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新配置,即最富有效率的企业得以生存、发展,从而达到较大的规模,常常也可以包含 在微观生产效率中。这个效率源泉如此重要,对美国的研究表明,制造业内部表现为企 业进入、退出、扩张和萎缩的资源重新配置,对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高达30%-50%① 对于早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微观生产效率特别是其中技术进步带来的效 率改进,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形式。这是因为在这些国家,体制是相对稳定和成 熟的,甚至可以在理论上认为是给定的;同时,总体上说,这样的国家不再有与其 他国家相比的显著技术差距,因而没有后发优势可供利用。因此,对大多数发达国 家来说,由于稳态经济增长率较低,其经济增长是艰难且缓慢的,最终取决于技术 进步的速度。凡是不能做到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的国家, 就不能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 日本是一个未能成功实现这一转型的经典例子。在20世纪90年代“人口红利” 消失的同时,日本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不再能够依靠缩小技术差距的后 发优势。但是,对于这种发展阶段的变化从而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日本经济 做出的反应是投入更多的物质资本(即资本深化),与此同时,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 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最终的结果则是,在日本经济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资本 深化的贡献率从19851991年间的51%,大幅度提高到19912000年间的94% 而同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则从37%直落到-15%(图3) 2 对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粉 5 -15 20 1960-1971 1971-1985 1985-1991 991-2000(年) ■资本深化的劳动力素质口全要素生产率 图3日本在不同时期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源泉 a # R Lucia Foster, John Haltiwanger and Chad Syverson, "Reallocation, Firm Turnover, and Efficiency: Selection on Productivity or Profitability?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no 1, 2008, pp. 394-425; Lucia Foster, John haltiwanger and C.J. Krizan, "Aggregate Productivity Growth: Lessons from Microeconomic Evidence, "in Charles R. Hulten, Edwin R. Dean and Michael J. Harper, eds, New Developments in Productivity Analysis,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②见图3的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2013年第 1期 新配置 ,即最富有效率 的企业得 以生存 、发展 ,从而达到较大的规模 ,常常也可 以包含 在微观生产效率中。这个效率源泉如此重要 ,对美 国的研究表明,制造业 内部表现为企 业进人、退出、扩张和萎缩的资源重新配置,对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高达 30 50 。① 对于早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微观生产效率特别是其中技术进步带来的效 率改进 ,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形式。这是因为在这些 国家 ,体制是相对稳定和成 熟的,甚至可以在理论上认为是给定的;同时 ,总体上说,这样的国家不再有与其 他 国家相 比的显著技术差距 ,因而没有后发优势可供利用 。因此,对大多数发达国 家来说 ,由于稳态经济增长率较低 ,其经济增长是艰难且缓慢的,最终取决于技术 进步的速度 。凡是不 能做 到依 靠科 技创 新 、实现生 产可 能性 边 界 向外扩 展 的国家 , 就不能保 持适 当的增长速度 。 日本是 一个 未能成功实现这一转型 的经典例子 。在 20世 纪 90年代 “人 口红利” 消失的同时,日本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 ,经济增长不再能够依靠缩小技术差距 的后 发优势。但是,对于这种发展阶段的变化从而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 ,日本经济 做出的反应是投人更多的物质资本 (即资本深化),与此同时,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 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最终的结果则是 ,在 日本经济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资本 深化的贡献率从 1985—1991年间的 51 ,大幅度提高到 1991 2000年间的 94 , 而同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则从 37 直落到一15 (图 3)。② 26 3 ; _ 一■霹 I 萱 52 5】 . 5 1960- 1971 1971— 1985 1985- 1991 1991- 2000 (年 ) ● 资本深 化 豳 劳动力素质 口 全要 素生产率 图 3 日本在 不同时期 劳动 生产率增长的源泉 ① 参见 LuciaFoster,JohnHaltiwangerandChadSyverson,“Re.allocation,Firm Turnover,and Efficiency:SelectiononProductivityorProfitability?”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VO1. 98,no.1,2008,PP.394—425;LuciaFoster,JohnHaltiwangerandC.J.Krizan,“Aggregate ProductivityGrowth:Lessonsfrom m icroeconom icEvidence,” in CharlesR.Hulten,Edwin R.DeanandMichaelJ.Harper,eds.,New DevelopmentsinProductivityAnalysis,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01. ② 见 图3的资料来源。 · 64 · ∞ ∞ ∞ ∞ O ∞ 对甲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㈤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