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标准工时的制定 2)生产流程的制定 3)生产绩效评核及追踪 IE定义和维护每个机型的标准PP值特别重要。(PP值, PAY POINT即支付点数。) 4)规划生产线,制作生产线配置图 5)教导班线长,作业人员以能确实按照作业标准进行作业,并纠正错误的作业方式 6)制作做业指导书(SOP) 7)制作人力需求表,工具表,辅料表,用来控制生产线的生产状况,并作为制造部,物料室, 工具室的招聘和领用依据。其目的是控制生产线的人力和工具滥用状况 8)依据需要向ME(治具工程师)人员提出需要与构想,要求设计治、夹具并跟催治夹具上 线 9)依据工程变更指令(ECO签核制造通知(MN,并指导生产线采取应有的行动,以符合工 程变更应有的要求。 10)发出MN以通知相关单位对某些特殊要求之遵循或对不正确动作之修改 11)对生产现场的工具、设备、仪器及人员动作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规定之处马上提出,并 要求修改 12)进行方法改善,降低工时,使生产更顺利,并提高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13)推动成本降低行动。( COST DOWN) 14)仲裁生产与品管之争执。 15)工厂布置设计与执行 16)新产品投产或新生产线开设前,正人员要考量实际需求和实际产能的差异,并进行规划活 动,以免影响生产或造成浪费 17)参与协力厂商的评监工作。 18)不良材料报告书的会签及决策 19)来料不良是影响生产线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并经常造成返工,造成极大的成本和工时浪 费。所以,IE人员要参与来料不良报告书的会签与审批工作 20)对于向外承包的工程进行成本估算,并进行报价审核。 21)参与建立BOM(料单)的架构并跟催其建立工作。(通过MRPI 22)新产品导入之主导,各单位之协调,联系及排程之跟催(由PMP人员主导)。 23)主导旧产品结束生产之动作。(由PMP人员主导) 24)召开试产会议及检讨会议。 25)控制各机种的版本,及返工动作的导入状况 五:IE的组织形式 1)集中式组织结构IE人员集中属IE部管理,被指派到各部门服务 2)分散式组织结构正人员固定在低层次部门工作,他们同高层次的EE经理只是保 持业务上的联系,接受指导和监督。 3)矩阵式组织结构正人员集中为正部的成员,但根据需要,不同的正人员被指派 到工厂或车间、部门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六:我国实施工业工程现状 IE在我国的传播可追溯至1943年的重庆九龙坡交通大学工学院“工业管理工程”系。当时该系的学 习课程一半有关机械工程,一半有关正。早在50年代,国内就已经开展了IE实践如郝建秀操作法、倪志 福技术革新等 尽管如此E真正在中国“落户”较晚,大约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 分会于1990年建立。近10年来,应用I的行业已涉及冶金、化工、机械、汽车、能源、石化、飞机1) 标准工时的制定 2) 生产流程的制定 3) 生产绩效评核及追踪 IE 定义和维护每个机型的标准 PP 值特别重要。(PP 值,PAY POINT,即支付点数。) 4) 规划生产线,制作生产线配置图 5) 教导班线长,作业人员以能确实按照作业标准进行作业,并纠正错误的作业方式 6) 制作做业指导书(SOP). 7) 制作人力需求表,工具表,辅料表,用来控制生产线的生产状况,并作为制造部,物料室, 工具室的招聘和领用依据。其目的是控制生产线的人力和工具滥用状况 8) 依据需要向 ME(治具工程师)人员提出需要与构想,要求设计治、夹具并跟催治夹具上 线。 9) 依据工程变更指令(ECO),签核制造通知(MN),并指导生产线采取应有的行动,以符合工 程变更应有的要求。 10) 发出 MN 以通知相关单位对某些特殊要求之遵循或对不正确动作之修改。 11) 对生产现场的工具、设备、仪器及人员动作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规定之处马上提出,并 要求修改。 12) 进行方法改善,降低工时,使生产更顺利,并提高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13) 推动成本降低行动。(COST DOWN) 14) 仲裁生产与品管之争执。 15) 工厂布置设计与执行。 16) 新产品投产或新生产线开设前,IE 人员要考量实际需求和实际产能的差异,并进行规划活 动,以免影响生产或造成浪费。 17) 参与协力厂商的评监工作。 18) 不良材料报告书的会签及决策。 19) 来料不良是影响生产线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并经常造成返工,造成极大的成本和工时浪 费。所以,IE 人员要参与来料不良报告书的会签与审批工作。 20) 对于向外承包的工程进行成本估算,并进行报价审核。 21) 参与建立 BOM(料单)的架构并跟催其建立工作。(通过 MRPII) 22) 新产品导入之主导,各单位之协调,联系及排程之跟催(由 PMP 人员主导)。 23) 主导旧产品结束生产之动作。(由 PMP 人员主导) 24) 召开试产会议及检讨会议。 25) 控制各机种的版本,及返工动作的导入状况。 五:IE 的组织形式 1) 集中式组织结构 IE 人员集中属 IE 部管理,被指派到各部门服务。 2) 分散式组织结构 IE 人员固定在低层次部门工作,他们同高层次的 IE 经理只是保 持业务上的联系,接受指导和监督。 3) 矩阵式组织结构 IE 人员集中为 IE 部的成员,但根据需要,不同的 IE 人员被指派 到工厂或车间、部门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六:我国实施工业工程现状 IE 在我国的传播可追溯至 1943 年的重庆九龙坡交通大学工学院“工业管理工程”系。当时该系的学 习课程一半有关机械工程,一半有关 IE。早在 50 年代,国内就已经开展了 IE 实践如郝建秀操作法、倪志 福技术革新等。 尽管如此,IE 真正在中国“落户”较晚,大约在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 分会于 1990 年建立。近 10 年来,应用 IE 的行业已涉及冶金、化工、机械、汽车、能源、石化、飞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