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发病条件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锈菌小种的变化、品种抗性以及环境条件 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条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枃的重大变化是导致大批抗病品种抗锈 性丧失和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条中1号上升为优势小种,导致碧蚂1号 小麦品种丧失抗锈性;20世纪60年代,条中8号和10号使碧玉麦、陕农系统、甘肃96 西北612等品种丧失抗性;条中13号和16号小种导致南大2419等丧失抗性:20世纪70 年代,条中17号、18号和19号上升为优势小种,导致早洋系统品种如北京8号、济南2 号、阿勃及阿勃系统的品种丧失抗性;条中21号和25号成为优势小种,导致丰产3号、泰 山1号和尤皮2号等一大批抗源丧失抗性。20世纪80-90年代,条中28号和29号成为优 势小种,导致洛夫林10、洛夫林13以及其他“洛类”品种丧失抗性。1991年以来,条中 30号和31号逐年上升,使绵阳系统和水源系统品种染病,可能将导致我国大范围内一批具 有上述血统的品种丧失抗锈性 小麦条锈菌产生新毒性小种的途径主要是基因突变和异核重组。锈菌群体中毒性小种组 成数量变化主要受各小种本身适合度、品种筛选作用和环境条件等的制约。一个小种能否成 为优势小种,首先取决于自身适合度的高低。适合度包括该小种在其相匹配的品种上侵染 繁殖和存活的能力,以及与其他小种的竞争能力等,适合度高者易成为优势小种。若新的毒 性小种遇到与其毒性相匹配的品种大面积单一化种植,通过定向选择作用,就会发展成为优 势小种。如50年代碧蚂1号大面积单一化种植,使条中1号成为当时的优势小种。在同一 流行区系的越冬和越夏区单一种植同一抗病基因的品种,会促成新小种流行,尤其是在既能 越冬又能越夏,且在小范围内可完成周年循环的地区,会使其成为新小种流行的发源地。另 外,气象因素也可影响小种数量的变化。可见适合度、品种筛选作用和环境条件对小种组成 数量变化具有强大的调控作用 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与菌量密切相关。秋季,当广大冬麦区陆续播种出苗后,夏孢子借 西北高空气流由西向东、向北传播,侵染小麦幼苗,并在当地越冬。在冬季温暖的地区,条 锈菌可不断繁殖,为春季条锈病的流行提供了大量菌源。春季4月前后,大量的锈菌夏孢子 可自南向北传播至黄、淮、海等广大麦区,造成侵染 品种抗锈性: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或者大面积栽培的抗病品种丧失抗锈性,是锈病流行 的基本条件。抗锈性是小麦与锈菌在长期协同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复杂性状,它有多种类型, 主要包括低反应型抗锈性、数量性状抗锈性和耐锈性等三大类型。其表现形式、强度和机制 多样。低反应型抗锈性。低反应型抗锈性的抗锈强度可由免疫到中度抗病,特点是在锈菌侵 入后迅速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侵染点及周围的寄主细胞迅速坏死,抑制病菌扩展,形成较 低的反应型。它是由少数主效抗病基因控制的,对锈菌生理小种有高度的专化性,品种的抗 病性是针对特定的生理小种,在流行学上的作用是减少初始菌量,推迟病害流行。这是小麦 抗锈育种所利用的主要抗锈性类型。抗锈品种不易随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异,但可因锈菌新小 种出现而丧失抗病性。数量性状抗锈性。数量性状抗锈性的抗病因素很复杂,品种间抗病 性的差异表现为数量差异,包括侵染率、潜育期、孢子堆数目和孢子堆大小等,难以用定性 的方法鉴别。此种抗病性也称为一般抗病性、部分抗病性等,由多数微效基因控制。在流行 学上表现为流行速率降低,这种性状也称为慢锈性或迟锈性。数量性状抗病性的表现可因环 境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不会因小种区系的变化而改变,是一种较持久的抗病性。 耐锈性。指某些品种发病程度与感病品种相当,但其产量损失显著低于感病品种的现象。耐 锈品种可能具有较强的生理补偿作用,如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光合效率高、灌浆速度快发病条件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锈菌小种的变化、品种抗性以及环境条件。 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条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的重大变化是导致大批抗病品种抗锈 性丧失和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20 世纪 50 年代,条中 1 号上升为优势小种,导致碧蚂 1 号 小麦品种丧失抗锈性;20 世纪 60 年代,条中 8 号和 10 号使碧玉麦、陕农系统、甘肃 96、 西北 612 等品种丧失抗性;条中 13 号和 16 号小种导致南大 2419 等丧失抗性;20 世纪 70 年代,条中 17 号、18 号和 19 号上升为优势小种,导致早洋系统品种如北京 8 号、济南 2 号、阿勃及阿勃系统的品种丧失抗性;条中 21 号和 25 号成为优势小种,导致丰产 3 号、泰 山 1 号和尤皮 2 号等一大批抗源丧失抗性。20 世纪 80~90 年代,条中 28 号和 29 号成为优 势小种,导致洛夫林 10、洛夫林 13 以及其他“洛类”品种丧失抗性。1991 年以来,条中 30 号和 31 号逐年上升,使绵阳系统和水源系统品种染病,可能将导致我国大范围内一批具 有上述血统的品种丧失抗锈性。 小麦条锈菌产生新毒性小种的途径主要是基因突变和异核重组。锈菌群体中毒性小种组 成数量变化主要受各小种本身适合度、品种筛选作用和环境条件等的制约。一个小种能否成 为优势小种,首先取决于自身适合度的高低。适合度包括该小种在其相匹配的品种上侵染、 繁殖和存活的能力,以及与其他小种的竞争能力等,适合度高者易成为优势小种。若新的毒 性小种遇到与其毒性相匹配的品种大面积单一化种植,通过定向选择作用,就会发展成为优 势小种。如 50 年代碧蚂 1 号大面积单一化种植,使条中 1 号成为当时的优势小种。在同一 流行区系的越冬和越夏区单一种植同一抗病基因的品种,会促成新小种流行,尤其是在既能 越冬又能越夏,且在小范围内可完成周年循环的地区,会使其成为新小种流行的发源地。另 外,气象因素也可影响小种数量的变化。可见适合度、品种筛选作用和环境条件对小种组成 数量变化具有强大的调控作用。 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与菌量密切相关。秋季,当广大冬麦区陆续播种出苗后,夏孢子借 西北高空气流由西向东、向北传播,侵染小麦幼苗,并在当地越冬。在冬季温暖的地区,条 锈菌可不断繁殖,为春季条锈病的流行提供了大量菌源。春季 4 月前后,大量的锈菌夏孢子 可自南向北传播至黄、淮、海等广大麦区,造成侵染。 品种抗锈性: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或者大面积栽培的抗病品种丧失抗锈性,是锈病流行 的基本条件。抗锈性是小麦与锈菌在长期协同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复杂性状,它有多种类型, 主要包括低反应型抗锈性、数量性状抗锈性和耐锈性等三大类型。其表现形式、强度和机制 多样。 低反应型抗锈性。低反应型抗锈性的抗锈强度可由免疫到中度抗病,特点是在锈菌侵 入后迅速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侵染点及周围的寄主细胞迅速坏死,抑制病菌扩展,形成较 低的反应型。它是由少数主效抗病基因控制的,对锈菌生理小种有高度的专化性,品种的抗 病性是针对特定的生理小种,在流行学上的作用是减少初始菌量,推迟病害流行。这是小麦 抗锈育种所利用的主要抗锈性类型。抗锈品种不易随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异,但可因锈菌新小 种出现而丧失抗病性。 数量性状抗锈性。数量性状抗锈性的抗病因素很复杂,品种间抗病 性的差异表现为数量差异,包括侵染率、潜育期、孢子堆数目和孢子堆大小等,难以用定性 的方法鉴别。此种抗病性也称为一般抗病性、部分抗病性等,由多数微效基因控制。在流行 学上表现为流行速率降低,这种性状也称为慢锈性或迟锈性。数量性状抗病性的表现可因环 境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不会因小种区系的变化而改变,是一种较持久的抗病性。 耐锈性。指某些品种发病程度与感病品种相当,但其产量损失显著低于感病品种的现象。耐 锈品种可能具有较强的生理补偿作用,如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光合效率高、灌浆速度快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