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这两门误程的教科书,希望能为大学生们提供 既能够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又有自己个性的课堂用书。 写出有个性的教科节,是不易之事;写有个性的西方皙学史教科书,更为困 难。“西方哲学史”是-门传统学科,学科的体系和基本材料已经成熟定型,国内 外出版的西方哲学史教科书的结构和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而且,我们的前辈 通过西方哲学名著的翻译,已经固定了绝大多数的中泽术语。我当然要在前人 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写教科书,但这不意味着只能墨守成规,不能有自已的 个性和独创性。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在下面几个方面兼顾了 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独创性 在为数不多的现在尚不能固定的儿个西方哲学中译术语中,有一个术语引起 的争论最多,但作用也最为重要,这就是希腊文的to,拉丁文的ens,瘪文的 Sein,荚文的 being和法文的!'ee。多年来,我们习恒把这一术语囊译为“存在”, 海外学者多把它译为“有”或“存有”。王太庆先生最近指出, being(以英文为例)这 哲学概念来自系动词“是”(tobe),把它译为“是者”才符合这一概念的本义。我 曾与王太庆先生多次讨论过 being的意义和翻译问题(我们讨论的最初意见发表 于1993年出版的《学人》杂志第四)。我基本同意王太庆先生的看法,但我同时 以为, being确有中译概念“存在”和“有”的意思,直到中世纪后期,拉丁文中才出现 了与“本质”( sesenta)相对应的“存在"( eugster)概念。至此之前, being兼有“存在 和“本质”的意义,而且具有囊括思维内外的存在和本质的“存有”之意。有鉴于此 我在本书中采取古今有别的翻译政策:对于古代和中世纪哲学典籍中的 being, 般按其本意译为“是者”,井在具体的语境中解释它的哲学意义;对于近代以降哲学 中的 being,根据它在上下文中与“存在”、“本质”、“实体”、“实在”等概念的联系,有 时也把它意译为“存在”或“存有”。虽然译法不统一,但有利于对西方哲学、尤其是 对形而上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以造免过于简单化而造成的误解。 我国80年代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挨弃了苏联日丹诺夫关于“哲学史 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军对阵”的定义。事实上,西方哲学史充满了二元对立 的范噼,用任何一对或几对范畴作为貫串始终的线索,都难免失之偏颇。但是, 哲学史要有线,没有线索的哲学史只是材料的堆砌,而不是可被理解的历史。 我的写法是以哲学问题、而不是以范为线索。我接受了前辈对哲学史这样 些看法:哲学从来都不是死记硬背的学问,更不是僵化的教条;哲学是历史的科 学、实践的学问;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那些大无畏地探索真理、身体力行 地践履真理的人才能发现真理,这样的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哲学家;哲学史不提供 现成的真理,西方哲学史是哲学家们爱智薏、求宴理的深索过程;理解历史上任 何一个哲学家都要首先理解他的问题。为了体现这样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本 书选择了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为关注的焦点。这些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