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当然,奥古斯丁并不否认新柏拉图主义对理性的强调,因为要掌握真理,仅靠信仰是不够的,还要理性。 不过,奥古斯丁理解的理性并不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推理,而是“心灵的凝视”( aspects mentis),即 对认识对象的清楚凝视。5由于人的心灵位于上帝与物体之间,并连接它们,所以,人的心灵向上可以理 解神的真理,向下则可以理解万物的真理;前者是“智慧”( sapientia),后者是“知识” ( scientia)。而信仰则是意志的努力,它有三个对象:一是历史的事实,二是数学结论,三是有关上帝 的真理;它们都必须先要相信,为此,奥古斯丁专门引用了《圣经》“以赛亚书”中的一句话:“除非你 信了,否则你不会去理解” 总之,信仰和理性是通向真理的双重道路。不过,奥古斯丁反对当时流行的“神学”与“哲 学”,认为当时的“神学”(如波菲利所主张的)是多神论的,属于异端,而新柏拉图主义的理性怀疑论 也是站不住脚的。[61为此,他把自己的学说称为“基督教学说”( Christian doctrine),惟有它才是真 正的哲学 四,神学本体论 1,实在的三个等级 奥古斯丁提出的本体论远远超出了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或“宇宙”( cosmos)范畴,其分析的对象 实在或自然一一不仅包括此岸世界,而且涵盖彼岸世界。大致说来,实在(或自然)分为3个层次 上帝、人的心灵和物体。上帝居于最高层次,人的心灵处于中间,而物体则地位最低。在这一等级制中 上帝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是不变动的,而物体不仅随时间而衰败,而且会有位置上的变动。人的心灵则 只随时间变化,而无空间的位移。[7 此外,在新柏拉图主义普罗丁的影响下,奥古斯丁又提出了三个本体论的范畴:心智( Intelligence)、 生命(Life)和存在( Being),认为上帝创造的世界就是由这三类范畴的事物构成的。首先是天使,他们 同时拥有心智、生命和存在,属于精神创造物;其次是动植物,它们有着生命与存在,属于无理性的生 物:最后是无机物,它们只有存在。而人则与天使同类,横跨这三个层面,既有心智,亦有生命和存在。 在这个三等分的存在等级制中,精神创造物属于最高层次,而动植物和无机界则次之。而上帝则在世界之 外,或者说,他超越于现实世界之外,是人无法企及的。当然,奥古斯丁并不否认新柏拉图主义对理性的强调,因为要掌握真理,仅靠信仰是不够的,还要理性。 不过,奥古斯丁理解的理性并不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推理,而是“心灵的凝视”(aspectus mentis),即 对认识对象的清楚凝视。[5]由于人的心灵位于上帝与物体之间,并连接它们,所以,人的心灵向上可以理 解神的真理,向下则可以理解万物的真理;前者是“智慧”(sapientia),后者是“知识” (scientia)。而信仰则是意志的努力,它有三个对象:一是历史的事实,二是数学结论,三是有关上帝 的真理;它们都必须先要相信,为此,奥古斯丁专门引用了《圣经》“以赛亚书”中的一句话:“除非你 信了,否则你不会去理解”。 总之,信仰和理性是通向真理的双重道路。不过,奥古斯丁反对当时流行的“神学”与“哲 学”,认为当时的“神学”(如波菲利所主张的)是多神论的,属于异端,而新柏拉图主义的理性怀疑论 也是站不住脚的。[6]为此,他把自己的学说称为“基督教学说”(Christian doctrine),惟有它才是真 正的哲学。 四,神学本体论 1,实在的三个等级 奥古斯丁提出的本体论远远超出了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或“宇宙”(cosmos)范畴,其分析的对象 ——实在或自然——不仅包括此岸世界,而且涵盖彼岸世界。大致说来,实在(或自然)分为 3 个层次: 上帝、人的心灵和物体。上帝居于最高层次,人的心灵处于中间,而物体则地位最低。在这一等级制中, 上帝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是不变动的,而物体不仅随时间而衰败,而且会有位置上的变动。人的心灵则 只随时间变化,而无空间的位移。[7] 此外,在新柏拉图主义普罗丁的影响下,奥古斯丁又提出了三个本体论的范畴:心智(Intelligence)、 生命(Life)和存在(Being),认为上帝创造的世界就是由这三类范畴的事物构成的。首先是天使,他们 同时拥有心智、生命和存在,属于精神创造物;其次是动植物,它们有着生命与存在,属于无理性的生 物;最后是无机物,它们只有存在。而人则与天使同类,横跨这三个层面,既有心智,亦有生命和存在。 在这个三等分的存在等级制中,精神创造物属于最高层次,而动植物和无机界则次之。而上帝则在世界之 外,或者说,他超越于现实世界之外,是人无法企及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