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方面是利率的提高。中央银行既可以通过减少货币供给而间接地使利率上升,也可以通过提高贴现 贷款的利率而直接地带动整个市场利率体系的上扬。利率的上升促使人们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 从而使消费需求减少:同时它还意味着投资成本的上升,从而对投资需求也有抑制作用。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常采取增加税收或减少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的形式。税 收的增加际转移支付的减少,减少了企业和家庭用于消费和投资的资金来源,而政府购买的减少则 直接意味着总需求的下降。 二、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通过对工资和物价的上张进行直接干预来达到降低通货膨胀率目的的。 主要采取以下四种形式。 (1)规劝(jawboning)。就是政府劝告工资和价格制定者们负责任地采取行动,鼓励员工和雇 主在较低的工资增长水平上达成和解,以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2)自愿的工资一价格指导线(voluntary wage-price guidelines.)。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 率的平均增长率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标准,并要求各部门将工资一物价的增长幅度控制在这一 标准之内。例如美国60年代的肯尼迪政府和约翰逊政府,都相继实行过这种政策。但是由于指导线 政策原则上是自愿的,只能依靠说服,而不能以法律强制实行,所以效果并不明显。 (3)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the tax-based incomes guidelines)。即政府以税收作为惩 罚或奖励手段来限制工资增长,对于工资增长率保持在政府规定界限以下的企业,以减少税收的方 式进行奖励:对于工资增长率超出政府规定界限的企业,则以增税的方式进行惩罚。这种形式的收 入政策仅仅以最一般的形式尝试过。 (4)工资一价格管制(wage-price control)。既由政府颁布法令,强行规定工资、物价的上 涨幅度,在某些时候,甚至暂时将工资和物价加以冻结。这种严厉的管制措施一般在战争时期较为 常见,但是当通货膨胀变得非常难以对付时,和平时期的政府也可能求助于它。 各国的经验表明,利用收入政策对付通货膨胀的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温和的收入政策,如规 劝及自愿的工资-价格指导线往往收效甚微。其次,严格的工资-价格管制将严重削弱价格机制在资 源配置中的作用。相对价格的灵活调整时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本途径,在管制过程中,由于很难 区分哪些价格变动代表着合理的相对价格变动,哪些代表着物价水平的整体上升,所以政府只能笼 统地加以管制。其结果,在限制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同时,也限制了资源向合理方向的流动。第三, 即使是严厉的工资一价格管制,在没有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长期奏效。 这是因为,人们会发展出种种办法来变相地规避管制,变相地提高价格和工资:而且,一旦管制造 成的经济失衡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对,使得管制难以持续,并最终放弃时,因管制而得不到释放的价 格上涨就可能爆炸性地释放出来。 三、收入指数化政策 收入指数化政策,也就是各种名义收入,如工资、利息等,部分或全部低于物价指数相联系, 自动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 收入指数化,尤其是工资指数化在发达国家中较为普遍。实行这种政策的好处在于:首先,指 数化可以缓解通货膨胀造成的不公平的收入再分配,从而消除许多不必要的扭曲。例如工人或债权 人有了指数化条款的保护之后,就不必费心去预测未来的物价水平变动了。其次,可能使政府实行 通货膨胀政策的动机减弱。指数化条款使得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作为净债务人的政府还本付息负担 加重,政府从通货膨胀中得到的好处减少(货币发行收入和政府债券还本付息负担的减轻)。第三, 指数化条款可能使紧缩性政策的代价减少,从而使通货膨胀更容易被遏制。当政府的紧缩性政策使 得实际通货膨胀率低于签订劳动合同时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时,指数化条款会使名义工资相应地下降, 从而避免因实际工资上升而造成失业增加。 收入指数化政策同样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第一,指数化政策在消除收入的不公平分配方面的作 用是有限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价格指数的编制和收入的调整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收入的调整往 44 方面是利率的提高。中央银行既可以通过减少货币供给而间接地使利率上升,也可以通过提高贴现 贷款的利率而直接地带动整个市场利率体系的上扬。利率的上升促使人们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 从而使消费需求减少;同时它还意味着投资成本的上升,从而对投资需求也有抑制作用。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常采取增加税收或减少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的形式。税 收的增加际转移支付的减少,减少了企业和家庭用于消费和投资的资金来源,而政府购买的减少则 直接意味着总需求的下降。 二、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通过对工资和物价的上涨进行直接干预来达到降低通货膨胀率目的的。 主要采取以下四种形式。 (1)规劝(jawboning)。就是政府劝告工资和价格制定者们负责任地采取行动,鼓励员工和雇 主在较低的工资增长水平上达成和解,以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2)自愿的工资—价格指导线(voluntary wage-price guidelines)。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 率的平均增长率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标准,并要求各部门将工资—物价的增长幅度控制在这一 标准之内。例如美国 60 年代的肯尼迪政府和约翰逊政府,都相继实行过这种政策。但是由于指导线 政策原则上是自愿的,只能依靠说服,而不能以法律强制实行,所以效果并不明显。 (3)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the tax-based incomes guidelines)。即政府以税收作为惩 罚或奖励手段来限制工资增长,对于工资增长率保持在政府规定界限以下的企业,以减少税收的方 式进行奖励;对于工资增长率超出政府规定界限的企业,则以增税的方式进行惩罚。这种形式的收 入政策仅仅以最一般的形式尝试过。 (4)工资—价格管制(wage-price control)。既由政府颁布法令,强行规定工资、物价的上 涨幅度,在某些时候,甚至暂时将工资和物价加以冻结。这种严厉的管制措施一般在战争时期较为 常见,但是当通货膨胀变得非常难以对付时,和平时期的政府也可能求助于它。 各国的经验表明,利用收入政策对付通货膨胀的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温和的收入政策,如规 劝及自愿的工资-价格指导线往往收效甚微。其次,严格的工资-价格管制将严重削弱价格机制在资 源配置中的作用。相对价格的灵活调整时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本途径,在管制过程中,由于很难 区分哪些价格变动代表着合理的相对价格变动,哪些代表着物价水平的整体上升,所以政府只能笼 统地加以管制。其结果,在限制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同时,也限制了资源向合理方向的流动。第三, 即使是严厉的工资—价格管制,在没有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长期奏效。 这是因为,人们会发展出种种办法来变相地规避管制,变相地提高价格和工资;而且,一旦管制造 成的经济失衡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对,使得管制难以持续,并最终放弃时,因管制而得不到释放的价 格上涨就可能爆炸性地释放出来。 三、收入指数化政策 收入指数化政策,也就是各种名义收入,如工资、利息等,部分或全部低于物价指数相联系, 自动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 收入指数化,尤其是工资指数化在发达国家中较为普遍。实行这种政策的好处在于:首先,指 数化可以缓解通货膨胀造成的不公平的收入再分配,从而消除许多不必要的扭曲。例如工人或债权 人有了指数化条款的保护之后,就不必费心去预测未来的物价水平变动了。其次,可能使政府实行 通货膨胀政策的动机减弱。指数化条款使得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作为净债务人的政府还本付息负担 加重,政府从通货膨胀中得到的好处减少(货币发行收入和政府债券还本付息负担的减轻)。第三, 指数化条款可能使紧缩性政策的代价减少,从而使通货膨胀更容易被遏制。当政府的紧缩性政策使 得实际通货膨胀率低于签订劳动合同时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时,指数化条款会使名义工资相应地下降, 从而避免因实际工资上升而造成失业增加。 收入指数化政策同样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第一,指数化政策在消除收入的不公平分配方面的作 用是有限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价格指数的编制和收入的调整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收入的调整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