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出版时间:2015-092309:08:42 网络出版地址:htp/w. cnkinet/ kcms/detail/441022D20150923.0908.014hml 青年宗教信仰心理及其引导 ■熊英 [摘要]随着青年宗教热持续升温,宗教追随者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青年对宗教所抱有的“不可信 无认知兴趣,或可信、文化兴趣浓,确信、渴望坚信,坚信、义无反顾”等信仰心态,与其“求安慰与归属感、 求知欲与好奇心、求真理与超越、遵从家庭传统”等心理动因内在关联。对青年宗教信仰心理的剖析,有助 于找到可行的实践方式——一普及宗教知识、加强价值引导、提供心理支持、优化社会环境,引导青年宗教心 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仰心理结构;宗教信仰心态;心理动因;心理健康;宗教异化 图分类号:C913.5;B92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4-3780(2015)05-0087-06 DO:10.13583/J. cnki, issn1004-3780.2015.05.014 梁启超曾断言,“吾国有特异于他国者一事,日无宗教是也”。与西方世界不同,中国是 一个世俗社会,中国人的宗教情结不浓。然而到了今天,在新旧社会秩序的更替和主导信仰危机的 迷茫中,宗教逐渐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渴望的精神家园。尽管追随宗教的人群从社会整体来看比例 并不高,但从绝对数量来说,增长速度惊人。随着青年宗教热的蔓延,青年宗教信仰心态和信仰宗教 的心理动因更加复杂多元,宗教热背后的隐忧日益凸显:首先,宗教信仰不是我国社会主导信仰;其 次,宗教追随者或有不同于一般人群的特殊人格,这一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会越来越广泛和复杂;第 三,宗教信仰是对超自然力的崇拜,需要警惕和防范宗教异化带来的信仰狂热、邪教及恐怖主义等危 害。显然地,对青年宗教信仰心理的剖析、阐释,有助于我们找到可行的实践方式,以引导青年宗教 信仰心理及社会宗教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青年宗教信仰心态水平状况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其产生的主体基础,离开了主体的 心理感受,不会有信仰的存在。信仰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各种心理过程都会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其中,信仰认知、信仰情感、信仰意志是最为普遍的、不可或缺的要素。首先,信仰开始于认知。 信仰始终离不开一定的认知基础。信仰认知,是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 动对信仰对象从表象到内在的了解与把握,是信仰形成的前提。任何信仰无不蕴含对信仰对象“可信 的认识。没有对信仰对象的基本认识和理解,信仰就会是盲从和迷信。其次,信仰靠情感推动。情感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对事物的一个主观看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项目批准号 11BKS06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熊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2012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德育
·87· 青年宗教信仰心理及其引导 [摘要]随着青年宗教热持续升温,宗教追随者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青年对宗教所抱有的“不可信、 无认知兴趣,或可信、文化兴趣浓,确信、渴望坚信,坚信、义无反顾”等信仰心态,与其“求安慰与归属感、 求知欲与好奇心、求真理与超越、遵从家庭传统”等心理动因内在关联。对青年宗教信仰心理的剖析,有助 于找到可行的实践方式——普及宗教知识、加强价值引导、提供心理支持、优化社会环境,引导青年宗教心 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仰心理结构;宗教信仰心态;心理动因;心理健康;宗教异化 中图分类号:C913.5;B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5)05-0087-06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5.05.014 梁启超曾断言,“吾国有特异于他国者一事,曰无宗教是也”[1]。与西方世界不同,中国是 一个世俗社会,中国人的宗教情结不浓。然而到了今天,在新旧社会秩序的更替和主导信仰危机的 迷茫中,宗教逐渐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渴望的精神家园。尽管追随宗教的人群从社会整体来看比例 并不高,但从绝对数量来说,增长速度惊人。随着青年宗教热的蔓延,青年宗教信仰心态和信仰宗教 的心理动因更加复杂多元,宗教热背后的隐忧日益凸显:首先,宗教信仰不是我国社会主导信仰;其 次,宗教追随者或有不同于一般人群的特殊人格,这一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会越来越广泛和复杂;第 三,宗教信仰是对超自然力的崇拜,需要警惕和防范宗教异化带来的信仰狂热、邪教及恐怖主义等危 害。显然地,对青年宗教信仰心理的剖析、阐释,有助于我们找到可行的实践方式,以引导青年宗教 信仰心理及社会宗教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青年宗教信仰心态水平状况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其产生的主体基础,离开了主体的 心理感受,不会有信仰的存在。信仰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各种心理过程都会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其中,信仰认知、信仰情感、信仰意志是最为普遍的、不可或缺的要素。首先,信仰开始于认知。 信仰始终离不开一定的认知基础。信仰认知,是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 动对信仰对象从表象到内在的了解与把握,是信仰形成的前提。任何信仰无不蕴含对信仰对象“可信” 的认识。没有对信仰对象的基本认识和理解,信仰就会是盲从和迷信。其次,信仰靠情感推动。情感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对事物的一个主观看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1 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项目批准号: 11BKS06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熊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 2012 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德育。 ■ 熊英 青年宗教信仰心理及其引导 网络出版时间:2015-09-23 09:08:42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4.1022.D.20150923.0908.014.html
《青年探索)2015年第5期双月刊·总第197期 主体先要对信仰对象产生情感上的依赖与信服,进而才可能“确信”它。确信,是从思想上的相信发 展到行动上不可遏止地表现出来的一种主体精神状态,是相信在情感上的强化,在意志品质上的提升, 已经升腾于意识之上21,体现为信仰的非理性成分。信仰是一种情感的投入,离开了对信仰对象的情感 不可能有真正的信仰。情感贯通认知与意志过程,贯穿信仰形成和续存的始终。弗里德里希·施莱尔 马赫说,“宗教的本质并非思维或行动,而是直觉和情感”[3。威廉·詹姆斯认为,宗教是一种情 感态度,“情感和本能为宗教信仰奠定了首要的基础”[,要把握宗教的本质,必须依靠情感与行为, 因为它们是更恒久的因素。第三,信仰被意志决断。意志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对行为的支配。一定的 认知过程是情感、意志产生的前提,情感是意志活动的动力,而信仰最终体现在人的意志活动之中。 意志对信仰的作用体现在对信仰认知、信仰情感的定向、巩固与稳定之上。人们总是凭借意志去寻求 证实或强化固有观念的理论或事实,巩固认识和观念,使认识活动朝着主体已有的观念方向发展,使 信仰具有稳定性。同时,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使主体有意、无意地排斥与所持信仰相反的观念, 克服各种困难,坚定信仰的专一持有。信仰的精神动力和人生导向作用,主要靠信仰者的意志努力来 实现。 (-)不可信,无认知兴趣 今日中国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为主导信仰的国家,“宗教信仰”话语在日常语境中出现的频 率极其稀少。多数人对宗教缺乏认知,感觉遥远而陌生,不会自发地产生宗教认知兴趣,也不会主动 地追求宗教信仰。一些接触民族宗教、参加宗教活动的青少年,开始并非出于对民族宗教本身的兴趣 和信仰,往往是受制于诸如父母要求、亲友带动等外部影响。所以在他们当中,那些有独立意志和思 考能力的人,并不愿意直接接受既定的观念和信仰,对来自外部的灌输、教导会有所保留。 (二)可信,文化兴趣浓 些青年在宗教热的外部因素影响下,会对某一宗教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文化关切的色彩明 显胜过对宗教“信还是不信”的关切。宗教文化的学习可以促进、深化宗教信仰,但学习本身不能成 就信仰,信仰情感的强化与信仰意志的坚定非一蹴而就或经历短暂宗教生活体验就可以完成的。从个 人信仰的形成来说,理论确证、情感体验与行为追求往往是统一的,因此,在认识水平有限、情感依 赖不足的前提下,这些人的信仰意志水平是有限的。随着对宗教文化认识的深入,这一人群出现分化 有些人会由最初的单纯文化兴趣生发出宗教情感,加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不理解、不接受,在 对自我和现实的超越性想象中,逐渐从理论上认同宗教的“可信”,经过理性的思考、批判、斗争, 产生皈依之心,渴望达到更髙的超越境界。有皈依想法却未实际皈依,表明这些人不管是从教义还是 神力两个方面对宗教意义的建构、会通尚不足够,宗教情感依赖及意志决断离“确信”还有一定距离。 另有一些人,虽然接受了宗教作为文化的观念,并对其有好感和浓厚兴趣,但未达到“确信”程度即 信仰对象能够在理论上为主体所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他们对宗教教义将信将疑,心理状态处于“可信 与“不可信”之间 (三)确信,渴望坚信 多数宗教追随者,虽然确信某一宗教,宗教信仰也切实影响着他们的生命实践活动,对其个人生 活发挥着指引作用,但由于领悟、修行境界还不够髙,信仰一旦遭遇复杂多变的现实,还是时常会有 迷茫,离“坚信”尚有距离。宗教认同是一个通过认知建构“意义”的过程,这些宗教徒的宗教认知 自觉性髙,力图从教乂和神力两方面来建构所信仰宗教的意义,有着强烈的宗教情感,渴望依赖“彼 岸的力量”获得拯救、更新生活,向着信仰的顶峰——坚信迈进。值得注意的是,宗教徒中有少数人, 确信一种宗教后,便有了极强的归属感,情感卷入强烈,意志的果断性、坚韧性髙,却不具有与之相 适应的信仰认知水平,盲目崇拜与信服会导致缺乏深思熟虑的“迷信
·88· 《青年探索》 2015 年第 5 期 双月刊·总第 197 期 主体先要对信仰对象产生情感上的依赖与信服,进而才可能“确信”它。确信,是从思想上的相信发 展到行动上不可遏止地表现出来的一种主体精神状态,是相信在情感上的强化,在意志品质上的提升, 已经升腾于意识之上[2],体现为信仰的非理性成分。信仰是一种情感的投入,离开了对信仰对象的情感, 不可能有真正的信仰。情感贯通认知与意志过程,贯穿信仰形成和续存的始终。弗里德里希·施莱尔 马赫说,“宗教的本质并非思维或行动,而是直觉和情感”[3]。威廉·詹姆斯认为,宗教是一种情 感态度,“情感和本能为宗教信仰奠定了首要的基础”[4],要把握宗教的本质,必须依靠情感与行为, 因为它们是更恒久的因素。第三,信仰被意志决断。意志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对行为的支配。一定的 认知过程是情感、意志产生的前提,情感是意志活动的动力,而信仰最终体现在人的意志活动之中。 意志对信仰的作用体现在对信仰认知、信仰情感的定向、巩固与稳定之上。人们总是凭借意志去寻求 证实或强化固有观念的理论或事实,巩固认识和观念,使认识活动朝着主体已有的观念方向发展,使 信仰具有稳定性。同时,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使主体有意、无意地排斥与所持信仰相反的观念, 克服各种困难,坚定信仰的专一持有。信仰的精神动力和人生导向作用,主要靠信仰者的意志努力来 实现。 (一)不可信,无认知兴趣 今日中国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为主导信仰的国家,“宗教信仰”话语在日常语境中出现的频 率极其稀少。多数人对宗教缺乏认知,感觉遥远而陌生,不会自发地产生宗教认知兴趣,也不会主动 地追求宗教信仰。一些接触民族宗教、参加宗教活动的青少年,开始并非出于对民族宗教本身的兴趣 和信仰,往往是受制于诸如父母要求、亲友带动等外部影响。所以在他们当中,那些有独立意志和思 考能力的人,并不愿意直接接受既定的观念和信仰,对来自外部的灌输、教导会有所保留。 (二)可信,文化兴趣浓 一些青年在宗教热的外部因素影响下,会对某一宗教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文化关切的色彩明 显胜过对宗教“信还是不信”的关切。宗教文化的学习可以促进、深化宗教信仰,但学习本身不能成 就信仰,信仰情感的强化与信仰意志的坚定非一蹴而就或经历短暂宗教生活体验就可以完成的。从个 人信仰的形成来说,理论确证、情感体验与行为追求往往是统一的,因此,在认识水平有限、情感依 赖不足的前提下,这些人的信仰意志水平是有限的。随着对宗教文化认识的深入,这一人群出现分化, 有些人会由最初的单纯文化兴趣生发出宗教情感,加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不理解、不接受,在 对自我和现实的超越性想象中,逐渐从理论上认同宗教的“可信”,经过理性的思考、批判、斗争, 产生皈依之心,渴望达到更高的超越境界。有皈依想法却未实际皈依,表明这些人不管是从教义还是 神力两个方面对宗教意义的建构、会通尚不足够,宗教情感依赖及意志决断离“确信”还有一定距离。 另有一些人,虽然接受了宗教作为文化的观念,并对其有好感和浓厚兴趣,但未达到“确信”程度即 信仰对象能够在理论上为主体所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他们对宗教教义将信将疑,心理状态处于“可信” 与“不可信”之间。 (三)确信,渴望坚信 多数宗教追随者,虽然确信某一宗教,宗教信仰也切实影响着他们的生命实践活动,对其个人生 活发挥着指引作用,但由于领悟、修行境界还不够高,信仰一旦遭遇复杂多变的现实,还是时常会有 迷茫,离“坚信”尚有距离。宗教认同是一个通过认知建构“意义”的过程,这些宗教徒的宗教认知 自觉性高,力图从教义和神力两方面来建构所信仰宗教的意义,有着强烈的宗教情感,渴望依赖“彼 岸的力量”获得拯救、更新生活,向着信仰的顶峰——坚信迈进。值得注意的是,宗教徒中有少数人, 确信一种宗教后,便有了极强的归属感,情感卷入强烈,意志的果断性、坚韧性高,却不具有与之相 适应的信仰认知水平,盲目崇拜与信服会导致缺乏深思熟虑的“迷信
青年宗教信仰心理及其引导 (四)坚信,义无反顾 坚信,是主体对信仰对象义无反顾的坚决赞同和绝对依附。主体对信仰内容、信仰对象的态度在“可 信”“确信”的基础上升华为强烈的情感和坚不可摧的信念,其精神状态就会呈现为真正的信仰- 坚信。这时,主体的认知、情感、意志因素被调动起来,形成一定的动机倾向和价值倾向,不断激发 主体追求信仰目标,推动信仰主体确立、坚定和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在我国青年人群中对某一宗教达 到忠诚不二、“坚信”程度的人并不多见。 总之,个体宗教信仰的确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是一个由不可信、可信到确信、坚信的心 理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青年成为某一宗教的追随者。当且仅当一个人对某一宗教达到确信 坚信的程度时,方可称之为某一宗教的信仰者 青年宗教信仰心理动因分析 宗教是世俗世界的幻影,隐藏其后的是更为深层的实在。主体宗教信仰心态与其背后的深层背景 心理动因密切相关。对人类而言,需要即本性,是人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心理需要是人们信仰宗教的 深层动力和重要原因。相关研究和实证考察可知,青年追随宗教的直接动因大致有以下四种。当然 种行为出于多个因素联合驱动的情况也是可能的。 (一)求安慰与归属感 依赖感被视为宗教最广泛的心理根源,它包括恐惧、爱、感谢、尊敬等心理感觉。人的社会性存 在方式决定了个体对他人、对社会的依赖关系,对安全感、归属感的内在需求。一方面,在社会生活 中,外界环境总不免存在不良的应激源,形成一种压力,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其中人际交往是最重 要的。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尤其矛盾冲突会刺激情绪紧张,导致人的心理失去平衡。社会生活背景变 化的过分强烈,如就业压力增大、家庭破裂、亲人去世、经济状况骤变等,也会形成巨大的压力,使 人一时难以适应,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甚至出现心理危机。在各种压力带来的生存焦虑中,宗教成 为一种精神慰藉和文化皈依。自我慰籍、求得心理平衡,是宗教的主要心理功能,也是人们信仰宗教 的最普遍的心理诉求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在竟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距 离日益疏远,缺乏社会支持导致的孤独感、安全感的普遍缺失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社会现实,“人际关 系背对背”的现象反映了社会冷漠化的状态。所以,生活中可见,仅仅为结交朋友、拓展生活圈子而 信仰某种宗教者亦不乏其人,他们并未遭遇生活环境巨变的压力,也不存在明显的人际交往困扰 只为求得一种社会认同和归属感。弗洛伊德认为,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是想从冥冥之中得到安慰、 解脱;在某种意义上说,宗教在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总之,宗教教义带来启发,提供了应对 心理压力的策略,主体在教义的指引和宗教生活体验中与自我、周围环境达成和解,从重叠的功利重 压中解脱出来,得到心理平衡与安慰,进而拥有安全感,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相属相爱的内心需要。 (二)求知欲与好奇心 基于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和科学无神论意识形态占主导的原因,“宗教信仰”在日常语境中出现的 频率稀少,且一度几乎成为忌语。进入现代多元化社会,宗教借助越来越现代化的网络、影视等手段 展开了全方位渗透,宗教文化传播如潮水般涌来,宗教热以极快的速度和广度蔓延。曾经在遥远处的 各种宗教尤其佛教、基督教渐渐走近人们的生活,从知识精英、名流明星到身边亲友,越来越多的人 都相继成为宗教信徒,宗教生活方式充满着神秘的诱惑,原有的刻板印象与眼前的缤纷现实形成强烈 对比,激发起人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是
·89· 青年宗教信仰心理及其引导 (四)坚信,义无反顾 坚信,是主体对信仰对象义无反顾的坚决赞同和绝对依附。主体对信仰内容、信仰对象的态度在“可 信”“确信”的基础上升华为强烈的情感和坚不可摧的信念,其精神状态就会呈现为真正的信仰—— 坚信。这时,主体的认知、情感、意志因素被调动起来,形成一定的动机倾向和价值倾向,不断激发 主体追求信仰目标,推动信仰主体确立、坚定和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在我国青年人群中对某一宗教达 到忠诚不二、“坚信”程度的人并不多见。 总之,个体宗教信仰的确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是一个由不可信、可信到确信、坚信的心 理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青年成为某一宗教的追随者。当且仅当一个人对某一宗教达到确信、 坚信的程度时,方可称之为某一宗教的信仰者。 二、青年宗教信仰心理动因分析 宗教是世俗世界的幻影,隐藏其后的是更为深层的实在。主体宗教信仰心态与其背后的深层背景、 心理动因密切相关。对人类而言,需要即本性,是人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心理需要是人们信仰宗教的 深层动力和重要原因。相关研究和实证考察可知,青年追随宗教的直接动因大致有以下四种。当然, 一种行为出于多个因素联合驱动的情况也是可能的。 (一)求安慰与归属感 依赖感被视为宗教最广泛的心理根源,它包括恐惧、爱、感谢、尊敬等心理感觉。人的社会性存 在方式决定了个体对他人、对社会的依赖关系,对安全感、归属感的内在需求。一方面,在社会生活 中,外界环境总不免存在不良的应激源,形成一种压力,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其中人际交往是最重 要的。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尤其矛盾冲突会刺激情绪紧张,导致人的心理失去平衡。社会生活背景变 化的过分强烈,如就业压力增大、家庭破裂、亲人去世、经济状况骤变等,也会形成巨大的压力,使 人一时难以适应,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甚至出现心理危机。在各种压力带来的生存焦虑中,宗教成 为一种精神慰藉和文化皈依。自我慰籍、求得心理平衡,是宗教的主要心理功能,也是人们信仰宗教 的最普遍的心理诉求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距 离日益疏远,缺乏社会支持导致的孤独感、安全感的普遍缺失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社会现实,“人际关 系背对背”的现象反映了社会冷漠化的状态。所以,生活中可见,仅仅为结交朋友、拓展生活圈子而 信仰某种宗教者亦不乏其人,他们并未遭遇生活环境巨变的压力,也不存在明显的人际交往困扰, 只为求得一种社会认同和归属感。弗洛伊德认为,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是想从冥冥之中得到安慰、 解脱;在某种意义上说,宗教在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总之,宗教教义带来启发,提供了应对 心理压力的策略,主体在教义的指引和宗教生活体验中与自我、周围环境达成和解,从重叠的功利重 压中解脱出来,得到心理平衡与安慰,进而拥有安全感,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相属相爱的内心需要。 (二)求知欲与好奇心 基于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和科学无神论意识形态占主导的原因,“宗教信仰”在日常语境中出现的 频率稀少,且一度几乎成为忌语。进入现代多元化社会,宗教借助越来越现代化的网络、影视等手段 展开了全方位渗透,宗教文化传播如潮水般涌来,宗教热以极快的速度和广度蔓延。曾经在遥远处的 各种宗教尤其佛教、基督教渐渐走近人们的生活,从知识精英、名流明星到身边亲友,越来越多的人 都相继成为宗教信徒,宗教生活方式充满着神秘的诱惑,原有的刻板印象与眼前的缤纷现实形成强烈 对比,激发起人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是
《青年探索)2015年第5期双月刊·总第197期 个体学习、寻求知识的内在动机之一,是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的产物。好奇不只是儿童的天性,成年 人同样具有好奇心,会受好奇心驱动主动接近刺激物——宗教,且去积极思考宗教热现象,了解宗教 知识。青少年尤其喜欢探究神秘现象,同时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同。他们看到身边的亲朋好友出入教 会、寺院等宗教场所,由宗教神秘感逐渐生出好奇心和从众趋同心理,开始尝试走进宗教场所体验宗 教活动,感受平等、友好、安详的环境氛围,新奇的宗教思想、充满神圣感的崇拜仪式以及虔诚的宗 教徒等新鲜事物愈加刺激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其主动探究宗教教理教义,提升了对宗教的兴 趣。可以看到,在宗教文化热潮的包围、周围人的示范作用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在宗教活动中体验种 种积极情绪,他们的宗教信仰情感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 (三)求真理与超越 人不仅是一种社会存在,还是一种精神存在。信仰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需要,需要并能拥有信 仰是人的本性。探求真理也被视作人类的本性之一。一般而言,知识群体相比一般人群拥有更多科 学知识,爱思辨,更显探求真理的本性,具形而上的精神。他们追求真理与智慧,寻找生存意义 实现自我超越的高层次精神需要非常强烈,更注重人的精神性存在。北京龙泉寺因聚集了数十名来自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的博土、硕士、学士出家人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青年知识精英为何也会 被宗教吸引甚至皈依佛门引起社会广泛的质疑。事实上,知识或科学知识与信仰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前者关乎事实,后者关乎价值观和超验问题,科学知识不能回答和解决信仰的问题,更不能替代信仰。 所以,人所拥有的知识多少与宗教信仰之间无直接关系。国外的已有研究甚至表明,越是科学性强的 学科,其科学家的信教比例反而越髙。知识群体在追求科学真理与智慧的过程中,会面对种种难以解 释的困惑,对人类科学理性的有限性有着更为强烈的感受,在科学技术和世俗理论之外,似乎唯有宗 教理论具有全面解释人类的处境和现实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 有科学就像瞎子。”5宗教声称自己在追求真理或者掌握了真理,满足了部分知识人群对真理及意 义感的追求,“宗教是人类精神之梦”。宗教理论体系的掌握对人的文化素质、思维水平的要求较高, 知识群体更易接近宗教精神要义,佛教法师、基督教神职人员也越来越“高知化”。他们坚信宗教信 仰是人类追求生命意义、追求真理和美德的途径,宗教信仰成为其寄托心灵的精神家园,成为其自我 实现和超越的强大动力 (四)遵从家庭传统 尽管宗教信仰心理不具有遗传性,但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一些青年正是因为父母家庭的信教 背景,或受家庭所属民族之信教传统的影响和要求而信某种教的。他们一出生便开始接受父母家人的 言传身教、参与宗教活动,自然地成为了家庭、宗教信仰的继承者。如,我国藏族、傣族、蒙古族多 数信仰佛教,而回族大都保持着信仰伊斯兰教的生活方式。相比而言,非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宗教文化 氛围淡薄,从小生长在宗教文化环境里、有亲近宗教天然情感的人所占比例极其微小。宗教心理学家 梅多与卡霍在《宗教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个体宗教意识的获得有个人型与制度型两种形式,所谓 制度型即意味着宗教就是遵守一个社团的共同礼仪和教条,而个人型则意味着人找到了自己独特的道 路并且跟着走下去”[61。对青年宗教信仰的现实考察也验证了梅多与卡霍的观点,即他们的宗教意 识的获得属于“制度型”,多是出于对家庭传统礼仪、教条的遵从,而非出自主体信仰意识的自觉 三、青年宗教信仰心理的问题及其应对 (一)问题 现阶段,宗教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有一定积极作用,有继续存在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
·90· 《青年探索》 2015 年第 5 期 双月刊·总第 197 期 个体学习、寻求知识的内在动机之一,是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的产物。好奇不只是儿童的天性,成年 人同样具有好奇心,会受好奇心驱动主动接近刺激物——宗教,且去积极思考宗教热现象,了解宗教 知识。青少年尤其喜欢探究神秘现象,同时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同。他们看到身边的亲朋好友出入教 会、寺院等宗教场所,由宗教神秘感逐渐生出好奇心和从众趋同心理,开始尝试走进宗教场所体验宗 教活动,感受平等、友好、安详的环境氛围,新奇的宗教思想、充满神圣感的崇拜仪式以及虔诚的宗 教徒等新鲜事物愈加刺激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其主动探究宗教教理教义,提升了对宗教的兴 趣。可以看到,在宗教文化热潮的包围、周围人的示范作用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在宗教活动中体验种 种积极情绪,他们的宗教信仰情感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 (三)求真理与超越 人不仅是一种社会存在,还是一种精神存在。信仰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需要,需要并能拥有信 仰是人的本性。探求真理也被视作人类的本性之一。一般而言,知识群体相比一般人群拥有更多科 学知识,爱思辨,更显探求真理的本性,具形而上的精神。他们追求真理与智慧,寻找生存意义、 实现自我超越的高层次精神需要非常强烈,更注重人的精神性存在。北京龙泉寺因聚集了数十名来自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硕士、学士出家人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青年知识精英为何也会 被宗教吸引甚至皈依佛门引起社会广泛的质疑。事实上,知识或科学知识与信仰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前者关乎事实,后者关乎价值观和超验问题,科学知识不能回答和解决信仰的问题,更不能替代信仰。 所以,人所拥有的知识多少与宗教信仰之间无直接关系。国外的已有研究甚至表明,越是科学性强的 学科,其科学家的信教比例反而越高。知识群体在追求科学真理与智慧的过程中,会面对种种难以解 释的困惑,对人类科学理性的有限性有着更为强烈的感受,在科学技术和世俗理论之外,似乎唯有宗 教理论具有全面解释人类的处境和现实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 有科学就像瞎子。”[5]宗教声称自己在追求真理或者掌握了真理,满足了部分知识人群对真理及意 义感的追求,“宗教是人类精神之梦”。宗教理论体系的掌握对人的文化素质、思维水平的要求较高, 知识群体更易接近宗教精神要义,佛教法师、基督教神职人员也越来越“高知化”。他们坚信宗教信 仰是人类追求生命意义、追求真理和美德的途径,宗教信仰成为其寄托心灵的精神家园,成为其自我 实现和超越的强大动力。 (四)遵从家庭传统 尽管宗教信仰心理不具有遗传性,但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一些青年正是因为父母家庭的信教 背景,或受家庭所属民族之信教传统的影响和要求而信某种教的。他们一出生便开始接受父母家人的 言传身教、参与宗教活动,自然地成为了家庭、宗教信仰的继承者。如,我国藏族、傣族、蒙古族多 数信仰佛教,而回族大都保持着信仰伊斯兰教的生活方式。相比而言,非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宗教文化 氛围淡薄,从小生长在宗教文化环境里、有亲近宗教天然情感的人所占比例极其微小。宗教心理学家 梅多与卡霍在《宗教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个体宗教意识的获得有个人型与制度型两种形式,所谓 制度型即意味着宗教就是遵守一个社团的共同礼仪和教条,而个人型则意味着人找到了自己独特的道 路并且跟着走下去”[6]。对青年宗教信仰的现实考察也验证了梅多与卡霍的观点,即他们的宗教意 识的获得属于“制度型”,多是出于对家庭传统礼仪、教条的遵从,而非出自主体信仰意识的自觉。 三、青年宗教信仰心理的问题及其应对 (一)问题 现阶段,宗教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有一定积极作用,有继续存在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
青年宗教信仰心理及其引导 源。尽管宗教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了人类的信仰生活,给多数追随者带来正能量,但并未给多数追随 者带来真正彻底的心灵解脱,并且还会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追随者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1.有可能导致病态人格 在威廉·詹姆斯看来,不健全的心灵更适合某种特殊目的,笃信宗教的人往往是神经病态的。 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是“整个人类的普遍的神经症”。奥尔波特等一些心理学家将“宗教性”作为 人格构成的一种特质进行了心理测验,结果是宗教信仰者的得分确实高于非信仰者,显示出他们具 有一种不同于一般人群的特殊人格。20世纪宗教社会学界对马克思的宗教鸦片论采取了功能主义的 解读路径,更多地从剥夺论和补偿论的角度来阐述其内涵,认为在物质上或心理上有所不满或是遭受 剥夺者会有较高的宗教倾向。各种研究表明,宗教信仰者一般具有消极的、软弱的甚至病态的特殊人 格倾向,尽管对他们自己而言,信仰宗教不是逃避而是得到一种新的力量。一方面,缺乏现实安全感 有特殊人格倾向的人更易被宗教吸引;另一方面,宗教特有的理念和教义体系构成了追随者直觉式 思维的理论基础,容易导致追随者的认知偏差,加重他们自恋、自闭、抑郁等人格病态倾向。例如, 有学佛之人将生活中所有的事物跟前世今生、因果轮回相联系,生病不去就医反而一意孤行去求神拜 佛,以至延误病情、与周围人群渐行渐远。尽管有些宗教活动如祈祷带来的平静、宗教团体给予的归 属感等,有助于促进人的精神安宁,但是盲目的宗教信仰也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2.有可能导致人的本质异化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指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宗教是颠 倒了的世界观7”,是人所创造的超感官世界独立于人的世界而成为对于人的本质而言的异己 力量。对照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的四个规定来看,宗教同人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同人的生命活动相 异化、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同人相异化。宗教异化使主体不服从自我意志而服从神灵意志,将听从 神灵意志当作摆脱苦难、获得幸福的途径和手段。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对神近乎无条件地确信与服从 相信世上存在着秘密的或隐藏的自然力,“我相信是因为我应该相信”。他们丧失自我,产生一种与 信仰对象融为一体的“高峰体验”,没有了主体性的“我”,没有了工具性的对象,达到“忘我”的 仙界”,逐渐走向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 (二)对策 宗教追随者特殊人格、不健康心理推动宗教信仰异化,反过来,宗教信仰异化带来的宗教信仰狂 热、邪教盛行以及恐怖主义等又会加剧宗教追随者心理的病态发展,加速其“人的本质的异化”。将 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存状态,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诉求。当前,我 们可从四个方面对青年宗教追随者心理健康加以引导。 1.普及宗教知识 信仰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的自觉选择。当前,对宗教怀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越来 越多,若不能从主渠道获得相关知识,他们就只能通过网络、书刊、宗教宣传品或道听途说得到支离 破碎的甚至错误的知识,容易被不法传教活动、邪教所误导。打破宗教神秘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揭开 宗教神秘的面纱,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人们对宗教正确认识。通过学校课程或公益讲座,运用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世界几大宗教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介绍与评析,揭示宗教产生、发展 直至消亡的客观规律,阐明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有助大众理性地认识宗教,消除对宗教的神秘感 和盲目追随,在多元文化震荡的时代背景下,把握心灵的脉搏,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断。 2.加强价值引导 弗兰克尔认为,科学主义削弱了人们对宗教的依赖,生命价值的追问从神父那里转到了心理医 生手中。[8事实上,神父和心理医生都是通过倾听、劝慰等方式帮助来访者疏泄心理压力,指引他
·91· 青年宗教信仰心理及其引导 源。尽管宗教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了人类的信仰生活,给多数追随者带来正能量,但并未给多数追随 者带来真正彻底的心灵解脱,并且还会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追随者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1.有可能导致病态人格 在威廉·詹姆斯看来,不健全的心灵更适合某种特殊目的,笃信宗教的人往往是神经病态的。 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是“整个人类的普遍的神经症”。奥尔波特等一些心理学家将“宗教性”作为 人格构成的一种特质进行了心理测验,结果是宗教信仰者的得分确实高于非信仰者,显示出他们具 有一种不同于一般人群的特殊人格。20 世纪宗教社会学界对马克思的宗教鸦片论采取了功能主义的 解读路径,更多地从剥夺论和补偿论的角度来阐述其内涵,认为在物质上或心理上有所不满或是遭受 剥夺者会有较高的宗教倾向。各种研究表明,宗教信仰者一般具有消极的、软弱的甚至病态的特殊人 格倾向,尽管对他们自己而言,信仰宗教不是逃避而是得到一种新的力量。一方面,缺乏现实安全感、 有特殊人格倾向的人更易被宗教吸引;另一方面,宗教特有的理念和教义体系构成了追随者直觉式 思维的理论基础,容易导致追随者的认知偏差,加重他们自恋、自闭、抑郁等人格病态倾向。例如, 有学佛之人将生活中所有的事物跟前世今生、因果轮回相联系,生病不去就医反而一意孤行去求神拜 佛,以至延误病情、与周围人群渐行渐远。尽管有些宗教活动如祈祷带来的平静、宗教团体给予的归 属感等,有助于促进人的精神安宁,但是盲目的宗教信仰也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2.有可能导致人的本质异化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指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宗教是颠 倒了的世界观[7]”,是人所创造的超感官世界独立于人的世界而成为对于人的本质而言的异己 力量。对照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的四个规定来看,宗教同人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同人的生命活动相 异化、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同人相异化。宗教异化使主体不服从自我意志而服从神灵意志,将听从 神灵意志当作摆脱苦难、获得幸福的途径和手段。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对神近乎无条件地确信与服从, 相信世上存在着秘密的或隐藏的自然力,“我相信是因为我应该相信”。他们丧失自我,产生一种与 信仰对象融为一体的“高峰体验”,没有了主体性的“我”,没有了工具性的对象,达到“忘我”的 “仙界”,逐渐走向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 (二)对策 宗教追随者特殊人格、不健康心理推动宗教信仰异化,反过来,宗教信仰异化带来的宗教信仰狂 热、邪教盛行以及恐怖主义等又会加剧宗教追随者心理的病态发展,加速其“人的本质的异化”。将 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存状态,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诉求。当前,我 们可从四个方面对青年宗教追随者心理健康加以引导。 1.普及宗教知识 信仰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的自觉选择。当前,对宗教怀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越来 越多,若不能从主渠道获得相关知识,他们就只能通过网络、书刊、宗教宣传品或道听途说得到支离 破碎的甚至错误的知识,容易被不法传教活动、邪教所误导。打破宗教神秘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揭开 宗教神秘的面纱,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人们对宗教正确认识。通过学校课程或公益讲座,运用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世界几大宗教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介绍与评析,揭示宗教产生、发展 直至消亡的客观规律,阐明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有助大众理性地认识宗教,消除对宗教的神秘感 和盲目追随,在多元文化震荡的时代背景下,把握心灵的脉搏,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断。 2.加强价值引导 弗兰克尔认为,科学主义削弱了人们对宗教的依赖,生命价值的追问从神父那里转到了心理医 生手中。[8]事实上,神父和心理医生都是通过倾听、劝慰等方式帮助来访者疏泄心理压力,指引他
《青年探索》2015年第5期双月刊·总第197期 们获得摆脱困境的虚幻的神秘力量或一时的心理策略,而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追问,则重在直面生 命实践、科学认识和评价人生活动的价值属性,需要的是人生哲学家对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标准 的引导。面对价值多元背景下的宗教热和各种社会思潮,要积极引导人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 神论,以其为指导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与推动社会进步、增进社会福祉结 合起来,秉持科学信念积极面对人生。 3.提供心理支持 缺乏现实安全感的人更易被宗教吸引,宗教追随者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要真正发挥各种社会组 织的作用,通过公益心理热线、心理培训、辅导等心理支持系统,将心理辅导、咨询活动常规化、立 体化,帮助心理亚健康人群释放压力,汲取正能量,不因一时的精神迷茫、心理困扰而转向到虚幻的 神灵那里寻求安慰和庇护;各级组织及社区要切实关怀宗教徒的社会适应,引导宗教徒处理好个人宗 教信仰与社会主导信仰的关系、人际关系的适应和谐,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妥善 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汲取正能量,发挥出宗教信仰对社会和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 4.改善社会环境 宗教信仰是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境遇激发的结果,环境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力。出于宗教热环 境下的趋同心理或对社会现实丧失信心而导致追随宗教的人越来越多,宗教正在同科学和马克思主义 争夺下一代青年的精神世界。政府要致力于改善社会环境,夯实我国主导信仰形成的社会基础:改善 民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引导公平正义、守法有德、团结向上的社会氛围营造,有效把握宗教文化 热的发展,吸引包括亲近宗教人群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积极投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同时,全面 贯彻落实国家宗教政策,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打击各种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社会生活 的正常秩序和大众信仰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卓新平.“全球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64 [2]赵志毅,蔡卫东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15 [3]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On Religion: Speeches to Its Cultured Despis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22 [4][美]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M].尚新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316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82-183 [6][英]玛丽·乔·梅多,理查德·德·卡霍.宗教心理学[M].陈麟书,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407 [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52 [8]周普元.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北京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10- (责任编辑:罗飞宁) 92
·92· 《青年探索》 2015 年第 5 期 双月刊·总第 197 期 们获得摆脱困境的虚幻的神秘力量或一时的心理策略,而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追问,则重在直面生 命实践、科学认识和评价人生活动的价值属性,需要的是人生哲学家对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标准 的引导。面对价值多元背景下的宗教热和各种社会思潮,要积极引导人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 神论,以其为指导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与推动社会进步、增进社会福祉结 合起来,秉持科学信念积极面对人生。 3.提供心理支持 缺乏现实安全感的人更易被宗教吸引,宗教追随者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要真正发挥各种社会组 织的作用,通过公益心理热线、心理培训、辅导等心理支持系统,将心理辅导、咨询活动常规化、立 体化,帮助心理亚健康人群释放压力,汲取正能量,不因一时的精神迷茫、心理困扰而转向到虚幻的 神灵那里寻求安慰和庇护;各级组织及社区要切实关怀宗教徒的社会适应,引导宗教徒处理好个人宗 教信仰与社会主导信仰的关系、人际关系的适应和谐,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妥善 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汲取正能量,发挥出宗教信仰对社会和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 4.改善社会环境 宗教信仰是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境遇激发的结果,环境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力。出于宗教热环 境下的趋同心理或对社会现实丧失信心而导致追随宗教的人越来越多,宗教正在同科学和马克思主义 争夺下一代青年的精神世界。政府要致力于改善社会环境,夯实我国主导信仰形成的社会基础:改善 民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引导公平正义、守法有德、团结向上的社会氛围营造,有效把握宗教文化 热的发展,吸引包括亲近宗教人群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积极投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同时,全面 贯彻落实国家宗教政策,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打击各种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社会生活 的正常秩序和大众信仰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卓新平 .“全球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64. [2]赵志毅,蔡卫东 . 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15. [3]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On Religion:Speeches to Its Cultured Despiser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22. [4][美]威廉·詹姆斯 . 宗教经验种种[M]. 尚新健,译 .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316. [5]爱因斯坦 .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82-183. [6][英]玛丽·乔·梅多,理查德·德·卡霍 . 宗教心理学[M]. 陈麟书,等,译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407. [7]马克思,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52. [8]周普元 .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北京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10- 117. (责任编辑:罗飞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