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6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No.6,2017 (总第202期)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Total No, 202 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6-010004 “六十而耳顺”的释义 谭若丽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所,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历代学者对《论语》为政篇中“六十而耳顺”一句的注解多有不间,甚至差异巨大。将多种解释 对照分析,得出此句中“耳”字乃传抄过程中的衍字,并在出土文献中找到相关资料,为此观点 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论语;存在;虚词;衍文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志码]A 《论语》为政篇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程树德作的《论语集释》,杨树达作的《论语疏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证》,杨伯峻作的《论语译注》等,由此形成了庞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语,是孔子对自己大完整的解读体系。翻阅现存《论语》相关的著 一生的简要总结。杨伯峻《论语译注》将此句译作中对“六十而耳顺”的集解与注释,发现诸多 为:“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学者争论的焦点在于“耳”这一字的有无及释义 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上。如:多数学者认为“耳”字在《论语》原文中 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是存在的,并从“耳”作为人体的感官器官的功 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能作用延展开来。 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121在注《论语集解》是由曹魏时期的名士何晏等采 释“耳顺”两字时,说:“这两个字很难讲,企图把集孔安国、包咸、郑玄、马融、王肃、周生烈、陈群 它讲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觉牵强。译者姑且等汉魏名家古注编撰而成。此书所引诸家注解 作如此讲解。” 现皆已亡佚,今人无法再一睹其貌,故此书就成 “耳顺”一词本为常用之语,为何很难解释?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论语》注本。细读《论语 《论语》是语录体经典著作,自西汉起,历代学者集解》可窥见其成书的时代关于《论语》的理解 对它不断进行注释和研究,且出现了诸多关乎与诠释,可以称为研究《论语》必不可缺的参 《论语》注释的著作。如,古有魏晋何晏等撰有考书 《论语集解》,宋朱熹作的《论语集注》;后有近人 《论语集解》此段引郑玄注曰:“耳顺,闻其 收稿日期]2017-0607 [作者筒介]谭若丽(1981-),女,山东莱芜人,助理研究员,吉林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古典诗词、东北文学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 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ces Database
2 0 1 7年 第 6 期 ( 总 第 2 0 2 期 ) 牡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哲 社 版 )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o. 6,2017 Total No. 202 文章编号:1003-6121 (2017)06-0100-04 六十而耳顺”的释义 谭 若 丽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所,吉 林 长 春 130012) [ 摘 要 ] 历 代 学 者 对 《论 语 》为 政 篇 中 “ 六十而耳顺 ” 一 句 的 注 解 多 有 不 同 ,甚 至 差 异 巨 大 。将 多 种 解 释 对 照 分 析 ,得 出 此 句 中 “ 耳 ” 字 乃 传 抄 过 程 中 的 衍 字 ,并 在 出 土 文 献 中 找 到 相 关 资 料 ,为此观点 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关 键 词 ] 论 语 ;存 在 ;虚 词 ;衍文 [ 中图分类号 ] H131 [ 文献标志码 ] 斄 《论 语 》为政篇有“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学 ,三十 而 立 ,四 十 而 不 惑 ,五 十 而 知 天 命 ,六 十 而 耳 顺 , 七 十 而 从 心 所 欲 ,不 逾 矩 。”之 语 ,是孔子对自己 一 生 的 简 要 总 结 。杨伯峻《论 语 译 注 》将此句译 为 椇 我 十 五 岁 ,有 志 于 学 问 ;三 十 岁 ,(懂 礼 仪 ) 说 话 做 事 都 有 把 握 ;四 十 岁 ,(掌握了各 种 知 识 ) 不 致 迷 惑 ;五 十 岁 ,得 知 天 命 ;六 十 岁 ,一听别人 言 语 ,便 可 以 分 别 真 假 ,判 明 是 非 ;到 了 七 十 岁 , 便 随 心 所 欲 ,任 何 念 头 不 越 出 规 矩 。”椲椵213在注 释“耳顺”两 字 时 ,说 椇 这 两 个 字 很 难 讲 ,企图把 它 讲 通 的 也 有 很 多 人 ,但 都 觉 牵 强 。译者姑且 作 如 此 讲 解 。” “耳顺”一 词 本 为 常 用 之 语 ,为何很难 解 释 ? 《论 语 》是 语 录 体 经 典 著 作 ,自西汉起,历代学者 对 它 不 断 进 行 注 释 和 研 究 ,且出现了 诸 多 关 乎 《论 语 》注 释 的 著 作 。如 ,古 有 魏 晋 何 晏 等 撰 有 《论 语 集 解 》,宋朱熹作的《论 语 集 注 》后有近人 程 树 德 作 的 《论 语 集 释 》,杨 树 达 作 的 《论语疏 证 》,杨 伯 峻 作 的 《论 语 译 注 》等 ,由此形成了庞 大 完 整 的 解 读 体 系 。翻阅现存《论 语 》相关的著 作中对“六 十 而 耳 顺 ”的 集 解 与 注 释 ,发现诸多 学者争论的焦点在于“耳 ”这一字的有无及释义 上 。如 :多 数 学 者 认 为 “耳 ”字 在 《论 语 》原文中 是 存 在 的 ,并 从 “耳 ”作 为 人 体 的 感 官 器 官 的 功 能作用延展开来。 《论 语 集 解 》是由曹魏时期的名士何晏等采 集 孔 安 国 、包 咸 、郑 玄 、马 融 、王 肃 、周 生 烈 、陈群 等汉魏名家古注编撰而成。此书所引诸家注解 现 皆 已 亡 佚 ,今 人 无 法 再 一 睹 其 貌 ,故此书就成 为 现 存 最 早 最 完 整 的 《论 语 》注 本 。细 读 《论语 集 解 》可 窥 见 其 成 书 的 时 代 关 于 《论 语 》的理解 与 诠 释 ,可 以 称 为 研 究 《论 语 》必 不 可 缺 的 参 考 书 。 《论 语 集 解 》此 段 引 郑 玄 注 曰 :“耳 顺 ,闻其 [收稿日期] 2017-06-07 [ 作者简介] 谭若丽(1981-棭女,山东莱芜人,助理研究员,吉林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古典诗词、东北文学研究。 100
2017年第6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No.6,2017 (总第202期)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Total No, 202 言而知其微旨也。”2是突出耳作为人的一个无不融然而一,旷然而释,怡然而顺。”76 器官,搜集声音传递道理的重要功能性。此说 “耳之所接”与“目之所见”结构对称,内容 影响极为深广,被后来很多学者所赞同或引用,对应,突出耳目的器官功效,由外而内,感于外 如:北宋太宗时期礼部尚书邢昺所作《论语注而融于内。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对“耳”的解 疏》清代“扬州学派”朴学大家刘宝楠所著《论释逐渐从其作为具体的感觉器官一说转化为赞 语正义》等。今学界硏究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扬其传道、阐释圣人的圣行圣德的作用上,有从 重要参考资料——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物质实体转化为精神虚体的倾向。程树德《论 《十三经注疏》中的《论语注疏》采用的也是何晏语集释》此篇接引清代晢掌家焦循所作《论语补 的集解 疏》,谓 而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论语集注》中 “耳顺即舜之‘察而言’,所谓善与人同,乐 续了“耳”是指人的声感器官这一观点。他说:取于人以为善也。顺者,不违也。舍己从人,故 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言入于耳,隐其恶,扬其善,无所违也。学者自 也。”即是说,耳是一个桥梁,它将外部声音是其学,闻他人之言多违于耳。圣人之道一以 与心灵意识相联通。近人程树德也是此观点的贯之,故耳顺也 支持者,他撰写的《论语集释》是民国时期《论 焦氏以善于倾听别人意见,且善于分析别人 语》研究的重要著作。在凡例中,他明确标明,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的舜的事例说明孔子此文。 其书以何晏《论语集解》为主,兼附邢昺《注疏》所谓“善与人同”,指的是能够乐于听取他人的意 作集解;辑录朱熹《集注》内注朱及宋以来相关见,同时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顺,即通达,不违 注说作集注,采朱注以外之新说作别解,录载清逆,舍弃他人意见中的不合理成分,吸取他人意 儒阐发义理之说为余论,采陆、王一派义理之说见中的合理成分,从而入耳顺心。这样,则无论 为发明,可见其注解源流。程树德《论语集释》听到什么话都能不违于耳,不逆于心,不斤斤计 中“六十而耳顺”一句,亦录郑氏“耳顺,闻其言较,豁达通顺。为圣者能够自始至终贯彻这一原 而知其微旨也。”的解释为主要观点,而对异于则,所以能人耳入心 此意的韩愈之说不予采录,并接引南宋著名心 将“耳”顺与圣人圣德圣行相结合的观点由 学创始人陆九渊的高徒—“慈湖先生”杨简之来已久。南朝时,梁儒家学者,同时也为经学家 语对这一观点作了进一步的深化和解释 的皇侃所著《论语义疏》中,引三国魏王弼《论语 “慈湖训语(驳异引):目之所见犹寡,耳之释疑》云:“耳顺,言心识在闻前也。”引东晋著名 所接为多。暮夜无月无烛,目力所不及,而耳接文学家、文论家、目录学家李充的《论语注》曰: 其声。又自近而远,四方万里,目所不及,而言“耳顺者,听先王之发言,则知先王之德行。从帝 辞之所传,事物情状不胜其多。又自此而上,极王之则,莫逆于心,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引 于远古简册之所载,言辞之所及,亦属乎间,孙绰云:“耳顺者,废聪之理也。朗然自玄悟,不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ces Database
2 0 1 7年 第 6 期 ( 总 第 2 0 2 期 ) 牡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哲 社 版 )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o. 6,2017 Total No. 202 言 而 知 其 微 旨 也 。”椲椵椀是突出耳作为人的一个 器 官 ,搜 集 声 音 传 递 道 理 的 重 要 功 能 性 。此说 影 响 极 为 深 广 ,被 后 来 很 多 学 者 所 赞 同 或 引 用 , 如 椇 北 宋 太 宗 时 期 礼 部 尚 书 邢 昺 所 作 《论语注 疏 》,清代“扬 州 学 派 ”朴 学 大 家 刘 宝 楠 所 著 《论 语 正 义 》等 。今 学 界 研 究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文 化 的 重 要 参 考 资 料 — 清 代 学 者 阮 元 主 持 校 刻 的 《十 三 经 注 疏 》中的《论 语 注 疏 》采用的也是何晏 的集解。 而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论 语 集 注 》中延 续 了 “耳”是 指 人 的 声 感 器 官 这 一 观 点 。他说椇 “声 人 心 通 ,无 所 违 逆 ,知 之 之 至 ,不 思 而 得 也 。”椲椵棿即是说,耳 是 一 个 桥 梁 ,它 将 外 部 声 音 与心灵意识相联通。近人程树德也是此观点的 支 持 者 ,他 撰 写 的 《论 语 集 释 》是 民 国 时 期 《论 语 》研 究 的 重 要 著 作 。在 凡 例 中 ,他 明 确 标 明 , 其书以何晏《论 语 集 解 》为 主 ,兼 附 邢 昺 《注 疏 》 作 集 解 ;辑 录 朱 熹 《集 注 》内 注 朱 及 宋 以 来 相 关 注 说 作 集 注 ,采 朱 注 以 外 之 新 说 作 别 解 ,录载清 儒 阐 发 义 理 之 说 为 余 论 ,采 陆 、王一派义理之说 为 发 明 ,可 见 其 注 解 源 流 。程 树 德 《论 语 集 释 》 中“六 十 而 耳 顺 ”一 句 ,亦 录 郑 氏 “耳 顺 ,闻其言 而 知 其 微 旨 也 。”的 解 释 为 主 要 观 点 ,而对异于 此 意 的 韩 愈 之 说 不 予 采 录 ,并接引南宋著名心 学创始人陆九渊的高徒— “慈湖先生”杨简之 语对这一观点作了进一步的深化和解释: “慈湖训语(驳 异 引 ):目 之 所 见 犹 寡 ,耳之 所 接 为 多 。暮 夜 无 月 无 烛 ,目力所不及,而耳接 其 声 。又 自 近 而 远 ,四 方 万 里 ,目 所 不 及 ,而言 辞 之 所 传 ,事 物 情 状 不 胜 其 多 。又 自 此 而 上 ,极 之 于 远 古 简 册 之 所 载 ,言 辞 之 所 及 ,亦 属 乎 间 , 无 不 融 然 而 一 ,旷 然 而 释 ,怡 然 而 顺 。”椲棿椵6 “耳 之 所 接 ”与 “目之所见”结 构 对 称 ,内容 对 应 ,突 出 耳 目 的 器 官 功 效 ,由 外 而 内 ,感 于 外 , 而 融 于 内 。在 儒 家 文 化 的 影 响 下 ,对 “耳 ”的解 释逐渐从其作为具体的感觉器官一说转化为赞 扬 其 传 道 、阐 释圣人的圣行圣德的作用上,有从 物 质 实 体 转 化 为 精 神 虚 体 的 倾 向 。程 树 德 《论 语 集 释 》此篇接引清代哲学家焦循所作《论语补 疏 暦谓: “耳 顺 即 舜 之 ‘察 而 言 ,,所 谓 善 与 人 同 ,乐 取 于 人 以 为 善 也 。顺 者 ,不 违 也 。舍 己 从 人 ,故 言 入 于 耳 ,隐 其 恶 ,扬 其 善 ,无 所 违 也 。 学者自 是 其 学 ,闻 他 人 之 言 多 违 于 耳 。圣人之道一以 贯 之 ,故 耳 顺 也 。”椲棿椵6 焦氏以善于倾听别人意见,且善于分析别人 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的舜的事例说明孔子此文。 所谓“善与人同”,指的是能够乐于听取他人的意 见 ,同时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顺 ,即 通 达 ,不违 逆 ,舍 弃 他 人 意 见 中 的 不 合 理 成 分 ,吸取他人意 见中的合理成分,从 而 人 耳 顺 心 。这 样 ,则无论 听到什么话都能不违于耳,不 逆 于 心 ,不斤斤计 较 ,豁达通顺。为圣者能够自始至终贯彻这一原 则 ,所以能人耳人心。 将“耳”顺与圣人圣德圣行相结合的观点由 来 已 久 。南 朝 时 ,梁 儒 家 学 者 ,同时也为经学家 的皇侃所著《论 语 义 疏 》中 ,引三国魏 王 弼 《论语 释疑》云 :“耳 顺 ,言 心 识 在 闻 前 也 。”引东晋著名 文 学 家 、文 论 家 、目 录 学 家 李 充 的 《论 语 注 》曰 : “耳 顺 者 ,听先王之发言,则知先王之德行。从帝 王 之 则 ,莫 逆 于 心 ,心与耳相从,故 曰 耳 顺 也 。”引 孙 绰 云 :“耳 顺 者 ,废 聪 之 理 也 。朗 然 自 玄 悟 ,不 101
2017年第6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No.6,2017 (总第202期)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Total No, 202 复役而后得,所得·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也,可从语句语义方面对此段文字进行分析,认为 见,三国两晋之时已有将自心明理融合儒家学“耳”字是传抄过程中出现的衍字,在文句中并 说,从而引申至圣贤之言、圣贤之德之说。此说无实际意义。他在《论语新证》一文中明确表明 至今未衰。如,近人杨树达所著《论语疏证》用东了这一观点。同时推论,既然汉代时期已经有 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论衡·知实篇》为这了“耳”字在此文中的记载,那么此字衍生的时 种观点作合理性解释,称:“从知天命至耳顺,学期应该追溯到秦汉之际。秦汉时期的儒学之 就知明,成圣之验也。”杨树达按王之说曰:“王仲士,传授经文,解读经典,增加或删除文字的情 任(充)之说甚确。《说文》云:圣,通也,从耳,呈况很常见,此句“或以下言心而上增耳字,或以 声。’耳顺所谓圣通也。盖孔子五十至六十之间,而与耳声韵相同,因之误衍。”并援引冯登府的 已入圣通之域,所谓声人心通也。此两句话解释《论语异文考证》为证 为:孔子六十圣通,七十则由圣入神矣。”54 此十四字应作四句读,六十而顺,七十而 对以上将“耳”作为实体器官,起传递圣人从,心所欲,不逾矩。从犹顺也,散文则通,对文 圣言作用的观点,古文字学家于省吾提出了不则从之义加于顺。下二句系阐述上二句顺从之 同看法。他认为,焦循所谓“言入于耳,隐其恶,义,且以结束全章。其本旨违凡心所欲,不勉而 扬其善,无所违也,此说尤误,孔子岂待六十方中,至六十、七十则一任自然,无所不合。古籍 知隐恶扬善乎?”1指出,孔子作为古代圣贤,每以顺、从为言,《易·颐》六五象传‘顺以从上 聪敏早慧,其四十已不惑于物,形成了相对稳定也。《易·革》上六象传‘顺以从君也。’是顺从 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情事理都有了比较清晰相属为词之证。《庄子·寓言》二年而从,三年 的认识,何必等到六十才知其“微旨”?(亦作而通。与六十而顺七十而从之语例相仿。于是 “微恉”。亦作“微指”。精深微妙的意旨。汉·从文章的语义理解上“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 许慎《〈说文解字》叙》:“究洞圣人之微恉。”)此发端,以心所欲不逾矩(矩指法则言之)为收束, 种说法存在逻辑上的漏洞。对于郑玄“耳顺,闻中间无涉于耳闻之事。且四十而不惑,是就接 其言而知其微旨也。”马融“矩,法也。从心所欲触外界事物而不迷惑为言,其语意已重于耳顺, 无非法。”等美化圣儒先师之言,于省吾更是批岂待六十始能耳顺乎。”6 驳其无所根据 面对众说纷纭的观点,应该如何选择才能 对韩愈《论语笔解》中不从耳顺之说,“ 正确理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当为‘而’既知天命,又如此顺天也。”认为,“耳”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字当为虚词“而”字,从而形成文章结构的对应,心所欲,不逾矩。”的含义呢?文学经典之所以 赞扬其“自具卓识”。于省吾欣赏韩氏不人云亦能够流传下来成为经典,原因不外乎:或是文学 云,敢于创新.坚持已见的精神,却并不认同其作品本身或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韵律便于传 观点。于先生依据多年对古文字的研究认知,唱;或乃是浑然天成的绝妙好辞予人陶醉;或具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ces Database
2 0 1 7年 第 6 期 ( 总 第 2 0 2 期 ) 牡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哲 社 版 )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o. 6,2017 Total No. 202 复役而后得,所 得 ‘不 识 不 知 ,顺 帝 之 则 暞 也 ,可 见 ,三 国 两 晋 之 时 已 有 将 自 心 明 理 融 合 儒 家 学 说 ,从 而 引 申 至 圣 贤 之 言 、圣 贤 之 德 之 说 。此说 至今未衰。如 ,近人杨树达所著《论 语 疏 证 》用东 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论 衡 • 知 实 篇 》为这 种 观 点 作 合 理 性 解 释 ,称 椇 从 知 天 命 至 耳 顺 ,学 就 知 明 ,成圣之验也。”杨树达按王之说曰:“王仲 任 (充 )之说甚确。《说 文 》云 :‘圣 ,通 也 ,从 耳 ,呈 声 。’耳顺所谓圣通也。盖孔子五十至六十之间, 已人圣通之域,所谓声人心通也。此两句话解释 为椇L子六十圣通,七十则由圣人神矣。”椲椀椵2 对以上将“耳 ”作 为 实 体 器 官 ,起 传 递 圣 人 圣 言 作 用 的 观 点 ,古 文 字 学 家 于 省 吾 提 出 了 不 同 看 法 。他 认 为 ,焦循所谓“言 人 于 耳 ,隐 其 恶 , 扬 其 善 ,无 所 违 也 ,此 说 尤 误 ,孔 子 岂 待 六 十 方 知隐恶扬 善 乎 ?暠6:132指 出 ,孔 子 作 为 古 代 圣 贤 , 聪 敏 早 慧 ,其 四 十 已 不 惑 于 物 ,形成了相对稳定 的 人 生 观 、价值观棳对人情事理都有了比较清晰 的 认 识 ,何 必 等 到 六 十 才 知 其 “微 旨 ”? (亦作 “微 惜 ”。亦 作 “微 指 ”。精 深 微 妙 的 意 旨 。汉暏 许 慎 《〈说 文 解 字 〉叙 》:“究 洞 圣 人 之 微 惜 。”)此 种 说 法 存 在 逻 辑 上 的 漏 洞 。对于郑玄“耳 顺 ,闻 其 言 而 知 其 微 旨 也 。”马融“矩 ,法 也 。从心所欲 无 非 法 。”等 美 化 圣 儒 先 师 之 言 ,于 省 吾更是批 驳其无所根据。 对韩愈《论 语 笔 解 》中不从耳 顺 之 说 ,“‘耳暞 当 为 ‘而 ’既 知 天 命 ,又 如 此 顺 天 也 。”认 为 ,“耳 ” 字 当 为虚词“而 ”字 ,从 而 形 成 文 章 结 构 的 对 应 , 赞 扬 其 “自具卓识”。于省吾欣赏韩氏不人云亦 云 ,敢 于 创 新 ,坚 持 己 见 的 精 神 ,却 并 不 认 同 其 观 点 。于先生依据多年对古文字的研究认知, 暘 102暘 从 语 句 语 义 方 面 对 此 段 文 字 进 行 分 析 ,认为 “耳 ”字 是 传 抄 过 程 中 出 现 的 衍 字 ,在文句中并 无 实 际 意 义 。他在《论 语 新 证 》一文中明确表明 了 这 一 观 点 。同 时 推 论 ,既 然 汉 代 时 期 已 经 有 了“耳 ”字 在 此 文 中 的 记 载 ,那 么 此 字 衍 生 的 时 期 应 该 追 溯 到 秦 汉 之 际 。秦汉时期 的 儒 学 之 士 ,传 授 经 文 ,解 读 经 典 ,增 加 或 删 除 文 字 的 情 况 很 常 见 ,此 句 “或 以 下 言 心 而 上 增 耳 字 ,或以 而与耳声韵相同 ,因 之 误 衍 。”并 援 引 冯 登 府 的 《论 语 异 文 考 证 》为 证 : “此 十 四 字 应 作 四 句 读 ,六 十 而 顺 ,七十而 从 ,心所欲 ,不逾矩。从犹顺也 ,散文则通 ,对文 则从之义加于顺。下二句系阐述上二句顺从之 义 ,且 以 结 束 全 章 。其 本 旨 违 凡 心 所 欲 ,不勉而 中,至 六 十 、七 十 则 一 任 自 然 ,无 所 不 合 。 古籍 每 以 顺 、从 为 言 ,《易 . 颐 》六 五 象 传 ‘顺以从上 也 。,《易 . 革 》上 六 象 传 ‘顺 以 从 君 也 。,是顺从 相 属 为 词 之 证 。《庄 子 . 寓 言 》‘二 年 而 从 ,三年 而 通 。。与六十而顺七十而 从 之 语 例 相 仿 。于是 从 文 章 的 语 义 理 解 上 “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 发 端 ,以心所欲不逾矩(矩指法则言之)为 收 束 , 中 间 无 涉 于 耳 闻 之 事 。且 四 十 而 不 惑 ,是就接 触 外 界 事 物 而 不 迷 惑 为 言 ,其 语 意 已 重 于 耳 顺 , 岂待六十始能耳顺乎。”6 面 对 众 说 纷 纭 的 观 点 ,应 该 如 何 选 择 才 能 正 确 理 解 “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学 ,三 十 而 立 ,四十 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 十 而 耳 顺 ,七十而从 心 所 欲 ,不 逾 矩 。”的 含 义 呢 ?文 学 经 典 之 所 以 能 够 流 传 下 来 成 为 经 典 ,原 因 不 外 乎 :或是文学 作 品本身或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韵律便于传 唱 ;或乃是 浑 然 天 成 的 绝 妙 好 辞 予 人 陶 醉 ;或具
2017年第6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No.6,2017 (总第202期)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Total No, 202 有醍醐灌顶的经验智慧给人启迪等。《论语》是容为“六十如顺”(《为政》)乃何晏《集解》之残 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语言简练,含义深卷,此一发现意义重大。此《敦煌残卷》无“耳” 刻,句式整齐,节奏鲜明是历来公认的特色。就字;又“而”字作“如”字。同时引用王引之在《经 此句来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传释词》中谓:“如犹而也。”同时本号《敦煌残 命”与“七十而从心所欲”皆是数字加动词或动宾卷》中有“譬而北辰”,而今本《论语》作“譬如北 短语的形式,“六十而耳顺”位于二者之间,其结辰”。可见,唐人于“如”字及“而”字是不加以区 构不可能大变,“顺”已经承担了动词的作用,别的。71 “耳”字的存在显然打破了语言形式的统一。从 出土文献为“六十而耳顺”中的“耳”字是 语义上来说,作为圣人的孔子,四十、五十之时已《论语》在传抄中而衍生出来的提供了实证 能分辨是非不迷惑,明白世间规律;六十之时则 [参考文献] 应是对世情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不可能又折返到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外部器官“耳”顺的低级层次。因此,从语句结构2L魏J何晏,论语集解LML.上海:商务印书馆,193 和逻辑意义上分析,“耳”字为虚词和衍词的可能3宋]朱熹论语集注M1北京:中华书局,1983 [口]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性更大。又由于“六十而耳顺”中已有“面”字,5杨树达,论语证M1上海;,上海古德出版社,195 “耳”只能判定为衍词。 6]于省吾.论语新证[].社会科学战线,1980(4):132 此外,本文作上述结论,并非是一厢情愿 [7]程石泉.论语读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推测,而是有文献可供佐证:程石泉在《论语读 [责任编辑]李献英 训》中根据陈铁凡《敦煌本论语异文汇考》提到 的敦煌残简编号S.4696,G.7089,V.568,其内 The definition of Sixty and Earthen TAN RUO-Ii (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Jil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angchun, Jilin 130012, China) Abstract: the scholars of the"Analects of Confucius"political discourse"and the ear sixty"sentence annotations are dif- ferent, even a huge difference. This paper will explain a variety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sentence is made in the process of derivative words, and found in the unearthed literature and related materials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e Keywords: Analects of Confucius: exisl: funct ion word redundancy of words 国家哲学社会 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ces Database
2 0 1 7年 第 6 期 牡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哲 社 版 ) No_6棳017 (总第 202 期 ) Journal ofMudanjiangNormalUniv旘旙旟 Total No. 202 有 醍 醐 灌 顶 的 经 验 智 慧 给 人 启 迪 等 。《论 语 》是 一 部 优 秀 的 语 录 体 散 文 集 ,语 言 简 练 ,含 义 深 刻 ,句 式 整 齐 ,节 奏 鲜 明 是 历 来 公 认 的 特 色 。就 此 句 来 看 ,“三 十 而 立 ,四 十 而 不 惑 ,五十而知天 命 ”与“七十而从心所欲”皆是数字加动词或动宾 短 语 的形式,“六 十 而 耳 顺 ”位 于 二 者 之 间 ,其结 构 不 可 能 大 变 ,“顺 ”已 经 承 担 了 动 词 的 作 用 , “耳”字 的 存 在 显 然 打 破 了 语 言 形 式 的 统 一 。从 语 义 上来说,作为圣人的孔子,四 十 、五十之时已 能分辨是非不迷惑,明 白 世 间 规 律 ;六十之时则 应是对世情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不可能又折返到 外部器官“耳”顺的低级层次。因 此 ,从语句结构 和逻辑意义上分析,“耳”字为虚词和衍词的可能 性 更 大 。又 由 于 “六 十 而 耳 顺 ”中 已 有 “而 ”字 , “耳”只能判定为衍词。 此 外 ,本 文 作 上 述 结 论 ,并非是一厢情愿的 推 测 ,而 是 有 文 献 可 供 佐 证 :程 石 泉 在 《论语读 训 》中根据陈铁凡《敦 煌 本 论 语 异 文 汇 考 》提到 的敦煌残简编号 S . 4696, G. 7089, V . 568,其内 容为“六 十 如 顺 暠 《为 政 》)乃 何 晏 《集 解 》之残 卷 ,此 一 发 现 意 义 重 大 。此 《敦 煌 残 卷 》无 “耳 ” 字 ;又“而”字 作 “如 ”字 。同时引用王引之在《经 传 释 词 》中 谓 :“如 犹 而 也 。”同 时 本 号 《敦煌残 卷 》中有“譬 而 北 辰 ”,而 今 本 《论 语 》作 “譬如北 辰 ”。可 见 ,唐人于“如 ”字 及 “而 ”字是不加以区 别 的 。椲椵1 出 土 文 献 为 “六 十 而 耳 顺 ”中 的 “耳 ”字是 《论 语 》在传抄 中 而 衍 生 出 来 的 提 供 了 实 证 。 [参 考 文 献 ] 椲] 杨伯峻. 论语译注[ 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椲] [ 魏] 何晏. 论语集解[ 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椲] [ 宋] 朱熹. 论语集注[M ].北京 :中华书局,1983. 椲] 程树德. 论语集释[ M ].北京:中华书局,1990. 椲] 杨树达. 论语疏证[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椲] 于省吾. 论语新证椲].社会科学战线,1980(4)椇32. 椲] 程石泉. 论语读训[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棳005. [责 任 编 辑 ]李 献 英 棦T h e D e fin itio n o f S ix ty an d E a r t h e n n T A N R u o - l i (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Jil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angchun, Jilin 130012 , China.) Abstract: ihe .scholars of the"Analects of Confuciu.s"poliiical di.scourse"and the ear sixiy"senience annotations are d iffe re n t even a huge difference. This paper w ill explain a variety of comiparalive analy.si.s, the sentence ism ade in the process of derivativew ords, and found in the unearthed literature and related miaieriaLs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is view. Keywords: Analects of Confucius;exist; function w ord; redundancy of words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