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主义的先驱祁克果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把黑格尔给颠覆了。所以从黑格尔以后开启了二十的现 代西方哲学,五花八门。黑格尔自以为推翻了康德,达到了一个集大成,但是到了二十世纪 没有哪一个人赞成黑格尔。二十世纪有一个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本质是第二性的, 先有存在。康德黑格尔以前的哲学,从柏拉图开始,都是本质先于存在,这样存在主义一下 子就把古典哲学给颠覆了。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自由的,海德格尔、萨特……。过了没有十年, 到了现在,人不是自由的,人是被结构所决定的,人处在某种结构中间,他是这个结构内在 的工人,他是各种因素的总和,这股思潮叫结构主义,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斯特劳斯等人。结 构主义的研究扩展到了各个方面,文学历史哲学等等,还有社会学人类学。结构主义流行于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但是结构主义没有兴盛过几年,1968年以后,出来了解构主义: 什么结构不结构?我们要解构,要颠覆,要把结构颠覆掉 总而言之,要给哲学下一个普遍地定义,是不可能的。总的哲学、一般性的哲学是不存在的, 只有各种各样的哲学。而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哲学。例如,先秦哲学中,孔孟的哲学,与 老庄的哲学是大不一样的:宋明理学中,程朱和陆王的哲学也是不一样的,他们互相之间也 有争斗:你那不是哲学,只有我的才是哲学,我说的东西才是正确的哲学。可是他们的哲学 是什么?还是金岳霖先生说的“说出一个道理来的成见”。反观世界二千年来的发展路程, 要给哲学下一个普遍地定义,是不可能的 所以,跟同学们将哲学的时候,我是导游,我不能误导你们。哲学的景观是很复杂的,很不 确定的,很模糊的。我如果从任意一本书中抄一个定义,说出一个成见,说这就是哲学,那 我就是不负责任,对不起同学们。不是说我不懂哲学,你找一个认为自己最懂哲学的人,问 他哲学是什么啊,我估计他也是没法回答你。所以,既然“哲学是什么”是没法回答的,那 我们就应该自己探索。寻求自己的哲学观。你说出的哲学观也许是种偏见,但是你只要能说 出一番道理来证明你的观点的正确,别人就很难驳倒你,行,那你就是哲学家了。五十年前, 我在这个地方听讲,之后在哲学领域里面工作又工作了这么多年,看了各种各样的哲学书籍, 结果得出了这么一个(叫人非常难受的)结论 但是大家也不必难过。在西方,“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不是像我们这样提,不断的提, 但哲学家照样搞他们的哲学。这个问题是中国的问题,是放在中国的历史背景下来考虑的 西方文化冲进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打开了大门:(但在更早以前的明朝末年,西方的 传教士如利马窦等就来到了中国,到鸦片战争时候西学东渐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在这两 百年间,两种文化也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在这随后的100多年来,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 间的交流过程中,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中国文化是弱势文化,弱势文化一定要按照强势文 化的话语霸权来阐释自己的东西,中国有没有哲学?这是一个一直到19世纪末期,还令中 国有识之士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比如说“哲学”这个词,中国古代是没有的,它是从古希 腊“爱智慧”一- philosophy-一这个词来的,然后,日本人利用汉语的文字,将 philosophy 翻译成“哲学”:有一位中国的学者,叫黄遵宪,把它从日本介绍了过来,从此开拓了中国 人的眼界:原来西方文化中,除了船坚炮利等科技的东西之外,还有哲学这种东西。 那么我们中国有没有哲学?当时张之洞主管教育的时候,学堂之中我们只有经学。所以有人 说,无所谓哲学不哲学,哲学完全是个外来词。王国维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很重要的的文章 《哲学是中国固有之学》。哲学是中国本来就有的东西,孔孟老庄,这都是哲学,魏晋玄 学、宋明理学也都是哲学。这是十九世纪的情况,到了二十世纪初,1914年,北京大学成 立了哲学门,这才开始在中国的大学里面培养哲学的人才。哲学门就是哲学系,北京大学在主义的先驱祁克果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把黑格尔给颠覆了。所以从黑格尔以后开启了二十的现 代西方哲学,五花八门。黑格尔自以为推翻了康德,达到了一个集大成,但是到了二十世纪 没有哪一个人赞成黑格尔。二十世纪有一个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本质是第二性的, 先有存在。康德黑格尔以前的哲学,从柏拉图开始,都是本质先于存在,这样存在主义一下 子就把古典哲学给颠覆了。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自由的,海德格尔、萨特……。过了没有十年, 到了现在,人不是自由的,人是被结构所决定的,人处在某种结构中间,他是这个结构内在 的工人,他是各种因素的总和,这股思潮叫结构主义,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斯特劳斯等人。结 构主义的研究扩展到了各个方面,文学历史哲学等等,还有社会学人类学。结构主义流行于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但是结构主义没有兴盛过几年,1968 年以后,出来了解构主义: 什么结构不结构?我们要解构,要颠覆,要把结构颠覆掉。 总而言之,要给哲学下一个普遍地定义,是不可能的。总的哲学、一般性的哲学是不存在的, 只有各种各样的哲学。而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哲学。例如,先秦哲学中,孔孟的哲学,与 老庄的哲学是大不一样的;宋明理学中,程朱和陆王的哲学也是不一样的,他们互相之间也 有争斗:你那不是哲学,只有我的才是哲学,我说的东西才是正确的哲学。可是他们的哲学 是什么?还是金岳霖先生说的“说出一个道理来的成见”。反观世界二千年来的发展路程, 要给哲学下一个普遍地定义,是不可能的。 所以,跟同学们将哲学的时候,我是导游,我不能误导你们。哲学的景观是很复杂的,很不 确定的,很模糊的。我如果从任意一本书中抄一个定义,说出一个成见,说这就是哲学,那 我就是不负责任,对不起同学们。不是说我不懂哲学,你找一个认为自己最懂哲学的人,问 他哲学是什么啊,我估计他也是没法回答你。所以,既然“哲学是什么”是没法回答的,那 我们就应该自己探索。寻求自己的哲学观。你说出的哲学观也许是种偏见,但是你只要能说 出一番道理来证明你的观点的正确,别人就很难驳倒你,行,那你就是哲学家了。五十年前, 我在这个地方听讲,之后在哲学领域里面工作又工作了这么多年,看了各种各样的哲学书籍, 结果得出了这么一个(叫人非常难受的)结论。 但是大家也不必难过。在西方,“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不是像我们这样提,不断的提, 但哲学家照样搞他们的哲学。这个问题是中国的问题,是放在中国的历史背景下来考虑的。 西方文化冲进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打开了大门;(但在更早以前的明朝末年,西方的 传教士如利马窦等就来到了中国,到鸦片战争时候西学东渐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在这两 百年间,两种文化也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在这随后的 100 多年来,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 间的交流过程中,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中国文化是弱势文化,弱势文化一定要按照强势文 化的话语霸权来阐释自己的东西,中国有没有哲学?这是一个一直到 19 世纪末期,还令中 国有识之士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比如说“哲学”这个词,中国古代是没有的,它是从古希 腊“爱智慧”――philosophy——这个词来的,然后,日本人利用汉语的文字,将 philosophy 翻译成“哲学”;有一位中国的学者,叫黄遵宪,把它从日本介绍了过来,从此开拓了中国 人的眼界:原来西方文化中,除了船坚炮利等科技的东西之外,还有哲学这种东西。 那么我们中国有没有哲学?当时张之洞主管教育的时候,学堂之中我们只有经学。所以有人 说,无所谓哲学不哲学,哲学完全是个外来词。王国维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很重要的的文章— —《哲学是中国固有之学》。哲学是中国本来就有的东西,孔孟老庄,这都是哲学,魏晋玄 学、宋明理学也都是哲学。这是十九世纪的情况,到了二十世纪初,1914 年,北京大学成 立了哲学门,这才开始在中国的大学里面培养哲学的人才。哲学门就是哲学系,北京大学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