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蔡昉)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6,文件大小:971.26KB,团购合买
随着以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持续提高为特征的“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以及以人口抚养比不再降低为表现的“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向新古典增长阶段的转变时期。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中国经济增长 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蔡昉 摘要:随着以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持续提高为特征的“刘易斯转折点”的到 来,以及以人口抚养比不再降低为表现的“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经济逐步进入 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向新古典增长阶段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资本报酬 递减现象开始出现,靠大规模的政府主导型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式,不再 具有可持续性。从经济增长理论、国际经验和中国现实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发现,中 国亟须通过政策调整,形成国内版的“雁阵”模型和“创造性毁灭”的政策环境, 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并且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善中获得更髙效率,以实现中国 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刘易斯转折点资本报酬递减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性毁灭 作者蔡昉,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硏究所硏 究员(北京100732) 在经过“刘易斯转折点”并且“人口红利”面临消失的情况下,中国通过劳动 力在部门间的转移所获得的资源重新配置效应,以及劳动力无限供给所赢得的稳定 的资本报酬效应,都将逐渐消失。按照理论预期,中国的必然出路是把经济增长转 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与技术进步有关的生产率基础上。然而,正如在其他 国家相应的发展阶段也曾出现过的,在政府介入经济活动程度比较深的情况下,面 对比较优势的变化,政府最容易做出的反应是,试图通过提高资本劳动比,冀望以 此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这种努力往往遭遇到资本报酬递减律的报复,并且导致其他 的政策失误。 本文讨论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后防止资本报酬递减现象的途径。在分析中国 面临挑战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向新古典增长阶段转变的任务,即通 过政策调整,形成国内版的“雁阵”模型和“创造性毁灭”的政策环境,获得资源 重新配置效率,并且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善中获得更高效率,以实现中国经济增长 5会科学术期库

中国经济增长 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蔡 防 摘 要:随着 以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持 续提高为特征的 “刘易斯转折 点” 的到 来 ,以及 以人 口抚养 比不再降低为表现 的 “人 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经济逐步进入 从二元经济发展 阶段向新古典增长阶段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资本报酬 递减现象开始 出现,靠大规模的政府主导型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 的方式,不再 具有可持续性。从经济增长理论、国际经验和中国现实等角度进行的研 究发现,中 国亟须通过政策调整,形成 国内版 的 “雁阵”模型和 “创造性毁灭”的政策环境, 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并且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善 中获得更高效率,以实现中国 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刘易斯转折点 资本报酬递减 全要素生产率 创造性毁灭 作者蔡防,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人 口与劳动经济研 究所研 究 员 (北 京 100732)。 在经过 “刘易斯转折点”并且 “人 口红利” 面临消失 的情况下 ,中国通 过劳动 力在部 门间的转移所获得 的资源重新配 置效应 ,以及 劳动力无 限供给所赢得 的稳定 的资本报酬效应 ,都将逐渐消失。按照理论预期 ,中国的必然出路是把经济增长转 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 、特别是与技术进步有关 的生产 率基础 上 。然而 ,正 如在其他 国家相应 的发展阶段也 曾出现过 的 ,在政府介 人经济活 动程度 比较 深 的情况 下 ,面 对比较优势的变化 ,政府最容易做出的反应是 ,试 图通过提高资本劳动比,冀望 以 此提高劳动生产率 。而这种努力往往遭遇到资本报酬递减律的报复,并且导致其他 的政策失误 。 本文讨论在 “人 口红利”消失之后防止资本 报酬递 减现象 的途径 。在 分析 中 国 面临挑战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向新古典增长阶段转变的任务 ,即通 过政策调整,形成国内版的 “雁阵”模型和 “创造性毁灭”的政策环境,获得资源 重新配置效率 ,并且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善中获得更高效率,以实现中国经济增长 · 56 ·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向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模式的转变,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命运。 、资本报酬递减律 汉森和普雷斯科特通过把马尔萨斯增长与新古典增长统一在一个模型中,打破 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单一经济模型及其假设,同时承认在马尔萨斯式增长模型中, 土地要素起着重要作用,而新古典模型可以舍弃这个要素。①但是,这种两个增长 模型在时间上继起以及空间上并存的分析,因没有包括青木昌彦所概括的处在中间 形态的发展阶段,②忽略了“人口红利”在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特殊作用,从而 在解释中国这样典型二元经济发展模式时,仍显得捉襟见肘。关于这一点,经济学 家围绕东亚模式所展开的争论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世界银行于1993年在其东亚地区报告中首次提出“东亚奇迹”的表述后,经济 学家围绕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展开了争论。不同观点所依 据的经验证据,主要是对于东亚各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结果。例如,依据刘 遵义和扬等人的定量研究,克鲁格曼认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苏联计 划经济时期的增长模式并无二致,主要依靠的是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的投入,而缺 乏生产率的进步。其具体表现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终究会遭遇报酬递减而 不可持续。③ 并非所有的经验结果都支持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这种观点。在20世纪90年代 中期进行的相关研究,所得出的关于亚洲“四小龙”以及东亚其他经济体全要素生 产率的估计差异巨大,甚至可以说是对立的。例如,根据扬的估计,④新加坡在 1970-1985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0.1%;而马尔蒂的估计则是,该国 在1970-1990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45%。⑤因此,依据这些经验研 究所得出的政策结论更是大相径庭,以致有的研究者对这种通过计算全要素生产率, O G. D. Hansen and E. C. Prescott, "Malthus to Solow,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2,no.4,2002,pp.1205-1217 @2 Masahiko Aoki, "The Five-Phas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in China and Japan, "in Masahiko Aoki and Jinglian Wu, eds, The Chinese Economy: A New Transition,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forthcoming 3 Paul Krugman, "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Foreign Affairs, vol. 73,no.6 1994,pp.62-78 o Alwyn Young, "Lessons from the East Asian NICs: A Contrarian View,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 38, no. 3-4, 1994, pp. 964-973 ere an n bank of switzerland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October 1996, Zurich 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向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模式的转变 ,避免 “中等收入陷阱”的命运。 一 、 资本报酬递减律 汉森和普雷斯科特通过把马尔萨斯增长与新古典增长统一在一个模型中,打破 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单一经济模型及其假设 ,同时承认在马尔萨斯式增长模型中, 土地要素起着重要作用 ,而新古典模型可以舍弃这个要素。① 但是,这种两个增长 模型在时间上继起以及空间上并存的分析,因没有包括青木 昌彦所概括的处在中间 形态 的发展阶段 ,② 忽略 了 “人 口红利 ”在东 亚经济 发展模 式 中的特 殊作用 ,从而 在解释中国这样典型二元经济发展模式时,仍显得捉襟见肘。关于这一点 ,经济学 家围绕东亚模式所展开的争论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世界银行于 1993年在其东亚地区报告 中首次提出 “东亚奇迹”的表述后,经济 学家围绕 以亚洲 “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展开了争论 。不同观点所依 据的经验证据 ,主要是对于东亚各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 的估算结果 。例如 ,依据刘 遵义和扬等人的定量研究 ,克鲁格曼认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苏联计 划经济时期的增长模式并无二致,主要依靠的是资本 的积累和劳动力的投入 ,而缺 乏生产率的进步。其具体表现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 ,终究会遭遇报酬递减而 不 可持续 。③ 并非所有的经验结果都支持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这种观点。在 2O世纪 90年代 中期进行的相关研究 ,所得出的关于亚洲 “四小龙”以及东亚其他经济体全要素生 产率的估计差异巨大,甚至可 以说是对立 的。例如,根据扬 的估计 ,④ 新加坡在 1970~1985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 0.1 ;而马尔蒂的估计则是 ,该国 在 1970-1990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 1.459,6。⑤ 因此 ,依据这些经验研 究所得出的政策结论更是大相径庭 ,以致有的研究者对这种通过计算全要素生产率, ① G.D.HansenandE.C.Prescott,“MalthustoSolow,” eAmericanEconomic Review ,vo1.92,no.4,2002,PP. 1205—1217. ② Masahiko Aoki, “The Five—Phases of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EvolutioninChinaandJapan,”inM asahikoAokiandJinglianW u,eds., eChinese Economy:A New Transition,Basingstoke:PalgraveM acmillan,forthcoming. ③ PaulKrugman,“TheMyth ofAsia’SMiracle,”ForeignAffairs,vo1.73,no.6, 1994,PP.62—78. ④ A1wynYoung,“Lessonsfrom theEastAsianNICs:A ContrarianView,”European Econom icReview ,vo1.38,no.3-4,1994,PP.964—973. ⑤ C.Marti,“IsTherean EastAsianMiracle?”UnionBank ofSwitzerland Economic ResearchW orkingPaper,October1996,Zurich. · 57 ·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并以此为依据评价东亚增长模式成败得失的研究方法,产生了怀疑,认为需要改变 对于现实经济增长解释的一些错误出发点。① 克鲁格曼关于东亚模式不可持续的预言,终究没有成为现实。相反,亚洲“四 小龙”全部进入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并且成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典范。之 所以出现这种理论预测的失误,原因之一就是克鲁格曼等学者没有注意到“人口红 利”的作用,而只是按照西方国家劳动力短缺、资本报酬递减等假设做出判断。其 实,由于这些经济体人口结构的快速转变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提高和抚养比降低, 产生了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劳动力在部门间的转移获得资 源重新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在获得较大的技术进步贡献份额之前,因劳动力 无限供给而不会发生资本报酬递减的现象,从而使高速经济增长得以在较长时间 内持续。 紧随着这个争论之后出现的关于“人口红利”对东亚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② 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恰好是对传统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有益扩展。此外,随着计 量技术和数据的改进,人们发现,东亚国家和地区既有高投资,也不乏技术进步,而 且,通过外向型经济发展,得益于从进口设备和引进外资中获得效率更高的技术和管 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有明显的加快趋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③ 根据相同的逻辑,当“人口红利”消失之后,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现象日益 普遍化。这时,不仅继续依靠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可持续, 而且一味用提高资本劳动比的办法改善劳动生产率,也会遇到资本报酬递减的困扰 如果不能够把经济增长转到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的轨道上,减速乃至停滞从而落人 中等收入陷阱”或“高收入陷阱”(如日本的情形)就不可避免。 对于不同时期的经济学家来说,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就是探索经济增长的可 持续源泉。在只看到马尔萨斯和索洛两种增长模式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模式从前者 向后者的转换,主要表现为在新古典增长情形下,土地要素的作用不再重要。而如 果在其中加入一个二元经济发展时期,则这个时期最富有特点的是“人口红利”的 o Jesus Felipe, "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East Asia: A Critical Survey, EDRC Report Series, no. 65, 1997, Asian Development Bank, Manila, Philippines @2 *p David E. Bloom and Jeffrey G. Williamson,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NBER Working Paper, no. 6268, 1997; Jeffrey G. Williamson, "Growth, Distribution and Demography: Some Lessons from History, NBer Working Paper, no. 6244, 1997 3 Jagdish N. Bhagwati, "The Miracle That Did Happen: Understanding East Asi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Keynote Speech, Conference on"Government and Market: The Relevance of the Taiwanese Performance to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olicy"in Honor of Professors Liu and Tsiang, Cornell University, May 3, 1996

中国社会科学 2013年第 l期 并以此为依据评价东亚增长模式成败得失的研究方法 ,产生 了怀疑 ,认为需要改变 对于现实经济增 长解 释的一些错误 出发点 。① 克鲁格曼关于东亚模式不可持续的预言,终究没有成为现实。相反,亚洲 “四 小龙”全部进入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 ,并且成为成功跨越 中等收入阶段 的典范。之 所以出现这种理论预测的失误,原因之一就是克鲁格曼等学者没有注意到 “人 口红 利 ”的作用 ,而 只是按照西方 国家劳动力短 缺 、资本报 酬递减 等假设 做 出判 断 。其 实 ,由于这些经济体人 口结构 的快速转变导致 劳动年龄人 口比重提高和抚养 比降低 , 产生 了经济增长 的 “人 口红利”。这一方 面可 以通 过 劳动 力在 部 门 间 的转 移 获得 资 源重新配置效率 ,另一方面可以在获得较大的技术进步贡献份额之前 ,因劳动力 无 限供给而不会发生资本报酬递减的现象 ,从 而使高速经济增长得 以在较长时间 内持续 。 紧随着这个 争论 之后 出现 的关 于 “人 口红利 ”对 东亚 经济 增 长贡献 的研 究 ,② 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恰好是对传统新古典增长理论 的有益扩展 。此外 ,随着计 量技术和数据 的改进 ,人们发现 ,东亚 国家和地 区既有 高投 资,也不乏技术进步 ,而 且 ,通过外向型经济发展,得益于从进口设备和引进外资中获得效率更高的技术和管 理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有明显的加快趋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③ 根据相同的逻辑 ,当 “人 口红利”消失之后,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现象 日益 普遍化 。这时,不仅继续依靠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可持续 , 而且一味用提高资本劳动比的办法改善劳动生产率 ,也会遇到资本报酬递减的困扰。 如果不能够把经济增长转到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的轨道上,减速乃至停滞从而落入 “中等收人陷阱”或 “高收入陷阱”(如 日本的情形)就不可避免。 对于不同时期 的经济学 家来 说 ,一个 经久不衰 的课题 ,就是探 索经济增 长 的可 持续源泉。在只看到马尔萨斯和索洛两种增长模式 的情况下 ,经济发展模式从前者 向后者 的转换 ,主要表现为在新古典增长 情形下 ,土地要 素 的作 用不再 重要 。而如 果在其中加入一个二元经济发展时期 ,则这个时期最富有特点的是 “人 口红利”的 ① JesusFelipe,“TotalFactorProductivityGrowth in EastAsia:A CriticalSurvey,” EDRC ReportSeries,no.65,1997,Asian Developm entBank,M anila,Philippines. ② 如 David E. Bloom and Jeffrey G. Williamson,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M iraclesinEmergingAsia,”NBER W orkingPaper,no.6268,1997;Jeffrey G .W illiamson, “Growth, Distribution and Demography: Some Lessons from H istory,’’ NBER W orking Paper,no.6244,l997. ③ Jagdish N.Bhagwati,“TheMiracleThatDid Happen:UnderstandingEastAsiain ComparativePerspective,” Keynote Speech,Conference on “Governm entand M arket: TheRelevanceofthe TaiwanesePerformanceto DevelopmentTheory and Policy” in HonorofProfessorsLiu and Tsiang,CornellU niversity,M ay3,1996. · 58 ·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作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点固然可以延缓资本报酬递减现象的发生,但这种“人 口红利”终究是有限的,随着人口增长转变阶段的到来而必然消失。归根结底,劳 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才是可持续经济增长经久不衰的源泉。 提高资本劳动比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之一。物质资本的投入快于劳动力 的投入,从而企业和产业的资本构成提高,通常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实中, 这就表现为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企业购买更多的机器来替代劳动。但是,提高 资本劳动比率是有限度的,可能遇到资本报酬递减现象的困扰。这里所看到的资本 报酬递减现象,是指在劳动者素质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设备,由于人与机器的协调程 度降低等因素,生产过程的效率反而下降的情形。虽然新机器和设备也蕴含着新技 术,但是,这里起关键作用的仍然是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而不是技术进步 近年来,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世界银行经 济学家的估算,①全要素生产率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从1978-1994年间的 46.9%,大幅度降低到2005-2009年间的31.8%,并预计进一步降低为2010 2015年间的28.0%。与此同时,劳动生产率提高更多地依靠投资增长所导致的资本 劳动比的升高。在上述三个时期,资本劳动比提高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从 45.3%提高到64.7%,并预计提高到65.9%。单纯依靠物质资本的投资作为供给方 面的经济增长源泉,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全要素生产率系指,在各 种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这一劳动生产率提高源泉 可以抵消资本报酬递减的不利影响,是长期可持续的,实为经济增长经久不衰的引 擎。作为残差的全要素生产率,由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和微观生产效率两个部分构成。 事实上,改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秘籍,就是要懂得如何保持这两种效率的持续改 善,并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来说,迄今中国经济增长中表现出的全要 素生产率,主要构成部分是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所创造的资源重新配置效 率。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及上述转折的特点看,未来经济增长不仅要求开发新的全要 素生产率源泉,也需要并且有可能继续挖掘全要素生产率的传统潜力 二、国内版“雁阵”模型 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或者高度化而获得的。例如,劳 动力和其他要素从生产率低的产业向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就是部门间资源重新配 置的典型形式。除此之外,部门内部也可以形成资源重新配置效率,主要表现为生 o Louis Kuijs, "China through 2020-A Macroeconomic Scenario, "World Bank China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9, 2009 字会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作用 。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点固然可以延缓资本报酬递减现象的发生,但这种 “人 口红利”终究是有 限的 ,随着人 口增长转变 阶段 的到来 而必 然消失 。归根 结底 ,劳 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才是可持续经济增长经久不衰的源泉。 提高资本劳动比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之一。物质资本的投入快于劳动力 的投人 ,从而企业和产业的资本构成提高,通常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实中, 这就表现为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企业购买更多的机器来替代劳动。但是 ,提高 资本劳动比率是有限度的,可能遇到资本报酬递减现象的困扰。这里所看到的资本 报酬递减现象,是指在劳动者素质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设备 ,由于人与机器的协调程 度降低等因素,生产过程的效率反而下降的情形 。虽然新机器和设备也蕴含着新技 术 ,但是,这里起关键作用的仍然是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而不是技术进步。 近年来 ,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世界银行经 济学家的估算,① 全要素生产率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 ,从 1978~1994年间的 46.9 ,大幅度降低 到 2005-2009年间的 31.8 ,并预计进一步降低 为 201O一 2015年间的 28.oH。与此同时,劳动生产率提高更多地依靠投资增长所导致的资本 劳动 比的升高 。在上述三个 时期 ,资本劳动 比提 高对 劳动生产率 的贡献率 ,从 45.39/6提高到 64.79/6,并预计提高到 65.9 。。单纯依靠物质资本的投资作为供给方 面的经济增长源泉,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全要素生产率系指 ,在各 种要素投人水平既定的条件下 ,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这一劳动生产率提高源泉, 可以抵消资本报酬递减的不利影响 ,是长期可持续的,实为经济增长经久不衰的引 擎 。作为残差的全要素生产率 ,由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和微观生产效率两个部分构成。 事实上,改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秘籍 ,就是要懂得如何保持这两种效率的持续改 善 ,并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总体来说 ,迄今中国经济增长 中表现出的全要 素生产率,主要构成部分是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所创造的资源重新配置效 率 。从 中国的特殊国情及上述转折的特点看 ,未来经济增长不仅要求开发新的全要 素生产率源泉,也需要并且有可能继续挖掘全要素生产率的传统潜力。 二 、国内版 “雁阵’’模型 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或者高度化而获得的。例如,劳 动力和其他要素从生产率低的产业向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 ,就是部门间资源重新配 置的典型形式。除此之外 ,部门内部也可以形成资源重新配置效率 ,主要表现为生 ① LouisKuijs,“Chinathrough202O—A MacroeconomicScenario,”WorldBankChina ResearchW orkingPaper,no.9,2009. · 59 ·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产率最高的企业得以扩大,因而效率高的企业规模较大,成长也更加迅速。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间,资源重新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甚为显著。实际上 人们通常所说的“人口红利”,在计量经济学的意义上,部分体现在这个贡献份额 中。因此,不言而喻的是,随着人口抚养比降到最低点,继而“人口红利”消失, 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也将大幅度减慢,这个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贡献率会有所降低。 相应地,微观生产效率的相对贡献率需要得到提高,否则便难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 长。但是,这并不是说,这一资源重新配置效率部分就没有继续推动全要素生产率 提高的作用潜力了 从表面上看,与“刘易斯转折点”和“人口红利”消失相关的“民工荒”现象 的出现,以及非熟练工人工资的迅速上涨,预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中国 的终结。必然的结果似乎是:第一,遵循“雁阵”模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劳 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第二,劳动力剩余程度降低,因而劳动力转 移速度减缓意味着,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源泉逐渐耗竭。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由于对 中国特殊性缺乏足够的理解,因此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成为现实 预期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向其他国家转移的理论依据是所谓的“雁阵”模型 该模型的形成和完善经历过几个阶段,主要由于赤松、大来、弗农和小岛等人的贡 献,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产业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转移的理论解释。①这个 模型起初用来描述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经济体,如何借助动态比较优势变化,完成 口一进口替代一出口”的完整赶超过程,以后则被广泛用来解释和理解东亚经济 的发展模式,即以日本为领头雁,按照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次 转移到亚洲“四小龙”、东盟其他国家以及随后的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在该范式的扩展版本中,首先,这个模型继续保存了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比较优势的相对变化,产业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转移的本意;其次,雁阵式的产业转 移是由与产品生命周期相关的特征决定的,从而隐含着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相关 性;再次,解释范围被扩大到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即该投资活动也遵循相同的逻辑 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最后,国家或地区之间在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以及历史遗 产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被认为是具有雁阵式的相互继起关系的关键 从这一理论及其经验出发,在劳动力成本持续提高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密集型 产业向其他国家转移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也的确已经发生。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 庞大的经济规模和国土面积,以及国内各区域间在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上的巨大差 ①关于雁阵模型理论的来龙去脉以及分析运用之简要历史的详细综述,参见 Kiyoshi Kojima, "The 'Flying Geese Model of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Origin Theoretical Extensions Regional Policy Implications, "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vol. 11, no. 4, 2000, pp. 375-401 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中国社会科学 2013年第 1期 产率最高的企业得以扩大,因而效率高的企业规模较大 ,成长也更加迅速。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间,资源重新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甚为显著。实际上, 人们通常所说的 “人 口红利”,在计量经济学 的意义上,部分体现在这个贡献份额 中。因此,不言而喻的是 ,随着人 口抚养 比降到最低点,继而 “人 口红利”消失 , 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也将大幅度减慢 ,这个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贡献率会有所降低。 相应地 ,微观生产效率的相对贡献率需要得到提高,否则便难 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 长。但是,这并不是说 ,这一资源重新配置效率部分就没有继续推动全要素生产率 提高 的作用潜力 了。 从表 面上看 ,与 “刘易斯转折点”和 “人 口红利 ”消失相 关 的 “民工荒 ”现象 的 出现 ,以及非熟练工人工资 的迅 速上涨 ,预示 着劳动 密集型产业 比较优势 在 中国 的终结。必然的结果似乎是 :第一 ,遵循 “雁阵"模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劳 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第二,劳动力剩余程度降低 ,因而劳动力转 移速度减缓意味着,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源泉逐渐耗竭。得 出这样的结论 ,是由于对 中国特殊性缺乏足够的理解 ,因此 至少在相 当长 的时间内不会成为现实 。 预期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将 向其他国家转移的理论依据是所谓的 “雁阵”模型。 该模 型的形成 和完善经历过几个 阶段 ,主要 由于赤松 、大来 、弗农 和小 岛等人 的贡 献 ,已经形成一个 比较完整 的关 于产业在 国家 和地 区之间转移 的理论解 释 。① 这 个 模型起初用来描述 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经济体,如何借助动态 比较优势变化 ,完成 “进 口一 进 口替代一 出 口”的完整赶超过程 ,以后则被广泛用来解 释和理解东亚经济 的发展模 式 ,即以 日本 为领头雁 ,按照 比较优 势 的动态变化 ,劳动密 集型产业 依次 转移到亚洲 “四小龙”、东盟其他国家以及随后的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在该范式的扩展版本中,首先,这个模型继续保存 了随着不同国家和地 区之间 比较优势的相对变化 ,产业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转移的本意;其次,雁阵式的产业转 移是 由与产 品生命周期相关 的特征决 定 的,从而 隐含着 与 比较优势动态 变化 的相关 性 ;再 次 ,解 释范 围被扩大到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即该投 资活动 也遵循相 同的逻 辑 在 国家和地 区之 间进行 ;最后 ,国家或地区之 间在发展 阶段 、资 源禀赋 以及历史遗 产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被认为是具有雁阵式的相互继起关系的关键。 从这一理论及其经验 出发 ,在 劳动力成 本持续提 高 的情况下 ,中 国劳动密集 型 产业向其他国家转移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也 的确 已经发生。但是 ,如果考虑到中国 庞大的经济规模和国土面积,以及 国内各区域间在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上的巨大差 ① 关于雁阵模 型理论 的来龙 去脉 以及分 析运用 之简要 历史 的详细综述 ,参 见 Kiyoshi Kojima,“The ‘Flying Geese’ Modelof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Origin, Theoretical Extensions, and Regional Policy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 ics,vo1.11,no.4,2000,PP.375—401. · 6O ·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异,我们可以预期,直到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达到相等,即商业化点 到来之前,①农业劳动力都有向外转移的余地,因而可以继续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 率,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会更多地发生在中国 国内各地区之间,即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可见,至少在今后10年到20 年中,即便对于第一次“人口红利”,也仍然有潜力可供挖掘。 撇开中国地区之间巨大的发展差异不说,仅人口转变的差异就可以为上述论断 提供有力论据。由于生育率下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中国地区之间在发展阶段 上的差异,也导致中西部地区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例如,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平均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死亡率)为 5.05‰,东部地区平均为4.68%,中部地区平均为4.73‰,西部地区为6.78‰ 但是,由于人口流动的因素,三类地区在年龄结构上却无法显示这种人口转变 的差异。例如,2010年全部1.53亿离开本乡镇6个月及以上的农民工中,中西部 地区占68.2%,其中跨省流动的农民工比例,中部地区为69.1%,西部地区为 56.9%,大部分流向东部地区。按照常住人口的定义,在城市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 外来人口,通常被统计为劳动力流入地的常住人口。由于95.3%的外出农民工年龄 在50岁以下,这种人口统计的机械方法提高了东部地区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应 降低了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因此,近年来的人口统计并不能显示出中西部地区在人 口抚养比方面的优势 东部 中部 西部 图1三类地区的老年人口抚养比 资料来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isj/ndsj renkoupucha/ 2000pucha/pucha.htm 然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统计,采取居住1年以上才算流入地 o gustav Ranis and John C. H. Fei,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1, no, 4, 1961 533-56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异 ,我们可以预期,直到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达到相等 ,即商业化点 到来之前 ,① 农业劳动力都有向外转移的余地 ,因而可 以继续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 率 ,推动经济增长。因此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 区域间的转移 ,会更多地发生在 中国 国内各地区之间,即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可见,至少在今后 10年到 20 年中,即便对于第一次 “人 口红利”,也仍然有潜力可供挖掘。 撇开中国地区之间巨大的发展差异不说,仅人 口转变的差异就可以为上述论断 提供有力论据。由于生育率下降是经济社会发展 的结果 ,中国地区之间在发展阶段 上 的差异 ,也导致 中西部地 区在 人 口转变过 程 中处 于相 对滞后 的阶段 。例 如 ,2010 年第六次人 口普查数据显示 ,全 国平均的人 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减死亡率)为 5.o5%0,东部地区平均为 4.68%o,中部地区平均为 4.73‰,西部地区为 6.78‰。 但是 ,由于人口流动的因素 ,三类地区在年龄结构上却无法显示这种人 口转变 的差异。例如,2010年全部 1.53亿离开本 乡镇 6个月及 以上 的农 民工 中,中西部 地区占 68.29/6,其 中跨 省流动 的农 民工 比例 ,中部地 区为 69.1 ,西部地 区为 56.9 ,大部分流向东部地区。按照常住人 口的定义 ,在城市居住 6个月及以上 的 外来人 口,通常被统计为劳动力流入地的常住人 口。由于 95.3 的外出农民工年龄 在 50岁以下 ,这种人 口统计的机械方法提高了东部地区的劳动年龄人 口比重 ,相应 降低了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因此 ,近年来的人 口统计并不能显示 出中西部地区在人 口抚养比方面的优势。 e互=盈 省市区 IIHIUJIJ....地 区平均 轱 燎 柢 璐 程 H<霹 赠 餐 孵 罾 L 辩 东部 髑 薄 糨 般 _I匪 替 证 茸 书Ⅱ议氟埘暮霹嚣 碟 中部 拉 三 证 髑 柽 嶷 离 粼 L 1{蕊l{毂 职 1Ⅺ般 靼 诬 畏 西部 图 1 三类地 区的老年人 口抚 养比 资 料 来 源 :2000年 第 五 次 人 口 普 查 数 据 ,国 家 统 计 局 网 站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renkoupucha/2OOOpucha/pucha.htm. 然而,2000年第五次人 口普查的常住人 口统计 ,采取居住 1年以上才算流人地 ① GustavRanisandJohn C.H.Fei, Am erican Econom icReview ,VO1.51, “A Theory ofEconomic Development,’’The no.4,1961,PP.533—565. · 61 · 埔 “ 加 8 6 4 2 0 老年抚养比㈨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的常住人口的标准,该口径更接近于按照人口的户籍登记地原则。而且,当时农民 工的规模也较小。我们用该普査数据分地区考察,就可以发现,老年人口抚养比 (即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之比),在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要低。该普 查显示,全国平均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0.15%,东部地区为10.9%,中部地区为 9.76%,西部地区为9.53%。在图1中,我们把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老年抚养 比分成三类地区展示,可以看到显著的地区差异。 农民工身在东部地区打工,而户籍仍落在中西部地区,这种状况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按照现行户籍制度安排,他们仍然不能期待长期稳定地在打工地区生活乃至 养老,通常在年龄偏大之后就会返乡务农。所以,中国目前的务农劳动力或者农业 剩余劳动力,主要是由40岁以上农民构成的。其次,按照目前部分地区户籍制度改 革的模式,即使放松了移民在城市的落户条件,也仅限于本省农村户籍人口,大多 数中西部地区农民工通常不能从沿海地区的户籍制度改革中获益。可以预期,大批 流向东部地区的农民工,以及那些年龄偏大、难以克服跨省流动障碍,因而回到户 籍登记地的农村劳动力,是未来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劳动力供给基础。 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4300美元,按照改革开放30余年间的增长速度, 以及不变的人民币汇率等因素估算,预计到“十二五”结束时,人均GDP可以超过 6000美元,而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可以达到12000美元。①按照相同的 收入组分类,在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并逐步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同时,产业结构调 整也将进一步加快,进而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支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就 意味着,农业的劳动力比重需要继续降低。 与人均GDP在6000-12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农业劳动力继续转 移的潜力是巨大的。汇总2007年世界上一些处于这个阶段国家的资料,我们发现 它们平均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为14.8%,比中国低近10个百分点。②这意味着今后 10年中,我们从现有的1.92亿农业劳动力出发,每年需要减少约800万人,即降 低1个百分点。这样的话,就能保持资源重新配置效率的持续提高,进而支撑中国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产业在区域上的配置不仅由要素成本因素决定,还与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 成本的聚集效应密切相关。利用1998—2008年中国制造业规模以上(即主营业务收 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减缓,达到12000美元的时间也可能稍晚一些,但是,2020年 中国的人均GDP必然会落在6000-12000美元的区间内 ②突破以往只对劳动力就业按照年度进行分类的局限,把农村劳动力在不同经济活动中的劳 动投入,以人月进行的划分发现,我国务农劳动力总数仅为1.92亿,即官方统计把农业 劳动力总数高估了1亿多,高估比例为54.5%。参见都阳、王美艳:《中国的就业总量与 就业结构:重新估计与讨论》,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2——“十二 五”时期挑战:人口、就业和收入分配》,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国会科学术期库

中国社会科学 2013年第 1期 的常住人口的标准,该 LI径更接近于按照人 口的户籍登记地原则。而且 ,当时农民 工的规模也较小。我们用该普查数据分地区考察,就可以发现 ,老年人 口抚养 比 (即 65岁及 以上人 口与 15—64岁人 口之 I:ls),在 中西部地 区 比东部 地 区要低 。该普 查显示 ,全国平均的老年人 LI抚养比为 10.15 ,东部地区为 10.99/6,中部地区为 9.76 ,西部地区为 9.53 。在图 1中,我们把各省、直辖市和 自治区的老年抚养 比分成三类地 区展示 ,可 以看到显著的地区差异 。 农民工身在东部地区打工 ,而户籍仍落在中西部地区,这种状况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 ,按照现行户籍制度安排 ,他们仍然不能期待长期稳定地在打工地区生活乃至 养老,通常在年龄偏大之后就会返乡务农。所 以,中国 目前的务农劳动力或者农业 剩余劳动力,主要是 由40岁以上农民构成的。其次,按照 目前部分地区户籍制度改 革的模式 ,即使放松了移民在城市的落户条件 ,也仅 限于本省农村户籍人 口,大多 数中西部地区农民工通常不能从沿海地区的户籍制度改革中获益。可以预期,大批 流向东部地区的农 民工,以及那些年龄偏大、难以克服跨省流动障碍 ,因而回到户 籍登记地的农村劳动力,是未来 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劳动力供给基础。 2010年中国人均 GDP达到了 4300美元,按照改革开放 30余年间的增长速度, 以及不变的人民币汇率等因素估算 ,预计到 “十二五”结束时,人均 GDP可以超过 6000美元 ,而到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 ,可以达到 12000美元。① 按照相同的 收人组分类 ,在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并逐步进入高收人 国家行列的同时,产业结构调 整也将进一步加快 ,进而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 ,支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就 意味着 ,农业 的劳动力 比重需要继续 降低 。 与人 均 GDP在 6000-12000美元 的中等收人 国家相 比,中国农业 劳动力继续转 移 的潜力是 巨大的 。汇总 2007年世界上一 些处 于这个 阶段 国家 的资料 ,我们发现 , 它们平均 的农 业劳动力 比重 为 14.8 ,比中国低近 10个 百分 点 。② 这 意味着 今后 10年中,我们从现有的 1.92亿农业劳动力 出发 ,每年需要减少约 800万人,即降 低 1个百分点。这样的话,就能保持资源重新配置效率的持续提高,进而支撑中国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产业在区域上的配置不仅由要素成本因素决定,还与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 成本 的聚集效应密切相关 。利用 1998- 2008年 中国制造业规模 以上 (即主营业务 收 ① 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减缓,达到 12000美元 的时间也可能稍晚一些,但是,2020年 中国的人均 GDP必然会落在 6000 12000美元的区间内。 ② 突破以往只对劳动力就业按照年度进行分类的局限,把农村劳动力在不 同经济活动中的劳 动投入,以人月进行的划分发现,我国务农劳动力总数仅为 1.92亿,即官方统计把农业 劳动力总数高估了 1亿多,高估比例为 54.5 。参见都阳、王美艳:《中国的就业总量与 就业结构:重新估计与讨论》,蔡防主编:《中国人 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N().12—— “十二 五”时期挑战:人 口、就业和收入分配》,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 62 ·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入在500万元以上)企业的数据以及县财政税收数据所做的研究发现,产业聚集的 效应在2004年以前主宰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配置,而且更多地集中在东部地 区。但自2004年以来,该效应逐渐下降,企业的综合经营成本和要素成本的上升, 逐渐成为影响产业配置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 地区转移的趋势。① 自2004年中国经济经历“刘易斯转折点”以来,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地 区向中西部地区(主要是中部地区)的转移就开始了。例如,东部地区在全国劳动 密集型制造业中的产值比重,从2004年的最高点88.9%下降到2008年的84.7%, 每年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图2)。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我们只能看到“刘易斯 转折点”之后短短4年的变化,而实际上可以预料的是,2008年之后这种产业转移 不仅在继续,而且很可能已大大加快。 产值一米一总资产一就业 85 图氯§§§(年 图2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东部地区的比重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全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计算 三、“创造性毁灭”机制 全要素生产率在生产函数中表现为一个残差,其中分离出资源重新配置效率部分 所余下的部分,就是全要素生产率中的微观生产效率。能够提高企业微观生产效率的 因素众多,如许多与体制、管理和技术创新相关的因素,总而言之,一切由创意和创 新带来的效率改进,通常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的这个部分。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看, 如果仅仅把产业结构升级变化作为资源重新配置效率的度量指标,则产业内部的资源重 o Yue Qu, Fang Cai and Xiaobo Zhang, "Have the Flying Geese'i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Occurred in China? in Huw McKay and Ligang Song, eds Rebalancing and Sustaining Growth in China, Canberra: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E Press and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China), 2012 字会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人在 500万元 以上)企业 的数据 以及县 财政税 收数据所 做 的研 究发 现 ,产业 聚集 的 效应在 2004年以前主宰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配置,而且更多地集 中在东部地 区。但 自2004年以来 ,该效应逐渐下降,企业的综合经营成本和要素成本的上升, 逐渐成为影响产业配置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 地 区转移 的趋 势 。① 自2004年中国经济经历 “刘易斯转折点’’以来 ,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地 区向中西部地区 (主要是中部地区)的转移就开始了。例如 ,东部地区在全国劳动 密集型制造业 中的产值 比重,从 2004年的最高点 88.9 下降到 2008年的 84.7 , 每年下降超过 1个百分点 (图 2)。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 ,我们只能看到 “刘易斯 转折点”之后短短 4年的变化 ,而实际上可以预料的是,2008年之后这种产业转移 不仅在继续 ,而且很 可能 已大大加快 。 图 2 劳动密集型 制造 业在 东部地区的比重 资料来源 :作者根据全 国制造业企业 调查数据计算 。 三 、“创造 性 毁 灭 ’’机 制 全要素生产率在生产函数中表现为一个残差,其中分离出资源重新配置效率部分 所余下的部分 ,就是全要素生产率中的微观生产效率。能够提高企业微观生产效率的 因素众多,如许多与体制、管理和技术创新相关的因素,总而言之,一切由创意和创 新带来的效率改进 ,通常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的这个部分。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看, 如果仅仅把产业结构升级变化作为资源重新配置效率的度量指标,则产业内部的资源重 ① YueQu,Fang Caiand XiaoboZhang,“Havethe ‘Flying Geese’i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Occurred in China?” in Huw M cKay and Ligang Song, eds., Rebalancing and Sustaining Grow th in China, Canberra: The A 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EPressandBeijing:SocialSciencesAcademicPress(China),2012. · 63 ·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新配置,即最富有效率的企业得以生存、发展,从而达到较大的规模,常常也可以包含 在微观生产效率中。这个效率源泉如此重要,对美国的研究表明,制造业内部表现为企 业进入、退出、扩张和萎缩的资源重新配置,对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高达30%-50%① 对于早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微观生产效率特别是其中技术进步带来的效 率改进,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形式。这是因为在这些国家,体制是相对稳定和成 熟的,甚至可以在理论上认为是给定的;同时,总体上说,这样的国家不再有与其 他国家相比的显著技术差距,因而没有后发优势可供利用。因此,对大多数发达国 家来说,由于稳态经济增长率较低,其经济增长是艰难且缓慢的,最终取决于技术 进步的速度。凡是不能做到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的国家, 就不能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 日本是一个未能成功实现这一转型的经典例子。在20世纪90年代“人口红利” 消失的同时,日本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不再能够依靠缩小技术差距的后 发优势。但是,对于这种发展阶段的变化从而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日本经济 做出的反应是投入更多的物质资本(即资本深化),与此同时,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 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最终的结果则是,在日本经济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资本 深化的贡献率从19851991年间的51%,大幅度提高到19912000年间的94% 而同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则从37%直落到-15%(图3) 2 对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粉 5 -15 20 1960-1971 1971-1985 1985-1991 991-2000(年) ■资本深化的劳动力素质口全要素生产率 图3日本在不同时期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源泉 a # R Lucia Foster, John Haltiwanger and Chad Syverson, "Reallocation, Firm Turnover, and Efficiency: Selection on Productivity or Profitability?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no 1, 2008, pp. 394-425; Lucia Foster, John haltiwanger and C.J. Krizan, "Aggregate Productivity Growth: Lessons from Microeconomic Evidence, "in Charles R. Hulten, Edwin R. Dean and Michael J. Harper, eds, New Developments in Productivity Analysis,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②见图3的资料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2013年第 1期 新配置 ,即最富有效率 的企业得 以生存 、发展 ,从而达到较大的规模 ,常常也可 以包含 在微观生产效率中。这个效率源泉如此重要 ,对美 国的研究表明,制造业 内部表现为企 业进人、退出、扩张和萎缩的资源重新配置,对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高达 30 50 。① 对于早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微观生产效率特别是其中技术进步带来的效 率改进 ,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形式。这是因为在这些 国家 ,体制是相对稳定和成 熟的,甚至可以在理论上认为是给定的;同时 ,总体上说,这样的国家不再有与其 他 国家相 比的显著技术差距 ,因而没有后发优势可供利用 。因此,对大多数发达国 家来说 ,由于稳态经济增长率较低 ,其经济增长是艰难且缓慢的,最终取决于技术 进步的速度 。凡是不 能做 到依 靠科 技创 新 、实现生 产可 能性 边 界 向外扩 展 的国家 , 就不能保 持适 当的增长速度 。 日本是 一个 未能成功实现这一转型 的经典例子 。在 20世 纪 90年代 “人 口红利” 消失的同时,日本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 ,经济增长不再能够依靠缩小技术差距 的后 发优势。但是,对于这种发展阶段的变化从而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 ,日本经济 做出的反应是投人更多的物质资本 (即资本深化),与此同时,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 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最终的结果则是 ,在 日本经济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资本 深化的贡献率从 1985—1991年间的 51 ,大幅度提高到 1991 2000年间的 94 , 而同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则从 37 直落到一15 (图 3)。② 26 3 ; _ 一■霹 I 萱 52 5】 . 5 1960- 1971 1971— 1985 1985- 1991 1991- 2000 (年 ) ● 资本深 化 豳 劳动力素质 口 全要 素生产率 图 3 日本在 不同时期 劳动 生产率增长的源泉 ① 参见 LuciaFoster,JohnHaltiwangerandChadSyverson,“Re.allocation,Firm Turnover,and Efficiency:SelectiononProductivityorProfitability?”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VO1. 98,no.1,2008,PP.394—425;LuciaFoster,JohnHaltiwangerandC.J.Krizan,“Aggregate ProductivityGrowth:Lessonsfrom m icroeconom icEvidence,” in CharlesR.Hulten,Edwin R.DeanandMichaelJ.Harper,eds.,New DevelopmentsinProductivityAnalysis,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01. ② 见 图3的资料来源。 · 64 · ∞ ∞ ∞ ∞ O ∞ 对甲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㈤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资料来源: 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 Productivity Databook2008, Tokyo: The 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2008, p, 23 日本经济学家林文夫和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的研究表明,造成日本经济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徘徊不前的原因,并非由于资本市场未能帮助企业获得盈利性 投资所需的资金,而归根结底是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不佳。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不佳的 原因是,政府对低效率企业和衰落的产业进行补贴。这造成了低效率企业甚至“僵 尸企业”的产出份额过高,而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投资相应减少。① 正如中国古代哲学所说的那样,“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如果没有 个“创造性毁灭”的环境,让缺乏效率的企业消亡,让有效率的企业生存和发展 就无法使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微观生产效率在经济增长中起支配作用,在更接近 新古典增长的环境下,就无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作者关于“未富先老”特征给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带来的特殊挑战问题,已 经进行了诸多讨论。②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这一特征同时也将给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的转变赢得时间。那就是,中国在科技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尚有巨大差距,资源配 置的市场体制和制度也不尽成熟,存在着各种扭曲。这些都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 仍然握有后发优势,在体制改革、管理效率提高、新技术应用等诸多领域中,仍有大 量低垂的果子可供收获,以显著改善微观生产效率。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中国全要 素生产率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劳动力在部门和地区间转移,而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 率,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微观生产效率须成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更重要来源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把科技创 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同创 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 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强化基础研究、 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 展战略制高点”。③为此,营造和形成“创造性毁灭”的政策环境显得格外迫切。 四、谨防政策扭曲 如果说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任何国家通过自身的持续经济增长,最终 o Fumio Hayashi and Edward C. Prescott, "The 1990s in Japan: A Lost Decade,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vol. 5, no. 1, 2002, pp. 206-235 ②蔡昉:《未富先老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1期 ③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北京:人民出版 社,2012年,第21-22页 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 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资 料 来 源 :Asian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APO Productivity Databook2008,Tokyo:The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2008,P.23. 日本经济学家林文夫和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的研究表明,造成 日本经济在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徘徊不前的原因,并非 由于资本市场未能帮助企业获得盈利性 投资所需的资金 ,而归根结底是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不佳。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不佳的 原 因是 ,政府对低效率企业 和衰落 的产业 进行 补贴 。这 造成 了低效 率企业 甚至 “僵 尸企业”的产出份额过高 ,而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投资相应减少。① 正如中国古代哲学所说的那样 ,“不破不立 ,不塞不流 ,不止不行”,如果没有 一 个 “创造性毁灭”的环境 ,让缺乏效率的企业消亡,让有效率的企业生存和发展 , 就无法使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微观生产效率在经济增长中起支配作用 ,在更接近 新古典增长的环境下 ,就无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作者关于 “未富先老”特征给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带来的特殊挑战问题 ,已 经进行了诸多讨论。②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 ,这一特征同时也将给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的转变赢得时间。那就是 ,中国在科技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尚有巨大差距 ,资源配 置的市场体制和制度也不尽成熟 ,存在着各种扭 曲。这些都意味着 ,中国的经济发展 仍然握有后发优势,在体制改革、管理效率提高、新技术应用等诸多领域中,仍有大 量低垂的果子可供收获,以显著改善微观生产效率。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 ,中国全要 素生产率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劳动力在部门和地区间转移,而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 率 ,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上 ,微观生产效率须成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更重要来源。 中共 十八大报告指 出,坚持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自主创新道路 ,必须把科技创 新 “摆在 国家发展全局 的核心位置 ”, “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 “更加 注重协 同创 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 的技术创新体 系”,“实施 国家科技 重大专项 ,突破重大技术瓶颈”, “强化基础研究 、 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 ,抢占科技发 展战略制高点”。③ 为此 ,营造和形成 “创造性毁灭”的政策环境显得格外迫切。 四 、谨 防政策 扭 曲 如果说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是任何国家通过 自身的持续经济增长 ,最终 ① FumioHayashiand Edward C.Prescott,“The1990sin Japan:A LostDecade,” Review ofEconomicDynamics,vo1.5,no.1,2002,PP.206—235. ② 蔡防:《未 富先老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 1期 。 ③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而奋斗—— 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 11月 8日),北京:人 民出版 社,2012年 ,第 21—22页。 · 65 ·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