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2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Feb.2017 第33卷第1期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33 No. 1 读书与研究 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以茶与咖啡两种文化为例 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文化的不同,如茶与唧 啡在理念与行为方式的差异,了解这两种文化背后所隐含的思维方式差异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茶文化和咖啡文化。 茶文化背后所隐藏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整体性、过程性、关联性和直觉体悟式思维,茶作为文化的载体超越了其自然属 性,成为一种承載中国传统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介质。而西方的咖啡文化体现的是一种二元性、线性和逻 辑性思维,咖啡作为一种对象性的物质被进行科学的、理性的探究并加以消费,较少作为一种价值承载的中介。 〔关键词〕茶,咖啡,文化,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7)01-0048-08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特定区域和民族的人洲和北美。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作为饮品的茶 们会根据他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凝聚成认知和习惯,与咖啡似乎已经不再受限于地域及其传统文化,为世 并形成特殊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一种特定文化界各地的人们所共享,但很少有人深究这两者所烙有 主体固定了的思维习性的基本状态,包括思维结构、的各自区域、民族思维方式的特征。本文将以茶文化 价值取向、认知属性、审美情趣等,它是文化中最深与咖啡文化为例,来探究两者背后所隐藏的中西思维 层次的一部分,也是最为稳定的一部分,一旦形成,人方式差异。 们就会在这种稳定状态下,以惯用思维模式进行思维 并行为。思维方式体现在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比 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尤其体 茶和咖啡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现在哲学、语言、美学、文学、艺术、医学、宗教以及政 治、经济、法律、教育、外交、生产和日常生活实践 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茶的英文学名最早见 中。思维文化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于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植物种志》,他在书中把茶 因,要深入研究具体的文化现象,就需要深入研究文的学名定为“ Thea Sinensis”。“ Sinensis”是拉丁文 化现象背后起作用的思维方式 中国”的意思。中国的“茶”字最早见于唐朝的《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饮用茶的国家。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由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将 茶发源于神农氏,兴起于唐朝,繁盛于宋代,发展传播“茶”字固化并由此传播至今2。历史上真正意义的 于明清,迄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茶与其所根植的饮茶起于何时难以确认,根据《中国风俗史》中所记 中国文化所衍生出来的茶文化,渗透于中国人生活的载的“周初至周之中叶,饮物有酒、醴、浆、涪,此外犹 方方面面。与之相对,西方人最受欢迎的饮品是咖有种种饮料,而茶其著。”这表明,在殷周时期,茶才从 啡。咖啡源于非洲,发展于阿拉伯和埃及,风靡于欧药用转变为日常饮品。秦朝统一中国后,茶叶便沿长 〔收稿时间〕2016-09-10 〔项目基金〕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院阶段性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原理(1982-),女,河南省新乡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ase
2017年 2月 第 33卷 第 1期 北京科技 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of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ering (SocialSciencesEdition) Feb.2017 Vo1.33 No.1 读书与研 究 中西思维方式 比较 — — 以茶与咖啡两种文化为例 原 理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 ,北京 100872) [摘 要] 思维 方式的差 异是 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 原 因,中西不 同的思维 方式 导致 了文 化 的不 同,如茶 与咖 啡在理念 与行 为方式的差异 ,了解这 两种 文化 背后 所隐含 的思 维方 式差 异有助 于我 们真 正理解 茶 文化和 咖 啡文化 。 茶 文化背后所隐藏的思维方式是 一种整体 性、过程性 、关联 性和 直觉体 悟 式思维 ,茶作 为文 化的载体超 越 了其 自然属 性 ,成为一种承载 中国传 统道德理 想和精神境界 的一个 重要介质 。而西方的咖啡文化体 现的是 一种二元 性、线性和逻 辑 性思维,咖啡作为 一种 对象性的物质被进行科学 的、理性 的探 究并加 以消费,较少作为 一种价值承 载的 中介。 [关键词] 茶,咖啡,文化,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7)O1—0048—08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 中,特定区域和民族 的人 们会根据他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凝 聚成认知和习惯 , 并形成特殊的思维方式。思 维方式是一种特定文化 主体 固定 了的思维 习性 的基本状态 ,包括思 维结构、 价值取向、认知属性、审美情趣等HJ,它是文化中最深 层次 的一部分 ,也是最为稳定的一部分 ,一旦形成 ,人 们就会在这种稳定状态下 ,以惯用思维模式进行思维 并行为 。思维方 式体现在 民族文 化的所有 领域 ,比 如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 ,尤其体 现在哲学 、语言 、美 学、文学、艺术 、医学 、宗教 以及政 治 、经济 、法 律、教育 、外交 、生产 和 日常生活 实践之 中。思维文化 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 因,要深入研究具体的文化现 象 ,就需要深人研究文 化现象背后起作用的思维方式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 、利用 和饮用茶的 国家。 茶发源于神农 氏,兴起于唐朝 ,繁盛 于宋代 ,发展传播 于明清 ,迄今 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茶与其所根植 的 中国文化所衍生 出来的茶文化 ,渗透于 中国人生活的 方方面面。与之相对 ,西方人 最受欢迎 的饮 品是 咖 啡。咖啡源于非洲 ,发展于阿拉伯和埃及 ,风靡 于欧 洲和北美。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作为饮 品的茶 与咖啡似乎 已经不再受限于地域及其传统文化 ,为世 界各地的人们所共享 ,但很少有人深究这两者所烙有 的各 自区域、民族思维方式的特征。本文将以茶文化 与咖啡文化为例 ,来探究两者背后所 隐藏 的中西思维 方 式 差异 。 一 、 茶和咖啡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地 区,茶的英文学名最早见 于瑞典植物学家林奈 的《植物种志》,他在书 中把茶 的学名 定 为 “TheaSinensis”。“Sinensis”是 拉 丁文 “中国”的意思。中国的“茶 ”字最早见于唐朝 的《百 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由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将 “茶”字固化并 由此传播 至今 j。历史上真正意义 的 饮茶起于何 时难 以确认 ,根据《中 国风俗史》中所记 载的“周初至周之 中叶,饮物有酒 、醴 、浆、涪 ,此外犹 有种种饮料 ,而茶其著。”这表明 ,在殷周时期 ,茶才从 药用转变为 日常饮 品。秦朝统一 中国后 ,茶 叶便沿 长 [收稿时 间]2016-09-10 [项目基金]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院阶段性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原理(1982-),女,河南省新乡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国家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 第33卷第1期 原理: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江而下传遍了半个中国,而茶叶作为商品形式向海外化,却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即表现为凝聚 传播最早始于4世纪末5世纪初。佛教由中国传入了中国传统价值追求、道德情操、伦理观念和审美取 高丽国时,茶叶也随之传人朝鲜半岛。新航路的开辟向的中国茶道。茶之所以能被选中并由此发展出 不但开始了西方人的世界之旅,也意味着他们开始接种文化现象并被发扬光大,是因为茶之淡泊、清纯、自 触到充满东方魅力的茶叶。 然、朴实的品格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一致的。在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茶成为了寻常人家的待客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是灵魂。“茶”字体现了 物,饮茶与以茶待客成为约定俗成的事。这时,饮“人在草木中”,茶生于天地草木之中,而人承天地之 茶不再仅仅为了解渴和提神醒脑,而是有识之士提倡精华,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道”是中国古代哲学 简朴“养廉”的首选。无论是以茶待客,还是用茶来的核心范畴,是万物之始,也是万物生成和发展的规 祭祀,都是一种表现精神和情操的手段。到了唐代,律和法则。在《茶经》中,陆羽极富创意地提出了“精 茶文化开始正式形成3,饮茶的方式自唐代以来逐渐行俭德”的茶道精神:“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 由药饮和粗放式煮饮,发展成为细煎慢啜的品饮,进精行俭德之人。”茶道即通过品茗来体悟人生,不断提 演进为艺术化、哲理化的茶文化。总体来说,中国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儒家强调中庸、仁爱和谐,以茶 饮茶文化经历秦汉的启蒙、六朝的萌芽、唐代的确立、养廉;道家倡导自然、清静,以茶求静;佛学讲求禅修 宋代的兴盛明清的简化和普及等阶段。人们在长期悟道以茶助禅。茶以载道,茶作为一种介质,为 的饮茶过程中,逐渐把饮茶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人们接近道、体验道、悟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随之产生了各种文化现象和社会功能4。 根据历史学家的发现,咖啡树最早生长在埃塞俄 茶的药用、食用,或粗放式的解渴饮用,仅仅只是比亚的卡发省(Kafa)。但阿拉伯人最早把咖啡豆晒 利用了茶的自然属性,满足了人的生理需要,而茶的干熬煮后,把汁液当作胃药来喝,认为可以有助消化。 品饮才是真正利用了茶所赋有的精神意味。对茶由后来发现咖啡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同时由于伊斯 饮”到“品”的转换,体现了对茶叶认识的质的飞跃,教圣经《古兰经》严禁教徒饮酒,因而就用咖啡取代 也说明人们开始通过开发并赋予茶叶崇高的精神属酒精饮料,作为提神的饮料而时常饮用。十五世纪以 性而发展出越来越丰富的茶文化,满足了中国古人社后,到圣地麦加朝圣的教徒陆续将咖啡带回居住地, 会心理上的需要。古代文人留下的大量诗词书画说使咖啡渐渐流传到埃及、叙利亚、伊朗和土耳其等国 明了茶与精神享受或价值追求的密切关系,“三分解宗教是促使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广泛流行,并最终演变 渴七分品”,茶会、茶宴茶礼等品饮形式使得品茶活世界性潮流的一个重要因素。咖啡进入欧陆归 动成为能够显示高雅情趣、寄托情感、修养身心的一功于土耳其当时的奥斯曼帝国,由于嗜饮咖啡的奥斯 种生活艺术。并且,中国传统的朴素自然的品饮艺术曼大军西征欧陆并在当地驻扎数年之久,在大军最后 理念,以及蕴藏在民间的各种饮茶习俗,也体现了中撒离时,留下了包括咖啡豆在内的大批补给品,维也 国文化的意蕴和中国人独特的思维形式和观点 纳和巴黎的人们得以凭着这些咖啡豆,和由土耳其人 从历史发展上看,唐代的茶文化既与文人的吟咏那里得到的烹制经验,而发展出欧洲的咖啡文化。虽 歌舞、琴棋书画相关联,也与佛教及朝廷的倡导有着然咖啡诞生于非洲,但是种植和家庭消费却离开了非 极其密切的关系。唐朝廷对佛教的推崇,促成了佛教洲本土,而且主要的饮用方式及其相应的文化习俗都 的兴盛,因为僧众坐禅需要茶的破睡功夫,寺院种茶是近代才逐渐出现的。实际上,正是欧洲人让咖啡重 制茶便逐渐成了风尚。宋代饮茶、斗茶之风兴起,茶返故地,将其引进他们的殖民地,在那里,由于有利的 文化的形式也开始丰富起来,茶诗、茶词、茶论大量出土地和气候条件,咖啡才得以兴旺繁荣。 现。明代倡导以散条茶代替茶饼,以沸水冲泡的淪饮 咖啡对于西方人来说,也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 法替代传统的研末煎饮法。饮茶法的变更导致了绿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欧洲结束了漫长的中世 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以及花茶等茶类的迅速纪,文艺复兴所代表的人文主义精神代替了沉闷的神 兴起与发展。清代时期,茶叶生产工艺已经十分成学思想,更多的欧洲上流社会的成员和普通公众日益 熟,茶叶成了出口产品的一个行业,茶文化活动丰富接纳和亲近咖啡,因为追求和享受幸福的人生是人文 多彩。 主义的主旨,在咖啡馆里喝着咖啡讨论人性以及有关 从思想根源上看,中国茶文化是在儒道佛思想的人的问题成了当时非常流行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塑造下形成的,它尽管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文1554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出现了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as
第 33卷 第 1期 原 理 :中西 思维方式 比较 49 江而下传遍了半个 中国,而茶叶作为商 品形式 向海外 传播最早始于 4世纪末 5世纪初。佛 教 由中国传人 高丽国时 ,茶叶也随之传入朝鲜半岛。新航路 的开辟 不但开始了西方人的世界之旅 ,也意味着他们开始接 触到充满东方魅力的茶叶。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茶成为了寻常人家 的待客 之物 ,饮茶与以茶待 客成 为约定俗 成的事。这时 ,饮 茶不再仅仅为了解渴和提神醒脑 ,而是有识之士提倡 简朴“养廉 ”的首选。无论是 以茶待客 ,还是 用茶来 祭祀 ,都是一种表现精 神和情操 的手段 。到 了唐代 , 茶文化开始正式形成 J,饮茶的方式 自唐代 以来逐渐 由药饮和粗放式煮饮 ,发展成为细煎慢啜的品饮 ,进 而演进为艺术化 、哲理化 的茶文化 。总体来说 ,中国 饮茶文化经历秦汉的启蒙 、六朝的萌芽 、唐代的确立 、 宋代的兴盛 、明清 的简化和普及等阶段。人们在长期 的饮茶过程 中,逐渐把饮茶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 随之产生了各种文化现象和社会功能 。 茶的药用、食用 ,或粗放式的解渴饮用 ,仅仅只是 利用了茶的 自然属性 ,满足了人 的生理需要 ,而茶 的 品饮才是真正利用 了茶所赋有 的精神 意味。对茶 由 “饮”到“品”的转换 ,体现了对茶叶认识 的质 的飞跃 , 也说 明人们开始通过开发并赋予茶叶崇高的精神属 性而发展 出越来越丰富的茶文化 ,满足了中国古人社 会心理上的需要 。古代文人 留下 的大量诗词书画说 明了茶与精神享受或价值追求 的密切关 系,“三分解 渴七分品”,茶会 、茶 宴、茶礼 等品饮形式使得品茶活 动成为能够显示高雅情趣 、寄托情感 、修养身心 的一 种生活艺术。并且 ,中国传统的朴素 自然 的品饮艺术 理念 ,以及蕴藏在 民间的各种饮茶 习俗 ,也体现 了中 国文化的意蕴和中国人独特的思维形式和观点。 从历史发展上看 ,唐代 的茶文化既与文人 的吟咏 歌舞 、琴棋书画相关联 ,也与佛 教及朝廷的倡 导有着 极其密切 的关系。唐朝廷对佛教的推崇 ,促成了佛教 的兴盛 ,因为僧众 坐禅需要茶 的破 睡功夫 ,寺院种茶 制茶便逐渐成 了风尚。宋代饮茶 、斗茶之风兴起 ,茶 文化的形式也开始丰富起来 ,茶诗 、茶词 、茶论大量 出 现。明代倡导 以散条茶代替茶饼 ,以沸水冲泡的渝饮 法替代传统的研末煎饮法。饮茶法 的变更 ,导致 了绿 茶 、黑茶 、白茶 、黄茶 、乌龙茶以及花茶等茶类 的迅速 兴起与发展。清代 时期 ,茶 叶生产 工艺 已经 十分 成 熟 ,茶叶成 了出 口产 品的一个行业 ,茶文化 活动丰富 多彩 。 从思想根源上看 ,中国茶文化是在儒道佛思想的 塑造下形成 的,它尽管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文 化 ,却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精髓 ,即表现 为凝 聚 了中国传统价值追求 、道德情操、伦理观念 和审美取 向的中国茶道。茶之所 以能被选 中并 由此发展 出一 种文化现象并被发扬光大,是因为茶之淡泊 、清纯 、自 然 、朴实的品格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一致的。在 中国茶文化 中,茶道是核心 ,是灵魂。“茶”字体现 了 “人在草木中”,茶生于天地草木之 中,而人承天地之 精华 ,与天地万物合 而为一。“道”是 中国古代 哲学 的核心范畴 ,是万物之 始 ,也是万物生成和发展的规 律和法则 。在《茶经》中,陆羽极富创 意地提 出了“精 行俭德”的茶道精神 :“茶之为用。味至寒 ,为饮最宜 精行俭德之人 。”茶道即通过品茗来体悟人生,不断提 高 自身的道德情操 。儒家强调 中庸 、仁爱 和谐 ,以茶 养廉 ;道家倡导 自然 、清静 ,以茶求静 ;佛学讲求禅修 、 悟道 ,以茶 助禅 J。茶 以载道 ,茶 作为一种介质 ,为 人们接近道 、体验道、悟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 根据历史学家的发现 ,咖啡树最早生长在埃塞俄 比亚的卡发省 (Kaffa)。但 阿拉伯人最早把咖啡豆晒 干熬煮后 ,把汁液当作 胃药来 喝,认为可以有助消化 。 后来发现咖啡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同时 由于伊斯兰 教圣经《古 兰经》严禁教徒饮酒 ,因而就用咖啡取 代 酒精饮料 ,作为提神 的饮料而时常饮用 。十五世纪以 后 ,到圣地麦加朝圣 的教徒陆续将咖啡带 回居住地 , 使咖啡渐渐流传到埃及 、叙利亚 、伊 朗和土耳其等国。 宗教是促使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广泛流行 ,并最终演变 为世界性潮流 的一个重要 因素 J。咖啡进入 欧陆归 功于土耳其 当时的奥斯曼帝国 ,由于嗜饮咖啡的奥斯 曼大军西征欧陆并在当地驻扎数年之久 ,在大军最后 撤离时,留下了包括咖啡豆在 内的大批补给 品,维 也 纳和巴黎的人们得以凭着这些咖啡豆 ,和 由土耳其人 那里得到的烹制经验 ,而发展 出欧洲的咖啡文化 。虽 然咖啡诞生于非洲 ,但是种植和家庭消费却离开 了非 洲本土,而且主要的饮用方式及其相应的文化 习俗都 是近代才逐渐出现的。实际上 ,正是欧洲人让咖啡重 返故地 ,将其引进他们的殖民地 ,在那里 ,由于有利的 土地和气候条件 ,咖啡才得以兴旺繁荣 。 咖啡对于西方人来说 ,也不仅仅 是一种饮 品,它 隐含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 J。欧洲结束 了漫长 的中世 纪,文艺复兴所代表 的人文主义精神代替 了沉 闷的神 学思想 ,更多的欧洲上流社会 的成员和普通公众 日益 接纳和亲近咖啡,因为追求和享受幸福的人生是人文 主义的主 旨,在咖啡馆里喝着咖啡讨论人性 以及有关 人的问题 成 了当时非常流行 的生活方式 的一部 分。 1554年 ,奥斯 曼土耳其帝 国首都 伊斯坦布尔 出现 了
国家学社会料学术数据库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月 第一家咖啡馆——卡内斯咖啡屋,因为有不少学识丰酒、加奶油等等。复杂精细和量化的制作咖啡过程, 富的人光顾咖啡馆并在那里高谈阔论,所以咖啡馆被孕育了意大利独特的咖啡文化和不胜枚举的咖啡种 称作“智慧的学院”,现代意义上的咖啡馆就此出现,类。 Cappuccino、 Latte、 Mocha、 Macchiato等耳熟能详 伊斯坦布尔也被称之为“咖啡通向欧洲的起点站”。的花式咖啡名字都来自意大利语,正因为意大利人的 自1615年威尼斯商人把进口的咖啡豆运回威尼斯开想象力和钻研精神,咖啡才会呈现出今日的多姿多 设欧洲第一家咖啡馆开始8,到17世纪末18世纪彩。意大利人对咖啡本身给予了充分的尊重把咖啡 初,咖啡馆在欧洲特别是西欧各个城市如同雨后春笋制作提升到了一门手工艺术,他们反对美式的快餐式 般迅速普及。 咖啡,要求尽量保留和发展咖啡本身的香味。对于意 尤其是20世纪以来,咖啡馆成了一种重要的社大利人来说,追求美味即是追求个体生命的张扬,是 交休闲场所,人们在这里谈论政治,构思文学作品,闲种轻松、自由、平等的生活方式,一种志趣和品味。 聊生活琐事。一些欧洲著名的咖啡馆里长期聚集着 时至今日,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喝不喝咖啡 来自四面八方的学者和艺术家,他们在那里构筑了全不重要,泡不泡咖啡馆却是一件大事情,咖啡并非是 世界哲学家、作家和艺术家心中的圣地和精神家园。他们去咖啡店的主要目的,而只是去咖啡馆的一个理 17世纪中后期,伦敦的咖啡馆已经成为主要的聚会由。因为咖啡馆可以提供一个与友人自在聊天、放松 场所,对于英国人来说咖啡馆是个沟通交流、学习思和个人沉思的场所0。西方的咖啡文化是和咖啡馆 考甚至进行商贸交易的场所,圆形或椭圆形的咖啡桌文化缠绕在一起。与在西方充当重要角色的咖啡馆 四周围着高谈阔论的人们,彼此间的对话平等、随和、相比,中国茶馆在中国历史上似乎并没有发挥过类似 自由,咖啡的消费只需几便士,所以咖啡馆在当时又的作用,它只是商业形式的一种,而茶文化更多地与 有“便士大学”的美称,暗含了咖啡馆自由平等的精儒释道人生哲学密切关联 神。18世纪的巴黎咖啡馆是政治家、文学家、思想 者、诗人和艺术家的聚集地。卢梭、伏尔泰、罗伯斯庇 、文化现象的背后:中西思维 尔、马拉都是咖啡馆的常客。19世纪末开始,咖啡馆 早已不仅仅是喝咖啡的场所,宴会、展览、婚礼、沙龙、 方式的分殊 创作、歌舞表演等几乎一切活动都在咖啡馆进行。哲 学家萨特曾在巴黎的花神咖啡馆留下凝思,存在主义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东西文化的区别就在于中西 作家波伏娃也曾在氤氲的咖啡香气中陶醉。 思维模式不同。不同的文化孕育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18世纪中叶开始,北美咖啡馆逐渐成为政治家、而这种稳定的思维方式,又会影响文化的塑成和发 商人聚会的场所,经常笼罩着浓郁的政治氛围,波士展。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从 顿的咖啡馆成为了当时策划革命的大本营。不管是地理和文化的角度来看,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 欧陆还是北美,最早的咖啡馆都是政治思想萌芽和发大区域,西方古代以希腊和罗马为代表,近代以北美 展的温室,咖啡史学家威廉·乌克斯在其《 All about和西欧为代表,东方则以中国为代表。李约瑟曾指 Cofe》中写道:“每当一个国家引进咖啡,就会引起革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 命。咖啡是人间最激进的饮料,它总能引发人们思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 考。而老百姓一思考,就会反抗暴政和专制,对极权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 统治者构成威胁。”9美国人目前是世界上最爱喝咖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1只有认真地比较和 啡的族群,但美国人喝咖啡,没有任何规则,比欧洲冲剖析中西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形成的不同思维 调咖啡时更不讲究,不强调咖啡的口感,也不甚讲究方式,才能真正理解各自具体的文化表现形式,从而 环境和情调,更随性自由,咖啡对于美国来说更像是促进两种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对话和交流,相互借鉴, 为了高效工作的快速强心针。 取长补短 从美食的角度讲,意大利的咖啡文化擅长对咖啡 中西方具有各自思维方式上的特殊性,综合以往 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意大利人专注于开拓学者的论述①,可以总结出三点差异。首先,中国是 咖啡的外延,为咖啡加奶沫、加巧克力酱,甚至加各类种整体性的思维。“中国哲学无论是儒还是道,从 ①见“参考文献”[1][12]等相关论述 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as
5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 ) 2017年 2月 第一家咖啡馆——卡内斯咖啡屋 ,因为有不少学识丰 富的人光顾咖啡馆并在那里高谈阔论 ,所 以咖啡馆被 称作“智慧的学院”,现代意义上的咖啡馆就此 出现 , 伊斯坦布尔也被称之 为“咖啡通 向欧洲 的起点站 ”。 自 1615年威尼斯商人把进 口的咖啡豆运 回威尼斯开 设欧洲第一家 咖啡馆开始 J,到 17世 纪末 18世纪 初 ,咖啡馆在欧洲特别是西欧各个城市如同雨后春笋 般迅速普及 。 尤其是 20世纪 以来 ,咖啡馆成 了一种重要 的社 交休 闲场所 ,人们在这里谈论政治 ,构思文学作品,闲 聊生活琐事。一些欧洲 著名的咖啡馆 里长期聚集着 来 自四面八方 的学者和艺术家 ,他们在那里构筑 了全 世界哲学家 、作家和艺术 家心中的圣地 和精 神家园。 17世纪 中后期 ,伦敦的咖啡馆 已经成为主要的聚会 场所 ,对于英 国人来说 ,咖啡馆是个沟通交 流、学 习思 考甚至进行商贸交易的场所 ,圆形或椭 圆形 的咖啡桌 四周围着高谈 阔论 的人们 ,彼此间的对话平等 、随和、 自由,咖啡的消费只需几 便士 ,所 以咖啡馆在 当时又 有“便士大学 ”的美称 ,暗含 了咖啡馆 自由平等的精 神。l8世纪 的 巴黎咖啡 馆是 政治 家、文学 家、思想 者 、诗人和艺术家的聚集地。卢梭 、伏尔泰 、罗伯斯庇 尔 、马拉都是 咖啡馆 的常客。19世纪末开始 ,咖啡馆 早 已不仅仅是喝咖啡的场所 ,宴会 、展览 、婚礼 、沙龙 、 创作 、歌舞表演等几乎一切活动都在咖啡馆进行。哲 学家萨特曾在巴黎的花神咖啡馆 留下凝思 ,存在主义 作家波伏娃也曾在氤氲的咖啡香气中陶醉 。 18世纪中叶开始 ,北美咖啡馆逐渐成 为政治家 、 商人聚会的场所 ,经常笼罩着浓郁 的政治氛 围,波士 顿 的咖啡馆成为 了当时策划革命 的大本营。不管是 欧陆还是北美 ,最早 的咖啡馆都是政治思想萌芽和发 展 的温室 ,咖啡史学家威廉 ·乌克斯在其《Allabout Coffee>)中写道 :“每当一个 国家引进咖啡,就会引起革 命 。咖啡是人 间最激 进 的饮 料 ,它 总能 引发人们思 考。而老百姓一思考 ,就会反抗暴政和专制 ,对极权 统治者构成威胁。”9美 国人 目前是世界上最爱喝咖 啡的族群 ,但美 国人喝咖啡 ,没有任何规则 ,比欧洲冲 调咖啡时更不讲究,不强调咖啡的口感,也不甚讲究 环境和情调 ,更 随I生自由,咖啡对于美国来说更像是 为了高效工作 的快速强心针 。 从美食的角度讲 ,意大利的咖啡文化擅长对咖啡 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 和探索 。意大利人专注于开拓 咖啡的外延 ,为咖啡加奶沫、加巧克力酱 ,甚至加各类 ① 见“参考文献”[1][12]等相关论述 。 酒 、加奶油等等。复杂 、精细和量化 的制作咖啡过程 , 孕育 了意大利独特 的咖啡文化和不胜枚举 的咖啡种 类 。Cappuccino、Latt6、Mocha、Macchiato等耳 熟能详 的花式咖啡名字都来 自意大利语 ,正因为意大利人的 想象力和钻研 精神 ,咖啡才会呈 现 出今 日的多姿 多 彩。意大利人对咖啡本身给予了充分 的尊重 ,把咖啡 制作提升到了一 门手工艺术 ,他们反对美式的快餐式 咖啡,要求尽量保 留和发展咖啡本身 的香 味。对 于意 大利人来说 ,追求美味即是 追求个体 生命 的张扬 ,是 一 种轻松、自由、平等的生活方式 ,一种志趣和品味。 时至今 日,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 ,喝不 喝咖啡 不重要 ,泡不泡咖啡馆却是一件大事情 ,咖啡并非是 他们去咖啡店的主要 目的 ,而只是去咖啡馆 的一个理 由。因为咖啡馆可以提供一个与友人 自在聊天、放松 和个人沉思 的场所¨ 。西方 的咖啡文化是和咖啡馆 文化缠绕在一起。与在西方充 当重要角色 的咖啡馆 相 比,中国茶馆在中国历史上似乎并没有发挥过类似 的作用 ,它只是商业形式 的一种 ,而茶文化更 多地 与 儒释道人生哲学密切关联。 二 、文化现象 的背后 :中西思维 方式的分殊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 ,东西文化的区别就在 于中西 思维模式不同。不 同的文化孕育着不 同的思维方式 , 而这种稳定 的思维方 式 ,又会影 响文化 的塑成 和发 展。思维方式 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 的表 现。从 地理和文化的角度来看,世界可 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 大区域 ,西方古代以希腊 和罗马为代表 ,近代 以北美 和西欧为代表 ,东方则 以 中国为代表。李约瑟 曾指 出:“当希腊人和 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 的时候 ,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 。与此相 应 ,在希腊人和印度人 发展机 械原子论 的时候 ,中国 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E“只有认真地 比较和 剖析中西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土壤 中形成 的不 同思维 方式 ,才能真正理解各 自具体 的文化表现形 式 ,从而 促进两种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对话和交流 ,相互借鉴 , 取 长补 短 。 中西方具有各 自思维方式上 的特殊性 ,综合 以往 学者的论述①,可 以总结 出三点 差异。首先 ,中国是 一 种整体性的思维 。“中国哲学无论是儒还是道 ,从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 第33卷第1期 原理中西思维方式比较515c05 开始就是追求一种浑然一体的境界,也就是要掌握注重逻辑性、客观性、抽象性和分析性。中国儒家讲 种整体的宇宙观。”天、地、人、万物在本质上是“格物致知”,强调从外界的经验中去领悟事物的本 个有机整体,相资相持,庄子把这种万物的整体性质和内在联系,而人心具有领悟事物本质的内在能 概括为“道通唯一”。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的外化形力,“置心物中”便可“究见其里”(《朱子语类》卷九十 式就是“天人合一”,追求这种“合一”,从整体上代表);道家主张“玄览”,即“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 着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整体性思维把物”,强调向内省悟,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安宁,以把握 天、地、人和自然、社会放在一个关系网中从整体上去外界万物的真谛,所谓“不窥牖,见天道”(《道德经》 考察其中的有机联系,注重相互的关联性,倾向于用第四十七章);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内悟说”把自 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多样性的和谐和对立面的统 我作为“悟”的主客体,“自悟自修”,“以心传 西方则以一种二元性的思维提出了一系列对立的概(《坛经》),依靠个体的自我体验取消概念性的理性 念: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灵魂与肉体、认识排除一切思虑杂念和语言,“超言绝虑”,达到 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等,强调分殊和差异。从西最高的智慧。相较于中国古人强调自身的内省、体验 方哲学的发展来看,“对立分析”的逻辑判断似乎已和人格修炼,西方人更关注对外部世界的探析和认 经成为哲学家们思考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这种逻辑识,希望能够借助逻辑分析,在论证和推演中认识事 注重从事物的本质来把握现象,并且,人站在自然的物的本质和规律。从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形式逻辑开 对立面,可以客观地认识自然、控制自然。 始,逻辑性成为了西方思维方式的一大特征。17世 其次,东方强调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事物及实践纪,培根发展了逻辑学,创建了归纳法,强调观察、经 过程和意义内涵,而西方则更注重追求事物确定的本验、事实、实验和实证。此后,勒等人将归纳法与演 质及其相关知识。中国哲学一般把宇宙的起源和发法相结合,形成了现在通常意义上的形式逻辑;17 展视为一种运动不息的自然过程,存在一种“本根 世纪60年代,莱布尼获将数学方法引入逻辑,发展出 化生出万物,而这一“本根”与具体事物之间有一种了数理逻辑;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黑格尔提出了辩 不即不离的关系,这样一种“本根”就是“道”。天地 证逻辑,而马克思、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了辩证逻 万物是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而且永远处于一种“Be 辑;随后更是衍生出更多的逻辑系统,比如概率逻辑 coming"的过程之中。这种过程性思维承认过程和变语言逻辑等。逻辑思维强调语言上的严谨性而中国 化要优于静止和不变性,并不妄断存在着一个构成事 悟性思维却认为语言是悟道的障碍,应该靠灵感直觉 而非逻辑论证来获取智慧,所以老子说“天之道,不争 物一般秩序的最终原因,而且万事万物相互联系,具 而善胜,不言而善应”(《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孔子 体的变化和发展正是由事物间的关联和转化所促生。 反问“天何言哉?”;禅宗明确主张弃绝语言,“不立文 道可道,非常道。”道虽然是万物的本根,滋养万物字”,“直指人心”,皆主张靠直觉体认而非逻辑思辨 发展的动力,但这玄妙之“道”却无法用清晰的语言和语词概念的明晰以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为 说明。万物皆源于道,万物皆秉持道,因此,中国古人 上述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特征是从总体的、相对 倾向于从具体的物、具体的实践、以及事物间关联的的角度而言的,我们不能对其进行简单、教条僵化的 基础上建立对道的觉悟以及对世界的看法。而西方理解,不能否认各自思维方式特征中存有的例外和两 思维将字宙理解为具有某种单一秩序的世界,断言静者存有的相似性。然而,对思维方式特征进行比较研 止比变化和运动具有更优先的地位,有一个唯一的 究,可以帮助我们对具体的文化现象进行更深层的理 不变的、永恒的、终极的动因决定了宇宙的秩序。因解和解释。比如,茶和咖啡,分别是中西日常生活中 此,西方的哲学总是把存在分为“本体”与“现象”,不的最具代表性的饮品,茶和咖啡的起源、传播、饮用方 断追问事物的本质。这种对于本质的追问诱发了科式、文化内涵等方面不仅能够折射出中西文化差异, 学普遍必然性的论证,催生了西方特有的理性主义精其背后更体现了深层的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神。也就是说,本体与现象的划分使得共相和概念的 使用获得一种理性的支撑,刺激了概念、判断和推理 三段论逻辑形式的成熟,并使之成为一种科学研究的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在茶文化 理性精神和思维方式。 与咖啡文化上的体现 最后,中国传统思维是一种悟性思维,更注重直 觉、体验、领悟,而西方传统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更 由于思维方式的区别,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认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as
第 33卷第 1期 原 理 :中西思维方式 比较 51 一 开始就是追求一种浑然一体的境界 ,也就是要掌握 一 种整体的宇宙观。”_I天、地、人 、万物在本质 上是 一 个有机整体 ,相资相持 ,庄子把这种万物 的整体性 概括为“道通唯一”。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的外 化形 式就是“天人合一”,追求这种“合一”,从整体上代表 着 中国文化的根本 精神和最 高境 界。整体性思维把 天 、地 、人和 自然 、社会放在一个关系网中从整体上去 考察其中的有机联 系,注重相互 的关联性 ,倾 向于用 辩证 的方法去认识 多样 性 的和谐 和对立 面的统 一。 西方则以一种二元性 的思维提出 了一系列对立 的概 念 :主体与客体 、人与 自然、精神与物质、灵魂与 肉体 、 现象与本质 、偶然与必然等 ,强调分殊和差异。从 西 方哲学 的发展来看 ,“对立 分析”的逻辑判断似乎 已 经成为哲学家们思考问题 的基本思维方式 ,这种逻辑 注重从事物 的本 质来把握现象 ,并且 ,人站在 自然 的 对立面,可以客观地认识 自然 、控制 自然 。 其次 ,东方强调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事物及实践 过程和意义 内涵 ,而西方则更注重追求事物确定的本 质及其相关知识 。中国哲 学一般把宇宙的起源和发 展视为一种运动不息 的 自然过程 ,存 在一种 “本根”, 化生出万物 ,而这一 “本根”与具体事物之 间有一 种 不即不离 的关 系,这样一种“本根 ”就是 “道”。天地 万物是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 ,而且永远处于一种“Be— coming”的过程之中。这种过程性思维承认过程和变 化要优于静止和不变性 ,并不妄断存在着一个构成事 物一般秩序 的最终原 因,而且万事万物相互联系 ,具 体的变化和发展正是 由事物间的关联和转化所促生。 “道可道 ,非 常道。”道 虽然是万物 的本 根 ,滋养万物 发展的动力 ,但这玄妙 之“道 ”却无法用 清晰 的语言 说明。万物皆源于道 ,万物皆秉持道 ,因此 ,中国古人 倾向于从具体 的物 、具体 的实践 、以及事物间关联 的 基础上建立对 道的觉悟 以及对世界 的看法 。而西方 思维将宇宙理解为具有某种单一秩序的世界 ,断言静 止比变化和运动具有更优先 的地位 ,有一个 唯一的、 不变 的、永恒的 、终极 的动 因决定 了宇宙 的秩序 。因 此 ,西方的哲学总是把存在分为“本体”与 “现象 ”,不 断追问事物的本质。这种对 于本质 的追 问诱 发了科 学普遍必然性的论证 ,催生了西方特有 的理性主义精 神。也就是说 ,本体与现象的划分使得共相 和概念的 使用获得一种理性的支撑 ,刺激 了概念 、判 断和推理 三段论逻辑形式的成熟 ,并使之成为一种科学研究的 理性精神和思维方式 。 最后 ,中国传统思维是一种悟性思维 ,更注重直 觉 、体验 、领悟 ,而西方传 统思维是一种 理性 思维 ,更 注重逻辑性 、客观性 、抽象性和分析性。 中国儒家讲 “格物致 知”,强调从外界 的经验 中去领悟事物 的本 质和内在联系 ,而人心具 有领悟 事物本质 的 内在 能 力 ,“置心物 中”便可“究见其里”(《朱子语类》卷九十 八 );道 家主 张 “玄 览 ”,即 “心 居玄 冥 之处 ,览 知万 物”,强调向内省悟,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安 宁,以把握 外界万物的真谛 ,所谓 “不窥牖 ,见天道”(《道德 经》 第 四十七章);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内悟说”把 自 我作为 “悟 ”的主 客体 ,“自悟 自修 ”,“以 心传 心 ” (《坛经》),依靠个体的自我体验 ,取消概念性 的理性 认识 ,排除一切思虑杂念和语 言 ,“超言绝虑 ”,达到 最高的智慧。相较于中国古人强调 自身的内省、体验 和人格修炼 ,西方人更关 注对外部 世界 的探 析和认 识 ,希望能够借助逻辑分析 ,在论证 和推演 中认识 事 物的本质 和规律。从亚里士多德开创 了形式逻辑 开 始 ,逻辑性成为 了西方 思维方式 的一 大特征。l7世 纪 ,培根发展 了逻辑学 ,创建 了归纳 法 ,强调观察、经 验 、事实 、实验和实证 。此后 ,穆勒等人将归纳法与演 绎法相结合 ,形成 了现在通常意义上的形式逻辑 ;17 世纪 60年代 ,莱布尼茨将数学方法引入逻辑 ,发展 出 了数理逻辑 ;18世纪末 到 19世纪初 ,黑格尔提 出了辩 证逻辑 ,而马克思 、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 了辩证逻 辑 ;随后更是衍生出更多的逻辑 系统 ,比如概率逻辑、 语言逻辑等。逻辑思维强调语言上 的严谨性 ,而 中国 悟性思维却认为语言是悟道的障碍 ,应该靠灵感直觉 而非逻辑论证来获取智慧 ,所 以老子说“天之道 ,不争 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 ”(《道德经》第七 十三章 );孔 子 反问“天何言哉?”;禅 宗明确主张弃绝语言 ,“不 立文 字”,“直指人心”,皆主张靠直 觉体认而非逻辑思辨 和语词概念 的明晰以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为一”。 上述 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特征是从总体的、相对 的角度而言的 ,我们不能对其进行简单 、教条 、僵化 的 理解 ,不能否认各 自思维方式特征 中存有 的例外 和两 者存有的相似性。然而 ,对思维方式特征进行 比较研 究 ,可 以帮助我们对具体的文化现象进行更深层 的理 解和解 释。比如 ,茶和咖啡,分别是 中西 Et常生活 中 的最具代表性 的饮品,茶和咖啡的起源 、传播 、饮用方 式 、文化内涵等方 面不仅能够折射 出中西文化差 异, 其背后更体现了深层的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三、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在茶文化 与咖啡文化上的体现 由于思维方式 的区别 ,人 们思考问题 的角度、认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a5 ocial sciences2017年2月 事物的结果必然存在着差异,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 在《中国人的思维》一书中,格拉耐认为关联性 诞生与发展过程正是体现了中西方不同思维方式的思维是中国人思维的一个特征6。一些从事比较哲 印记和思维智慧,体现了判然不同的思维精神。 学的西方学者,比如葛瑞汉、安乐哲和郝大维等人,对 (一)整体性与二元性思维 中国的“关联性”思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安乐哲和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郝大维认为,中国式思维是一种类比的关联性思 万物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相协调,天与人,天道与人维,这种思维方式承认变化或过程要优于静止和不变 道综合地相联系。“和,天下之达道也”(《中庸》);性。而西方思维是一种因果性思维,倾向于把宇宙理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解为具有某种单一秩序的世界,而这种秩序来自某个 仁者与天体万物于一体”(《河南程氏遗书》卷二)。确定的永恒的动因。柏拉图对于理念世界的设定,亚 泯除物我界限,达到个体与他物,乃至整个天地及其里士多德对于以永恒必然世界为对象的沉思生活的 芸芸众生的契合无间,“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推崇,基督教对于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截然划分, 四时和其序,鬼神合其凶”(《周易·文言传》)。这不都体现了西方对于固定不变的永恒世界的追求。法 仅是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审美的最高理想。“天人国汉学家于连指出,“希腊优先看重摹仿关系(特别 合一”蕴含着整体和谐的思想,任何一个自然组成部是感觉与观念之间的关系)而很少注意物中间的关 分都相互联系,共为基础,人在保持对象整体性的前联,而在中国则相反;不是挖掘表象性,而是在关联的 提下体悟其总体精神内蕴。“茶”字是“人在草木基础上建立对世界的看法”。西方人的哲学总是 中”,即人在自然之中,事茶饮茶的过程,是放下人生追问一物的背后,借助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去论证事 执念与欲望,回归清静纯真初心,与自然融为一体,进物的本质,构造一种抽象、普遍的概念或原理,而中国 而悟道的过程 人偏重于讲一个象和其他象之间的互相关系),这 对于人和自然的关系,西方传统的看法认为人与种关系不是通过概念抽象确立的,而是生活本身的一 自然处于对立的状态。普罗泰戈拉著名的“人是万物种提取,是一种隐喻和生活智慧,它因人因地因时的 的尺度”,便是西方天人关系的鲜明写照。人与自然诠释而发生变化 的对立导致了“心物二元论”,自古以来西方社会就 中国茶文化即是一种由物过渡到心灵的文化,强 将自然作为外在于人的东西,人是认识、利用、征服自调品茶人的心性在茶、品茶过程中的价值与审美投 然的主体,而自然是被认识、征服和利用的对象。西射儒家的人生境界,道家的自然境界,佛家的禅悟境 方认为理性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认识事物上采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比如儒家将 用的是一种理性的追问方式,这种认识以理性思维来饮茶与伦理相结合,其中以茶示廉,以茶示俭,以“省 把握,并且由思维的物化形态—语言所组成的一套己”为前提,茶即是省己的中介,将人性之“洁”与茶 明晰清楚且符合逻辑的概念系统表达出来。西方的性之“洁”对等,由品茶而自省,审己,以茶修德,以茶 审美或倾向于从对客观世界精确的描摹中获得一种修身,以茶雅志,以茶树礼仁。道家讲究清淡虚空,茶 认知的理性的愉悦4,这是一种严谨的、理性的审为天地之精华,故茶之物,含有虚灵之气,饮茶却忘 美;或倾向于主体能动地将自己的情感、意志等投射茶,在宁静自然之态中获得自在之境。 在外物上,正如黑格尔对美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 茶和咖啡从味觉上来说,都有一种苦后回甘的感 显现”,人和自然外物并没有真正相通,“自然美只是受,即入口苦涩,咽下去之后却有甘甜的回味。然而 为其他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咖啡所承载的隐喻并不如其实体意义丰厚,咖啡本身 美。”1咖啡的品饮相较于茶来说,是一个更为个体的酸苦味道很少与人生意义等价值诉求相关联,比如 化的事件。兴盛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咖啡文化所承载意大利人将咖啡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探索,研究咖啡的 的是一种以人的幸福和自由解放为核心的精神,人们各种口味和造型的可能性,为咖啡加奶沫,加巧克力 更多的关注个体内心深处的体验和个人精神世界的酱、加奶油、加酒……千姿百态的咖啡体现了人为的 丰富性。咖啡并非被要求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想象力和创造力。喝咖啡本就是种享受,每个人有每 而是人品味和鉴赏的对象,更重要的是,拥有平等自个人嗜好的喝法,仪式感和其所承载的终极意义并不 由气氛的咖啡馆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充分表达自我,进重要,它为人们所带来的轻松愉悦与满足才是最重要 行思想交流的场所。 的。比如,20世纪60年代,冷战中的美国人启动阿波 (二)过程性、关联性思维与线性、抽象性思维罗登月计划,这次计划运行中曾发生过一次可怕的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as
5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 2月 识事物的结果必然存在着差异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 诞生与发展过程正是体现 了中西方不 同思维方式的 印记和思维智慧 ,体现 了判然不 同的思维精神 。 (一 )整体性与二元性思维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讲求“天人合一”,人与 自然 万物是一个整体 ,人与 自然相协调 ,天与人 ,天道与人 道综合 地相联系。“和,天下之 达道也 ”(《中庸 》);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齐物论》); “仁者与天体万物于一体 ”(《河南程 氏遗书》卷二 )。 泯除物我界限 ,达到个体与他物 ,乃至整个天地及其 芸芸众生的契合无 间,“与天地合其德 ,日月合其 明, 四时和其序 ,鬼神合其凶”(《周易 ·文言传》)。这不 仅是最高的人 生境界 ,也是 审美 的最高理想。“天人 合一”蕴含着整体 和谐 的思想 ,任何一个 自然组成部 分都相互联系,共为基础 ,人 在保持对象 整体性 的前 提下 体 悟其 总体 精神 内蕴。“茶 ”字 是 “人 在 草木 中”,即人在 自然之中,事茶饮茶 的过程 ,是放下人生 执念与欲望 ,回归清静纯真初心 ,与 自然融为一体 ,进 而悟 道 的过程 。 对于人和 自然的关 系,西方传统的看法认 为人与 自然处于对立 的状态。普罗泰戈拉著名的“人是万物 的尺度”,便是西方天人关系的鲜明写照。人与 自然 的对立导致了“心物二元论 ”,自古 以来西方社会就 将 自然作为外在于人的东西 ,人是认识 、利用 、征服 自 然的主体 ,而 自然是被认识 、征服和利用 的对象。西 方认为理性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认识事物上采 用的是一种理性的追问方式 ,这种认识以理性思维来 把握 ,并且 由思维的物化形态——语言所组成 的一套 明晰清楚且符合逻辑 的概念 系统表达出来 。西方 的 审美或倾向于从对 客观世界精确 的描摹 中获得一种 认知的、理性的愉悦 ,这是一种严谨 的、理性 的审 美 ;或倾 向于主体能动地将 自己的情感、意志等投射 在 外物 上 ,正如 黑 格 尔对 美 的定 义 “美 是理 念 的感 性 显现”,人和 自然外物并没有真正相通 ,“自然美 只是 为其他对象而美 ,这就是说 ,为我们 ,为审美 的意识而 美 。” 咖啡的品饮相较于茶来说 ,是 一个更为个体 化的事件。兴盛 于文艺复兴 时期 的咖啡文化所承载 的是一种以人的幸福和 自由解放为核心 的精神 ,人们 更多的关注个体 内心深处 的体验 和个人精神世界 的 丰富性。咖啡并非被要求作为连接人与 自然的中介 , 而是人品味和鉴赏的对 象 ,更重要 的是 ,拥 有平 等 自 由气氛的咖啡馆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充分表达 自我 ,进 行思想交流的场所 。 (二 )过程性 、关联性思维与线性 、抽象性思维 在《中国人 的思维》一书 中,格 拉耐认 为关 联性 思维是 中国人思维的一个特征 。一些从事 比较哲 学的西方学者 ,比如葛瑞汉、安乐哲和郝大维等人 ,对 中国的“关联性”思维进行了深 入的探讨。安乐哲和 郝大维 认为 ,中国式思维是一种类 比的、关联性思 维 ,这种思维方式承认变化或过程要优于静止和不变 性 。而西方思维是一种因果性思维 ,倾 向于把宇宙理 解为具有某种单一秩序的世界 ,而这种秩序来 自某个 确定的永恒的动因。柏拉图对于理念世界 的设定 ,亚 里土多德对于以永恒必然世 界为对象 的沉 思生活的 推崇 ,基督教对于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 的截然划分 , 都体现了西方对 于固定不变 的永恒世界 的追求 。法 国汉学家于连指出 ,“希腊优先看重摹仿 关系 (特别 是感觉与观念 之间的关系 )而很少 注意物 中间的关 联 ,而在 中国则相反 ;不是挖掘表象性 ,而是在关联 的 基础上建立对世界的看法”_l。西方人 的哲学总是 追问一物的背后 ,借助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去论证事 物的本质 ,构造一种抽象 、普遍 的概念或原理 ,而中国 人偏重于讲一个象 和其他象之间的互相关 系 ,这 种关系不是通过概念抽象确立 的,而是生活本身的一 种提取 ,是一种隐喻和生活智慧 ,它 因人 因地 因时的 诠释而发生变化 。 中国茶文化 即是一种 由物过渡到心灵的文化 ,强 调品茶人 的心性 在茶 、品茶过程 中的价值 与审美投 射 ,儒家的人生境界 ,道家的 自然境界 ,佛家的禅悟境 界 ,融汇成 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 。比如儒家将 饮茶与伦理相结合 ,其 中以茶示廉 ,以茶示俭 ,以“省 己”为前提 ,茶即是省 己的中介 ,将人 性之“洁”与茶 性之“洁”对等 ,由品茶而 自省 ,审己,以茶修德 ,以茶 修身 ,以茶雅志,以茶树礼仁 。道家讲究清淡虚空 ,茶 为天地之精华 ,故茶 之物 ,含有虚灵 之气 ,饮茶却 忘 茶 ,在宁静 自然之态中获得 自在之境 。 茶 和咖 啡从 味觉 上来 说 ,都 有 一种 苦 后 回甘 的感 受 ,即入 口苦涩 ,咽下去之后却有 甘甜 的回味。然而 咖啡所承载的隐喻并不如其实体意义丰厚 ,咖啡本身 的酸苦味道很少与人生意义等价值诉求相关联 ,比如 意大利人将咖啡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探索 ,研究咖啡 的 各种 口味和造型的可能性 ,为咖啡加奶 沫 ,加巧克力 酱 、加奶油 、加酒 ……千姿百态 的咖啡体现 了人为 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喝咖啡本就是种享受 ,每个人有每 个人嗜好的喝法 ,仪式感和其所承载的终极意义并不 重要 ,它为人们所带来的轻松愉悦与满足才是最重要 的。比如 ,20世纪 6O年代 ,冷战中的美 国人启动阿波 罗登月计划 ,这次计划运行中曾发生过一次可怕 的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第33卷第1期 原理:中西思维方式比较oca nces Da 53 故,当时地面指挥部人员安慰三位生死未卜的宇航员现了西方人对于物本身的进行科学的理性的认识和 时说,“加油!香喷喷的热咖啡正等着你们。”咖啡在把握的偏好,以及对物本质的探究和追问。不论是咖 西方语境中代表了一种惬意、幸福的生活。相较啡师的专业品鉴还是消费者随意的日常品饮,咖啡都 于咖啡而言,中国古人通过运用这种类比的、关联性很少单纯地充当一种体味人生意义的介质,并且在烹 思维赋予饮茶的这种回甘体验以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制咖啡的时候,咖啡师大多只强调配比调制的精确 正如茶的苦后回甘,中国古人相信甘是对苦的回报,性,而并非把调制咖啡的过程作为一种与外物、与天 苦尽才能甘来,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享受成功的甘地相关联的意义生成过程。 甜,将饮茶的直观体验类比人生奋斗的真谛。比如, (三)直觉体悟思维与逻辑思辨思维 《朱子语类》有记,“先生因吃茶罢,曰:‘物之甘者,吃 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就以求知、求真,探究世 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问:界万物的本原为主要课题,其体认世界的路径主要有 此理如何?’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两条,一条是通过理性逻辑,另外一条是通过经验实 逸乐,理而后和 林语堂2在其《生活的艺术》证。思辨理性把思维与理性看做是衡量一切存在与 书中曾提到,茶是国人最好的朋友,是苦中作乐的否的尺度,认为理性演绎法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唯一可 来源那久经煎煮的茶壶,与饱受煎熬的人生,竟有相靠办法,而实证经验主义则强调感觉经验是一切认识 通之处,人只有在历经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后,才能的来源。这两种路径以思辨或实证的方式对这个世 体会人生的本质。这种回甘的感受,是吃茶悟道的一界进行探究,高举着“科学”与“理性”的旗帜,对万事 个重要的部分。 万物的发展规律进行把握,在认识的过程中通过区分 另外,不仅仅是饮茶的味觉感受,烹茶、沏茶、品物我,划清主客,强调概念、逻辑、和证明等来试图达 茶的一系列过程都是悟道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到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因此,西方在审美方式上也是 是孤立、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行云流水般自然的注重思辨理性,注重自身的逻辑性、严密性,美的事物 过程。比如苏廙在其《十六汤品》中说“盖一而不偏应当体现组成这一事物的各个因素之间的一种完美 杂者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汤得一可建汤的比例和数量关系{2,美好的事物总是与和谐整 勋。”这个“一”就是整体,是连贯的过程,是时空的统齐、规律、匀称适度、比例等概念联系在一起,比如亚 21。茶事从煮到品,是一个连贯流畅的过程,人在里士多德就曾经指出,任何事物包括艺术作品要形成 整个茶事过程中以茶为媒介去沟通自然,内省身性,和谐的美的整体,必须在提及的大小与各部分的安排 从而使自我的道德审美境界得到逐步的提升。中国方面保持适中或恰当的比例与秩序。这不仅体现 茶道反映的是一种浑然一体,超越形式,不可言传的在西方对冲泡咖啡的技艺要求和审美旨趣上,也体现 情怀和美感。因此,饮茶并不止于解渴或提神醒脑,在西方种种传统艺术形式上,比如绘画、雕刻、建筑、 通过这一事茶的过程来進求和体现某种道德理想和音乐等等。 精神境界才是更高层次的目的,尽管茶仪形式各有不 正如毕达哥拉斯要在一切审美对象中去努力发 同,但最终都要体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现神秘的“数”一样,孔子则倾向于在一切山川景物 传统的冲泡咖啡大都以主观的经验法则来描述中发现“德”,他并不注重理性自身的逻辑形式,而立 咖啡的萃取、烘焙、栽培与处理,尤其是在意大利,冲足于生动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将君子的德性赋予 泡咖啡是一门手艺,比如,意大利‘ espresso咖啡的制特定的自然对象,在物我交融的境界中培养人的道德 作体系是化学和物理学达到完美状态的结果,它让咖情操。与西方偏重理性的审美旨趣不同,中国古人的 啡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味道和浓度231,咖啡的审美不侧重于对美的本质的探求,而更体现在对“审 香味和浓度是衡量咖啡技艺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美何为”的追问,这种价值、意义层面的追问,决定了 以后,咖啡的制作与冲泡越来越“科学”,大量具备创中国人审美体验的方式更偏重于内心的体验,直觉的 新性和高科技元素的咖啡器具、咖啡机涌现出来,辅感悟。直觉性思维强调向内寻找,“反求诸己”、“反 以更精确的科学研究数据,比如咖啡品种的蔗糖、有求自识”、“反身而诚”,通过内省的方式去获取某种 机酸、芳香成分的含量均有科学数据做比较;烘焙与意义。借助直觉的体悟感悟,通过静观、体认,从而获 萃取的化学变化,也以科学理论来解释,就连抽象的得对事物和世界的整体感觉和整体把握。禅云:“ 咖啡浓度也以具体的数值呈现。所以,咖啡的制作与悟即是佛也”,禅宗的悟道是一种“既非刻意追求,又 品鉴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也体非不追求;既非有意识,又非无意识;既非溟灭思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sclences ataba
第 33卷第 1期 原 理 :中西思维方式 比较 53 故 ,当时地面指挥部人员安慰三位生死未 卜的宇航员 时说 ,“加油 !香喷喷的热咖啡正等着你们。”咖啡在 西方语境 中代表 了一种惬意 、幸福 的生活 ]。相较 于咖啡而言 ,中国古人通过运用这种类 比的、关联性 思维赋予饮茶的这种回甘体验以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 正如茶的苦后回甘,中国古人相信甘是对苦的回报, 苦尽才能甘来 ,只有吃得苦 中苦 ,才 能享受成 功的甘 甜 ,将饮茶的直观体验类 比人生奋斗的真谛。比如 , 《朱子语类》有记 ,“先生因吃茶罢 ,日:‘物之甘者 ,吃 过必酸 ;苦者 吃过却 甘。茶本 苦物 ,吃过 却甘。’问: ‘此理如何?’日:‘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 ,终于 逸乐 ,理 而后和 。… ”’林语堂 _2在其 《生活的艺术 》 一 书中曾提到 ,茶是国人 最好 的朋友 ,是苦 中作乐 的 来源 ,那久经煎煮的茶壶 ,与饱受煎熬 的人生 ,竟有相 通之处 ,人只有在历经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后 ,才能 体会人生的本质。这种 回甘 的感受 ,是吃茶悟道 的一 个重要 的部分 。 另外 ,不仅仅是饮茶的味觉感受 ,烹茶、沏茶 、品 茶 的一系列过程都是悟道 的过程。每一个 环节都不 是孤立 、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行云流水般 自然的 过程。比如苏虞在其《十六汤 品》中说 “盖一而不偏 杂者 也。天得一 以清,地得 一 以宁 ,汤得 一可 建汤 勋。”这个 “一”就是整体 ,是 连贯 的过程 ,是时空 的统 一 引 。 茶事从煮到品 ,是一个连贯流畅的过程 ,人在 整个茶事过程中以茶为媒介去沟通 自然 ,内省身性 , 从而使 自我的道德、审美境界得到逐步的提升。中国 茶道反映的是一种浑然一体 ,超越形式 ,不可言传的 情怀和美感。因此 ,饮 茶并不 止于解 渴或提神醒脑 , 通过这一事茶 的过程来追求和体现某 种道德 理想 和 精神境界才是更高层次的 目的 ,尽管茶仪形式各有不 同 ,但最终都要体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 传统的冲泡咖啡大都以主观的经验法则来描述 咖啡的萃取、烘焙、栽培与处理,尤其是在意大利,冲 泡咖啡是一 门手艺 ,比如 ,意大利 ‘espresso’咖啡的制 作体系是化学和物理学达到完美状态的结果 ,它让 咖 啡最大限度地保 留了原有 的味道 和浓度 ,咖啡 的 香味和浓度是衡量咖啡技艺的关键 。2O世纪 9O年代 以后 ,咖啡的制作与冲泡越来越 “科学”,大量具备创 新性和高科技元素 的咖啡器具 、咖啡机涌现出来 ,辅 以更精确 的科学研究数据 ,比如 咖啡品种 的蔗糖 、有 机酸 、芳香成分的含量均有科学数据做 比较 ;烘焙与 萃取的化学变化 ,也 以科学理论来解释 ,就连抽 象的 咖啡浓度也以具体的数值呈现。所 以,咖啡的制作与 品鉴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体现了科学 的严谨性 ,也体 现了西方人对于物本身的进行科学的、理性 的认识和 把握的偏好 ,以及对物本质 的探究和追问。不论是咖 啡师的专业 品鉴还是消费者随意的 El常品饮 ,咖啡都 很少单纯地充当一种体味人生意义 的介质 ,并且在烹 制咖啡 的时候 ,咖啡师 大多 只强调 配 比调 制 的精 确 性 ,而并非把调制咖啡 的过程作为一种与外物 、与天 地相关联的意义生成过程 。 (三 )直觉体悟思维与逻辑思辨思维 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就 以求知 、求真 ,探究世 界万物的本原为主要课题 ,其体认世界的路径主要有 两条 ,一条是通过理性逻辑 ,另外一条是通过经验实 证。思辨理性把思维与理性看做是衡 量一切存在与 否的尺度 ,认为理性演绎法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唯一可 靠办法 ,而实证经验主义则强调感觉经验是一切认识 的来源。这两种路径 以思辨 或实证 的方式 对这个 世 界进行探究 ,高举着“科学”与“理性”的旗帜 ,对万事 万物的发展规律进行把握 ,在认识 的过程中通过区分 物我 ,划清主客 ,强调概念 、逻辑 、和证 明等来试 图达 到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因此 ,西方在审美方式上也是 注重思辨理性 ,注重 自身的逻辑性 、严密性 ,美的事物 应当体现组成这一事物 的各个 因素之 间的一种完美 的比例和数 量关 系 』,美 好 的事物 总是 与和谐 、整 齐 、规律 、匀称 、适度、比例等概念联 系在一起 ,比如亚 里士多德就曾经指出,任何事物包括艺术作品要形成 和谐 的美的整体 ,必须在提及的大小与各部分的安排 方面保持适中或恰 当的比例与秩序_2引。这不仅体现 在西方对冲泡咖啡的技艺要求和审美 旨趣上 ,也体现 在西方种种传统艺术形式上 ,比如绘 画、雕刻 、建筑 、 音乐等等。 正如毕达哥拉斯要在一切 审美对象 中去努力发 现神秘 的“数 ”一样 ,孔子则倾 向于在 一切 山川景物 中发现“德”,他并不注重理性 自身的逻辑形式 ,而立 足于生动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 ,将君子的德性赋予 特定 的自然对象 ,在物我交融的境界 中培养人的道德 情操 。与西方偏重理性的审美 旨趣不 同,中国古人 的 审美不侧重于对美 的本质 的探求 ,而更体现在对 “审 美何为”的追 问,这种价值、意义层面的追 问,决定 了 中国人审美体验的方式更偏重于 内心 的体验 ,直觉 的 感悟 。直觉性思维强调 向内寻找 ,“反求诸 己”、“反 求 自识 ”、“反身而诚 ”,通过 内省 的方式 去获取 某种 意义。借助直觉的体悟感悟 ,通过静观 、体认 ,从而获 得对事物和世界 的整体感觉和整体把握 。禅云 :“一 悟 即是佛也 ”,禅宗的悟道是一种“既非刻意追求 ,又 非不追求 ;既非有意识 ,又非无意识 ;既非溟灭思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al social sciences2017年2月 又非念念不忘;即所谓在不在中又常住’和无所谓 社,201 住不住’中以获得‘忽然省悟 [3]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续辑[M].东南大学出版 道”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既是万物之始,又存于 社,1991 天地万物之间。“道”可道非常道,它难以用理性或[4]简伯华茶与茶文化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3. 感官或言辞将其完全把握而只能以独特的方式去体[5]郭丹英儒、道、佛与中国茶文化[J.茶叶,20061 悟。这种体悟的前提需要主体保持一种“宁静”的心[6]齐鸣、咖啡咖啡[M.南京:江苏风凰科学技术出版 态,不能心怀世俗物欲,而要进入宁静清笃的状态, 社,2012 有这样,才能尽己之性,达到内心的平和,从而达到与[7]江健法国咖啡文化与茶文化发展及启示J.艺术文 天地万物的“和”。所谓“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 化交流,2015(5) 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8] Thorn Jon. The Coffee Companion[M], London: Quintet Publishing Ltd, 1997. 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从“天人合 [9]马克·彭德格拉斯特.左手咖啡,右手世界[M].张瑞 的观念出发,所有大千世界的自然对象都与人心有着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7 相通之处,所以,人可以迅速突破对物的外在形式的10]白雪.中西文化比较之英美咖啡文化与茶文化[J]山 掌握,而用心灵去体悟对象,从而达到对物、对自然 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对人生瞬间感悟的境界。茶道中的审美并非是一种1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第三卷)科学出版社, 理性认知,而是建立在个体的感性领悟之上,经由个[12]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M].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社, 人的体悟达到一种超越的境界。唐代诗僧皎然在《饮 1996:310 茶歌诮崔石使君》中说:“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13]曾志,孙福万.论中西哲学的内在差异及其逻辑基础 恼。”茶与万事万物是一个整体,饮茶亦能悟道。中国 [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佛教禅宗与茶的关系尤为密切,唐代赵州大师三称14]刘卉卓.“悟”与“思”:中西审美体验之比较[J.武汉 吃茶去”,使得“吃茶去”成为禅林的经典公案。禅 教育学院学报,1999(4) 在茶中融进“清净”的思想,饮茶需要平心静气地品15]黑格尔美学[M](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味,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和16]安乐哲.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M]北京大 安谧,而参禅需要澄心静虑地体味,讲究专注精进,直 学出版社,2002:59 指心性,以求清逸开释。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17]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对中西文化的哲学思考 自然外物融为一体,在茶中“悟道”,茶道与禅道便联 [M].学林出版社,2005 系在了一起2。所以,茶以“悟道”。 [18]于连.迂回与进入[M].三联书店,2003:384 总之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19]王南漫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意蕴析论[J.天津 社会科学,2011(5) 要原因,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茶与咖啡文化的[20]齐鸣.咖啡咖啡[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 不同。茶文化背后所隐藏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整体性、 社,2012 过程性关联性和直觉体悟式思维,中国茶道强调人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与自然的统一,人通过茶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事茶22】2赖功欧“中和”及儒家茶文化的化民成俗之道[冂农 业考古,1999(4) 的过程中蕴含着儒家廉简高雅的君子品格,道家淡泊 [23]童玲,咖啡原来是这样的啊[M].中国轻工业出版 归朴的自由精神,以及禅宗禅茶一味的悟道方式,茶 社,2014 超越了其自然属性,成为一种承载中国传统道德理想[24]赵连元.中西审美差异之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和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介质。西方的咖啡文化体现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的则是一种二元性线性和逻辑性思维,咖啡作为 [25]胡功胜,中西审美差异探源一以孔子、亚里士多德为个 种对象性的物质被进行科学的、理性的认识、探究和 案比较[门].孔子研究,2011(3) 消费,较少作为一种价值承载的中介,咖啡文化更多[26]李泽厚美的历程M].安徽文艺出版社,194:360 361 的是咖啡馆文化,其所隐含的是追求自由,平等、舒适[27]徐干浅谈禅与中国茶文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和实效等价值观念。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马胜利 [1]丁素.论中西思维方式的分殊[J].中州学刊,1996(4) [2]吴远之(主编).大学茶道教程[M].知识产权出版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as
54 北京科技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 ) 2017年 2月 又非念念不忘 ;即所谓 ‘在不在 中又常住 ’和 ‘无所谓 住不住 ’中以获得 ‘忽然省悟 ”I【 。 “道”在中国传统哲学 中,既是万物之始 ,又存于 天地万物之间。“道”可道 ,非常道 ,它难 以用理性或 感官或言辞将其完全把握 ,而只能以独特 的方式去体 悟。这种体悟 的前提需要 主体保持一种“宁静 ”的心 态 ,不能心怀世俗物欲,而要进入宁静清笃的状态 ,只 有这样 ,才能尽己之性 ,达到内心的平和 ,从而达到与 天地万 物 的“和 ”。所谓 “能尽 人之性 ,则 能尽 物之 性 ;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 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从“天人合一” 的观念 出发 ,所有大干世界的自然对象都与人心有着 相通之处 ,所以,人 可以迅速突破对物 的外在形式 的 掌握 ,而用心灵去体悟对象 ,从 而达到对 物、对 自然 、 对人生瞬间感悟的境界。茶道 中的审美并非是一种 理性认知 ,而是建立在个体的感性领悟之上 ,经 由个 人 的体悟达到一种超越的境界。唐代诗僧皎然在《饮 茶歌诮崔石使君》中说 :“三饮便 得道 ,何须苦 心破烦 恼。”茶与万事万物是一个整体 ,饮茶亦能悟道 。中国 佛教禅宗 与茶 的关系尤 为密切 ,唐 代赵州 大师三称 “吃茶去”,使得“吃茶去 ”成为禅林 的经典公案。禅 在茶 中融进 “清净”的思想 ,饮 茶需要平心静气地 品 味 ,讲究井然有序地 啜饮 ,以求 环境 与心境 的宁静 和 安谧 ,而参禅需要澄心静虑地体味 ,讲究专注精进 ,直 指心性 ,以求清逸开释。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 自己与 自然外物融为一体 ,在茶 中“悟道 ”,茶道与禅道便联 系在 了一 起 。所 以 ,茶 以“悟 道 ”。 总之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 要原因 ,中西不 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茶与咖啡文化的 不同。茶文化背后所隐藏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整体性 、 过程性 、关联性 和直觉体悟式思维 ,中国茶道 强调人 与 自然的统一 ,人 通过茶 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 ,事茶 的过程中蕴含着儒家廉简高雅的君子品格 ,道家淡泊 归朴的 自由精神 ,以及禅宗禅茶一 味的悟道方式 ,茶 超越 了其 自然属性 ,成为一种承载中国传统道德理想 和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介质。西方的咖啡文化体现 的则是一种二元性 、线性和逻辑性思维 ,咖啡作为一 种对象性 的物质被进行科学 的、理性 的认识 、探究和 消费,较少作为一种价值 承载 的中介 ,咖啡文化更多 的是咖啡馆文化,其所隐含的是追求自由,平等、舒适 和实效等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丁素.论中西思维方式的分殊[J].中州学刊,1996(4). [2] 吴远之 (主编).大学茶道教程 [M].知识产权 出版 社 ,2013. 朱 自振.中 国茶 叶历 史资 料续 辑 [M].东 南大 学 出版 社 ,1991. 简伯华.茶与茶文化概论 [M].湖南科学技术 出版 社 ,2003. 郭丹英.儒、道、佛与中国茶文化[J].茶叶,2006(1). 齐 鸣.咖啡咖啡 [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 出版 社 ,2012. 江健 .法 国咖啡 文化 与茶文化 发展及启 示 [J].艺术文 化交 流 ,2015(5). ThornJon.TheCoffeeCompanion[M],London:Quintet PublishingLtd,1997. 马克 ·彭 德格 拉斯 特.左 手 咖啡 ,右 手世 界 [M].张瑞 译 ,机械工业 出版社 ,2013:17. 白雪.中西文化比较之英美咖啡文化与茶文化[J].山 西农 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 ),2012(11). 李约 瑟.中国科学技 术史 [M](第三卷 ).科学 出版社 , 1978:337. 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 [M].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社, 1996:310. 曾志 ,孙 福 万.论 中西 哲学 的 内在差 异及 其 逻辑 基础 [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3). 刘卉 卓.“悟”与 “思”:中西 审美体 验之 比较 [J].武汉 教育学院学报 ,1999(4). 黑格 尔.美 学 [M](第一卷 ).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 1981:160. 安乐哲 .和 而不 同 :比较 哲学 与 中西 会通 [M].北京 大 学出版社 ,2002:59. 郝大 维 ,安 乐 哲.期 望 中国 :对 中西 文化 的哲 学 思 考 [M].学林 出版社 ,2005. 于连.迂回与进入 [M].三联 书店 ,2003:384. 王南浞.中西思维方式 的差 异及其 意蕴析论 [J].天津 社会科学 ,2011(5). 齐鸣.咖啡咖啡[M].南京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 出版 社 ,2012.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赖功欧.“中和”及儒 家茶文化的化 民成俗 之道 [J].农 业考古 ,1999(4). 童玲 .咖 啡 原 来 是这 样 的啊 [M].中 国轻 工 业 出版 社 ,2014. 赵连元.中西审美差异之 比较 [J].陕西师 范大学学 报 (哲学社会科 学版 ),1998(4). 胡功胜.中西审美差异探源一 以孔子 、亚里士多德 为个 案比较[J].孔子研究 ,2011(3). 李泽厚.美 的历程[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360 — 361. 徐干.浅谈禅与中国茶文化 [J].广西 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4). (责任编辑 :马胜利 ) 1 { 4 16 7 ]9j m ¨ 1J 1 ] { n 1j 加 ] ] j r } r● L r } r } r } r } rI r『 r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第33卷第1期 原理: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lences Da 55 se Tea and Coffee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Western Way of Thinking YUAN Li School of Philosoph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Differences in ways of thinking are the important caus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a cul- ture and coffee culture may be due to the different Chinese and Western ways of thinking. It is a good way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e of tea and coffee by exploring the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that behind the Chinese and Westem cultures. The tea ulture represents a holistic, processual, relational and intuitive thinking, as tea transcends its natural attributes and becomes a carri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 and spiritual ideals; while the Western coffee culture manifests a binary, linear and logical thinking, and coffee is considered as an object to be researched and used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and itself seldom be aken as a intermediary for value bearer. Key words tea; coffee; culture; way of thinking (上接第47页 On Li Zhis Thoughts and Research On the 490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Li Zhi and the 415 Anniversary of His Death ZHANG Jian-ye School of Literatur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thinkers in China, Li Zhi put forward many propositions with a pioneering spirit, en- terprising spirit and forward-looking spirit, so was revered by many thinke riters since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His thoughts spread overseas, and especially have profound impacts on east Asian countries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a
第 33卷第 l期 原 理 :中西 思维方式 比较 55 Tea and Coffee:TheComparison oftheChinese—W estern W ay ofThinking YUAN Li (SchoolofPhilosophy,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China) Abstract:Differencesin waysofthinkingaretheimportantcausesofculturaldifferences,andthediferencesbetweenteacul— ture andcoffeeculturemaybedue tothediferentChineseand Westernwaysofthinking.Itisagood wayforUSto understand thecuhureofteaand coffee byexploringthedifferentwaysofthinkingthatbehind theChinesean dW estern cultures.The tea culture representsaholistic,processual,relationalan dintuitivethinking,asteatranscendsitsnaturalattributesandbecomesa carrierofChinesetraditionalmoraland spiritual ideals;whiletheW estern coffeeculturemanifestsabinary,linearandlogical thinking,andcofeeisconsideredasanobjecttoberesearchedandusedscientificallyandrationally,anditselfseldom be taken asa intermediaryforvaluebearer. Key words:tea;coffee;culture;wayofthinking (上接第 47页 ) On LiZhi’SThoughtsand Research — Onthe490 AnniversaryoftheBirthofLiZhiand the415 AnniversaryofHisDeath ZHANG Jian—ye (SchoolofLiterature,Capital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Asoneofthemostinfluential thinkersin China,LiZhiputforwardmanypropositionswithapioneeringspirit,en— terprisingspiritandforward—lookingspirit,SOwasreveredbymanythinkers andwriterssinceMingDynastyandQingDynasty. Histhoughtsspread overseas,andespeciallyhaveprofound impactson eastAsian countries. Keywords:LiZhi;thought;value;EastAsia;imp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