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资料来源: 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 Productivity Databook2008, Tokyo: The 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2008, p, 23 日本经济学家林文夫和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的研究表明,造成日本经济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徘徊不前的原因,并非由于资本市场未能帮助企业获得盈利性 投资所需的资金,而归根结底是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不佳。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不佳的 原因是,政府对低效率企业和衰落的产业进行补贴。这造成了低效率企业甚至“僵 尸企业”的产出份额过高,而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投资相应减少。① 正如中国古代哲学所说的那样,“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如果没有 个“创造性毁灭”的环境,让缺乏效率的企业消亡,让有效率的企业生存和发展 就无法使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微观生产效率在经济增长中起支配作用,在更接近 新古典增长的环境下,就无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作者关于“未富先老”特征给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带来的特殊挑战问题,已 经进行了诸多讨论。②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这一特征同时也将给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的转变赢得时间。那就是,中国在科技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尚有巨大差距,资源配 置的市场体制和制度也不尽成熟,存在着各种扭曲。这些都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 仍然握有后发优势,在体制改革、管理效率提高、新技术应用等诸多领域中,仍有大 量低垂的果子可供收获,以显著改善微观生产效率。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中国全要 素生产率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劳动力在部门和地区间转移,而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 率,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微观生产效率须成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更重要来源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把科技创 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同创 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 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强化基础研究、 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 展战略制高点”。③为此,营造和形成“创造性毁灭”的政策环境显得格外迫切。 四、谨防政策扭曲 如果说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任何国家通过自身的持续经济增长,最终 o Fumio Hayashi and Edward C. Prescott, "The 1990s in Japan: A Lost Decade,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vol. 5, no. 1, 2002, pp. 206-235 ②蔡昉:《未富先老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1期 ③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北京:人民出版 社,2012年,第21-22页 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 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资 料 来 源 :Asian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APO Productivity Databook2008,Tokyo:The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2008,P.23. 日本经济学家林文夫和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的研究表明,造成 日本经济在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徘徊不前的原因,并非 由于资本市场未能帮助企业获得盈利性 投资所需的资金 ,而归根结底是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不佳。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不佳的 原 因是 ,政府对低效率企业 和衰落 的产业 进行 补贴 。这 造成 了低效 率企业 甚至 “僵 尸企业”的产出份额过高 ,而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投资相应减少。① 正如中国古代哲学所说的那样 ,“不破不立 ,不塞不流 ,不止不行”,如果没有 一 个 “创造性毁灭”的环境 ,让缺乏效率的企业消亡,让有效率的企业生存和发展 , 就无法使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微观生产效率在经济增长中起支配作用 ,在更接近 新古典增长的环境下 ,就无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作者关于 “未富先老”特征给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带来的特殊挑战问题 ,已 经进行了诸多讨论。②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 ,这一特征同时也将给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的转变赢得时间。那就是 ,中国在科技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尚有巨大差距 ,资源配 置的市场体制和制度也不尽成熟 ,存在着各种扭 曲。这些都意味着 ,中国的经济发展 仍然握有后发优势,在体制改革、管理效率提高、新技术应用等诸多领域中,仍有大 量低垂的果子可供收获,以显著改善微观生产效率。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 ,中国全要 素生产率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劳动力在部门和地区间转移,而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 率 ,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上 ,微观生产效率须成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更重要来源。 中共 十八大报告指 出,坚持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自主创新道路 ,必须把科技创 新 “摆在 国家发展全局 的核心位置 ”, “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 “更加 注重协 同创 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 的技术创新体 系”,“实施 国家科技 重大专项 ,突破重大技术瓶颈”, “强化基础研究 、 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 ,抢占科技发 展战略制高点”。③ 为此 ,营造和形成 “创造性毁灭”的政策环境显得格外迫切。 四 、谨 防政策 扭 曲 如果说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是任何国家通过 自身的持续经济增长 ,最终 ① FumioHayashiand Edward C.Prescott,“The1990sin Japan:A LostDecade,” Review ofEconomicDynamics,vo1.5,no.1,2002,PP.206—235. ② 蔡防:《未 富先老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 1期 。 ③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而奋斗—— 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 11月 8日),北京:人 民出版 社,2012年 ,第 21—22页。 · 65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