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总第365期) 财经问题研究 Number 4( General Serial No 365) 2014年4月 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April, 2014 ·农业经济 我国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探源 郜亮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要:与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备受关注相比,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硏究有助于提高 区域政策精准性。本文运用面板计量模型,经验分析了2005-2011年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 区农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和差距来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的地区 差距,东部地区无论是起始均值还是从年均增量都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经营性收入的 地区差距最小,财产性收入差距对农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较高,工资性收入差距是主要原因 因此,提高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而加速提高落后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是 下一步政策制定关键点 关键词:农民收入;地区差距;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 中图分类号:F0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X(2014)04411846 农民收入地区差距问题的研究是在我国居民 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的研究基础上开展 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由于我国具有人口众多、地区异质性强的大 2014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国特点,收入差距研究的意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 发展成为六大任务之一。会议要求促进区域协调义。王小鲁和樊纲认为,我国收入差距持续 发展,一方面要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扩大对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公正与稳定都提出 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了挑战。更进一步,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精准性,另一方面要和扶贫有机统一起来,区域转变和扩大内需角度看,农村市场需求不足是我 增长的同时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这表国长期面临的结构性难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 明,在国家政策制定层面己经将跨地区的收入差与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居民相比,农民收入 距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同时也对收入地区差距的绝对水平和增速明显要低许多,农民收入水平 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及其分配状况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扩大 收稿日期:201442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兼论农地流转市场的交易成本及其变 化”(712032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研究:社会管理和拆迁改造” (712030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村环境建设公共投资的供给机制与投资效率研究”(71103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中国衣产品安全战略研究 作者简介:郜亮亮(1981-),男,山西高平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村政策和土地制度等方面的研究。E-ail
第 4 期 (总第 365 期) 2014 年 4 月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Number 4 (General Serial No. 365) April,2014 ·农业经济· 我国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探源 郜亮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 与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备受关注相比,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研究有助于提高 区域政策精准性。本文运用面板计量模型,经验分析了 2005—2011 年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 区农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和差距来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的地区 差距,东部地区无论是起始均值还是从年均增量都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经营性收入的 地区差距最小,财产性收入差距对农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较高,工资性收入差距是主要原因。 因此,提高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而加速提高落后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是 下一步政策制定关键点。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地区差距; 工资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中图分类号: F014.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76X(2014)04-0118-06 一、引 言 2013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2014 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积极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成为六大任务之一。会议要求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一方面要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 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 精准性,另一方面要和扶贫有机统一起来,区域 增长的同时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这表 明,在国家政策制定层面已经将跨地区的收入差 距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同时也对收入地区差距 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民收入地区差距问题的研究是在我国居民 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的研究基础上开展 的。由于我国具有人口众多、地区异质性强的大 国特点,收入差距研究的意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 义。王小鲁和樊纲[1]认为,我国收入差距持续 扩大对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公正与稳定都提出 了挑战。更进一步,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和扩大内需角度看,农村市场需求不足是我 国长期面临的结构性难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 与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居民相比,农民收入 的绝对水平和增速明显要低许多,农民收入水平 及其分配状况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扩大 收稿日期: 2014-02-2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兼论农地流转市场的交易成本及其变 化” (712032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研究: 社会管理和拆迁改造” (712030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农村环境建设公共投资的供给机制与投资效率研究” (71103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 “中国农产品安全战略研究” 作者简介: 郜亮亮 (1981 - ),男,山西高平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村政策和土地制度等方面的研究。E-mail: gaoll @ cass. org. cn
我国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探源 119 内需政策的落实。吕耀和王兆阳认为,为了经营性收入增速放缓成为农民收入增速减缓的主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除增加农民收入总体水因,而这主要源于农产品产量供给相对过剩和农 平外,还要注意调节农民收入差距,因为收入集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等原因。上述研究虽然对农民 中在少数地区或少数人群不利于消费市场的扩大。收入差距的源头进行了探索,但没有系统研究不 曾国安和胡晶晶基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视角,利同地区农民收入的动态变化趋势,尤其是工资性 用2000-2005年的数据对不同收入来源对城乡居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等具体项目的变 民收人差距的贡献度进行计算并比较研究。 化趋势,因此,也就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缩小农 从区域比较来看,区域间的农民收入差距问民收入地区差距的对策 题由来已久,省际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 综上所述,对于最近几年不断扩大的农民收 入水平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王小鲁和樊纲的入地区差距问题,运用规范的计量分析方法和近 认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之年的数据进行系统的经验研究是有益的,研究结 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果将会对缩小农民收入差距政策制定和理论验证 相对差距都比较大,要缩小区域差距还要经历一支持。鉴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利用2005 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家惠农政策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层混 的推广,我国农民的收入近几年来迅速提高,但合效应面板模型,经验分析了农民纯收入的地区 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依然较大。农村居民家庭人差异,并探讨了不同收入源的地区差异,并对缩 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上升到2011年的小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6977元,在我国不同经济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的 大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问题也非 二、不同地区农民家庭纯收入的变化趋势 常突出,导致农民收入的区域差距较大。东部地 我国是一个存在显著地区差异的大国,同经 区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速从2005年的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类似,中国的农民收入也存 8.8%增至2011年的11.4%,中部地区从7.2%在非常大的地区差距。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增至13.0%,西部从9.3%增至13.1%,东、(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显示,东部地区农 中、西部农民收入增速的差距不大,但较大的初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 始水平差距使得东部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是西部略高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速略慢 的2倍、中部的1.5倍,农民收入地区差距的扩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 大无疑又加重了我国整体的收入差距问题,这使2005年的4587元增加到2011年7716元(年 得我国不仅要面临严峻的城乡差距,还得面对日均增长9.7%),西部地区从2131元增至3899 趋严重的农民收入差距问题 元(年均增长11.9%),中部地区从2829元增 对于不断扩大跨地区的农民收入差距问题,加到5165元(年均增长11.8%)。尽管中西部 部分学者利用早期的数据开展了一些研究。万广地区农民纯收入的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但是由于 华国研究表明,在20世纪末,我国农村区域间东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初始值显著高于中西部, 收入差异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导致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依然存在较大的收入 化密切相关。邹薇和张芬通过考察农民收入差距,受发展起步阶段不同步等因素的影响,中 和教育程度的地区差异之后,认为农村地区间日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在2005年就和东部地区存 趋扩大的收入差距主要来自于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在不小的差距,除非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能以更 扩大,而工资性收入又同非农就业机会密切相快的速度增长,否则,就很难缩小和东部地区的 关,因此,缩小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一方面要差距。 依赖于落后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开 整体而言,我国农民纯收入的各项来源中, 拓落后地区的就业机会并促使落后地区的农村劳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占主导地位,这两个部 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李晓超的认为,部分农分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差异的影响更大,它们在农 民经营性收入增速缓慢也是农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民纯收入中的占比在不同地区呈现截然不同的变 主要原因,工资性收入和财产转移性收入虽然有化趋势。如表1所示,2005-2011年期间,东 所减缓,但仍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而部分地区部地区工资性收入的占比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内需政策的落实。吕耀和王兆阳[2]认为,为了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除增加农民收入总体水 平外,还要注意调节农民收入差距,因为收入集 中在少数地区或少数人群不利于消费市场的扩大。 曾国安和胡晶晶[3]基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视角,利 用 2000—2005 年的数据对不同收入来源对城乡居 民收人差距的贡献度进行计算并比较研究。 从区域比较来看,区域间的农民收入差距问 题由来已久,省际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 入水平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王小鲁和樊纲[4] 认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之 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 相对差距都比较大,要缩小区域差距还要经历一 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家惠农政策 的推广,我国农民的收入近几年来迅速提高,但 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依然较大。农村居民家庭人 均纯收入由 2005 年的 3 255 元上升到 2011 年的 6 977 元,在我国不同经济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的 大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问题也非 常突出,导致农民收入的区域差距较大。东部地 区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速从 2005 年的 8. 8% 增至 2011 年的 11. 4% ,中部地区从 7. 2% 增至 13. 0% ,西 部 从 9. 3% 增 至 13. 1% ,东、 中、西部农民收入增速的差距不大,但较大的初 始水平差距使得东部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是西部 的 2 倍、中部的 1. 5 倍,农民收入地区差距的扩 大无疑又加重了我国整体的收入差距问题,这使 得我国不仅要面临严峻的城乡差距,还得面对日 趋严重的农民收入差距问题。 对于不断扩大跨地区的农民收入差距问题, 部分学者利用早期的数据开展了一些研究。万广 华[5]研究表明,在 20 世纪末,我国农村区域间 收入差异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 化密切相关。邹薇和张芬[6]通过考察农民收入 和教育程度的地区差异之后,认为农村地区间日 趋扩大的收入差距主要来自于工资性收入差距的 扩大,而工资性收入又同非农就业机会密切相 关,因此,缩小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一方面要 依赖于落后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开 拓落后地区的就业机会并促使落后地区的农村劳 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李晓超[7]认为,部分农 民经营性收入增速缓慢也是农民收入差距扩大的 主要原因,工资性收入和财产转移性收入虽然有 所减缓,但仍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而部分地区 经营性收入增速放缓成为农民收入增速减缓的主 因,而这主要源于农产品产量供给相对过剩和农 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等原因。上述研究虽然对农民 收入差距的源头进行了探索,但没有系统研究不 同地区农民收入的动态变化趋势,尤其是工资性 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等具体项目的变 化趋势,因此,也就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缩小农 民收入地区差距的对策。 综上所述,对于最近几年不断扩大的农民收 入地区差距问题,运用规范的计量分析方法和近 年的数据进行系统的经验研究是有益的,研究结 果将会对缩小农民收入差距政策制定和理论验证 支持。鉴于上述研究现状,本 文 利 用 2005— 2011 年中国 31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层混 合效应面板模型,经验分析了农民纯收入的地区 差异,并探讨了不同收入源的地区差异,并对缩 小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不同地区农民家庭纯收入的变化趋势 我国是一个存在显著地区差异的大国,同经 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类似,中国的农民收入也存 在非常大的地区差距。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 (以 2000 年不变价格计算) 显示,东部地区农 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 略高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速略慢 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 2005 年的 4 587 元增加到 2011 年 7 716 元 (年 均增长 9. 7% ),西部地区从 2 131 元增至3 899 元 (年均增长 11. 9% ),中部地区从 2 829 元增 加到5 165元 (年均增长 11. 8% )。尽管中西部 地区农民纯收入的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但是由于 东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初始值显著高于中西部, 导致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依然存在较大的收入 差距,受发展起步阶段不同步等因素的影响,中 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在 2005 年就和东部地区存 在不小的差距,除非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能以更 快的速度增长,否则,就很难缩小和东部地区的 差距。 整体而言,我国农民纯收入的各项来源中, 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占主导地位,这两个部 分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差异的影响更大,它们在农 民纯收入中的占比在不同地区呈现截然不同的变 化趋势。如表 1 所示,2005—2011 年期间,东 部地区工资性收入的占比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三 我国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探源 911
120 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第4期总第365期 个地区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都显著提高52%,中部地区从64%降低到53%,在工业化 了,其中东部地区从2005年的45%提高到2011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农民对于经营性收入 年的50%,西部地区从28%增至35%,中部地的依赖程度较低且逐年较低,而以农业为主的中 区则从29%提高到36%。由于工资性收入主要西部农民对经营性收入的依赖程度依然超过了 源自非农收入,因此,工资性收入占比的提高说50%。财产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非常小,并 明过去几年内中国的农业劳动力不断转移到非农且这一占比在东、中、西部均未发生明显变动 产业,这一趋势也主要得益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转移性收入在东、中、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中的 程的推进。经营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都出现占比都上升了,西部地区从6%上升到10%,中 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东部地区从2005年的47%部地区从4%增加大8%,东部地区则从5%增 降至2011年的37%,西部地区由64%减小到至9%。 表1 不同来源收入在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的占比(%) 东部 工资经营财产转移工资经营财产转移工资经营财产转移 20054 200646 454407 0 600 61 200746 200846 47 32583 200947 32 201150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数据粗略计算 、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变异系数的结构数据,很难利用吉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流行的指 分析 标刻画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鉴于上述原因,本 文利用2005-2011年的省级数据,运用变异系 如前文所述,虽然中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数( Coefficient of variance,简写为Cv)测度全 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依然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差异 较大。农民纯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程度,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CV=(S/X) 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大项组成,从这100,其中,S为标准差,Ⅹ是平均值 四个重要来源着手分析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是个 我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主要收入来源变 较为适宜的研究视角。由于缺少系统的微观调查异系数的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 140 1200 1.000 一纯收入 T资收入 0.600 一经营收入 产收入 0200 一转移收入 0 2005 2007 2010 20l1 图1我国各省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不同来源纯收入的变异系数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数据计算
个地区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都显著提高 了,其中东部地区从 2005 年的 45% 提高到 2011 年的 50% ,西部地区从 28% 增至 35% ,中部地 区则从 29% 提高到 36% 。由于工资性收入主要 源自非农收入,因此,工资性收入占比的提高说 明过去几年内中国的农业劳动力不断转移到非农 产业,这一趋势也主要得益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 程的推进。经营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都出现 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东部地区从 2005 年的 47% 降至 2011 年的 37% ,西部地区由 64% 减小到 52% ,中部地区从 64% 降低到 53% ,在工业化 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农民对于经营性收入 的依赖程度较低且逐年较低,而以农业为主的中 西部农民对经营性收入的依赖程度依然超过了 50% 。财产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非常小,并 且这一占比在东、中、西部均未发生明显变动。 转移性收入在东、中、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中的 占比都上升了,西部地区从 6% 上升到 10% ,中 部地区从 4% 增加大 8% ,东部地区则从 5% 增 至 9% 。 表 1 不同来源收入在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的占比 (% ) 年 份 东 部 西 部 中 部 工资 经营 财产 转移 工资 经营 财产 转移 工资 经营 财产 转移 2005 45 47 3 5 28 63 3 6 30 64 2 4 2006 46 45 3 5 30 60 3 7 32 61 2 5 2007 46 45 4 5 31 60 3 7 32 60 3 5 2008 46 43 4 7 31 57 3 9 32 58 3 7 2009 47 41 4 8 32 55 3 10 33 56 3 8 2010 48 40 4 8 34 54 3 9 34 55 3 8 2011 50 37 4 9 35 52 3 10 36 53 3 8 数据来源: 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数据粗略计算。 三、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 变异系数的结构 分析 如前文所述,虽然中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 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依然 较大。农民纯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 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大项组成,从这 四个重要来源着手分析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是个 较为适宜的研究视角。由于缺少系统的微观调查 数据,很难利用吉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流行的指 标刻画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鉴于上述原因,本 文利用 2005—2011 年的省级数据,运用变异系 数 (Coefficient of Variance,简写为 CV) 测度全 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差异 程度,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CV = ( S /X) × 100,其中,S 为标准差,X 是平均值。 我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主要收入来源变 异系数的计算结果如图 1 所示。 图 1 我国各省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不同来源纯收入的变异系数 数据来源: 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数据计算。 021 财经问题研究 2014 年第 4 期 总第 365 期
我国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探源 121 计算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的变异系数最 y=丌a+ Toyear+Ea,EaN 小,财产性收入的变异系数最大,这说明财产性 为了分析不同地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变 收入的地区差距最大,而经营性收入的地区差距化轨迹的差异,需要引入包含地区虚拟变量的第 最小。经营性收入的变异系数从2005年的二层模型,这样就能分析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初 0.260增加到2011年的0.320,纯收入的变异系始值和年增长值的统计差异,对四大类主要收入 数从0.450降至0.400,工资收入的变异系数从源的类似分析可以明晰农民收入地区差距的主 0.930降至0.710,转移收入的变异系数从2008因。在第二层模型中,τ是第一层模型估计出 年开始快速上升,而财产性收入变异系数呈现倒来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初始值,y是各省 U型变化趋势。综上所述,除经营性收入外,其的平均值,是反映东部、西部和中部的地区虚 他主要收入来源的地区差距都高于纯收入的地区拟变量,通过估计yo能够反映农民家庭人均纯 差距 收入的初始值的地区差距,收入年增长值π1用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的省级差距类似的方法估计,模型通过极大似然法估计,用 不仅低于纯收入,也远低于工资性收入、财产性TATA软件中的 mixed程序包实现。第二层次 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通过缩小经营性收入差距减模型 小农民收入地区差距的空间不大。与此形成鲜明 a=Yo+∑y02a+qa,m1=y+∑Yy+q 对比的是,由于土地等要素价格的巨大地区差 本文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 异,财产性收入的地区差距远高于其他收入类型2011年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 的地区差距,但财产性收入差距的缩小难以在短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数 期内实现。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工资性收入差距据,分析各地区农民收入的变动趋势,东部地区 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考虑到工资性收入在农包括北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江 收入中的占比较高,说明缩小工资性收入是缩苏、辽宁、山东、上海、天津和浙江,西部地区 小农民收入地区差距的关键点。 包括甘肃、贵州、宁夏、青海、陕西、四川、西 藏、新疆、云南和重庆,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河 四、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计量分析 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西、内蒙古 如前文所述,人均纯收入和主要收入来源变和山西,主要变量的基本统计情况如表2所示。 异系数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 表2 进入模型变量的基本统计 单位:元 地区差距依然较大,进一步实证分析四类主要收二变量观测值均值标准譟差最小值最大值 入变化趋势的地区差异对理解农民纯收入地区差庭人均纯收入214302040140120 距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了达成上述研究目工性数入21800题的 标,需要从统计角度判断各地区不同收入源初始 财产性收入217160195.01570180 值和增速的差异,本文采用较为新颖的多层混合转人2m350现80525 效应模型( Multilevel Mixed Effects Model)圆分 析中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地区差距。 多层混合效应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所有 混合效应模型不仅能刻画所有省份农村家庭模型都以东部地区作为基准组。第2列显示的是 人均纯收入的整体变化轨迹,还能分析不同地区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回归结果,东部地区的初 省份收入变化轨迹的差异。具体而言,该模型可始值为3929088元且在统计上显著,西部地区 以分析不同地区农民收入初始值和增速的系统差显著地比东部地区低2217.591元,中部地区显 异,模型由以下两个层次的回归方程构成,在第著地比东部地区低1588.539元,这说明农民家 层模型中,省份i在t年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庭人均纯收入在2005年就存在相当大的地区差 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距。在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量方面,东部地 转移性收入)ya,等于其初始值τo和年增长值区年均增加506.080元且在统计上显著,西部地 丌1乘以时间跨度 year的组合,这个方程主要用区的年均增量比东部地区显著地低214.862元, 来描述所有省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整体轨中部地区的年均增量比东部地区显著地低 迹。第一层模型 127.836元。上述结果说明无论从起始值还是从
计算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的变异系数最 小,财产性收入的变异系数最大,这说明财产性 收入的地区差距最大,而经营性收入的地区差距 最小。经营性收入的变异系数从 2005 年 的 0. 260 增加到 2011 年的 0. 320,纯收入的变异系 数从 0. 450 降至 0. 400,工资收入的变异系数从 0. 930 降至 0. 710,转移收入的变异系数从 2008 年开始快速上升,而财产性收入变异系数呈现倒 U 型变化趋势。综上所述,除经营性收入外,其 他主要收入来源的地区差距都高于纯收入的地区 差距。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的省级差距 不仅低于纯收入,也远低于工资性收入、财产性 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通过缩小经营性收入差距减 小农民收入地区差距的空间不大。与此形成鲜明 对比的是,由于土地等要素价格的巨大地区差 异,财产性收入的地区差距远高于其他收入类型 的地区差距,但财产性收入差距的缩小难以在短 期内实现。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工资性收入差距 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考虑到工资性收入在农 民收入中的占比较高,说明缩小工资性收入是缩 小农民收入地区差距的关键点。 四、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 计量分析 如前文所述,人均纯收入和主要收入来源变 异系数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 地区差距依然较大,进一步实证分析四类主要收 入变化趋势的地区差异对理解农民纯收入地区差 距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了达成上述研究目 标,需要从统计角度判断各地区不同收入源初始 值和增速的差异,本文采用较为新颖的多层混合 效应模型 ( Multilevel Mixed Effects Model)[8] 分 析中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地区差距。 混合效应模型不仅能刻画所有省份农村家庭 人均纯收入的整体变化轨迹,还能分析不同地区 省份收入变化轨迹的差异。具体而言,该模型可 以分析不同地区农民收入初始值和增速的系统差 异,模型由以下两个层次的回归方程构成,在第 一层模型中,省份 i 在 t 年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 入 (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 转移性收入) yit,等于其初始值 π0i和年增长值 π1i乘以时间跨度 yearit的组合,这个方程主要用 来描述所有省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整体轨 迹。第一层模型: yit = π0i + π1iyearit + εit,εit ~ N (0,σ3 ε ) 为了分析不同地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变 化轨迹的差异,需要引入包含地区虚拟变量的第 二层模型,这样就能分析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初 始值和年增长值的统计差异,对四大类主要收入 源的类似分析可以明晰农民收入地区差距的主 因。在第二层模型中,π0i 是第一层模型估计出 来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初始值,γ00 是各省 的平均值,z0i是反映东部、西部和中部的地区虚 拟变量,通过估计 y0i能够反映农民家庭人均纯 收入的初始值的地区差距,收入年增长值 π1i用 类似的方法估计,模型通过极大似然法估计,用 STATA 软件中的 xtmixed 程序包实现。第二层次 模型: π0i = γ00 + ∑γ0jz0i + φ0i,π1i = γ10 + ∑γ1jz0i + φ1i 本文用我国 31 个省 (市、自治区) 2005— 2011 年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数 据,分析各地区农民收入的变动趋势,东部地区 包括北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江 苏、辽宁、山东、上海、天津和浙江,西部地区 包括甘肃、贵州、宁夏、青海、陕西、四川、西 藏、新疆、云南和重庆,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河 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西、内蒙古 和山西,主要变量的基本统计情况如表 2 所示。 表 2 进入模型变量的基本统计 单位: 元 变 量 观测值 均 值 标准误差 最小值 最大值 家庭人均纯收入 217 4 351. 200 2 044. 400 1 755. 400 12 327. 600 工资性收入 217 1 831. 200 1 548. 500 182. 800 8 057. 500 家庭经营纯收入 217 2 018. 100 644. 400 477. 300 3 825. 500 财产性收入 217 164. 700 195. 500 15. 700 1 180. 300 转移性收入 217 337. 200 330. 800 49. 200 2 641. 500 多层混合效应的回归结果如表 3 所示,所有 模型都以东部地区作为基准组。第 2 列显示的是 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回归结果,东部地区的初 始值为 3 929. 088 元且在统计上显著,西部地区 显著地比东部地区低 2 217. 591 元,中部地区显 著地比东部地区低 1 588. 539 元,这说明农民家 庭人均纯收入在 2005 年就存在相当大的地区差 距。在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量方面,东部地 区年均增加 506. 080 元且在统计上显著,西部地 区的年均增量比东部地区显著地低 214. 862 元, 中部 地 区 的 年 均 增 量 比 东 部 地 区 显 著 地 低 127. 836 元。上述结果说明无论从起始值还是从 我国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探源 121
122 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第4期总第365期 增量看,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析不同收入来源收入的地区差异就显得非常有 的差距都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考虑到不同收入必要。 来源在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差异, 表3 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回归结果 纯收入 工资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起始均值 (262.380 (250.878) (95.706) (25.110) (24.342) 2217.591-1450.291 614.679 4.352 西部虚拟变量 (389.173) (372.112) (141.954) (36.106) 1588.539 1226.133 197.901 -70.727 中部虚拟变量 (383.223 (146.193) (38.356) (37.184) 506.080 288.126 97.220 35.280 85.444 东部(增速) (30.036) (22.636) (19.779) (6.135) (15.950) 12.224 38.163 西部(增速 (44.551) (33.575) (29.337) (23.657) 18.888 中部(增速) (45.881) (34.577) (30.213) (9.371) 24.363) 注:、“和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 工资性收入地区增长差异的回归结果见表3增量方面,东部地区年均增加97.220元且在统 第3列。东部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初始值为1计上显著,西部和东部地区年均増量的差距在统 868.114元且在统计上显著,西部地区工资性收计上不显著,中部地区的年均增量比东部高 入初始值显著比东部低1450.291元,中部地区60.018元且在统计上显著。上述结果表明,经 比东部显著低1226.133元,同农民家庭人均纯营性收入的初始值和工资性收入的初始值相差不 收入相比,工资性收入初始值的地区差距更大大,但工资性收入的年均增量大大高于经营性收 (西部地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比东部地区低入的年均增量。在地区差距方面,东部和西部地 56.4%,中部地区比东部地区低40.4%;西部区存在起始均值的差异,中部和东部地区存在年 地区工资性收入比东部地区低77.6%,中部地均增量的差异,其他地区差异在统计上不显著。 区比东部地区低65.6%)。在工资性收入的增量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地区增长差异的回 方面,东部地区年均增加288126元且在统计上归结果见表3第5和6列。在财产性收入和转移 显著,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量比东部地区显著地低性收入的初始均值方面,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 160.582元,中部地区的年均增量比东部地区显都存在显著的差距,但差距并不大。在财产性收 著地低136.407元,这说明工资性收入増速的地入的增量方面,东部地区年均增加35.280元, 区差距大于纯收入增速的地区差距,且这种差距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量显著比东部低28.329元, 主要存在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比东部地区显著低18.888元。在转移性收 的差距不太大 入方面,东部、西部和中部不存在统计上显著的 经营性收入地区增长差距的回归结果见表3差异。上述实证结果表明,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 第4列。东部地区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初始值为1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占比大大低于工资性收入 799.455元且在统计上显著,西部地区经营性收和经营性收入,各地区财产性收入的年均增量普 入初始值显著比东部低614.679元,中部和东部遍非常小,而各地区转移性收入的年均增量并不 地区的差距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在经营性收入的存在显著的差异
增量看,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的差距都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考虑到不同收入 来源在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差异, 分析不同收入来源收入的地区差异就显得非常有 必要。 表 3 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回归结果 纯收入 工资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起始均值 西部虚拟变量 中部虚拟变量 东部 (增速) 西部 (增速) 中部 (增速) 3 929. 088*** 1 868. 114*** 1 799. 455*** 137. 815*** 123. 771*** (262. 380) (250. 878) (95. 706) (25. 110) (24. 342) - 2 217. 591*** - 1 450. 291*** - 614. 679*** - 88. 336** - 64. 352* (389. 173) (372. 112) (141. 954) (37. 244) (36. 106) - 1 588. 539*** - 1 226. 133*** - 197. 901 - 93. 843** - 70. 727* (400. 792) (383. 223) (146. 193) (38. 356) (37. 184) 506. 080*** 288. 126*** 97. 220*** 35. 280*** 85. 444*** (30. 036) (22. 636) (19. 779) (6. 135) (15. 950) - 214. 862*** - 160. 582*** 12. 224 - 28. 329*** - 38. 163 (44. 551) (33. 575) (29. 337) (9. 099) (23. 657) - 127. 836*** - 136. 407*** 60. 018** - 18. 888** - 32. 548 (45. 881) (34. 577) (30. 213) (9. 371) (24. 363) 注:* 、** 和*** 分别表示 10% 、5% 和 1% 的显著性水平。 工资性收入地区增长差异的回归结果见表 3 第 3 列。东部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初始值为 1 868. 114 元且在统计上显著,西部地区工资性收 入初始值显著比东部低 1 450. 291 元,中部地区 比东部显著低 1 226. 133 元,同农民家庭人均纯 收入相比,工资性收入初始值的地区差距更大 (西部地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比东部地区低 56. 4% ,中部地区比东部地区低 40. 4% ; 西部 地区工资性收入比东部地区低 77. 6% ,中部地 区比东部地区低 65. 6% )。在工资性收入的增量 方面,东部地区年均增加 288. 126 元且在统计上 显著,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量比东部地区显著地低 160. 582 元,中部地区的年均增量比东部地区显 著地低 136. 407 元,这说明工资性收入增速的地 区差距大于纯收入增速的地区差距,且这种差距 主要存在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 的差距不太大。 经营性收入地区增长差距的回归结果见表 3 第 4 列。东部地区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初始值为 1 799. 455 元且在统计上显著,西部地区经营性收 入初始值显著比东部低 614. 679 元,中部和东部 地区的差距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在经营性收入的 增量方面,东部地区年均增加 97. 220 元且在统 计上显著,西部和东部地区年均增量的差距在统 计上不 显 著,中部地区的年均增量比东部高 60. 018 元且在统计上显著。上述结果表明,经 营性收入的初始值和工资性收入的初始值相差不 大,但工资性收入的年均增量大大高于经营性收 入的年均增量。在地区差距方面,东部和西部地 区存在起始均值的差异,中部和东部地区存在年 均增量的差异,其他地区差异在统计上不显著。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地区增长差异的回 归结果见表 3 第 5 和 6 列。在财产性收入和转移 性收入的初始均值方面,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 都存在显著的差距,但差距并不大。在财产性收 入的增量方面,东部地区年均增加 35. 280 元, 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量显著比东部低 28. 329 元, 中部比东部地区显著低 18. 888 元。在转移性收 入方面,东部、西部和中部不存在统计上显著的 差异。上述实证结果表明,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 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占比大大低于工资性收入 和经营性收入,各地区财产性收入的年均增量普 遍非常小,而各地区转移性收入的年均增量并不 存在显著的差异。 221 财经问题研究 2014 年第 4 期 总第 365 期
我国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探源 123 综上所述,2005-2011年期间,中国农村农民最主要的财产,针对土地要素平等定价和制 家庭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定公平交易相关规则成为政策着力点,特别是占 无论是起始均值还是从年均增量都显著高于中西农村土地份额较大的农村集体土地相关产权确 部地区。将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细分到工资性收权、流转等关键点。第二,产业先行应成为新型 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个城镇化的题中之义,进一步帮扶农民生存技能的 部分看的话,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是农民纯转变。由于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主要差距主要 收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源于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下一阶段政策制定 最大,经营性收入的年均增量大大低于工资性收过程中要克服单纯土地、住房城镇化的弊端,让 入的年均增量,因此,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主农民转变为城镇人口的同时能够完成自身从业技 要差距应该主要源于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而能的提升,从第一产业真正转到第二产业、第三 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地区差距产业上来,相应的培训体系和产业化指标要求都 要么不大,要么在统计上不显著 应体现着城镇化推进过程。与此同时,应推动大 中小城市、小城镇产业分工协作,逐步提升城市 五、结论和政策含义 间产业分工水平,对承载大量农民进城的城镇进 与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备受关注相 行产业布局和政策扶持倾斜,赋予其与农民人口 比,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长期受到了忽视,厘清增长同步的产业承载力 农民收入地区差距的源头,不仅能为缩小收入差 综上所述,提高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距提供指导,还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思路。 发展水平,进而加速提高落后地区农民工资性收 本文利用200-2011年我国农村家庭人纯,是缩小农民收入地区差距的关键点,随着不 收入的相关数据,通过变异系数和多层混合效应同地区工业化和城镇水平的趋同,农民获取的财 模型等计量统计方法,经验分析了农民收入地区产性收入也将趋同,进而渐进地缩小农民收入的 差距的现状和主要来源。研究表明:(1)东部地区差距。 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速略慢于中西部地区,尽管中 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但是参考文献 由于东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初始值显著高于中西 D]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 部地区,导致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依然存在较 分析叮.经济研究,2005,(10):24-36 大的收入差距。(2)我国农民纯收入的各项来 D2]吕耀,王兆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分配差距的 实证分析D].中国农村经济,2001,(6):18-24 源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占主导地位,工B3]曾国安,胡晶晶.200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 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都显著提高,经营性 距形成和扩大的原因:收入来源结构角度的分析 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 门.财贸经济,2008,(3):53-58 低。(3)经营性收入的变异系数最小,财产性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 收入的变异系数最大,这说明财产性收入的地区 因素D].经济研究,1994,(1):33-44 差距最大,而经营性收入的地区差距最小。(4)5]万广华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 我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的实证分析D].经济研 8,(5) 东部地区无论是起始均值还是从年均增量都显著 6]邹薇,张芬.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 D.中国社会科学,2006,(2):67-79 高于中西部地区。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最大 ]李晓超.农民收入增长为何变慢?.经济月刊, 经营性收入的年均增量大大低于工资性收入的年 2000,(4):34-3 均增量,因此,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主要差距] Singer,J.D., Willett,J.B. Applie 应该主要源于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 Data Analysis: Modeling Change and Event 因此,缩小农民收入地区差距的主要政策方 Occurrenc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向应该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给予农民 2003. 更多财产权利前提下,推进土地等要素平等交 换。由于财产性收入的变异系数最大,而土地是 (责任编辑:孟耀)
综上所述,2005—2011 年期间,中国农村 家庭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 无论是起始均值还是从年均增量都显著高于中西 部地区。将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细分到工资性收 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个 部分看的话,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是农民纯 收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 最大,经营性收入的年均增量大大低于工资性收 入的年均增量,因此,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主 要差距应该主要源于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而 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地区差距 要么不大,要么在统计上不显著。 五、结论和政策含义 与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备受关注相 比,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长期受到了忽视,厘清 农民收入地区差距的源头,不仅能为缩小收入差 距提供指导,还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思路。 本文利用 2005—2011 年我国农村家庭人纯 收入的相关数据,通过变异系数和多层混合效应 模型等计量统计方法,经验分析了农民收入地区 差距的现状和主要来源。研究表明: (1) 东部 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速略慢于中西部地区,尽管中 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但是 由于东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初始值显著高于中西 部地区,导致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依然存在较 大的收入差距。 (2) 我国农民纯收入的各项来 源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占主导地位,工 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都显著提高,经营性 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 低。(3) 经营性收入的变异系数最小,财产性 收入的变异系数最大,这说明财产性收入的地区 差距最大,而经营性收入的地区差距最小。(4) 我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东部地区无论是起始均值还是从年均增量都显著 高于中西部地区。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最大, 经营性收入的年均增量大大低于工资性收入的年 均增量,因此,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主要差距 应该主要源于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 因此,缩小农民收入地区差距的主要政策方 向应该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给予农民 更多财产权利前提下,推进土地等要素平等交 换。由于财产性收入的变异系数最大,而土地是 农民最主要的财产,针对土地要素平等定价和制 定公平交易相关规则成为政策着力点,特别是占 农村土地份额较大的农村集体土地相关产权确 权、流转等关键点。第二,产业先行应成为新型 城镇化的题中之义,进一步帮扶农民生存技能的 转变。由于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主要差距主要 源于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下一阶段政策制定 过程中要克服单纯土地、住房城镇化的弊端,让 农民转变为城镇人口的同时能够完成自身从业技 能的提升,从第一产业真正转到第二产业、第三 产业上来,相应的培训体系和产业化指标要求都 应体现着城镇化推进过程。与此同时,应推动大 中小城市、小城镇产业分工协作,逐步提升城市 间产业分工水平,对承载大量农民进城的城镇进 行产业布局和政策扶持倾斜,赋予其与农民人口 增长同步的产业承载力。 综上所述,提高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发展水平,进而加速提高落后地区农民工资性收 入,是缩小农民收入地区差距的关键点,随着不 同地区工业化和城镇水平的趋同,农民获取的财 产性收入也将趋同,进而渐进地缩小农民收入的 地区差距。 参考文献: [1] 王小鲁,樊纲 . 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 分析[J]. 经济研究,2005,(10):24 - 36. [2] 吕耀,王兆阳 .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分配差距的 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1,(6):18 - 24. [3] 曾国安,胡晶晶 . 2000 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 距形成和扩大的原因:收入来源结构角度的分析 [J]. 财贸经济,2008,(3):53 - 58. [4] 王小鲁,樊纲 .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 因素[J]. 经济研究,1994,(1):33 - 44. [5] 万广华 . 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 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 ,1998,(5): 50. [6] 邹薇,张芬 . 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 [J]. 中国社会科学,2006,(2):67 - 79. [7] 李晓超 . 农民收入增长为何变慢? [J]. 经济月刊, 2000,(4):34 - 35. [8] Singer,J. D. ,Willett,J. B. Applied Longitudinal Data Analysis: Modeling Change and Event Occurrence[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责任编辑: 孟 耀) 我国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探源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