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同事篇 1、厚望游叔有 入五类份子,编入另册:不能上课、不能发表文章、不能参加学术話右派。“右派”被列 游叔有老师才华出众博闻强记。然而,正当年富力强之季被错打 ……二十几年的“以 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致人人自危,维恐被株连不敢接 近他们。所以,他们实际上被歧视被孤立。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打击,还在其次。而对 于年富力强的知识精英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英雄无用武之地前途渺茫。当此之时,六师 虽说是系主任,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能为力。1963年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的知识分 子处境稍有松动。六师1963年8月-1964年4月赴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暂时离开 了往日阶级斗争的“战场”。游叔有老师当即寄去一首诗,似有投石问路之意。当六师接到 叔有老师寄来的诗,欣喜非常,立马奉和并畅谈心曲。鼓励他不要灰心,要留下好诗给后代 这才是千载大事。他的一颗爱才、怜才、惜才、护才之心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故山猿鹤记 前因,每向天南望碧津。文物岂曾袛八姓,诗功应许继三陈。…伪体别裁千载事,风骚管 领付何人?”(《朝阳集·次韵奉怀叔有》)可能这首和诗刚一寄出就感到意犹未尽,于是, 迫不及待再和一首:“佳句石仓同骨力,妙书松雪想丰神。荫亭多病笠山老,后继诗坛喜得 人。”(《次韵和叔有》)原来六师是见了游叔有老师的诗书后,不管是美妙的书法还是洁白无 瑕的品格都使他大喜过望,因此他发现传统诗坛后继有人了!然后,在次年元宵节再次收到 游叔有老师的诗时,再次和之:“未是吾衰久不作,漫愁大雅竞谁陈。春来有酒颜常醉,梦 里生花笔岂神。元夜观灯兼赏月,聊将好景报诗人。”(《元夜观灯赏月归,得叔有寄诗,即 次前韵答之》)可见六师对游叔有老师的爱护和鼓励正是出自对传统文化接班人的期待、对 眼看就要断层的文化瑰宝的守候。这是一种大仁大爱而不是为一时一事、一己之私的小恩小 惠或偏爱。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语重心长地给予宽慰和鼓励,唯恐游叔有老师有所闪失 许多年之后,当我在读着这些诗,我仍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试想,当一个人跌落到人生的 谷底正是一片茫然时,一双巨臂向他伸来,将他挽救而出,这是怎样一双神来之臂!这是怎 样一剂医治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啊! 2、送别郭荫棠 郭荫棠老师1905生,1925年赴南洋,1927年在槟城参加共产党,被邀为《南洋时报》 撰文,同年冬到缅甸任《仰光日报》编辑。1931年春被驱逐回国,在厦门从事新闻工作。 是位资历丰富,很有作为尤其是在厦门抗日战争中饶有贡献的传奇性人物。但是,在福建师 范学院中文系任教一直很受排挤。大概因为履历复杂每逢运动总是少不了他。1960年调整 师资队伍时,便把他下放到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原漳州师专)中文系当讲师。此时的郭老师 心境苦闷委屈受伤肯定难免。六师虽身为系主任,却与人事权无缘。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 头,爱莫能助。但他用一颗仁爱之心去宽慰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同事。见《朝阳集·送郭荫棠 之漳州二首》诗云:其一、“绿榕城郭草萋萋,未许芳尘碍马蹄。卢秸已黄梅渐熟,好风吹 送到龙溪。”祝他一路顺风并安慰他即将前往的是有名的水果之乡,令人向往。其二、“仓山 春靄共秋云,风雨宵阑每论文。启我深思攻我过,有谁谔谔更如君。”真诚感谢他在相处的 日子里笃于义气有过,则直指其非,立身廉直坦率无私可谓学术上的道义之交。这不啻是“他 乡遇知己”、“久渴逢甘泉”、“严冬送温暖”的欣慰啊!这里一方面赞许郭老师光明磊落、无 私无畏豪爽的性格是难得的诤友;另一方面也可见六师从谏如流的品德和善用“能以尚贤” 德博而化”的处世之道3 二、同事篇 1、厚望游叔有 游叔有老师才华出众博闻强记。然而,正当年富力强之季被错打成右派。“右派”被列 入五类份子,编入另册:不能上课、不能发表文章、不能参加学术活动……。二十几年的“以 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致人人自危,维恐被株连不敢接 近他们。所以,他们实际上被歧视被孤立。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打击,还在其次。而对 于年富力强的知识精英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英雄无用武之地前途渺茫。当此之时,六师 虽说是系主任,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能为力。1963 年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的知识分 子处境稍有松动。六师 1963 年 8 月—1964 年 4 月赴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暂时离开 了往日阶级斗争的“战场”。游叔有老师当即寄去一首诗,似有投石问路之意。当六师接到 叔有老师寄来的诗,欣喜非常,立马奉和并畅谈心曲。鼓励他不要灰心,要留下好诗给后代, 这才是千载大事。他的一颗爱才、怜才、惜才、护才之心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故山猿鹤记 前因,每向天南望碧津。文物岂曾祇八姓,诗功应许继三陈。……伪体别裁千载事,风骚管 领付何人?”(《朝阳集·次韵奉怀叔有》)可能这首和诗刚一寄出就感到意犹未尽,于是, 迫不及待再和一首:“佳句石仓同骨力,妙书松雪想丰神。荫亭多病笠山老,后继诗坛喜得 人。”(《次韵和叔有》)原来六师是见了游叔有老师的诗书后,不管是美妙的书法还是洁白无 瑕的品格都使他大喜过望,因此他发现传统诗坛后继有人了!然后,在次年元宵节再次收到 游叔有老师的诗时,再次和之:“未是吾衰久不作,漫愁大雅竞谁陈。春来有酒颜常醉,梦 里生花笔岂神。元夜观灯兼赏月,聊将好景报诗人。”(《元夜观灯赏月归,得叔有寄诗,即 次前韵答之》)可见六师对游叔有老师的爱护和鼓励正是出自对传统文化接班人的期待、对 眼看就要断层的文化瑰宝的守候。这是一种大仁大爱而不是为一时一事、一己之私的小恩小 惠或偏爱。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语重心长地给予宽慰和鼓励,唯恐游叔有老师有所闪失。 许多年之后,当我在读着这些诗,我仍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试想,当一个人跌落到人生的 谷底正是一片茫然时,一双巨臂向他伸来,将他挽救而出,这是怎样一双神来之臂!这是怎 样一剂医治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啊! 2、送别郭荫棠 郭荫棠老师 1905 生,1925 年赴南洋,1927 年在槟城参加共产党,被邀为《南洋时报》 撰文,同年冬到缅甸任《仰光日报》编辑。1931 年春被驱逐回国,在厦门从事新闻工作。• 是位资历丰富,很有作为尤其是在厦门抗日战争中饶有贡献的传奇性人物。但是,在福建师 范学院中文系任教一直很受排挤。大概因为履历复杂每逢运动总是少不了他。1960 年调整 师资队伍时,便把他下放到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原漳州师专)中文系当讲师。此时的郭老师 心境苦闷委屈受伤肯定难免。六师虽身为系主任,却与人事权无缘。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 头,爱莫能助。但他用一颗仁爱之心去宽慰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同事。见《朝阳集·送郭荫棠 之漳州二首》诗云:其一、“绿榕城郭草萋萋,未许芳尘碍马蹄。卢秸已黄梅渐熟,好风吹 送到龙溪。”祝他一路顺风并安慰他即将前往的是有名的水果之乡,令人向往。其二、“仓山 春靄共秋云,风雨宵阑每论文。启我深思攻我过,有谁谔谔更如君。”真诚感谢他在相处的 日子里笃于义气有过,则直指其非,立身廉直坦率无私可谓学术上的道义之交。这不啻是“他 乡遇知己”、“久渴逢甘泉”、“严冬送温暖”的欣慰啊!这里一方面赞许郭老师光明磊落、无 私无畏豪爽的性格是难得的诤友;另一方面也可见六师从谏如流的品德和善用“能以尚贤”、 “德博而化”的处世之道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