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哲学、现代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可谓是开山鼻祖 但是开哲学门不能光研究西方哲学,那么中国自己的哲学究竟是什么?首先把这个问题提出 来的是胡适。胡适认为,哲学的根本就是逻辑。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留学的时候 师从杜威,写的论文就是《先秦名学史》,“名学”就是逻辑,中国古代有一个派别就叫做 名家。胡适回国后在北大做教授,他就把《先秦名学史》扩充,写出了《中学哲学史大纲》, 完全按照名学、逻辑论证、知识论的角度的来描述中国哲学,这就是用西方的模式来研究中 国哲学。但是写出来之后,金岳霖先生评价说好像是个美国商人写的,不是中国人写的。为 什么呢?因为里面实用主义的色彩太浓厚。所以冯友兰先生两卷本的《中国哲学史》出来之 后,马上就取代了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先生在写《中国哲学史》的时候又用 的什么眼光?还是西方的眼光,新实在光的眼光,按照说出一个道理来的道理。把中国的孔 子孟子老子庄子这些人拿出来,把其中的道理找出来,然后看他们是怎么论证的,从而找出 其中的一套逻辑的程序。冯友兰先生的哲学史写的比较客观,符合其本来的面目:但是他那 还是按照西方哲学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哲学。这一来,哲学究竞是什么,中国有没有哲学这 些问题,一直在中国人的脑子里盘旋,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这个疑问包含着非常深刻的 文化背景。这可以用王国维的两句话来概括。王国维跟胡适不一样,他不研究哲学,对西方 哲学也不太了解,可是他国学的修养很深,他说了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可爱者不可信 可信者不可爱”。这两句话的内涵非常深刻。这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 我刚才说了,弱势文化在与强势文化接触的时候,要遵从强势文化的话语霸权。西方强势文 化有一套逻辑的论证、科学的根据,这是它们的支撑,它可以头头是道地说出一个道理来 你还不能不信。可是它毕竟是西方的,不是中国的。王国维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对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热爱,那是自己本身的生命,民族的生命,是可爱的,但是可爱的是说不 出一个道理来的,没法论证它的合理性。西方的东西是很可信的,有科学的道理,是没法驳 倒的,但是西方的东西,与我们本土的东西之间有隔阂,是不可爱的,这叫“可信者不可爱 对于我们本土的自己的文化一—可爱的东西来说,我又没法用道理来说服你,来证明它的合 理性,所以是“可爱者不可信”。王国维说的西方的东西,也是有选择性的,指的是康德 叔本华、美学、伦理学等等价值哲学的东西,这些方面跟中国很相近。王国维接受了这些东 西,认为它们是可爱的。当时中国流行的是科学主义,而科学主义则是强调可信的。由此, 王国维感受到了一种非常大的矛盾:所以他虽然年轻时候对哲学很有兴趣,也研究过一阵子 哲学,但是他后来不在研究哲学,而是钻进了考古、国史研究当中,并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 这个矛盾对于冯友兰、金岳霖和胡适等也是一样的。比如说,冯友兰先生“说出一个道理来 的道理”,是用西方的新实在论来解释中国的哲学:他就是这样写出了两卷本的《中国哲学 史》,然后又在这个基础上写出了《新理学》。但是冯友兰先生是中国人,说他可爱的东西 是新实在论,就是大错而特错。冯友兰先生后来写了《新原道》,讲“中国哲学的精神” 他说中国哲学的精神比西方哲学的精神要好,它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既是出世的、超越 的,又是入世的、关心社会的:西方哲学则把这两个方面截然分开。冯友兰先生接着写了《新 原人》,认为人学习哲学,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精神境界。冯先生认为人有四种境界:自然 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最高的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人所追求的,是人的安身立 命之地。这些在西方哲学中都是没有的。冯友兰先生按照西方的逻辑结构、话语系统,来看 中国哲学之中哪些是有道理的,从这些道理中说出一个道理来并加以证明,所以他写了《新 原道》和《新原人》。金岳霖先生也是一样。金岳霖先生的逻辑分析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中国哲学、现代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可谓是开山鼻祖。 但是开哲学门不能光研究西方哲学,那么中国自己的哲学究竟是什么?首先把这个问题提出 来的是胡适。胡适认为,哲学的根本就是逻辑。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留学的时候 师从杜威,写的论文就是《先秦名学史》,“名学”就是逻辑,中国古代有一个派别就叫做 名家。胡适回国后在北大做教授,他就把《先秦名学史》扩充,写出了《中学哲学史大纲》, 完全按照名学、逻辑论证、知识论的角度的来描述中国哲学,这就是用西方的模式来研究中 国哲学。但是写出来之后,金岳霖先生评价说好像是个美国商人写的,不是中国人写的。为 什么呢?因为里面实用主义的色彩太浓厚。所以冯友兰先生两卷本的《中国哲学史》出来之 后,马上就取代了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先生在写《中国哲学史》的时候又用 的什么眼光?还是西方的眼光,新实在光的眼光,按照说出一个道理来的道理。把中国的孔 子孟子老子庄子这些人拿出来,把其中的道理找出来,然后看他们是怎么论证的,从而找出 其中的一套逻辑的程序。冯友兰先生的哲学史写的比较客观,符合其本来的面目;但是他那 还是按照西方哲学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哲学。这一来,哲学究竟是什么,中国有没有哲学这 些问题,一直在中国人的脑子里盘旋,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这个疑问包含着非常深刻的 文化背景。这可以用王国维的两句话来概括。王国维跟胡适不一样,他不研究哲学,对西方 哲学也不太了解,可是他国学的修养很深,他说了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可爱者不可信, 可信者不可爱”。这两句话的内涵非常深刻。这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 我刚才说了,弱势文化在与强势文化接触的时候,要遵从强势文化的话语霸权。西方强势文 化有一套逻辑的论证、科学的根据,这是它们的支撑,它可以头头是道地说出一个道理来, 你还不能不信。可是它毕竟是西方的,不是中国的。王国维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对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热爱,那是自己本身的生命,民族的生命,是可爱的,但是可爱的是说不 出一个道理来的,没法论证它的合理性。西方的东西是很可信的,有科学的道理,是没法驳 倒的,但是西方的东西,与我们本土的东西之间有隔阂,是不可爱的,这叫“可信者不可爱”。 对于我们本土的自己的文化——可爱的东西来说,我又没法用道理来说服你,来证明它的合 理性,所以是“可爱者不可信”。王国维说的西方的东西,也是有选择性的,指的是康德、 叔本华、美学、伦理学等等价值哲学的东西,这些方面跟中国很相近。王国维接受了这些东 西,认为它们是可爱的。当时中国流行的是科学主义,而科学主义则是强调可信的。由此, 王国维感受到了一种非常大的矛盾;所以他虽然年轻时候对哲学很有兴趣,也研究过一阵子 哲学,但是他后来不在研究哲学,而是钻进了考古、国史研究当中,并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 就。 这个矛盾对于冯友兰、金岳霖和胡适等也是一样的。比如说,冯友兰先生“说出一个道理来 的道理”,是用西方的新实在论来解释中国的哲学;他就是这样写出了两卷本的《中国哲学 史》,然后又在这个基础上写出了《新理学》。但是冯友兰先生是中国人,说他可爱的东西 是新实在论,就是大错而特错。冯友兰先生后来写了《新原道》,讲“中国哲学的精神”。 他说中国哲学的精神比西方哲学的精神要好,它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既是出世的、超越 的,又是入世的、关心社会的;西方哲学则把这两个方面截然分开。冯友兰先生接着写了《新 原人》,认为人学习哲学,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精神境界。冯先生认为人有四种境界:自然 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最高的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人所追求的,是人的安身立 命之地。这些在西方哲学中都是没有的。冯友兰先生按照西方的逻辑结构、话语系统,来看 中国哲学之中哪些是有道理的,从这些道理中说出一个道理来并加以证明,所以他写了《新 原道》和《新原人》。金岳霖先生也是一样。金岳霖先生的逻辑分析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