来都成为德语区 的重 现象学家,如比曾 德亚琛大学执教的莫 夫妇 Walter and Marl小Biemel)。还有伊索·科恩(Iso Kern,自取中文名字是耿宁)。他著有《胡基尔和康 德》(1964),该书是学习研究现象学与康德哲学关系的必读的德语文献之一。他曾来我国学 习中国哲学,现在瑞士从事研究工作。还有卡尔·舒曼(Karl Schuhmann),鲁道夫·博姆 (Rudolf boem)等人。发展到0年代,现象学在德村已小有生气。各大学哲学系都有人进 行现象学的研究,或受现象学方法的影响从事研究工作。在身 大学有 ans Reiner) 在波恩有福尔克曼一施鲁克(Kar-Heiz Volkmann--Schluck),施特罗克尔(Elisabeth Stroeker) 艾里(Lothar Eley)。在海德堡有特约尼森(Michael Theunissen),梅茵茨有冯克(Gerhard Funke),在特利尔有奥尔托(Ernst Wolfgang Orth),在维尔茨堡有罗姆巴赫(Heinrich rombach)与维斯(Dieter Wss).在波鸿右瓦尔脊费尔兹(Bernhard waldenfelds)、荷 t坦(Elmar Holer stein).善格(Oto eggeler).和萨斯(Hans-.Martir Sass),在尼里 有老资格的现象 学家孔拉德 马蒂乌斯(Hedwig Con..ad-Martius),在乌泊塔尔有Klaus Held 等等。 1971年德国现象学家汇集幕尼黑,召开纪多现象学家普凡德学术会议。会上宜布成立现象 学研究德国学会,并出版半年刊,《现象学研究》。现在学会每年举行一次学术讨论会。 现象学运动的发展不仅限于西欧北美,它对东欧及亚洲,甚至非洲的某些哲学发达的国家都 有影响。它的影响也不仅限于现象学运动内部,它对非现象学的哲学家,其至对非哲学的更 想家都有影响。现象学对社会批判理论、即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恩斯特·布 鲁赫(Enst Bolch)1960年以前是东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著名哲学家,后移居西德,他在 其“希望哲学”中所运用的方法也来自现象学。前苏联以及其他东欧联盟国家中的非教条马 克思主义或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的哲学方法,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来自现象学的影响。 西方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与现象学描述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4]。现象学在日本、韩国功用和词的意义》,1952 年出版了《当代哲学》一书。这是一本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出发介 绍现代哲学的书。该书至今还是学习现代哲学重要的导论性德语文献。1960 年发表了《辩 证法问题》,1962 年整理出版了胡塞尔的《经验与判断》一书。1963 年又出版了文集《现象 学道路》。1968 年出版了《现象学与历史》一书。1969 年出版《关于政治哲学的几个基本问 题》,1975 年出版《关于国家理论的哲学基础的争论》等。他向运用现象学方法建立新的历 史哲学。不仅他的著作对现象学在德国的复兴发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他的教学活动也为现象 学培养了一代新人。战争后期,他曾短期在汉堡当过一段售货员。战后,他在汉堡,后到基 尔执教 10 年。1956 年被任命为波恩胡塞尔档案馆馆长,从此波恩便成为德国现象学的重要 研究活动中心。从波恩毕业了数十名研究现象学的学生和留学生。对中国现象学运动的发展 作出了特殊贡献的 Klaus Held 也是兰德格里伯的学生。 芬克是另一个对现象学在德国的复兴贡献最大的人。他战后一直在弗赖堡任教,并任弗赖堡 胡塞尔档案馆馆长(芬克 1975 年去世后,由卡尔·马克思的远亲,从美国回来的维尔讷·马 克思接任馆长职务)。他的主要著作有:《胡塞尔现象学问题》(1939);《存在-真理-世界》 (1958 年);《一切与虚无》(1959);《教育学与生活论》(1970);《邻近与距离》(1976);《存 在与人》(1977)。 在兰德格里伯和芬克的领导下,一批青年人在卢汶档案馆认真地从事现象学的研究工作,他 们后来都成为德语区的重要现象学家,如比曾西德亚琛大学执教的莫尔夫妇(Walter and Marly Biemel)。还有伊索·科恩(Iso Kern,自取中文名字是耿宁)。他著有《胡塞尔和康 德》(1964),该书是学习研究现象学与康德哲学关系的必读的德语文献之一。他曾来我国学 习中国哲学,现在瑞士从事研究工作。还有卡尔·舒曼(Karl Schuhmann),鲁道夫·博姆 (Rudolf Boem)等人。发展到 80 年代,现象学在德过已小有生气。各大学哲学系都有人进 行现象学的研究,或受现象学方法的影响从事研究工作。在弗赖堡大学有赖讷(Hans Reiner), 在波恩有福尔克曼-施鲁克(Karl-Heiz Volkmann-Schluck),施特罗克尔(Elisabeth Stroeker), 艾里(Lothar Eley)。在海德堡有特约尼森(Michael Theunissen),梅茵茨有冯克(Gerhard Funke),在特利尔有奥尔托(Ernst Wolfgang Orth),在维尔茨堡有罗姆巴赫(Heinrich Rombach)与维斯(Dieter Wyss),在波鸿有瓦尔登费尔兹(Bernhard Waldenfelds)、荷仑施 坦(Elmar Holenstein),普格勒(Otto Poeggeler)和萨斯(Hans-Martin Sass),在慕尼黑, 有老资格的现象学家孔拉德-马蒂乌斯(Hedwig Con.ad-Martius),在乌泊塔尔有 Klaus Held, 等等。 1971 年德国现象学家汇集慕尼黑,召开纪念现象学家普凡德学术会议。会上宣布成立现象 学研究德国学会,并出版半年刊,《现象学研究》。现在学会每年举行一次学术讨论会。 * * * 现象学运动的发展不仅限于西欧北美,它对东欧及亚洲,甚至非洲的某些哲学发达的国家都 有影响。它的影响也不仅限于现象学运动内部,它对非现象学的哲学家,甚至对非哲学的思 想家都有影响。现象学对社会批判理论、即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恩斯特·布 鲁赫(Enst Bolch)1960 年以前是东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著名哲学家,后移居西德,他在 其“希望哲学”中所运用的方法也来自现象学。前苏联以及其他东欧联盟国家中的非教条马 克思主义或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的哲学方法,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来自现象学的影响。 西方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与现象学描述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4]。现象学在日本、韩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