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7年第2期 三、美国为第135次华沙会谈做准备 1968年11月,中美双方同意在1969年2月20日进行第135次大使级会谈。事实上,尼 克松政府对此次华沙会谈寄予厚望并做了充分的准备。早在尼克松上任伊始,美方就考虑到 “鉴于2月20日同中国在华沙举行大使级会谈,希望不要在双边关系方面挑起事端”。1]为确 保此次华沙会谈能有助于中美关系解冻,又不会在盟友中引发动荡反应,基辛格确定了美方谈 判的基调:华沙会谈是同中国政府共同探讨维持东亚的稳定的一次机会,但美不会放弃对台湾 的义务或削弱其地位;不损害美国亚洲盟友,特别是日本的利益。谈判策略应是:“尊重中国 的和平共处原则,让中方提具体的建议。美不主动提具体的建议,表示愿意倾听中方的意见”。 尼克松最终也同意了这种战术,认为“尽管仍有弊端一不大可能引发北京方面的积极回应; 北京会认为华盛顿的做法是一种等待,而不是采取主动”。「14]虽然会影响谈判的进展速度,但 仍不失为一个稳妥的方案。 但世事难遂人愿,因外交官廖和叔的叛逃,中方于2月18日致电美驻华沙使馆推迟原定 于2月20日举行的第135次会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仍然觉察在未来有同北京进行对话的 可能。因为北京在致电中写到,“在目前完全由美国政府造成的反华氛围中,显然不适合在2 月20日举行第135次大使级会谈。”对此,美国的解释是:“随着气氛的改善,北京会在晚些 时候重启华沙会谈的。”]事实上,美国中央情报局对北京在“廖和叔事件”上的反应非常敏 感,并且注意到了北京媒体报道的细微变化,认为“尽管北京的反美宜传铺天盖地,但避免就 中美关系的实质性议题作评论”。[15] 然而半年过去了,北京方面仍未主动表露一丝想同华盛顿对话的倾向。1969年9月9日, 尼克松亲自接见了美驻波兰大使沃尔特·斯托塞尔。他不仅亲自指示斯托塞尔遇到中国代办时 要“做什么”一若在华沙某个中立国家使馆遇到中国代办,直接和他交谈;还告诉斯托塞尔 该“说什么”一斯托塞尔应该说“我在华盛顿见到了总统,他对同中国举行具体的会谈非常 感兴趣”。此外,尼克松还指示:若媒体关注到这件事,不要做任何解释和评论。4)之后一个 半月,斯托塞尔向华盛顿报告说还没有遇到同中国代办交谈的机会,他接着解释了实际操作中 的困难一需要翻译做解释;有可能被其他外交官看到,易引起媒体的注意。斯托塞尔建议主 动造访中国大使馆,认为这样做更安全。尼克松对此的批示是:“总统认为可以让公众知 道。”[6这就意味着尼克松不支持斯托塞尔拜访中国大使馆,举行“特殊的”大使级会晤,因 为尼克松不想在未了解中方对华沙会谈的态度之前做任何冒险行动。美国担心被中国拒绝,这 将是对美国声望和尊严的打击;美国还害怕被中国用做宜传武器,这不仅会令尼克松政府尴 尬,还会令其东亚盟友感到不安;此外,美方的迫切心情无疑会增加中方在谈判中的筹码。 1969年12月3日,就发生了人们熟悉的美国大使斯托塞尔追逐中国外交官的一幕。12月 7日,中国释放了两名乘游艇误人中国海域的美国人。这两名美国人已被中方拘禁了10个月, 美国曾多次向中方提出释放要求,但均未得到答复。华盛顿认为北京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是对斯 托塞尔发出的无声信号。17]12月9日,雷阳致电斯托塞尔,邀请他到中国使馆举行会晤。华 盛顿认为随着美苏限制战略性武器谈判的开始以及莫斯科和华约组织国家商议联邦德国问题, 苏联西线的压力在缓减,北京担心中苏边界的紧张局势升级;另一方面,华盛顿停止了美国第 ·96·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net当代中国史研究 年第 期 三 、 美国为第 次华沙会谈做准备 年 月 , 中美双方同意在 年 月 日进行第 次大使级会谈 。 事实上 , 尼 克松政府对此次华沙会谈寄予厚望并做了充分的准备 。 早在尼 克松上任伊始 , 美方就考虑到 “ 鉴于 月 日同中国在华沙举行大使级会谈 , 希望不要在双边关系方面挑起事端 ’, 。 为确 保此次华沙会谈能有助于中美关系解冻 , 又不会在盟友中引发动荡反应 , 基辛格确定了美方谈 判的基调 华沙会谈是同中国政府共同探讨维持东亚的稳定的一次机会 , 但美不会放弃对台湾 的义务或削弱其地位 不损害美国亚洲盟友 , 特别是 日本的利益 。 谈判策略应是 “ 尊重中国 的和平共处原则 , 让中方提具体的建议 。 美不主动提具体的建议 , 表示愿意倾听中方的意见 ” 。 尼克松最终也同意了这种战术 , 认为 “ 尽管仍有弊端 — 不大可能引发北京方面的积极 回应 北京会认为华盛顿的做法是一种等待 , 而不是采取主动 ” 。【’ 〕虽 然会影响谈判的进展速度 , 但 仍不失为一个稳妥的方案 。 但世事难遂人愿 , 因外交官廖和叔的叛逃 , 中方于 月 日致电美驻华沙使馆推迟 原定 于 月 日举行的第 次会谈 。 在这种情况下 , 美 国仍然觉察在未来有同北京进行对话的 可能 。 因为北京在致电中写到 , “ 在 目前完全 由美国政府造成的反华氛围中 , 显然不适合在 月 日举行第 次大使级会谈 。 ” 对此 , 美国的解释是 “ 随着气氛的改善 , 北京会在晚些 时候重启华沙会谈的 。 ’, 〔‘ 事实上 , 美国 中央情报局对北京在 “ 廖和叔事件 ’, 上 的反应非常敏 感 , 并且注意到了北京媒体报道的细微变化 , 认为 “ 尽管北京的反美宜传铺天盖地 , 但避免就 中美关系的实质性议题作评论 ” 。 然而半年过去了 , 北京方面仍未主动表露一丝想同华盛顿对话的倾向 。 年 月 日 , 尼 克松亲 自接见了美驻波兰大使沃尔特 · 斯托塞尔 。 他不仅亲 自指示斯托塞尔遇到 中国代办时 要 “ 做什么 ” — 若在华沙某个中立 国家使馆遇到中国代办 , 直接和他交谈 还告诉斯托塞尔 该 “ 说什么 ” — 斯托塞尔应该说 “ 我在华盛顿见到了总统 , 他对同中国举行具体的会谈非常 感兴趣 ” 。 此外 , 尼克松还指示 若媒体关注到这件事 , 不要做任何解释和评论 。 ’之后 一个 半月 , 斯托塞尔向华盛顿报告说还没有遇到同中国代办交谈的机会 , 他接着解释了实际操作中 的困难 — 需要翻译做解释 有可能被其他外交官看到 , 易引起媒体的注意 。 斯托塞尔建议主 动造访中国大使馆 , 认 为这样做更 安全 。 尼 克松对此 的批示 是 “ 总统认 为可 以让公 众知 道 。 ” 〔‘ 〕这就意味着尼克松不支持斯托塞尔拜访中国大使馆 , 举行 “ 特殊 的 ” 大使级会晤 , 因 为尼 克松不想在未了解中方对华沙会谈的态度之前做任何冒险行动 。 美国担心被中国拒绝 , 这 将是对美国声望和尊严的打击 美国还害怕被 中国用做宜传武器 , 这不仅会令尼 克松政府尴 尬 , 还会令其东亚盟友感到不安 此外 , 美方的迫切心情无疑会增加中方在谈判中的筹码 。 年 月 日 , 就发生 了人们熟悉的美国大使斯托塞尔追逐 中国外交官的一幕 。 月 日 , 中国释放了两名乘游艇误人中国海域的美 国人 。 这两名美 国人 已被中方拘禁了 个月 , 美国 曾多次向中方提出释放要求 , 但均未得到答复 。 华盛顿认为北京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是对斯 托塞尔发出的无声信号 。 ’ 月 日 , 雷阳致电斯托塞尔 , 邀请他到中国使馆举行会晤 。 华 盛顿认为随着美苏限制战略性武器谈判的开始以及莫斯科和华约组织 国家商议联邦德 国问题 , 苏联西线的压力在缓减 , 北京担心 中苏边界的紧张局势升级 另一方面 , 华盛顿停止 了美 国第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