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4 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葛兰西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研究的启示 吴昕炜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不仅具有丰厚的国内理论资源,而且有着不 可忽视的国外理论資源。其中,国外理论資源既包括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包括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往,受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我们对东方马克恩主 义哲学理论資源关注得较多。如今,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持续深入,我 们有必要进一步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葛兰 西哲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典型。它启示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研究中,要探寻本民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继 承与更新,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葛兰西哲学;民族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学术界为了驳斥马克 思主义“过时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封建主义化”等种种谬论,考察了从 马克思主义学说传入中国到毛泽东思想创立的历史过程,从而开辟出马克思主义哲 学中国化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更是成为学术界讨论 的热点。在这一研究中,学术界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百年演进, 重点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恽代英、瞿秋白、艾思奇等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进行 了阐发。这些工作大大推进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认识,也充分证明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具有丰厚的国内理论资源。与国内理论资源相对应,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还有着不可忽视的国外理论资源。这既包括东方马克思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ZX002)与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和特色学术领域建设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1 6 6 I 马 克 思主 义 哲 学 研 究 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化研究 — 葛 兰西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 国化研究的启示 吴 昕炜 摘 要 :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中 国 化研 究 不仅 具有 丰 厚 的 国 内 理 论资 源 , 而 且有 着 不 可 忽视 的 国 外 理 论资 源 。 其 中 , 国 外理 论 资 源 既 包 括 东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 也 包 括 西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 以 往 , 受 苏 俄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 影 响 , 我 们 对 东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理 论 资 源 关 注 得 较 多 。 如今 , 随 着 西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研 究 的 持续 深入 , 我 们 有 必 要进一 步 结 合西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推进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中 国 化 研 究 。 葛 兰 西 哲 学 是 西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 一 个典 型 。 它 启 示我 们 , 在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中 国 化 研 究 中 , 要探 寻 本 民族 马 克 思 主 义哲 学 的原 生 形 态 , 研 究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传 统 的 继 承 与 更 新 , 构 建 当 代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政 治 哲 学 。 关键词 : 马 克思 主 义 哲 学 中 国 化 ; 葛 兰 西 哲 学 ; 民族哲 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 国化研究始于 世纪 年代 。 当 时 学术界为 了驳斥马克 思主义 “ 过时论” 以及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 国化是封建主义化” 等种种谬论 , 考察了从 马克思主义学说传入 中 国到毛泽东思想创立的 历史过程 从而开辟出 马克思 主义哲 学 中 国化研究的新领域。 近年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 化研究更是成为学术 界讨论 的热点。 在这一 研究 中 , 学术界系统地梳理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 国 化 的百年演进 , 重点对李大钊 、 陈独秀 、 毛泽东、 恽代英 、 瞿秋 白 、 艾思奇等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进行 了 阐 发。 这些工作大大推进了 我们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 国化 的认识 , 也充分证明 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 化研究具有丰厚 的 国 内理论资 源。 与国 内 理论资源相对应 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 化研究还有着不可忽视的 国 外理论 资源 。 这既包括东方马 克思 身 本文 为 国 家社科 基金 项 目 ( 与 武汉 大学哲 学社会科 学优 势和 特 色学 术领 域建设项 目 阶 段性 研究 成 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167 主义哲学,也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往,受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我们 对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资源关注得较多。如今,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的持续深入,我们有必要拓展视域,进一步开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西方 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理论资源。本文试图以葛兰西哲学为切入点,探讨西方马克思 主义主义哲学理论资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启示 一探寻本民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 从19世纪后半期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而传 播到世界各国并蓬勃发展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超出产生自己的地域,在 世界各国扎下根来,其原因就在于与各国的革命实践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出适 合本民族历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葛兰西在20世纪初进行意大利马克思 主义哲学创造时,面对的就是十月革命胜利背景下西欧工人运动失败的现实。他首 先从经验层面分析了西欧社会和俄国社会结构的差别,指出:“在俄国,国家就是 切,市民社会处于原始状态,尚未开化:在西方,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得当,国家一旦 动摇,稳定的市民社会结构立即就会显露。国家不过是外在的壕沟,其背后是强大 的堡垒和工事:不用说,各个国家的数量有别但是这恰好说明每个国家都需要 进行准确的侦察。”通过这一分析,葛兰西强调,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苏联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并不能直接运用于意大利以及西欧社会。西方无产阶级革命不 能照搬照抄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社会主义经验,而应该在深入研究西欧市民社会性质 和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市民社会理论,进而制定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除了经验分析 以外,葛兰西还从理论层面对此进行了论证,创造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在葛 兰西看来,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哲学。他对哲学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哲学就是具有 批判性和一贯性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活动就是人们对历史的世界观的 批判:“既然人们的世界观并非批判的和融贯一致的,而是无系统的和偶发的,那么, 人们就同时属于多种多样的人群集团。性格的构成千奇百怪:既包含石器时代的要 素,较发达的科学原理,来自历史的一切过去阶段的、地域层次的偏见,也同样包含 对全世界统一的人类的未来哲学的直觉。所以,世界观的自我批判,就意味着使之 成为一个融贯一致的统一体,并把它提升到世界上最高层次的思想水平。所以,它 也意味着对一切既往哲学之批判,因为它们在民间哲学中留下层层积淀。这种批判 性的研究以对人究竟是什么的意识为出发点,以‘认识你自己’是历史过程这种 历史过程在你身上留下了没有清单的无数痕迹—的产物为出发点。”葛兰西把他 ①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页。 ②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页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中 国 化 丨 主义哲学 也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往 , 受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我们 对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资源关注得较多。 如今 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的 持续深入 , 我们有必要拓展视域 , 进一 步开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化研究的西方 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理论资源 。 本文试图 以 葛 兰西哲学为切入点 探讨西方 马克思 主义主义哲学理论资源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 国 化研 究的启 示 。 一 、 探寻本民族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 生形态 从 世纪后半期起 ,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随着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 的发展而传 播到世界各 国并蓬 勃发展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 以 能超出 产生 自 己 的地域 , 在 世界各国 扎下根来 , 其原因 就在于与各国 的革命实践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 创造出适 合本 民族历史发展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葛兰西在 世纪初进行意大利马 克思 主义哲学创造时 面对的就是十月 革命胜 利背景下西欧工人运动失败的 现实。 他首 先从经验层面分析 了西欧社会和俄 国 社会结构 的差别 , 指出 : “ 在俄 国 , 国 家就是一 切 , 市民社会处于原始状态 尚未开化 : 在西方, 国 家和市 民社会关系 得当 , 国 家 一 旦 动摇 , 稳定的 市民社会结构立即就会显露 。 国 家 不过是外在的 壕沟 , 其背后是 强大 的堡垒和工事 : 不用 说 , 各个国 家的数量有别 — 但是这恰好说 明每个国 家都需要 进行准确的侦察 。 ” 通过这一 分析 葛兰西强调 十月 革命的胜利以及苏联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 的经验并不能直接运 用 于意大利以及 西欧 社会。 西方无产阶级革命不 能照搬照抄十月 革命以及苏联社会主义经验 , 而应该在深入研 究西欧市民社会性质 和结构的 基础上建立市民社会理 论 进而制 定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 。 除了经验分析 以外 , 葛兰西还从理 论层面对此进 行了论证 , 创造 出 马克思主义的 实践哲学 。 在葛 兰西看来 , 马 克思主义首先是哲学 。 他对哲学进行了 重新定义 , 认为哲学就是具有 批判 性和一贾性 的世界观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创造活动就是人们对历史的世界观的 批判 : “ 既然人们的世界观并非批判的 和融贯一 致的 , 而是无系统的 和偶发的 那么 , 人们就 同时属于多种 多样的 人群集团 。 性格 的构成千奇百怪 : 既包含石器时代的 要 素 较发达的科学原理 , 来 自 历史的 一切过去阶段的 、 地域层次 的偏见 , 也同 样包含 对全世界统一 的人类 的未来哲学 的直觉 。 所以 , 世界观的 自 我批判 , 就意味着使之 成为 一 个融贯一 致 的统一 体 , 并把它提升到世界上最高层次 的思想水平 。 所以 , 它 也意味着对一 切既往哲学之批判 因 为它们在 民间哲学 中 留下层层积淀 。 这种批 判 性的 研究以对人究竟是什么的 意识为出 发点 , 以 ‘ 认识你 自 己 ’ 是历史过程— 这种 历史过程在你身上 留 下了没有清单的无数痕迹— 的 产物为出 发点。 ” 葛兰西把他 ① 葛 兰 西 : 《 狱 中 札 记》 , 中 国 社会科 学 出 版 社 年 版 第 页 。 ② 葛 兰 西 : 《 狱 中 札记 》 , 中 国 社会科 学 出 版社 年 版 第 页
168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4 所理解的这种哲学称为实践哲学,并明确地将其定义为绝对历史主义:“实践哲学是 绝对的“历史主义’,是思想的绝对的世俗化和此岸性,是一种历史的绝对人道主义。” ①在用“历史的绝对人道主义”来规定实践本体论时,葛兰西突出了人的文化和意志, 确立了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哲学本体。葛兰西的这种哲学创造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 学是完全不同的,它打破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促使马克思主义 哲学融入意大利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形成了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 生形态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本体论建构凸显了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普遍性,这 启示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中也要关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 性,探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有时 会走向一个极端,即只从经验的特殊性的层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把马 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个单纯的理论输入和运用的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化研究中的一个缺陷。探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则能弥补这一缺陷, 使我们从普遍性和理论的层面来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从事实上看,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虽然不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起点,但在发展的过 程中也经历了创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的环节。这一环节中,瞿秋白和毛 泽东的理论贡献显得尤为突出。瞿秋白的主要贡献是把苏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 系传入中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添加上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改变了以往中国马克 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唯物史观的观点。毛泽东的主要贡献集中体现在《实 践论》和《矛盾论》中。在这两部哲学著作里,毛泽东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 宇宙观,这种宇宙观不同于瞿秋白所阐发的自然宇宙观,而是人们观察问题的辩证 方法,体现的是人的认识和行动的能动性。通过这种转换,作为外来哲学的马克思 主义哲学就变成了中国人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苏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翻版,而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具有原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应该把这种原创性揭示出来。 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继承与更新 正如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有其内部哲学传统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其内部 传统。不仅如此,从19世纪到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正是在内部传统的 继承与更新中实现的。在意大利,葛兰西哲学继承的是由维科开创,经马克思发展 ①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3页。 ②参见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播与创新重读翟秋白》,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1 6 8 丨 马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研究 所理解 的这种哲学称为实践哲学 , 并明 确地将其定义 为绝对历史主义 : “ 实践哲学是 绝对的 ‘ 历史主义 ’ , 是思想的绝对的 世俗化和此岸性 , 是一 种历史的绝对人道主义。 ” 在用 “ 历史的 绝对人道主义” 来规定实践本体论 时, 葛兰西突 出 了人的 文化和意志 , 确 立了 人的 创造性活动的 哲学本体 。 葛兰西的 这种哲学创造 与苏联马 克思 主义哲 学是完全不 同 的 , 它打破了 苏联马 克思主义哲学 一 统天 下的 局面 , 促使马 克思主义 哲学融入意大利 民族 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 中 , 形成了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 生形态 。 葛兰西实践哲学 的本体论建构 凸 显了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普遍性 这 启 示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 国 化的研究 中 也要关注中 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普遍 性 , 探寻 中 国 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 原生形态。 我们的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化研究有时 会走向 一 个极端 , 即只 从经验 的特殊性的 层面来理解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化 , 把马 克思 主义 哲学理解为一 个单纯的 理论输入和运用 的 过程 。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 国 化研究 中 的 一 个缺陷 。 探 寻 中 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则能弥补这一 缺陷 , 使我们从普遍性和理论的 层面来理解 中 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原创性。 从事实上看 , 中 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虽然不是以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起点 但在发展 的过 程 中 也经历了创 立中 国马 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的环节 。 这 一 环节 中 瞿秋 白 和毛 泽东 的理论贡献显得尤为突 出 。 瞿秋 白 的 主要贡献是把苏俄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 系传入 中 国 ,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添加上辩证唯物主义的 内 容 , 改变了 以 往中 国马 克 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唯物史观 的观点 毛泽东 的主要贡献集中 体现在《 实 践论 》和《 矛盾论 》 中 。 在这两部哲学著作里 毛泽东提 出 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 宇宙观 , 这种宇宙观不同于瞿秋 白 所 阐发的 自 然宇宙观 , 而是人们观察问题 的辩证 方法 , 体现的 是人的 认识和 行动的能动性 。 通过这种转换 , 作为外来哲 学的马克思 主义哲学就变成了 中 国 人 自 己 的思维方式 。 因此 , 中 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苏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翻版 , 而是属于 中 国人 自 己 的具有原创性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化研究应该把这种原创性揭示 出 来。 二 、 研究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传 统 的 继承 与 更 新 正如西方哲学和中 国哲学有其内 部哲学传统一样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其 内 部 传统 。 不仅如此 从 世纪到 世纪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正是在内 部传统的 继承与更新 中 实现的 。 在意大利 , 葛兰西哲学继承的 是由 维科开创 , 经马克思发展 豪 身 参 ① 葛 兰 西 : 狱 中 札 记》 , 中 国 社 会科 学 出 版 社 年 版 第 页 。 ② 参见 何 萍 《 马 克 思主 义哲 学 中 国 化 : 传播 与 创新 一 重 读 瞿 秋 白 》 载 《 马克 思 主 义 与 现 实 》 年笫 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169 的文化哲学传统。作为意大利民族哲学思想的先驱,维科的理论贡献是率先确立了 文化哲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即通过“人类的形而上学”揭示“人的文化创造 性”。在维科建立的文化哲学体系中,人性是哲学的出发点,其根本特征是心灵的不 确定性。这种心灵的不确定性促使人们改变自然,发展自身,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 的人。为构建这一哲学体系,维科从宗教婚姻和死葬等习俗入手考察民政社会,以 历史主义的方法叙述人的文化创造性活动,开了文化哲学研究之先河。维科的文化 哲学给马克思以极大启发,但马克思并不赞同维科把人的文化创造性归结为人类心 灵的看法。马克思认为,人的文化创造性活动应该放在人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 进行考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和 劳动,发展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实践概念,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实践唯物主义。葛兰 西继承的正是马克思文化哲学的传统,同时也非常注意从本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 统中汲取资源。这方面,他主要受到拉布里奥拉实践哲学的影响。拉布里奥拉是意 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创始人,也是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定义为“实践哲学”的第一人。拉布里奥拉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建立在对维科的 阅读之上,认为:“人类既不是在想象的发展中创造自己的历史,也不是在一条事先 已规定好的发展路线上前进。人类创造了历史,同时他们也创造他们自己的条件, 也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一种人为的环境。他们逐渐发展自己的技能,并在这种 新的环境中积累和改造自己的活动成果。我们只有一种历史,我们不能把另一种仅 仅可能的历史同这种事实上已经产生的真正历史相提并论。”在这里,拉布里奥拉 既继承了维科的历史主义的叙述方法,同时又用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替换了维科哲学 对人类心灵不确定性的描述,准确地将马克思主义定位为实践哲学并阐发了马克思 主义的有机历史观。葛兰西继承了拉布里奥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哲学定位, 但他又根据变化了的时代特征转换了实践哲学的主题。在拉布里奥拉所处的时代, 资本主义还处于自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所以拉 布里奥拉侧重研究经济问题,揭示经济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作用,并且由此展开对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在葛兰西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阶段, 资本对人们社会生活的统治也由物质方面扩展到精神方面因此,葛兰西意识到,这 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进行主题的转变,把侧重点从生产方式研究转到文化 和意识形态研究上,着重展开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经过这一转化,葛兰西就建立 起一种与拉布里奥拉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相区别的文化批判的哲学体系来 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继承和更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并 不是原理的积累和应用,而是一种哲学传统的创造。它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 统的发展,也包括对本民族哲学精华的汲取。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实际情 ①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杜1984年版,第42~43页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中 国 化 的文化哲学传统 。 作为意大利民族哲学思想的 先驱 维科 的理论贡献是率先确立 了 文化哲学的 基本原则和基本 内 容 , 即 通过 “ 人类的 形而上学 ” 揭示 “ 人的文化创 造 性” 。 在维科建立 的文化哲学体系 中 , 人性是哲学的 出发 点 其根本特征是心灵 的不 确定性 。 这种心灵 的不 确定性促使人们改变 自 然 发展 自 身 , 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 的 人 。 为构建这一哲学体系 维科从 宗教 、 婚姻和死 葬等习 俗入手考察民政社会 , 以 历史主义 的 方法叙述人 的文化创 造性活动 , 开 了文化哲学研 究之先河 。 维科的 文化 哲学给马克思以极大启 发 , 但马 克思并不赞 同维科把人的文化创造性归 结为人类心 灵的 看法 。 马克思认 为 人的 文化创造性活动应该放在人的 日 常 生活和生产活动 中 进行 考察 。 正因 为如此 马克思将关注的 目 光投 向 了资本主义社 会形态 中 的 生产和 劳动 , 发展 出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 实践概 念 创造 了影响 深远的实 践唯物主义。 葛 兰 西继承的 正是马克思文化哲学的 传统 同 时也非常注意从本国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 统 中 汲取 资源 。 这方面 , 他主要受到拉布里奥拉实践哲学的 影响 。 拉布里奥拉是意 大利马 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旳创 始人 也是明 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定义 为 “ 实践哲学 ” 的 第 一 人。 拉布 里奥拉把对马克思主义 的理解建立在对维科的 阅读之上 认为 : “ 人类既不是在想象的发展 中 创 造 自 己 的 历史 , 也不是在一条事先 已规定好 的发展路线上前进。 人类 创造 了历史 , 同时他们也创造他们 自 己 的 条件 , 也就是通过 自 己 的 劳动创造 一种人 为的环境 。 他们逐渐发展 自 己 的技能 并在这种 新的 环境 中 积累 和改造 自 己 的活动成果。 我们只 有一 种历史 , 我们不能把另 一 种仅 仅可能的 历史 同这种事实上 已 经产生 的真正历史相提并论 。 ” 在这里 , 拉 布里奥拉 既继承了 维科的历史主义的 叙述方法 , 同时又用 马克思的 劳动概念替换 了维科哲学 对人类心灵不确定性的描述 准确地将马克思主义定位为实践哲学并阐发了 马克思 主义 的有机历史观 。 葛兰西继承 了拉布里奥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实践哲学定位 , 但他 又根据变化了 的 时代特征转换 了实践哲学的 主题 。 在拉布里奥拉所处 的 时代 , 资本 主义还处于 自 由 竞争 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着人们的 社会生活 所 以拉 布里奥拉侧重研究经济问题 , 揭示经济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 作用 , 并且由 此展开对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批判。 在葛兰西所处的 时代 , 资本主义 已 经发展到垄 断阶段 , 资本对人们社会生活的 统治也由 物质方面扩展到精神方面 , 因 此 葛兰西意识到 , 这 一 时期的马 克思主义哲学需要进行主题 的转变 , 把侧重点从生产方式研究转到文化 和意识形 态研 究上 , 着重展开文化和意识形态批 判。 经过这一 转化 葛 兰西就建立 起一种与拉布里奥拉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 实践哲学相区别的 文化批判 的哲学体系 来。 葛 兰西对马克思 主义哲学传统 的继承和更新表明 了 马克思 主义哲学 的发展并 不是原理 的积累和应 用 而是一 种哲学传统 的创造。 它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 统的 发展 也包括对本 民族哲学精华的 汲取 。 从 中 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实际情 一 着 ■ ① 拉布 里 奥 拉 《 关 于 历 史 唯 物 主义》 人 民 出 版社 年 版 笫 页
170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4 况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传统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1938年 10月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就对这两 者的关系有过经典的说明:“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 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 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在这 里,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传统和思想结合起来作为马克思 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今,学术界已经对这一结合的重要意义不持疑 问,并把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视为这一结合的典范。在此基础上,我 们还要进一步对中国哲学传统进行分析。中国哲学传统实际上经历了“由古代传统 到近代传统再到现代传统的三重变奏”,包含了古代传统和近现代传统的多方面内 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古代传统的关联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应该对 在促进两者结合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进行考察,揭示出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早期代表人物思想研究方面, 李大钊从“民彝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就是这一影响的体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与现代传统的关联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应该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 何取得在中国思想界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这一研究思路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 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历程。 三、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不是属于过去的传统的哲学,而是与人们生活境遇紧密联 系的现实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联系的突出表现就是政治哲学的构建。以 葛兰西哲学为例,葛兰西政治哲学的创造是围绕西方发达国家革命如何可能的问题 展开的。他认为,包括意大利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对西方社会 国家结构的误判。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现实的研究,葛兰西提出“国家=政治社 会+市民社会”。最初,国家主要是通过政治社会维持统治,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政治社会的暴力统治已经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市民社会的文化、道德 价值观的非强制性领导逐渐成为维系国家统治的主要途径。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市民社会结构复杂、功能健全,而且有着较为悠久的民主传统,因此,它就成为 了资产阶级压迫和控制工人阶级的主阵地。由于接受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导,工 人阶级认同了自身被统治地位,而且成为维持资本主义统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此 葛兰西说:“这些国家的‘市民社会’已经演变为更加复杂的结构,可以抵制直接经济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②汪信砚:《中国哲学传统的三重变奏》,载《学术月刊》2013年第9期 ③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8页。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马克 思主 义 哲 学 研 究 况来看 , 马 克思主义哲学 中 国 化 与 中 国 哲学传统也有密不 町分的联系 。 早在 年 月 中 国共产党六届六 中全会上所作的《 论新阶段 》 的政治报告中 毛泽东就对这两 者的 关系有过经典的 说明 : “ 今天 的 中 国 是历史的 中 国 的一 个发展 : 我们是马克思主 义的 历史主义者 , 我们不应当 割 断历史。 从孔夫子到孙 中 山 我们应 当 给予总结 , 承 继这一 份珍贵的 遗产 。 这对于指导 当前的伟大的运动 , 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 ” 在这 里 , 毛泽东明 确提 出 了 要把马克思主义与 中 国 哲学传统和思想结合起来作为马 克思 主义哲 学中 国 化的一项重要 内 容。 如今 学术界已 经对这一结 合的重要 意义不持疑 问 , 并把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视为这一 结合的 典范。 在此基础上 , 我 们还要进一 步对中 国 哲学传统进行分析 。 中 国 哲学传统实际 上经历了 “ 由 古代传统 到近代传统再到现代传统的三重变奏 ” , 包含了 古代传统和 近现代传统 的多方面内 容。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古代传统的 关联来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 国化研究应该对 在促进 两者结合方面作出 突出 贡献的人物进行考察 揭示出 中 国 传统哲学对 中 国 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 影响 。 例如 , 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化早期代表人物思想研究方面 , 李大钊从 “ 民彝史观” 向 唯物史观的转变就是这一 影响 的体现 。 从马 克思主义哲学 与现代传统的关联来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化研究应该探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 何取得 在中 国思想界的 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的 。 这一 研究思路有助于我们理解 马克 思主义哲学在 中 国发展壮大的 历程 。 三 、 构建当 代马 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 马 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不是属于过去的传统的哲学 而是与人们生活境遇紧 密联 系 的现实的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联系 的突 出表现就是政治哲学 的构建。 以 葛兰西哲学为例 葛兰 西政治哲学 的创造是 围 绕西方发达国 家 革命如何可能的 问题 展开的 。 他认为 , 包括意大利 在 内 的西方发达 国 家革 命失败的 原因 在于对西方社会 国家结构的 误判 。 通过对西方发达国 家社会现 实的研究 葛兰西提出 “ 国 家二政治社 会 市 民社会” 气 最初 国 家 主要是通过政治社会维持统治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 政治社会的暴力统治 已 经不能完全解决问 题 , 所以 , 市民 社会 的文化 、 道德 价值观的非强制性领导逐渐成为维系 国 家统治的 主要途径 。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 市 民社会结构复杂 、 功能健全 , 而且有着较为悠久 的民 主传统 , 因 此 , 它就 成为 了资产阶级压迫和控制 工人阶级的 主阵地。 由 于接受市 民社会的 意识形态领导 , 工 人阶级认同 了 自 身被统治地位 , 而且成为维持资 本主义统治的 一 个组成部分。 对此 , 葛兰西 说 : “ 这些国 家的 ‘ 市民 社会 ’ 已 经演变为 更加复杂的结构 可以抵制直接经济 ① 《 毛 泽 东 选集 第 卷 人 民 出 版社 年 版 笫 页 , ② 汪 信 现 《 中 国 哲 学 传 统 的 三 重 变 奏》 , 载 《 学术 月 刊 》 年 第 期 , ③ 葛 兰 西 《 狱 中 札记 中 国 社 会科 学 出 版社 年 版 第 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171 因素,(危机、萧条等等)‘入侵的灾难性后果。市民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像现代战争 的堑壕配系。在战争中,猛烈的炮火有时看似可以破坏敌人的全部防御体系,其实 不过损坏了它们的外部隐蔽工事;而到进军和出击的时刻,才发现自己面临仍然有 效的防御工事。在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中,政治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危机使袭击力 量无力在时间和空间上闪电般组织起来;更不消说赋予他们应有的斗志。同样,防 御者的士气也不会溃散,他们也不会放弃阵地,在废墟中也不例外,他们也不会丧失 对自身的战斗力和对未来的信心。”①正因为如此,葛兰西对市民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分析,认为在现代资产阶级已经把市民社会提升为国家并且把 它作为治国主要手段的情况下,如果继续采取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运动战”方式行 动,那么结局注定只能是失败。面对这一状况,西方革命只能通过“阵地战”的方式 夺取文化霸权来进行。为了说明这个过程,葛兰西创立了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把知 识分子区分为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两种类型。传统知识分子与守护历史 相联系,而有机知识分子则与创造未来相联系。他认为,知识分子活动的范围主要 集中在上层建筑领域:“知识分子与生产界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与主要社会集团之间 的关系那样直接,其关系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整个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体系的调解’, 而知识分子恰恰就是上层建筑体系中的公务员’。”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培养属于 自己的有机知识分子,从意识形态上获取对整个国家的统治权。这又形成了葛兰西 的政党理论,即,政党不是直接领导国家的集团,而是通过培养有机知识分子来领导 和改造国家。 由研究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和政党等问题,葛兰西创造了一种新的马克思 主义政治哲学。这种政治哲学既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传统,又植根于西方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现实,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当前,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转化为创造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课题时,葛兰西对马克思 主义政治哲学的构建启示我们,只有更加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不断把中国经验上 升为理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真正建立起来。这也恰好是从毛泽东思想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指明的道路,因为正是它们“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理论范式的成熟与确立”③。应当说,自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研究工作启动以来,学界一直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化建设。然而,这种 学术化建设在繁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滋生了唯 学术化的倾向,其具体表现就是脱离中国的社会现实,追求艰深晦涩的语言表达方 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定位于中国现实问题,可以克服这种负面效应和 →→→→→→→→→ ①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年版第191页 ②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③赵士发:《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范式及其发展》,载《理论视野》2013年第6期。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中 国 化 丨 因 素 ( 危机 、 萧条等等 ) ‘ 入侵 ’ 的灾难性后果 。 市民社会 的上层建筑就像现代 战争 的堑壕配系 。 在战 争 中 , 猛烈的炮火有时看似可 以破坏敌人的 全部防御体系 , 其实 不过损坏 了它们的 外部隐蔽工事 ; 而到进军和 出击的 时刻 , 才发现 自 己 面临仍然有 效的 防御 工事 。 在大规模的 经济危机 中 , 政治也会发生同 样的事情 。 危机使袭击力 量无力在 时间和空间 上闪 电般组织起来 ; 更不消 说赋予他们应有的斗志 。 同样 , 防 御者的士气也不会 溃散 , 他们也不会放弃阵地 , 在废墟 中 也不例外 他们也不会丧失 对 自 身的 战斗力 和对未来的 信心。 ” 正因为如此 , 葛兰西对市民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进行了详细的 考察和分析 认为在现代资产阶级 已 经把 市民社会提升为国家并且把 它作为治 国主要手段的 情况 下, 如果继续采取俄国 无产阶级革命的 “ 运动战 ” 方式行 动 , 那么结局注定只 能是失败 。 面对这一状况 , 西方革命只能通过 “ 阵地战 ” 的 方式 夺取文化霸权来进 行。 为了 说明这个过程 , 葛兰西创立 了有机知识分子理论 , 把知 识分子区 分为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两种类型 。 传统知识分子与 守护历史 相联 系 , 而有机知识分子则与创造未来相联系 。 他认为 , 知识分子活动的范围 主要 集 中 在上层建筑领域 : “ 知识分子与 生产界之间 的关系 并不像 与主要社 会集团 之间 的关 系那样直接 其关系在不 同程度上受到整个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体系 的 ‘ 调解 ’ , 而知识分子恰恰就是上层建筑体系 中 的 ‘ 公 务员 ’ 。 ” ②因此 , 无产阶级必须培养属于 自 己 的有机知识分子 从意识形态上获取对整个国 家的 统治权 。 这又形成 了葛兰西 的政党理论 , 即 政党不是直接领导国 家的 集团 而是通过培养有机知识分子来领导 和改造 国家 。 由 研究市民社会 、 有机知识分子和政党等问题 , 葛 兰西创造了 一 种新的 马克思 主义政治哲学。 这种政治哲学既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 判传统 , 又植根于西方 发达 资本主义 国家 的社会现实 , 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当 代形态。 当 前 , 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 国化研究转化为创造 当 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课题 时 , 葛 兰西对马克思 主义政治哲学 的构建启 示我们 , 只 有更加关注中 国的 现实问 题 , 不断把 中 国 经验上 升为理论 当 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 这也恰好是从毛泽东思想到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指明 的道路 , 因 为正是它 们 “ 反映了马克思主义 中 国化理论范式 的成熟与 确立” 。 应当 说 , 自 世纪 年代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 化 研究工作 启动 以来 , 学界一 直非常 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化建设。 然而 , 这种 学术化建 设在繁荣马 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 同时 , 也带来了一 些负面效应 , 滋生了唯 学术化的 倾向 , 其具体表现就是脱离 中 国 的社会现实 , 追求艰深晦涩 的语言表达方 式 。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 化研究定位于 中 国现实 问题 可以 克服这种负面效应和 ① 葛 兰 西 : 《 狱 中 札 记》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版社 年 版 第 页 。 ② 葛 兰 西 : 《 狱 中 札 记》 , 中 国 社会科 学 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 ③ 赵士 发 : 《 论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的 理 论范 式 及 其发 展 》 , 载 《理 论视 野 》 年 第 期
172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4 倾向,并且由此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就是这样建构起来的。在毛泽东那里,中国的现实就是要实现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的政治哲学就是对革命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的思考。在邓小平那里,中国的现实就是要解决经济贫困和需要短缺的问题,中 国的政治哲学就是对和平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思考。在今日中国,随着经济政 治的不断发展,我们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丝毫不亚于葛兰西面对的西方发达国家市民 社会的复杂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公平正义以及价值观念等问 题都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直面并深思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构建当代马克 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理论自觉。 综上所述,从葛兰西哲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哲学理论资源是十分丰厚的。葛兰西哲学对我们的启示就在于要不断拓展中国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视域,更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提升中国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创新能力。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1 7 2 | 马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研究 倾向 , 并且由 此创造出 具有 中 国特色的马 克思主义哲学 。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 中 国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就是这样建构起来的 。 在毛泽东那里 , 中 国的 现实就是要实现 从新 民 主主义到社会 主义的转变 中 国 的政治哲学就 是对革命时代 中 国社会主义建 设的思考。 在邓小平那里 , 中 国的现实就是要解决经济贫困 和需要短缺旳 问题 , 中 国 的政治哲学就是对 和平年代中 国 社会主义发展 的思考 。 在今 日 中 国 随着经济政 治的不断发展 , 我们社会结构 的复杂性丝毫不亚于葛 兰西面对 的西方发达国 家市 民 社会 的复杂性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政治体制改革 、 社会公平正义 以及价值观念等 问 题都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直面并深思的重大现实 问题。 因 此 , 构建当代马克 思主义的 政治哲学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 国化研 究的 理论 自 觉 。 综上所述 , 从葛兰西哲学来看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 国化研究的 西方马 克思主义 哲学理论资源是十分 丰厚 的 。 葛兰西哲学对我们的 启 示就在于要不断拓展 中 国 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 研究视域 , 更新中 国 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 研究范式 , 提升 中 国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创新能力 。 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 国化研究的历史使命 。 作 者 单位 : 武 汉 大 学 哲 学 学 院 、 武 汉 大 学 马 克 思 主 义哲学 研 究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