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金融发展理论的最新发展(90年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一些经济学家在汲取内生增长理论的重要成果的基础上,将内 增和内生金融中介体(或金融市场)并入模型中,模型的复杂程度随之提高。内生增长理论 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保罗·罗默(Romer,1986)和罗伯特·卢卡斯(Lucas,1988 两篇经典论文的相蝶发表标志若内生增长理论的形成。内生增长理论家的基本观点是:经济 增长是经济体系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换言之,内生的技术变 化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 90年代金 发展理论家与麦金农-肖家派的重要区别在于,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直接 对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建模,而麦金农-肖学派或者把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视作给定的, 或者只对它们进行比较简单和明确的处理。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涉及到以下几个部分: 1.金融中介体的内生形成 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从效用函数入手,建立了各种各样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他们 在模型中引入了诸如不确定性(偏好冲击、流动性冲击)、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 险)和监督成本(有成本的状态证实)之类的与完全竞争相悖的因素,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市 场的形成作了规范意义上的解释。这些模型都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即比较当事人在不同 情况下的效用水平,据此论证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存在的合理性。 代表性的内生在金融中介体模型有:Ben nga and Smith,1991模型、Boyd and Smith,.1992 模型、Schreft and Smith,l998模型以及Durra and Kapur,l998模型 2。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 既然金融中介体业已存在,为何还要形成金融市场?如果金融市场不在某一方面或某些 方面代裁于金融中介体,那么当事人就没有激励去利用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从而无法形成」 有关金融市场的内在形成的文献不是很多,代表的两个模型是:阿尔努·布和安贾·塔科尔 模型(Boot and Thakor,,1997)和杰里米·格林伍德和布鲁斯·D·史密斯模型(Greenwood and Smith,1997) 3.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作用 对一国而言,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形成之后,其发展水平会随该国内外条件变化而变 化。这也是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之所以不同的原 因。既然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有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就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这一过程加以解 释。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没有忽视这一问题,尽管尝试这样做的理论家为数不多。 格林伍德和约万诺维奇(Greenwood and Jovanovic,l990)、格林伍德和史密斯 (Greenwood and Smith,,1997)以及莱文(Levine,1993)在各自的模型中引入了固定的进 入费或固定的交易成本,借以说明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是如何随着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的 增加而发展的。 其中较为典型的莱文(Levine,l993),在其模型中,固定进入费或固定的交易成本随着 金融服务复杂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在这种框架下,简单金融体系会随着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 的增加而演变为复杂金融体系莱文指出,诸如投资银行之类的复杂金融中介体之所以形成, 是因为它们具有以下的功能:“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查并把资源调动起来以充分利用有利的生 立机会(1 evine.1993.D125)。”但是这米金中介体必须在人均收入到一定水平之后,香 则不可能得到发展 4.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的最核心部分对于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作出全面而规 范的解释。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并不局限于纯理论研究,他们中有很多人致力于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理论的最新发展(90 年代)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在汲取内生增长理论的重要成果的基础上,将内生 增和内生金融中介体(或金融市场)并入模型中,模型的复杂程度随之提高。内生增长理论 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保罗·罗默(Romer,1986)和罗伯特·卢卡斯(Lucas,1988) 两篇经典论文的相继发表标志着内生增长理论的形成。内生增长理论家的基本观点是:经济 增长是经济体系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换言之,内生的技术变 化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90 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与麦金农-肖家派的重要区别在于,90 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直接 对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建模,而麦金农-肖学派或者把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视作给定的, 或者只对它们进行比较简单和明确的处理。90 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涉及到以下几个部分: 1.金融中介体的内生形成 90 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从效用函数入手,建立了各种各样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他们 在模型中引入了诸如不确定性(偏好冲击、流动性冲击)、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 险)和监督成本(有成本的状态证实)之类的与完全竞争相悖的因素,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市 场的形成作了规范意义上的解释。这些模型都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即比较当事人在不同 情况下的效用水平,据此论证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存在的合理性。 代表性的内生在金融中介体模型有:Bencivenga and Smith,1991 模型、Boyd and Smith,1992 模型、Schreft and Smith,1998 模型以及 Durra and Kapur,1998 模型。 2.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 既然金融中介体业已存在,为何还要形成金融市场?如果金融市场不在某一方面或某些 方面优越于金融中介体,那么当事人就没有激励去利用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从而无法形成。 有关金融市场的内在形成的文献不是很多,代表的两个模型是:阿尔努·布和安贾·塔科尔 模型(Boot and Thakor, 1997)和杰里米·格林伍德和布鲁斯·D·史密斯模型(Greenwood and Smith,1997)。 3.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作用 对一国而言,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形成之后,其发展水平会随该国内外条件变化而变 化。这也是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之所以不同的原 因。既然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有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就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这一过程加以解 释。90 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没有忽视这一问题,尽管尝试这样做的理论家为数不多。 格林伍德和约万诺维奇(Greenwood and Jovanovic,1990)、格林伍德和史密斯 (Greenwood and Smith,1997)以及莱文(Levine,1993)在各自的模型中引入了固定的进 入费或固定的交易成本,借以说明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是如何随着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的 增加而发展的。 其中较为典型的莱文(Levine,1993),在其模型中,固定进入费或固定的交易成本随着 金融服务复杂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在这种框架下,简单金融体系会随着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 的增加而演变为复杂金融体系。莱文指出,诸如投资银行之类的复杂金融中介体之所以形成, 是因为它们具有以下的功能:“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查并把资源调动起来以充分利用有利的生 产机会(Levine,1993,p125)。”但是这类金融中介体必须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否 则不可能得到发展。 4.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90 年代金融发展理论的最核心部分对于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作出全面而规 范的解释。90 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并不局限于纯理论研究,他们中有很多人致力于金融发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