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 世界经济中长期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曲凤杰博士 将明显放缓,直到形成新的内生增地减少。从全球失衡的“两极” 世界经济将进入低速调整期长动力以后,经济才能恢复平稳增看,美国负债消费模式的转变以及 200-200年世界经济5年累长。在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中,世界东亚出口导向发展模式逐步调整也 计增幅18%,年均增速为3.4%,经济进入再平衡过程,将呈现“去可能使世界贸易出现持久的减少。 是近30年来增长较为快速和平稳全球化”和“去金融化”的趋势特 在国际投资方面,目前,金融 的时期。 点,由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危机对直接投资的影响相对较小 推动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快速增可能进入低速调整期,存在“滞预计208年全年外国直接投资年 长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涨”的风险。 度流量为16000亿美元,比2007 业分工格局深化,劳动力丰富的 第一,全球化进程还将继续发年下降10%,2008年上半年的并 发展中大国、转型经济国家以及资展,但步伐将有所放缓。 购交易金额比2007年下半年下降 源丰富的国家各自的比较优势得到在国际贸易方面,全球金融危了29%。但对占国际资本流动大 充分的发挥。世界贸易持续增加,机导致高收人国家同时进入经济衰部分份额的证券投资和银行贷款的 200年全球货物贸易占CD的份退,高收入石油输出国的收入也大影响已经非常明显。在200810 额为42%,200年则达到51%。幅度减少,导致高收人国家的进口月以前一年时间里,跨境银团贷款 跨国直接投资也连续迅猛增长,由需求大幅减少。世界贸易量预计将承诺下降3150亿美元,低于一年 2003年的5611亿美元增加到2007在2009年出现自1982年以来的首前创纪录的40亿美元。此外, 年的18330亿美元,2007年增长次下滑。此外,金融危机还使贸易随着股票价格下降,同期股票发行 30%,远远高于2000创下的历保护主义抬头。各国汇率剧烈波量也在下降。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私 史最高水平。 动,也对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尽管人债券和股票资本净值,预计将从 虽然大宗商品价格猛涨,但许2010年以后可能恢复增长,但是2007年创下的历史纪录10300亿美 多发展中国家奉行紧缩的货币和财全球贸易增速也必将因全球失衡的元(占发展中国家CDP的7.6%), 政政策,遏制了国内的通货膨胀。调整而明显减慢。经济再平衡过程下降到2000的5300亿美元(占 发展中国家加快融入全球市场,且中与发达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减GDP的3%)。金融危机之后,发 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上升,也有效少,相对应,高收入石油输出国和达国家金融监管的加强、金融业的 地遏制了通胀。2003-2007年,全发展中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也将减收缩、高储备国家储着剩余的减少 球近胀率维持在4%~6%之间。少。207年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以及对金融开放更趋谨慎,都会影 但是,伴随着经济持续增长,顺差达到5亿美元,占GDP的响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流向。尤 全球经济失衡状况加剧,美国利用3.7%,若要经常项目顺差占GDP其是,伴随高储备国家减少顺差和 高储蓄国家的储蓄剩余支撑其负债的比重维持在2%左右的水平,发储蓄剩余,官方资本流出也会相应 消费的模式导致其信用过度膨胀,展中国家必须大幅减少向发达国家减少。美国长期负债消费模式下形 并最终引爆全球性金融危机。 出口。而发展中国家内部很难在短成的美国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 预计世界经济2010年以后将期内找到转移出口的新的增长中脆弱的资产负债结构需要逐步改 恢复增长,在“十二五”期间增速心,发展中国家出口将出现非短暂善,也将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从 42 国际贸易2009年第6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
国际商务 世界经济中长期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一 、 世界经济将进入低速调整期 2003-2007年世界经济 5年 累 计增 幅 18%,年 均增速 为 3.4%, 是近 30年来增 长较为快速和平稳 的时期。 推动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快速增 长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全球化使国际 产业分工格局深化 ,劳动力丰富的 发展中大国、转型经济国家以及资 源丰富的国家各 自的比较优势得到 充分的发挥 。世界贸易持续增加 , 2003年全球货物贸易 占 GDP的份 额 为 42%,200"1年则 达 到 5l%。 跨国直接投资也连续迅猛增长 ,由 2003年的 5611亿美元增加 到 2007 年 的 18330亿 美元 ,2007年增 长 30%,远远 高于 2000年创 下 的历 史最高水平。 虽然大宗商品价格猛涨 ,但许 多发展中国家奉行紧缩的货币和财 政政策 ,遏制 了国内的通货膨胀。 发展 中国家加快融人全球市场 ,且 在 界贸易中的份额上升 ,也有效 地遄制了通胀。2003-2007年 ,全 球通胀率维持在 4% ~6%之问。 但是 ,伴随着经济 持续增长 , 个球经济失衡状况加剧 ,美国利用 高储蓄国家的储蓄剩余支撑其负债 消费的模式 导致其信用 过度膨胀 , 并最终引爆全球性金融危机 。 预计 世界经济 2010年 以后将 恢复增长 ,在 “十二五”期间增速 曲凤 杰 博 士 将明显放缓 ,直到形成新的内生增 长动力以后 ,经济才能恢复平稳增 长 。在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中,世 界 经济进入再平衡过程 ,将呈现 “去 全球化”和 “去金融化 ”的趋势特 点 ,由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经济 可能进 入低 速调 整期 ,存 在 “滞 涨”的风险。 第一,全球化进程还将继续发 展 ,但步伐将有所放缓 。 在国际贸易方面,企球金融危 机导致高收入 围家同时进入经济衰 退 ,高收人石油输出围的收入也大 幅度减少 ,导致高收入国家的进 口 需求大幅减少。世界贸易最预计将 在 2009年出现 自 1982年 以来的首 次下滑。此外 ,金融危机还使贸易 保护 主义 抬头。各 国汇 率剧 烈 波 动,也对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尽管 2010年 以后 可能恢 复 增长 ,但是 全球贸易增速也必将因全球失衡 的 调整而明显减慢。经济再平衡过程 中与发达 国家 的经 常项 目逆 差减 少 ,相对应 ,高收入石油输出国和 发展 中 家的经常项 目顺差也将减 少 。2007年 发展 中国家经 常项 目 顺差达到 5000亿美元 ,占 GDP的 3.7%,若要经常项 口顺差 占 GDP 的比重维持在 2%左右的水平 ,发 展 中国家必须大幅减少向发达 国家 出口。而发展中国家 内部很难在短 期内找到转 移 出 口的新 的增 长 中 心 ,发展 中国家出口将 出现非短暂 地减 少 。从 全 球 失 衡 的 “两 极 ” 看 ,美国负债消费模式的转变以及 东亚出 口导向发展模式逐步调整也 可能使世界贸易出现持久的减少 。 在国际投资方面 ,目前 ,金融 危机对直接投资 的影 响相对 较小 , 预计 2008年全年外 国直接投资年 度流 量 为 16000亿 美元 ,比 2007 年下 降 10%,2008年上半年 的并 购交易金额 比 2007年下半 年下降 了 29%。但对 占国际资本 流动 大 部分份额的证券投资和银行贷款的 影响 已经非常明显。在 2008年 l0 月以前 一年时间里 ,跨境银团贷款 承诺下 降 3150亿美 元 ,低 于一 年 前创 纪 录 的 4000亿 美 元 。此 外 , 随着股票价格下降,同期股票发行 量也在下降。流向发展 中国家的私 人债券和股票资本净值 ,预计将从 2007年创下的历史纪录 10300亿美 元 (占发展中国家 GDP的 7.6%), 下降到 2009年的5300亿美元 (占 GDP的 3%)。金 融危 机 之后 ,发 达国家金融监管的加强 、金融业 的 收缩 、高储备国家储蓄剩余的减少 以及对金融开放更趋谨慎 ,都会影 响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流向。尤 其是 ,伴随高储备国家减少顺差和 储蓄剩余,官方资本流出也会相应 减少 。美 国长期负债消费模式下形 成 的美 国金融机构 、企业和居民的 脆弱 的资产 负债结 构需 要逐 步改 善 ,也将增加储蓄 、减少消费 ,从 42 国 际 贸 易 2009年 第 6期
国际商务 而减少对别国储蓄剩余的占用。在 这个调整过程中,国际资本流动规4 模将继续下降,直到失衡调整到可10 持续的水平。 此外,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以 及多边贸易体系的不稳定性,可能 使全球化受阻。金融危机暴露了国 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种种弊端,也 为构建多极化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创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年份 造了契机。但是,“多极化”为特 图1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反向变动关系 征的新秩序必然要求加强“地区 化”或“区域化”:加强区域经济是全球GDP的3.4倍,比2005年的能源资源,开发新能源和新环保 贸易合作、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建增长17%,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 立区域金融中心替代全球金融中实体经济增长。其中,美国金融资必然要求。发达国家在能源和环保 心、建立区域货币基金,并期望通产规模占全球的1/3,达到56.1相关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已 过完善区域金融市场将区域内储蓄万亿美元。2006年、2007年,美经积累了·定的商业储备。面对金 转化成投资。这些“去全球化”的国股市的市值占美国CDP的比超融危机,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可 要求和举措不可避免与当前建立全过150%;美国债市市值接近27万以起到提振经济的作用。但是,新 球性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以及多亿美元,占到美国GDP的比重超能源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运用 边贸易体系发生冲突,对国际贸易过200%。2000年以来,美国房地很多是有利于改善外部性,市场诱 规则、国际金融监管规则以及国际产市场持续升温,住房抵押贷款等导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技术转化 金融组织的权威构成挑战。 相关资产的证券化成为金融市场的并投入市场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 第二,世界经济需要寻找新的新热点。次贷危机爆发时,美国房程,而且应用领域也不像信息技术 产业支撑和增长动力,这可能是一地产市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那样具有广泛的渗透效应,不可能 个缓慢的过程 达创纪录的72%,而此时美国人在短期内带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全球经均债务已是人均收入的4.6倍。正第三,世界经济有陷入“滞 济金融化趋势明显,在金融自由化是在经济金融化的作用下,美国建涨”的风险 浪潮的推动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立了金融资产不断膨胀支撑的过度尽管短期内世界经济哀退的紧 穷,金融资产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实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 缩效应使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降 体经济的发展。全球金融衍生交易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正低,但未来发生“滞涨”的风险却 合约从2002年的100多亿美元上在经历一个去金融化的过程,以往在增加。首先,根据经验,长期来 升到2007年的516万亿美元,相金融过度发展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看,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呈现明显 当于世界所有国家的CDP总和的也必然进行调整。虽然各国以人为的反向变动关系(5年移动平均 10倍。1990年美国广义金融业产地制造需求来缓解过剩的刺激方案值,见图1)。由于世界经济增速 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8%,短期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经济放缓,通货膨胀的可能上升。其 首次超过制造业,此后金融业产值增长的持续的动力还必须依靠科技次,世界各国以刺激需求为目的的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始终在20%创新,通过供给来创造需求。新能低利率政策已经使主要经济体面临 左右,而制造业比重逐步减少,到源、节能环保产业可能成为拉动下着负利率局面。美国已经陷入流动 200年达到12%。2006年,全球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性陷阱,美国为转嫁危机损失而继 金融资产规模达到167万亿美元,球能源竞争的趋势增强,面对有限续滥发货币,必然导致美元泛滥和 国际贸易2009年第6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国际商务 而减少对别国储蓄剩余的占用 。在 这个调整过程 中,国际资本流动规 模将继续下降,直到失衡调整到可 持续的水平 。 此外 ,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以 及多边贸易体系的不稳定性 ,可能 使全球化受阻。金融危机暴露 了国 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种种弊端 ,也 为构建多极化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创 造 了契机。但是 , “多极化 ”为特 征的新 秩序必 然要求 加强 “地 区 化”或 “区域化 ”:加强 区域 经济 贸易合作 、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建 立区域 金融 中心替 代全球 金融 中 心 、建立区域货币基金 ,并期望通 过完善区域金融市场将区域内储蓄 转化成投资。这些 “去全球化”的 要求和举措不可避免与当前建立全 球性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以及多 边贸易体 系发生冲突 ,对国际贸易 规则 、国际金融监管规则以及国际 金融组织的权威构成挑战。 第二 ,世界经济需要寻找新的 产业支撑和增长动力 ,这可能是一 个缓慢的过程。 在过去 的 20多年里 ,全球 经 济金融化趋势明显 ,在金融 自由化 浪潮 的推 动下 ,金融创 新层 出不 穷,金融资产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实 体经济的发展。全球金融衍生交易 合约从 2002年的 100多亿美元 上 升到 2007年的 516万亿美元,相 当于世界所 有 国家 的 GDP总和 的 10倍。1990年美 国广 义金融业 产 值 占 国内生 产 总值 比重 达 18%, 首次超过制造业,此后金融业产值 占国内生产 总值 比重始终在 20% 左右 ,而制造业 比重逐步减少 ,到 2007年 达到 12%。2006年 ,全 球 金融资产规模达到 167万亿美元 , 图 1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反向变动关系 是全球 GDP的 3.4倍 ,比 2005年 增长 17%,增长 速度 也远远 快 于 实体经济增长。其 中,美国金融资 产规模 占全球 的 1/3,达 到 56.1 万亿 美元 。2006年 、2007年 ,美 国股市的市值 占美国 GDP的比超 过 150%;美 国债市市值接近 27万 亿美元,占到美国 GDP的比霞超 过 200%。2000年以来 ,美 国房地 产市场持续升温 ,住房抵押贷款等 相关资产 的证券化成为金融市场的 新热点。次贷危机爆发时 ,美国房 地产市场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 达创 纪录 的 72%,而 此时美 国人 均债务 已是人均收入的 4.6倍。正 是在经济金融化 的作用下 ,美国建 立了金融资产不断膨胀支撑的过度 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 金融危机爆发后 ,世界经济正 在经历一个 去金融化的过程 ,以往 金融过度发展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 也必然进行调整。虽然各国以人为 地制造需求来缓解过剩的刺激方案 短期可能发挥一定 的作用 ,但经济 增长的持续的动力还必须依靠科技 创新,通过供给来创造需求。新能 源 、节能环保产业可能成为拉动下 一 轮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全 球能源竞争的趋势增强 ,面对有限 的能源资源 ,开发新能源和新环保 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 的 必然要求。发达国家在能源和环保 相关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人力 ,已 经积累了 定的商业储备 。面对金 融危机 ,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投资 可 以起到提振经济的作用。但是 ,新 能源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运用 很多是有利于改善外部性 ,市场诱 导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技术转化 并投入市场也需要一个 比较 长的过 程 ,而且应用领域也不像信息技术 那样具有广泛的渗透效应 ,不可能 在短期 内带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 第三,世界经济有陷入 “滞 涨”的风险。 尽管短期 内世界经济衰退的紧 缩效应使发生通货膨胀 的_uJ‘能性降 低 ,但未来发生 “滞涨”的风险却 在增加 。首先 ,根据经验 ,长期来 看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呈现明显 的反 向变 动关 系 (5年 移 动平 均 值 ,见 图 1)。由于世 界经济 增速 放缓 ,通货 膨 胀 的可 能上 升。其 次 ,世界各国以刺激需求为 的的 低利率政策 已经使主要经济体面临 着负利率局面。美国已经陷入流动 性陷阱 ,美国为转嫁危机损失而继 续滥发货币 ,必然导致美元泛滥和 国 际 贸 易 2009年 第 6期 43
国际商务 表1基于现价的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CDP的比重 各国货币的竞争性贬值,各国都试 单位 图向外输出流动性的结果必然为通 90190020202005货膨胀埋下隐患。此外,从全球范 1990的差围来看,引发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 发达经济体718167862720-1.0上涨的需求因素和金融因素仍然存 628646060456.0-2.4在。亚洲新兴经济体加速工业化、 「新兴工业化国家2.4353.43231 城市化造成能源、原材料需求继续 欧盟 31431.026.730.631.0 0.8扩大,而资源产品的供给弹性小 发展中经济体 20.2 828.0 1.0 供给体系脆弱将使国际市场价格持 东欧 续在高位波动,可能产生成本推动 亚洲发展中国家 6.1 8910.5 4.1 型通货膨胀,并进一步导致世界经 中东国家00001001000。济增速放缓 资料来源: world economy outlook database,F 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 表2基于购买力平价的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GDP的比重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 单位:% 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持 2005续下降但仍是主导力量,新兴和发 99019952000 2005 2007 190的差」展中国家比重逐步提高 发达经济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经 51.150.749.245.643.5 56济体在全球CDP中的份额是逐步 新兴工业化国家 3.4 3.6 3.7 3.7 1.0 降低趋势。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 欧盟 27426.325.323.52.8 19902005年比重下降5个百分 发展中经济体 36336.237341.443.6 点,2007年下降到56.4%(见表 中东欧 -0.32)。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 「亚洲发展中国家1013.41511832018.3的比重则持续提高。在发展中经济 中东国家323435373.805体内部,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上 资料来源: world economy outlook database,MF 升明显,按照购买力平价15年间 比重提高8.3个百分点,2007年占 表3基于现价的主要国家GDP占全球份额 全球的20.1%,按照现价提高4. 个百分点,2007年占全球的 2005与 1990 2007 10.5%。 995的差 在发达国家内部,1990-2000 年美国经济占全球中的份额均处于 10.16 7.70 上升过程,此后开始下滑。按现价 欧元区 24.319:59243239-2102050美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是 中国 2.46 3.77 5.99 2.54 27.7%,比1990年提高了2.7个百 分点。20070年,则下降到25.5% 2.02 (见表3) 俄罗斯 0.82 1.70 2.37 0.64 2005年欧元区在全球CDP的 资料来源: world economy outlook database,IMF 比重分别达到16.8%和22.4% 到际贸易2009年第6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
表 1 基于现价的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 GDP的比重 单位 :% 年 份 199o 1995 200o 2O05 200r7 2005与 1990的差 发达经济体 77.1 81.6 79.8 76.2 72.0 —1.0 G7 62_8 66.4 66.0 60.4 56.0 —2.4 新兴工业化 国家 2.4 3.5 3.4 3.2 3.1 O.9 欧盟 31.4 31.0 26.7 30.6 31.O 一0.8 发展 中经济体 22.9 18.4 20.2 23.8 28.0 1.O 中东欧 2.4 1.9 2.1 2.9 3.4 O.5 亚洲发展 中国家 4.8 6.1 7.3 8.9 1O.5 4.1 中东国家 0.0 0.0 0.0 0.0 0.0 O.O 资料来源 :worldeconomyoutlookdatabase,IMF 表 2 基于购买力平价的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 GDP的比重 · 单位 :% 年 份 l99O 1995 2ooO 2O05 20O7 20o5与 1990的差 发达经 济体 63.7 63.8 62.7 58.6 56.4 —5.O G7 51.1 50.7 49.2 45.6 43.5 —5.6 新兴工业化 国家 2.6 3.4 3.6 3.7 3.7 1.0 欧盟 27.4 26.3 25.3 23.5 22.8 —3.9 发展中经济体 36.3 36.2 37.3 41.4 43.6 5.0 中东欧 4.3 3.8 3.7 4.0 4.1 —0.3 亚洲发展 中国家 10.O 13.4 l5.1 18.3 20.1 8.3 中东国家 3.2 3.4 3.5 3.7 3.8 0.5 资料来源 :worldeconomyoutlokdatabase,IMF 表 3 基于现价的主要国家 GDP占全球份额 单位 :% 年 份 2005与 1990 l9ql5 20oO 20o5 20Or7 1995的差 美国 25.36 25.04 30.85 27.70 25.49 2.67 日本 13.34 l7.86 14.67 lO.16 8.07 —7.70 欧元 区 24.53 19.59 22.43 22.39 —2.10 中国 1.69 2.46 3.77 5.0o 5.99 2,54 巴西 2.22 2.61 2.02 1.96 2.42 —0.64 印度 1.37 1.20 1.45 1.74 2.02 0.55 俄 罗斯 1.o6 0.82 1.7O 2.37 0.64 资料来源 :worldeconomyoutlookdatab'ase,IMF 各 国货 币的竞争性贬值 ,各 国都试 图向外输出流动性的结果必然为通 货膨胀埋下隐患。此外 ,从全球范 围来看 ,引发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 上涨的需求 因素和金融因素仍然存 在。亚洲新兴 经济体加速工业化 、 城市化造成能源、原材料需求继续 扩大,而资源产品 的供给 弹性小 , 供给体系脆弱将使国际市场价格持 续在高位波动,可能产生成本推动 型通货膨胀 ,并进一步导敛世界经 济增速放缓。 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 (一 )2O世 纪 90年 代 以来 发 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持 续下降但仍是主导力量,新兴和发 展 中国家比重逐步提 高 20世纪 90年代 以来 ,发达经 济体在全 球 GDP中的份 额 矗逐步 降低趋 势。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 , 1990--2005年 比重 下 降 5个 百 分 点 ,2007年 下 降到 56.4% (见 表 2)。发展中经济体 占全球经济总量 的比重则持续提高。在发展中经济 体内部 ,亚洲发展 中国家的比重 卜 升明显 ,按照 购买力平价 l5年 问 比重提高 8.3个 酉分点 ,2007年 占 全球的 20.1%,按照现价提高 4.1 个 ‘分 点 ,2007 年 占 全 球 的 l0.5% 。 在发达 国家 内部 ,1990---2000 年美国经济 占全球中的份额均处 J: 上升过程 ,此后 I:始下滑。按现价 2005年美 国 占世界经 济 的 比重 是 27.7%,比 l990年提高了 2.个百 分 点。2007年 ,则 下降 剑 25.5% (见表 3)。 2005年欧元 区在 全球 GDP的 比重分别达到 16.8%和 22.4%, 【斟际 贸 易 2009年 第 6期
国际商务 表4基于购买力平价的主要国家GD占全球份额 目前在IMF成员国官方持有的外汇 单位:%储备中,美元约占64%,美元在 265与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 2007 195差也近70%,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 0.71 占近50%。 日本 6.96 此外,美国在国际经济规则制 定中拥有主导权。美国在国际金融 欧元区 19.26 18,50 16.76 组织中拥有主导地位,拥有国际货 中国 3.57 5.71 7.23 9.59 10.83 3.88 币基金组织17.1%的份额,对重 巴西 要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美国是最 度 3.25 3,67 4.21 4.58 0.96 大的股东,拥有16.41%的投票权。 (2)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 俄罗斯 2.97 2.69 3.18 快,欧元区成为能与美国制衡的力 资料来源: world economy outlook database,IMF 量,日本地位明显下降 按照购买力平价和现价,分别较的25.5%,贸易额占全球的欧盟的经济增长率自20世纪 1995年下滑25个和2.1个百分1.4%美国在技术方面也处于引90年代以来一直维持在中低速的 点。2007年,欧元区经济总量占领地位,美国国际专利申请总量始水平上(只有英国等少数国家除 世界经济的16.1%和22.4%(见终排在第一位,2008年,美国仍外),与美国经济的差距在不断拉 表3和表4) 是世界上申请国际专利最多的国大,但是,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 日本经济处于持续下滑的态家,申请了503万多件。日本和德快使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 势,按照购买力平价和现价,2005国分列第二和第三,分别申请了上升。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 年的比重分别是7.0%和10.2%,2.8万多件和1.8万多件,中国的约》的签订标志着统一大市场的建 较1995年下滑1.8个和77个百分专利申请量为6089件 立;1999年欧元诞生,形成了有 点,按照购买力平价和现价,2007美国拥有金融货币霸权。2007史以来的第一个超国家货币。2004 年分别占世界经济的6.6%和年的数据看,美国吸纳了全球年6月30日欧盟第一轮东扩正式 8.1%。 85%的资本净流入,美国股票市场完成,从原先的15国扩展为25 发展中国家的“金砖四国”在市值占全球的1/3。全球80%的资国,到2007年已经有27个成员 世界经济中的份额有所提高,按照本流动是在美国、英国和欧元区之国。欧元区也不断扩大,从开始的 现价由1995年7.3%增加到2007间进行。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10国扩大到2009年的16国。欧盟 年的128%。其中,中国的经济协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区域内部开放程度非常高,实现了 实力提高迅速,巴西所占比重下币体系。虽然1973年布雷顿森林商品、资金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区 滑,印度和俄罗斯经济总量增加速体系崩溃,但美元霸权的影响和势域内政策协调力度日趋增强,在法 度较慢。 力范围却因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而大规与标准的统一方面也取得了长足 (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大拓展了。许多国家仍然无可奈何的进展,建立了欧洲议会、欧盟理 要特点 地选择钉住美元,使美元成为稳定事会、欧洲委员会、欧洲法院、欧 (1)美国仍然在世界经济格局本国货币的名义锚。在多元化的国洲审计署等超国家机构。 中居霸主地位,是实力极 际储备体系中,全球美元储备资产欧元区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 美国在经济总量、全球贸易、快速增加,从1995年到2007年的经济实体,逐步成为能与美国抗衡 投资、科技等领域中居全球主导地12年间,美元储备增长3倍多。的重要力量,从经济总量上看 位。2007年美国GDP总量占全球美元独大的地位也没有根本动摇,2000年以后,美国有所下降,欧 国际贸易2009年第6期
国际商务 表 4 基于购买力平价的主要国家 GDP占全球份额 单位 :% 年 份 1990 1 l5 2005 20o7 2005与 1995的差 美国 22.75 23.06 23.60 22.35 21.36 —0.71 日本 9.06 8.77 7.71 6.96 6.61 —1.81 欧元区 19.26 18.50 16.76 16.11 —2.50 中国 3.57 5.71 7.23 9.59 10.83 3.88 巴西 3.06 3.2o 2.96 2.85 2.8l 一0.35 印度 2.83 3.25 3.67 4.21 4.58 0.96 , 俄 罗斯 2.97 2.69 3.o5 3.18 0.o8 资料来源 :worldeconomyoutlookdatabase,IMF 按照购 买力平 价 和现 价 ,分 别较 1995年下 滑 2.5个 和 2.1个 百分 点。2007年 ,欧 元 区经 济 总量 占 世界经 济 的 l6.1%和 22.4% (见 表 3和表 4)。 日本 经济 处 于持续 下 滑 的态 势 ,按照购买力平价和现价 ,2005 年 的 比重分别 是 7.0%和 10.2%, 较 1995年下滑 1.8个和 7.7个百分 点 ,按照购买力平价 和现价 ,2007 年 分 别 占世 界 经 济 的 6.6% 和 8.1% 。 · 发展 中国家的 “金砖四国”在 世界经济 中的份额有所提高,按照 现价 由 1995年 7.3%增 加 到 2007 年的 12.8%。其 中,中国 的经 济 实力 提 高迅速 ,巴西 所 占比重 下 滑,印度和俄罗斯经济总量增加速 度较慢 。 (二)世界经 济格 局 变化 的主 要特点 (1)美 国仍然在世界经济格局 中居霸主地位 ,是实力极 美国在经济总 量、全球 贸易、 投资、科技等领域中居全球主导地 位 。2007年美 国 GDP总量 占全球 的 25.5%,贸 易 额 占 全 球 的 11.4%。美国在技术方面也处于引 领地位 ,美 国国际专利申请 总量始 终排 在第 一 位 ,2008年 ,美 国仍 是世界 上 申请 国际专利 最 多 的国 家 ,申请 了 503万多件。 日本和德 国分列第二和第三,分别 申请了 2.8万多件 和 1.8万多件 ,中国的 专利 申请量为 6089件 。 美国拥有金融货 币霸权。2007 年的 数 据 看 ,美 国 吸 纳 了 全 球 85%的资本净流人 ,美 国股票市场 市值 占全球 的 1/3。全球 80%的资 本流动是在美国、英 国和欧元 区之 间进 行。 1945年 根据 布雷 顿森林 协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 币体 系。虽然 1973年 布雷顿森林 体系崩溃,但美元霸权 的影响和势 力范围却 因美 国主导的全球化而大 大拓展 了。许多国家仍然无可奈何 地选择钉住美元 ,使美元成为稳定 本国货 币的名义锚 。在多元化的国 际储备体系中,全球美元储备资产 快速增加 ,从 1995年到 2007年的 l2年 问,美 元 储备 增 长 3倍 多 。 美元独大 的地位也没有根本动摇 , 目前在 IMF成员国官方持有的外汇 储备 中,美元 约 占 64%,美元 在 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 也近 70%,在 国际债券 的发 行 中 占近 5O%。 此外 ,美国在国际经济规则制 定 中拥有主导权 。美 国在国际金融 组织中拥有主导地位 ,拥有 国际货 币基 金 组织 17.1%的份额 ,对 重 要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美 国是最 大的股东 ,拥有 l6.41%的投票权 。 (2)欧盟 经 济一 体 化进 程 加 快 ,.欧元 区成为能与美国制衡 的力 量 ,日本地位明显下降 欧盟的经济增长率 自 20世纪 9o年 代 以来 一直维持在 中低速 的 水平 上 (只有英 国等少 数 国家 除 外),与美国经济 的差距在不 断拉 大 ,但是 ,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 快使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 上 升。1993年 《马斯 特 里赫 特条 约》的签订标志着统一大市场的建 立 ;1999年欧 元诞 生 ,形 成 了有 史以来的第一个超 国家货 币。2004 年 6月 30 日欧盟第一轮东扩正式 完成 ,从 原 先 的 15国扩 展 为 25 国,到 2007年 已经 有 27个 成 员 国。欧元 区也不断扩大 ,从 开始的 10国扩大到 2009年的 l6国。欧盟 区域 内部开放程度非常高 ,实现了 商品、资金和人员 的自由流动 ,区 域 内政策协调力度 日趋增强 ,在法 规与标准的统一方面也取得 了长足 的进展 ,建立了欧洲议会、欧盟理 事会 、欧洲委员会 、欧洲法 院、欧 洲审计署等超国家机构 。 、 欧元 区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 经济实体 ,逐步成为能与美国抗衡 的重 要 力 量 ,从 经 济 总 量 上 看 , 2000年 以后 ,美 国有所 下 降 ,欧 国 际 贸 易 2009年 第 6期 45
国际商务 元区却呈现升势。欧元区在全球贸 (三)未来5~10年各主要经地位。 易、全球FDI流入和流出中的份额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变化金融危机使欧元区经济受挫 更是远远超过美国。欧元的诞生趋势 重,成员国之间利益协调难度大、 也打破了美元独霸世界的格局。“十二五”时期到2020年,世欧元汇率不稳定、东欧宏观经济金 自203年以来欧元在国际储备中界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格局也将发融局势等制约经济复苏,欧元经济 的份额基本稳定在25%左右,生变化和力量对比将继续发生变前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如果不出 2007年上升为26.5%。欧元2007化。未来5~10年经济增长速度由现极端情况(如单一货币制度受到 年还成为最大的发债货币和流通高到低的排序仍然是中、印、俄、冲击),欧元区仍将占20%左右的 量最大的货币。而与此同时,巴、美、欧、日,我们预测到份额。短周期内,在全球的份额下 2007年,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份2020年世界经济将演变成美、欧、降,但长期可能有所恢复。 额则由2006年的65.5%下降到中三足鼎立的格局,日本、印度 日本受人口下降和老龄化等因 俄罗斯、巴西作为第二梯队。到素的影响,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 日本在全球CDP、贸易和投资2020年欧元区和日本在全球的份步下降,成为二类国家。到2020 中的份额都明显下降,在世界经济额下降,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年,经济总量可能只是中国的 中的地位明显下降。日元在国际货上升。 1/2,在亚洲区域将完全丧失区域 币体系中的地位也趋于下降,从美国继续保持“霸主”地位,主导权。 1999年到2007年,在储备货币中但由于美国经济再平衡的压力比较随着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加入 的份额由6%下降到3% 大,支撑美国增长模式的金融货币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中 (3)新兴经济休和发展中国家地位削弱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短周的份额会提高。发展中国家内部继 是世界经济的增长引擎,是重要增期内在全球经济的地位有所弱化,续分化,“金砖四国”尤其是中国 长极,但内部出现分化 但长期美国以其领先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在世界经济中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兴市技术创新能力、在全球化中的主导的地位凸现。发展中国家的“金砖 场国家加总的实际增长率从未超过权和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以及四国”到2020年占全球GDP的份 5%,甚至常跌到2%以下,整个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继续保持额接近25%,中国2020年在全球 周期的年平均增长率不足3%。但其在世界经济中仍然会保持优势的份额可能达到14%(见表5)。 2000年以后,新兴经济体合起来 的增长率攀升至逾7%,成为世界 表5主要国家在全球CDP的份额预测 经济的重要增长级。但发展中国家 2015年 020年 内部出现严重分化,一部分发展中 200年份额按照长周 按短周期按照长周期|按短周期 国家,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中 速度预测速度预测速度预测速度预测 国、印度、巴西、南非、墨酉哥、 中国 0 13.7 3 阿根廷、土耳其、沙特等在全球化 中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巴西 3 其中“金砖四国”更是创造了增长|印度 2.02 3.0 3.8 奇迹,207年“金砖四国”的俄罗斯 2.37 l.9 1.7 3.6 CDP总额占世界GDP总额的 美国 49 25,6 24,3 25,7 23.6 12.8%,按照购买力平价达到CDP 总额的27.8%。而大部分发展中L欧元区2.3 21.2 20,4 国家被边缘化,与发达国家间的贫[日本80 7.2 7.1 6.8 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6 国际贸易2009年第6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国际商务 元区却呈现升势。欧元 区在企球 贸 易 、伞球 FDI流入和流出中的份额 更是远远 超过美 国。欧 元 的诞 生 也打 破 了美 元 独 霸 世 界 的 格 局。 自2003年以来 欧元在 园际储备 中 的 份 额 基 本 稳 定 在 25% 左 右 , 2007年上升为 26.5%。欧元 2007 年还成 为最 大的发 债货 币和 流通 量 最 大 的 货 币 。而 与 此 同 时 , 2007年 ,美 元在 国际储 备 中的份 额则 由 2006年 的 65.5% 下 降 到 64% 。 日本在全球 GDP、贸易和投资 巾的份额都明显下降,在世界经济 中的地位明显下降。 Et元在国际货 币体 系 中的地位 也趋 于 下降 ,从 1999年到 2007年 ,在储 备货 币中 的份额 由 6%下降到 3%。 (3)新兴经济休和发展 中围家 是世界经济的增 长引擎,是重要增 长极 ,但 内部 出现分化 20世纪八 九 f年代 ,新 兴市 场国家加总的实际增 长率从未超过 5%,甚 至 常跌 到 2% 以下 ,整 个 周期的年平均增 长率不足 3%。但 2000年 以后 ,新 兴经 济体 合起 来 的增长率攀升 逾 7%,成为 世界 经济的重要增长级。但发展中 家 内部出现严重分化 ,一部分发展中 国家 ,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中 国、印度 、巴西 、南非 、墨 哥 、 阿根廷 、土耳其 、沙特等在全球化 中经济实力和综合 州力显著增强 , 其中 “金砖四国”更是创造了增 长 奇迹 ,2007年 “金 砖 叫 国” 的 GDP总 额 占 世 界 GDP 总 额 的 12.8%,按照购买力平价达到 GDP 总额 的 27.8%。而 大部 分发 展 中 国家被边缘化 ,与发达国家间的贫 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未来 5 10年各主要经 济体在世界 经济格局 中的地位 变化 趋势 “十二:五”时期到 2020年 ,世 界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格局也将发 生变化 和力 量对 比将继 续发 生 变 化。未来 5一l0年经济增长速度 由 高到低 的排序仍然是 中、印 、俄 、 巴、美 、欧、 日,我 们 预 测 到 2020年世 界经济将演变成美 、欧 、 中三足 鼎立的格局 , 日本 、印度 、 俄罗 斯、巴西 作 为第 二 梯 队。到 2020年欧元 区和 日本 在全球 的份 额下降,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 上升 。 美国继 续保持 “霸主”地位 , 但 由于美国经济再平衡的压力比较 大,支撑美 国增长模式的金融货 币 地位削弱等因素的影响 ,美困短周 期内在全球经济 的地位有所 弱化, 但长期美国以其领先 的科技水平和 技术创新能力 、在全球化中的主 导 权和吲际规则制定 中的话语权 以及 美元本位 的国际货 币体系继续保持 其在世 界经 济 中仍然会 保持 优势 地 位 。 金融危机使欧元区经济受挫严 重 ,成员 国之 问利益 协调难 度大 、 欧元汇率不稳定 、东欧宏观经济金 融局势等制约经济复苏 ,欧元经济 前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如果不 出 现极端情况 (如单一货币制度受到 冲击 ),欧元 区仍将 占 20%左右 的 份额。短周期内,在全球的份额下 降,但长期可能有所恢复。 日本受人 口下降和老龄化等因 素的影响 ,世界经济 中的地位进一 步下 降 ,成 为二 类 国家。到 2020 年 ,经 济 总 量 可 能 只 是 中 国 的 1/2,在 洲 区域将 完全丧失 区域 主导权 。 随着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加入 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 中 的份额会提高。发展 中国家内部继 续分化 , “金砖 四国”尤其是 中国 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在世界经济中 的地位凸现。发展 中国家的 “金砖 四国”到 2020年 占全球 GDP的份 额接近 25%,中国 2020年在全球 的份额可能达到 14% (见表 5)。 ● 表 5 主要国家在全球 GDP的份额预测 20l5年 2020笠 按照长 周期 按短 周期 按照长周 期 按短 周期 200r7年份额 速度预测 速度预测 速度 预测 速度预测 中国 5.99 l0.0 1O.3 l3.7 14.3 巴西 2.42 2.3 2.5 2.3 2.5 印度 2.02 2.6 3.O 3.1 3.8 俄罗斯 2.37 1.9 3.1 1.7 3.6 美国 25.49 25.6 24.3 25.7 23.6 欧元区 22.39 21.2 19.8 20.4 l8.3 目本 8.07 7.2 7.1 6.8 6.6 国 际 贸 易 2009年 第 6期
国际商务 对我国影响及对策 建立一体化组织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区域外汇储备基金的基础上,继续 力,并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完善区域金融 (一)将反周期政策与加快经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国际经济关系市场。第四,加快推进人民币区域 济的结构性调整结合起来,为全球很可能由国家之间的较量转向区域化,扩大人民币在亚洲贸易结算比 经济再平衡作贡献 经济组织之间的角逐。随着参与经例,使其成为亚洲区域核心货币。 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中,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已经逐 (三)应对外需减弱和贸易保 有关各国在纠正经济的外部失衡的步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护主义抬头的新形势,继续调整我 同时,需要调整内部的结构性失是,在世界舞台上,我国作为发展国贸易战略,切实转变外贸增长 衡。对我国而言,一是要调整投资中国家的单个经济仍然很难成为世方式 和消费失衡,改变消费不足和消费界经济中的“一极”。为摆脱全球十一五”时期,我国已经形 偏低的状况,更多地发挥民间投化下的不利地位,我国也需要通过成转变外贸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的共 资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加借助区域经济组织的平台、借助区识。《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内需引导型投资,减少外需引导型域金融力量和区域金融市场在国际纲要》中提出在继续保持外贸适度 投资;二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失衡,社会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我国对外 发展服务业,加快制造业产业升此次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却贸易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加快从 级,大力发展新能源、高技术等战使亚洲国家深受其害,一个重要的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在增长 略产业。 原因是亚洲多数国家拥有竞争性的目标上,从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 目前以财政投资辅之以宽松的产业结构、对美欧市场的普遍的出效益型增长转变。在竞争方式上 货币政策的反周期政策不能根本解口依赖、不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相从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 决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问题。中国似的经济发展模式。亚洲区域内缺力、核心竞争力优势转变。在结构 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来自于经济结构少一个内需空间巨大的国家来平衡导向上,从重视出口创汇向进出口 的调整,来自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区域内其他国家的储蓄剩余。金融均衡发展、实现贸易平衡转变。 新。我国的反周期政策既要实现保危机后,我国提出健立新的国际金“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的低速 增长的目标,更要兼顾长期结构调融新秩序,实现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增长、美国负债消费模式的转变以 整目标。为此,“十二五”期间要多极化。但是,堪于亚洲经济的现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将使我国 积极推动“改革”和“创新”,积实,亚洲要想成为一“极”,需要面临外需减弱的外部环境。这使我 极推动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区域化即通过加强区域金融货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迫切性进 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理顺分配币合作来实现,而深层次的区域金步加大。首先,要彻底改变“以量 关系,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为建立融和货币合作要建立在更深层次的取胜”的竞争策略,着力提高出口 消费拉动型经济创造条件;要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堪础上。“十二产品的附加价值。贯彻国家自主创 农村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五”期间,中国要积极推动并主导新战略,继续推进科技兴贸。建ⅵ 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强政府资金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第一,要认识与完善扶持品牌岀口的政策攴持 的引导,着力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到主导权的争取不是通过谈判获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产业升级和得,而是实力的体现。中国要在亚度。继续完善“两高一资”产品出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条件。洲国家发挥主导作用,要转变增长口调控政策;要实现出口市场的多 (二)继续坚持在多边体系下方式,扩大进口,带动亚洲别国经元化,鼓励企业开拓南亚、中东 推进全球化的同时,积极推动并主济增长来实现。第二,要在已有的中亚、南美、东欧等新兴经济体和 导亚洲区城合作 10+3”或东亚峰会的基础上进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改善贸易融 目前世界经济仍然是“一超多步完善亚洲区域合作的机构框架。资环境,加大对开拓新兴市场的信 强”的格局。为此,欧盟已经通过第三,在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建立贷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对外投 树际贸易2009年第6期
国际商务 三、对我国影响及对策 (一)将反 周期政 策与加 快经 济的结构性调整结合起来 ,为全球 经济再平衡作贡献 在全球经 济再平衡 的过程 中, 有关各 国在纠正经济 的外部失衡的 同时,需要 调整 内部 的结 构性 失 衡 。对我国而言,一是要调整投资 和消费失衡 ,改变消费不足和消费 率偏低的状况 ,更多地发挥民间投 资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增加 内需引导型投资 ,减少外需引导型 投资 Il二是 要调整产业结构失衡 , 发展 服务业 ,加快 制 造业产 业 升 级 ,大 发展新能源 、高技术等战 略产业。 目前以财政投资辅之以宽松的 货币政策的反周期政策不能根本解 决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问题 。中国 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来 自于经济结构 的调整 ,来 自f科技创新和制度创 新。我国的反周期政策既要实现保 增长的 目标 ,更要兼顾长期结构调 整 目标。为此 , “十二五”期 问要 积极推动 “改革”和 “创 新”,积 极推动医疗 制度 、社会保 障制度 、 教育制度等方而的改革 ,理顺分配 关系 ,解决收入差距 问题 ,为建立 消费拉动型经济创造条件 ;要加快 农村改革 ,加快城市化进程 ,推进 城乡一体化发展 ;要加强政府资金 的引导 ,着力完 善技术 支撑体 系, 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 ,为产业升级和 培 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条件 。 (二)继续 坚持在 多边体 系下 推进全球化的同时,积极推动并主 导亚洲区域合作 目前世界经济仍然是 “一超多 强”的格局 。为此 ,欧盟 已经通过 建立一体化组织来增强 自身的竞争 力 ,并成为世界经济 的重要一极。 从发展趋势看 ,未来国际经济关系 很可能由国家之问的较量转 向区域 经济组织之间的角逐。随着参与经 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我国已经逐 步在世界经济 中占据一席之地。但 是 ,在世界舞台上 ,我国作为发展 中国家的单个经济仍然很难成为世 界经济 中的 “一极”。为摆脱全球 化下的不利地位,我国也需要通过 借助区域经济组织的平 台、借助区 域金融力量和区域金融市场在国际 社会维护 自身的经济利益。 此次发端于美 国的金融危机却 使亚洲国家深受其害,一个重要 的 原因是亚洲多数 国家拥有竞争陛的 产业结构 、对美欧市场的普遍的出 【j依赖 、不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相 似的经济发展模式。哑洲区域 内缺 少一个内需空间巨大 的国家来平衡 区域 内其他闷家的储蓄剩余 。金融 危机后 ,我国提出建立新的国际金 融新秩序 ,实现 际货币金融体系 多极化。但是 ,基于亚洲经济 的现 实 ,亚洲要 想成 为一 “极”,需 要 通过区域化即通过加强 域金融货 币合作来实现 ,而深层次的区域金 融和货币合作要建 在更深层次的 域经济一体化 的 础上。“十二 五”期问,中国要积极推动并主导 亚洲 域经济合作。第一,要认识 到主导权 的争取 不是 通 过谈判 获 得 ,而是实力的体现。中国要在亚 洲国家发挥主导作用 ,要转变增长 方式 ,扩大进 口,带动亚洲别国经 济增长来实现。第二 ,要在已有的 “lO+3”或东亚峰会 的基础上进一 步完善哑洲 区域合作的机 构框架 。 第三,在签订货币互换协议 、建立 厌域外汇储备基金的基础上 ,继续 深化区域金融合作 ,完善区域金融 市场。第四,加快推进人民币区域 化 ,扩大人 民币在亚洲贸易结算 比 例 ,使其成为亚洲区域核心货币。 (三)应对外 需减弱和 贸易保 护主义抬头的新形势,继续调整我 国贸 易战略 ,切 实转 变外 贸增 长 方式 “十一五”时期 ,我国已经形 成转变外贸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的共 识。 《商务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 中提 出在继续保持外贸适度 增长的基础上 ,着力提高我国对外 贸易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加快从 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在增长 目标上 ,从规模速度 增长向质量 效益型增长转变 。在竞争方式上 , 从低成本 、低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 力 、核心竞争 优势转变 。在结构 导向 上,从重视 f}j口创汇 向进出 口 均衡 发 展 、实 脱 贸易 平衡 转 变。 “十二五”时期 ,世界经济 的低速 增长 、美 国负债消费模式的转变以 及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将使我国 面临外需减弱的外部环境。这使我 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的迫切性进一 步加大。首先 ,要彻底改变 “以量 取胜”的竞争策略,着力提高出 口 产 品的附加价值。贯彻 同家 自主创 新战略 ,继续推进科技兴贸。建 与完善扶持 品牌 出门的政策支持 .j 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制 度 。继续完善 “两高一资”产 品出 口调控政策 ;要实现 出口市场 的多 元化 ,鼓励企业 开拓南亚、 东 、 中亚、南美、东欧等新兴经济体和 发展 中国家出 口市场。改善贸易融 资环境 ,加大对开拓新兴市场的信 贷支持力度 ,鼓励企业通过对外投 同 际 贸 易 2009年 第 6期 47
国际商务 资带动对新兴市场的出口;要扩大业对外投资的融资、担保和保险服我国在新能源和新环保技术方面还 对资源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务体系,除了进一步发挥国家政策比较落后,要在“十二五”期间加 争取实现贸易基本平衡。旗帜鲜明性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进行战略投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的资 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持在多边资外,也要完善商业融资服务体系金投入,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作 贸易体制下推进贸易自由化的立满足各类投资主体的对外投资的服好技术、人才储备;注重培育有利 场,争取发达国家放宽对我国高新务需求,如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专门于技术创新成果应用的市场环境和 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加强资源产的融资服务机构;继续深化境外投竞争机制,以市场化手段推动新能 品进口企业的协调,保障我国的贸资外汇管理改革,为企业对外投资源的持续开发;健全完善政策支持 易利益。 提供外汇支持;加大企业对外投资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激励和引导 (四)加大企业对外投资力度,的财政和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对各类投资主体扩大新能源领域的 逐步改善储备资产过多的国际投资海外投资调研和其他市场开拓给予投资。 头寸结构 定的补贴;设立专门机构为企业 (六)在国际社会承担大国责 由于长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对外投资提供信息咨询;建立对外任,参与构建新的全球治理体系, 差”,我国积累了高额的外汇储备。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体系,对企业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在国际投资头寸表上看,207年对外投资提供风险评估、投资保险此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治理 年末,我国储备资产已经占我国海和风险担保等。 体系的诸多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 外净资产的67%(其中外汇储备(五)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投入,改革。“十二五”时期,我国在世 占99.6%)。这种国际投资头寸结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做准备 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上升,应该在 构,表明我国是低收益甚至负收益 从发展趋势看,新能源和新环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加重 的债权国。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保领域的技术创新、大规模投资以要的作用,积极参与构建新的全球 中,我们要通过扩大民间对外投资及新商业化模式的开发可能成为带治理体系。我国应坚持在多边体系 来置换官方储备资产,改善储备资动世界经济走出衰退,并开始新一下解决国际问题,主张推进多哈回 产过多的不合理的国际投资头寸结轮增长的引擎。为了在新一轮增长合谈判,支持MF的国际监控体 构。根据我国的经济实力、资本市周期中争取主动,各国纷纷加大新系,避免在重要的国际协调问题上 场的发育程度以及人民币的货币地能源领域的投资。从全球来看,全(如汇率问题)的双边分歧和争论; 位,我国短期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建球可持续能源投资在2007年创下要充分利用二十国集团的协调机制 立以资本项目顺差平衡经常项目逆纪录,达1484亿美元,与2006年和平台,更深入地参与新的国际秩 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为了实现国际相比,增长超过60%。在清洁能序重建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增加 收支的基本平衡,就要加大对外投源及能效技术方面的研发金额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和投票 资,努力实现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2007年达到169亿美元,其中公司权,作为金融委员会和巴塞尔银行 的大体平衡。 投入98亿美元,政府投人71亿美监管委员会成员,参与国际规则的 “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大力元。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投资(仅包制定,提高在这些国际组织中的影 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国家不仅要鼓括风险和私募股权投资,股票市场响力;积极主导亚洲区域合作。在 励资源和技术领域的战略投资,也和项目融资)中所占的份额200已经参加的区域组织中(如东盟 要鼓励纺织、轻工、家电、电子信年达到23%。在金融危机期间各“10+1”、“10+3”,亚太经合组 息等优势加工制造业的对外投资;国仍继续增加投入,估计2008年织、亚欧会议等)争取主导地位。 既要鼓励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也要全球新能源领域投资增长幅度超过 鼓励私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既鼓30%。我国新能源、节能和环保产(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外经 励跨国并购形式的对外投资,也要业发展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产业发所;责任编辑:王锦红) 鼓励绿地投资。要着力完善支持企展空间很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国际贸易2009年第6期 字会学
国际商务 资带动对新兴市场的出口;要扩大 对资源产品和高技术产 品的进 口, 争取实现贸易基本平衡 。旗帜鲜 明 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持在多边 贸易体制 下推 进贸易 自由化 的立 场 ,争取发达国家放宽对我 国高新 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加强资源产 品进 口企业 的协调 ,保障我国的贸 易利益 。 (四)加 大企业对外投资力度 , 逐步改善储备资产过 多的国际投资 头 寸结构 由于长 期 的 国际 收支 “双顺 差”,我 国积累了高额的外汇储备。 在国际投 资头 寸表 上看 ,2007年 年末 ,我国储备资产已经占我国海 外净资产 的 67% (其 中外 汇储备 占 99.6%)。这种 国际投资头寸结 构 ,表明我国是低收益甚至负收益 的债权国。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 中,我们要通过扩大民间对外投资 来置换官方储备资产 ,改善储备资 产过多的不合理 的国际投资头寸结 构。根据我 国的经济实力 、资本市 场的发育程度 以及人民币的货币地 位 ,我 国短期不可能像美 国那样建 立以资本项 目顺差平衡经常项 目逆 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为了实现国际 收支的基本平衡 ,就要加大对外投 资,努力实现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 的大体平衡。 “十二五”时期 ,我 国要大力 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国家不仅要鼓 励资源和技术领域的战略投资,也 要鼓励纺织 、轻工 、家电、电子信 息等优势加工制造业 的对外投资 ; 既要鼓励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 ,也要 鼓励私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既鼓 励跨 国并购形式的对外投资 ,也要 鼓励绿地投资 。要着力完善支持企 业对外投资的融资、担保和保险服 务体系 ,除了进一步发挥国家政策 性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进行 战略投 资外 ,也要完善商业融资服务体系 满足各类投资主体 的对外投资的服 务需求 ,如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专门 的融资服务机构 ;继续深化境外投 资外汇管理改革 ,为企业对外投资 提供外汇支持 ;加大企业对外投资 的财政和税收政策 的支持力度 ,对 海外投资调研和其他市场开拓给予 一 定的补贴 ;设立专门机构为企业 对外投资提供信息咨询;建立对外 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体系 ,对企业 对外投资提供风险评估 、投资保险 和风险担保等。 (五 )加 大新 能 源领 域 的投 入 , 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做 准备 从发展趋势看 ,新能源和新环 保领域的技术创新、大规模投资以 及新商业化模式的开发可能成为带 动世界经济走 出衰退 ,并开始新一 轮增长的引擎 。为了在新一轮增长 周期 中争取主动 ,各国纷纷加大新 能源领域的投资。从全球来看 ,全 球可持 续能源投 资在 2007年创下 纪录 ,达 1484亿美元 ,与 2006年 相 比,增 长超 过 60%。在清 洁能 源及 能 效 技 术 方 面 的 研 发 金 额 2007年达到 169亿美元 ,其 中公司 投入 98亿美元 ,政府投人 7l亿美 元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投资 (仅包 括风险和私募股权投资 ,股票市场 和项 目融 资 )中所 占的份 额 2007 年达到 23%。在金融 危机期 间各 国仍继 续 增加投入 ,估计 2008年 全球新能源领域投资增长幅度超过 30%。我 国新能源、节 能和环保产 业发展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产业发 展空间很 大 ,但与发达 国家相 比, 我国在新能源和新环保技术方面还 比较落后 ,要在 “十二五”期间加 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的资 金投入 ,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作 好技术 、人才储备 ;注重培育有利 于技术创新成果应用的市场环境和 竞争机制 ,以市场化手段推动新能 源的持续开发 ;健全完善政策支持 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 ,激励和引导 各类 投资 主体 扩大新 能 源领域 的 投资。 (六)在国际社会承担 大国责 任 ,参与构建新 的全球 治理体 系, 争取更 多的话语权 此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治理 体系的诸多问题 ,需要进行全面的 改革 。 “十二五”时期 ,我 国在世 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上升 ,应该在 国际事务和地 区事务中发挥更加重 要 的作用 ,积极参与构建新 的全球 治理体系 。我 国应坚持在多边体系 下解决 国际问题 ,主张推进多哈回 合谈判 ,支 持 IMF的 国际监 控体 系,避免在重要 的国际协调 问题上 (如汇率 问题 )的双边分歧和争论 ; 要充分利用二十国集 团的协调机制 和平台,更深入地参与新的国际秩 序重建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增加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的份额和投票 权 ,作为金融委员会和巴塞尔银行 监管委员会成员 ,参与国际规则的 制定 ,提高在这些国际组织中的影 响力 ;积极主导亚洲区域合作 。在 已经 参加 的 区域组 织 中 (如 东盟 “10+1”、 “10+3”,亚太经合组 织 、亚欧会议等)争取主导地位 。 (作 者单位 :国家发改委 外经 所;责任编辑 :王锦红) 国 际 贸 易 2OO9年 第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