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低病毒载量,恢复免疫功能,从而降低ADS发病和死亡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由酶抑制剂和 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两部分制成。酶抑制剂有三种:反转录酶抑制剂(T)、蛋白酶抑制剂(P刚) 和融合抑制剂(Fusion inhibitor)。反转录酶抑制剂主要抑制反转录酶的活性来靶向抑制病毒 DNA的合成:蛋白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蛋白酶的活性来靶向抑制病毒的组装;融合抑制剂 主要阻止HV通过融合细胞膜来进入和感染细胞。 2、首例艾滋病患者病情治愈经过 自艾滋病病毒1981年被发现以来,世界上还从未有任何一位病人被治愈。美籍男子蒂 莫西布朗,十几年前患上艾滋病,几年前又被确诊为白血病。2007年,他在德国柏林大学夏 里特医学院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以治疗白血病。经过3年多的临床观察,医生惊奇地 发现他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己经基本消失。在2010年12月的美国《血液》杂志上,德国三所 大学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称,其研究结果有力地证明一位43岁男性艾滋病患者被 治愈。蒂莫西·布朗成为世界上首位治愈的患者。 这次骨髓移植同时治愈了他的艾滋病,这是由于移植的骨髓中还有一种能天然抵御艾滋 病病毒的变异基因。在此之前就有研究者发现,一些同性恋男子尽管与数百个性伴侣有过危 险性行为,却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原因在于他们从父母双亲那里继承了一种特殊的突变基 因,能够抵御艾滋病毒的进攻。据研究,这种变异基因只在少数北欧人体内存在。科学家 将这种变异基因命名为cC5一delta:32.它不仅能抵抗黑死病的侵袭,还能够抵抗艾滋病病毒。 邓肯和斯科特在英国《医学遗传学杂志》上报告说,CC5一delta32基因的工作是,抵抗所有 病毒性传染病。当病毒试图侵袭人体细胞时,这种基因指挥的天然免疫系统就会阻止它们进 入白血球。 科学家们还发现,由于艾滋病近年来的肆虐,携带CC5变异基因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也 正体现了大自然“适者生存”的原则。目前,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居民携带这种基因的人 比例最高,为14%一15%,但地中海地区的人仅有1%。 虽然结果令人欣喜,但这是个难以复制的“小概率事件”,在带来艾滋病治疗曙光的同时, 也备受争议。“这是一个十分不寻常的病例,它表明了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基因疗法可能会 清除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它本质上并不是基因疗法。迄今为止,还不能被复制。”美国加州 大学洛杉矶分校艾滋病研究所副所长、临床艾滋病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唐纳德·光泰这样评论 道,并且指出指出,要想复制这一治疗方法,需要满足多项条件,并且花费昂贵,其长期风 险也未可知。 实际上,己经有科学家担心,在足够长的时间之后,艾滋病病毒可能适应这种突变,导低病毒载量,恢复免疫功能,从而降低 AIDS 发病和死亡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由酶抑制剂和 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两部分制成。酶抑制剂有三种:反转录酶抑制剂(RTI) 、蛋白酶抑制剂 (PI) 和融合抑制剂(Fusion inhibitor)。反转录酶抑制剂主要抑制反转录酶的活性来靶向抑制病毒 DNA 的合成;蛋白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蛋白酶的活性来靶向抑制病毒的组装;融合抑制剂 主要阻止 HIV 通过融合细胞膜来进入和感染细胞。 2、首例艾滋病患者病情治愈经过 自艾滋病病毒 1981 年被发现以来,世界上还从未有任何一位病人被治愈。 美籍男子蒂 莫西·布朗,十几年前患上艾滋病,几年前又被确诊为白血病。2007 年,他在德国柏林大学夏 里特医学院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以治疗白血病。 经过 3 年多的临床观察,医生惊奇地 发现他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已经基本消失。在 2010 年 12 月的美国《血液》杂志上,德国三所 大学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称,其研究结果有力地证明一位 43 岁男性艾滋病患者被 治愈。蒂莫西·布朗成为世界上首位治愈的患者。 这次骨髓移植同时治愈了他的艾滋病,这是由于移植的骨髓中还有一种能天然抵御艾滋 病病毒的变异基因。在此之前就有研究者发现,一些同性恋男子尽管与数百个性伴侣有过危 险性行为,却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原因在于他们从父母双亲那里继承了一种特殊的突变基 因,能够抵御艾滋病毒的进攻。据研究,这种变异基因只在少数北欧人体内存在。 科学家 将这种变异基因命名为 CCR5-delta32.它不仅能抵抗黑死病的侵袭,还能够抵抗艾滋病病毒。 邓肯和斯科特在英国《医学遗传学杂志》上报告说,CCR5-delta32 基因的工作是,抵抗所有 病毒性传染病。当病毒试图侵袭人体细胞时,这种基因指挥的天然免疫系统就会阻止它们进 入白血球。 科学家们还发现,由于艾滋病近年来的肆虐,携带 CCR5 变异基因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也 正体现了大自然“适者生存”的原则。目前,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居民携带这种基因的人 比例最高,为 14%-15%,但地中海地区的人仅有 1%。 虽然结果令人欣喜,但这是个难以复制的“小概率事件”,在带来艾滋病治疗曙光的同时, 也备受争议。 “这是一个十分不寻常的病例,它表明了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基因疗法可能会 清除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它本质上并不是基因疗法。迄今为止,还不能被复制。”美国加州 大学洛杉矶分校艾滋病研究所副所长、临床艾滋病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唐纳德·光泰这样评论 道,并且指出指出,要想复制这一治疗方法,需要满足多项条件,并且花费昂贵,其长期风 险也未可知。 实际上,已经有科学家担心,在足够长的时间之后,艾滋病病毒可能适应这种突变,导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