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等亚洲国家也发生了重要影响。人们从现象学中,从胡塞尔的著作和手稿中不断有新的发现, 人们不断对胡塞尔的某些观点做出新的解释,为哲学或其他人文学科发现、开拓了新的视野。 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结合就是 。基于这样 个事实,现象学的研究对中国哲学发展及其 他文化领域的研究工作的发展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第五节 现象学在中国「5 1.首次引入一 一杨人厢的“现象学据论 就目前笔者所能看到的出版物而言,中国人正式谈及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早至1929年初,即 胡塞尔70岁,正在写作《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 ·书之时。这就是杨人使所写“现象学概 论” 一文,刊登于《民铎》杂志10卷一号,1929年1月出版。[6他在“序说”中先认为 现象学处于所谓“学之哲学”与“生之哲学”之间,即认识论哲学与生命哲学之间,意在“解 决现代哲学中种种至难的对立的问题” 刀杨人梗这篇“现象学概论”显示出了对胡塞尔现 象学的比较内行的理解。只可惜它未能引起当时学人的关注。[8 杨人梗的“现象学概论”以后,也有人在介绍西方哲学思想时顺便提及胡塞尔的思想,比如 张东荪、贺麟等。但是也并未引起哲学爱好者的真正注意。具体情况祥见张祥龙等合著《现 象学思潮在中国》「91。所有这些中国现象学运动的早期介绍者,似平都沿有亲身聆胡 塞尔本人的数海。 真正有幸聆听过胡塞尔的言传 来又用胡塞尔的思想作哲学研究工作的 却另其有人,他就是以数理逻辑专家享誉国内学术界的、鼎鼎大名的沈有鼎。但是他同胡塞 尔现象学的关系却一直鲜为人知,我们这里不妨多讲几句。 沈有鼎字公武,他于1908年生于上海,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从金岳霖学习 期间,曾建议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创办哲学系:[10]毕业后公费留美。1931年获哈佛大学硕士 学位,1931一1934年赴德国弗赖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深 1934年回国 在清华哲学系 教。1945一1948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作研究,回国后仍在清华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入 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1955年调科学院哲学所工作,直至1989年逝世。在中国学术界,沈 有鼎是以中国有名的数理逻组学家著称,是中国早期分析哲学思潮的代表之一。他的《论真 理的分野》一文被视为为中国哲学家论分析哲学的代表作之 近期被收入《分析哲学一回 顾与反省》一山。1984年左右我曾经拜读过他的论公孙龙子的文章及《墨经逻辑学》 对先生贯通中西的学问十分敬仰。但是当时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会与现象学有什么瓜 葛。2002年由于偶然的机会,翻阅先生的弟子收集、编纂的《沈有鼎文集》,以及附在文集 最后的沈有鼎“文革”结束后致他的学生、国际知名逻辑学家王浩的通信。我在文集中惊奇 地发现,沈有鼎同胡塞尔居然有直接的交往,并且受到胡塞尔现象学、特别是罗辑研究工作 的影响 1931一1934年沈有鼎曾在德国弗赖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深造,这是介绍沈有鼎生平的材料 里都有纪录的[12]。关于沈有鼎在德国的学术活动的情况,我只见到熊伟先生在《熊伟自传》 中有纪录:他回忆1933年留德之初的经历时说,“在弗赖堡的头一年,由沈有鼎和我一同听 海德格尔的课,因尚有语言隔,我没有能力与沈展开讨论。沈没有语言隔,虽然我们曾 海阔天空谈论过古今 中外的哲学,他却 有谈 海德格 年沈即回国。”[13)3刘 年代的海德格尔,在德国如日中天,德国青年趋之若登,奉为大师。尽管沈有鼎曾经听过的 课程,可是直到今天,我们没有发现哪怕是只言片语能够证明,沈有鼎在什么地方提及过海 德格尔。可见,后期海德格尔的诗意哲学没有引起年轻的数理逻辑学家沈有鼎的任何兴趣 等亚洲国家也发生了重要影响。人们从现象学中,从胡塞尔的著作和手稿中不断有新的发现, 人们不断对胡塞尔的某些观点做出新的解释,为哲学或其他人文学科发现、开拓了新的视野。 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结合就是一例。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现象学的研究对中国哲学发展及其 他文化领域的研究工作的发展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第五节 现象学在中国[5] 1.首次引入——杨人梗的“现象学概论” 就目前笔者所能看到的出版物而言,中国人正式谈及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早至 1929 年初,即 胡塞尔 70 岁,正在写作《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一书之时。这就是杨人梗所写“现象学概 论”一文,刊登于《民铎》杂志 10 卷一号,1929 年 1 月出版。[6]他在“序说”中先认为 现象学处于所谓“学之哲学”与“生之哲学”之间,即认识论哲学与生命哲学之间,意在“解 决现代哲学中种种至难的对立的问题”[7]杨人梗这篇“现象学概论”显示出了对胡塞尔现 象学的比较内行的理解。只可惜它未能引起当时学人的关注。[8] 杨人梗的“现象学概论”以后,也有人在介绍西方哲学思想时顺便提及胡塞尔的思想,比如 张东荪、贺麟等。但是也并未引起哲学爱好者的真正注意。具体情况祥见张祥龙等合著《现 象学思潮在中国》[9]。所有这些中国现象学运动的早期介绍者,似乎都没有亲身聆听过胡 塞尔本人的教诲。真正有幸聆听过胡塞尔的言传,后来又用胡塞尔的思想作哲学研究工作的 却另其有人,他就是以数理逻辑专家享誉国内学术界的、鼎鼎大名的沈有鼎。但是他同胡塞 尔现象学的关系却一直鲜为人知,我们这里不妨多讲几句。 沈有鼎字公武,他于 1908 年生于上海,1929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从金岳霖学习 期间,曾建议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创办哲学系;[10]毕业后公费留美。1931 年获哈佛大学硕士 学位,1931-1934 年赴德国弗赖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深造。1934 年回国,在清华哲学系任 教。1945-1948 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作研究,回国后仍在清华任教。1952 年院系调整,入北 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1955 年调科学院哲学所工作,直至 1989 年逝世。在中国学术界,沈 有鼎是以中国有名的数理逻辑学家著称,是中国早期分析哲学思潮的代表之一。他的《论真 理的分野》一文被视为为中国哲学家论分析哲学的代表作之一,近期被收入《分析哲学-回 顾与反省》一书[11]。1984 年左右我曾经拜读过他的论公孙龙子的文章及《墨经逻辑学》, 对先生贯通中西的学问十分敬仰。但是当时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会与现象学有什么瓜 葛。2002 年由于偶然的机会,翻阅先生的弟子收集、编纂的《沈有鼎文集》,以及附在文集 最后的沈有鼎“文革”结束后致他的学生、国际知名逻辑学家王浩的通信。我在文集中惊奇 地发现,沈有鼎同胡塞尔居然有直接的交往,并且受到胡塞尔现象学、特别是逻辑研究工作 的影响 。 1931-1934 年沈有鼎曾在德国弗赖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深造,这是介绍沈有鼎生平的材料 里都有纪录的[12]。关于沈有鼎在德国的学术活动的情况,我只见到熊伟先生在《熊伟自传》 中有纪录:他回忆 1933 年留德之初的经历时说,“在弗赖堡的头一年,由沈有鼎和我一同听 海德格尔的课,因尚有语言隔阂,我没有能力与沈展开讨论。沈没有语言隔阂,虽然我们曾 海阔天空谈论过古今中外的哲学,他却一次也没有谈过海德格,第二年沈即回国。”[13] 30 年代的海德格尔,在德国如日中天,德国青年趋之若鹜,奉为大师。尽管沈有鼎曾经听过的 课程,可是直到今天,我们没有发现哪怕是只言片语能够证明,沈有鼎在什么地方提及过海 德格尔。可见,后期海德格尔的诗意哲学没有引起年轻的数理逻辑学家沈有鼎的任何兴趣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