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它只在低频区与实验相符.在高频区,当y→∞时,P.→∞,而 且能量密度发散, E=∫pdw=8STdy→∞ (1.1.5) 这个结果称为来外灾难。 2光电效应 1888年,赫兹(H.Hertz)在验证电磁波存在的实验中,发现当 用紫外光照到火花隙的负极上时,放电比较容易发生。1897年汤 姆孙(J.J.Thomson)通过气体放电和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电子 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现象是由于紫外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金 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光的能量而从金属表面逸出所至,这种逸出的 电子称为光电子。对于表面光洁的金属材料,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 是: ()存在临界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时,无论光的强 度多大,都无光电子逸出。只有在y≥“时,即使光的强度较弱,但 只要光照到金属表面上,几乎在10~s的极短时间内,就能观测到 光电子。 (i)出射的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 射光的强度无关。 ()入射光的强度只影响光电流的强弱,即只影响在单位时 间内由单位面积上逸出的光电子的数目。 显然,这些实验结果,特别是()和(),无法用经典电磁理论 解释。因为按经典电动力学,光是电磁波。电磁波的能量决定于它 的强度,即只与电磁波的振幅有关,而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而要 释放光电子,显然需要有足够的能量。 3.原子的线状光谱 1885年,巴耳末(J.J.Balmer)通过对氢的光谱线分析研究 后,发现氢原子可见光的光谱线满足经验公式 立=是==R是-m=34,5…11.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