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孙群等:种子活力机理及遗传控制的研究进展 51 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等幼苗活力指标的QL,共检 测到31个Q,分别控制5个不同的活力指标,主 London:Botterworths 1980:585-591 要位于3、5、6号染色体上,发现控制酶活性、可溶 2张建成.王辉.不同成熟度花生种子发芽率及活力差异性研究 性糖含量与控制发芽率及幼苗长势的位于相似 种子,2005.241上3.4. 的区域 Zhang JC.Wang H.Studies on the seed germination and viability ot eanut Seed,2005.24(1)3-4.(in Chinese) 3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王显国,韩建国,陈志红,朱云生,李造述,新麦草种子成鹅过程 种子活力机理及遗传控制是种子科学的一个重要 中活力变化的研究草地学报.20008306-311 Wang X G Han J Gi Chen Z H.Zhu Y S,Li L S.Studies on the vigor 研究方向,近十几年来已经取得了相对较大的研究进 展。国内外有关种子活力的生理机理研究表明,在种 changes during seed maturation of Russian wildtype.Acta Agresto 20,8:306-31l.(in Chinese) 子发育后期,LEA蛋白、寡聚糖和ABA等抗逆物质 与种子活力的形成有关,而膜脂过氧化作用、染色体 毛培胜,韩建国。浦心春,未葡峰倪小琴。高羊茅种子成熟过 因地,1997,23641 及基因的骑变和蛋白的降解等被认为是引起或 中的活力变化 Mao PS,Han J Gi Pu X ngJF.NiXQ.Change of sd vigou 相 活力的生 n in lall Fescue.Grassland of China.1997.2:36-4 进 分子基倒 方面的研究相对较为缓慢 目前已有的研 究主要是种 ong PR.The in 子活力相关性状的QTL分析。拟南芥和水稻等模式材 物种子活力的遗传学与QTL分析主要集中在形态 指标,生理学指标的分析较少。与种子活力有关的 [61 林鹿,牛 藏蛋白质合成和累积与活力的关系 Q位点的数量、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遗传效应及其 热能亚热带的物学报.19 与环墙互作效应等,与植物种类和种子活力性状指标 有关,遗传作用特点不尽相同。这是因为种子活力涉 及的性状 当多 复杂,并且受到发育、 素的强烈影 林魔德家瑞.花生种子活力的形成.中山大学学报《白然科 子活力龙 )199%35231.27 行遗传研究,要求同 一种之间要存在差异 研究 般采用重组自交系、 近等基因系进行研究 m,1996.35.23-27.(in Chinese) Greggains发现Acer树种同时存在顽物型种子及正 8 刻军、黄上志,傅家瑞。汤学型种子活力与蛋自质关系的研 常型种子,且然用树木来做遗传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 究进展植物学道报.2001.181上4651 但由于顽拗型种子与正常型种子在种子活力上存在巨 Liu J.Huang S Z.Fu J R.Tang X J.Advances on relat 大差异,因此这个树种有可能成为研究种子活力的好 seed vigor and proteins.Chinese Bulletin of Botam.2001.18(1 材料。 46-51.(in Chinese 关于种子活力的分子其方面的研穷日前主要组 刘军,黄上志,博家瑞.不同活力玉米种子胚荫发期热激出 中在模式作物 <稻和拟南芥上,而三大粮食作物中的 白的合成植物学报,2000,42:253-257 玉米和小麦, 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当薄弱 Liu J.Huang Z.Fu J R.Synthesis of heat shock protein in maiz 它们的种子活力进行研究,如果能找到控制种子活力 seed emb during germination.Acta 200,42:253-257.n Chin 的主效基因,或是通过分子标记铺助选择育种的方法 [10]Livesley M A.Bray C M.Heat sho 聚合多个微效基因,就可以增加种子田间萌发和出苗 and whea 对逆境胁迫的忍受能力,这可能是将来作物育种的 流199217918 个重要方向。因此对种子活力的生理机制及分子基础 四汤学军,傅家,黄上志,决定种子寿命的生理机制研究进 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重 种千.19%.9 要的实际意义, XJ.FuJR.H 2 Emile JM.Mohamed E JR References PC. Dick V.Marten 1]Pery D A.The 1 期 孙 群等:种子活力机理及遗传控制的研究进展 51 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等幼苗活力指标的 QTL,共检 测到 31 个 QTL,分别控制 5 个不同的活力指标,主 要位于 3、5、6 号染色体上,发现控制酶活性、可溶 性糖含量与控制发芽率及幼苗长势的 QTL 位于相似 的区域。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种子活力机理及遗传控制是种子科学的一个重要 研究方向,近十几年来已经取得了相对较大的研究进 展。国内外有关种子活力的生理机理研究表明,在种 子发育后期,LEA 蛋白、寡聚糖和 ABA 等抗逆物质 与种子活力的形成有关,而膜脂过氧化作用、染色体 及基因的畸变和胚蛋白的降解等则被认为是引起或加 剧种子活力衰退即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 相对于种子活力的生理机理研究进展,分子基础 方面的研究相对较为缓慢,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是种 子活力相关性状的 QTL 分析。拟南芥和水稻等模式植 物种子活力的遗传学与 QTL 分析主要集中在形态学 指标,生理学指标的分析较少。与种子活力有关的 QTL 位点的数量、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遗传效应及其 与环境互作效应等,与植物种类和种子活力性状指标 有关,遗传作用特点不尽相同。这是因为种子活力涉 及的性状相当多,遗传基础复杂,并且受到发育、收 获及贮藏期间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要对种子活力进 行遗传研究,要求同一种之间要存在差异,研究中一 般采用重组自交系、近等基因系进行研究。 Greggains[61] 发现 Acer 树种同时存在顽拗型种子及正 常型种子,虽然用树木来做遗传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 但由于顽拗型种子与正常型种子在种子活力上存在巨 大差异,因此这个树种有可能成为研究种子活力的好 材料。 关于种子活力的分子基础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集 中在模式作物水稻和拟南芥上,而三大粮食作物中的 玉米和小麦,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当薄弱,下一步应对 它们的种子活力进行研究,如果能找到控制种子活力 的主效基因,或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方法, 聚合多个微效基因,就可以增加种子田间萌发和出苗 对逆境胁迫的忍受能力,这可能是将来作物育种的一 个重要方向。因此对种子活力的生理机制及分子基础 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重 要的实际意义。 References [1] Perry D A. The concept of seed vigor and its relevance to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In: Hebblathwaite P D (ed.). Seed Production. London: Botterworths, 1980: 585-591. [2] 张建成, 王 辉. 不同成熟度花生种子发芽率及活力差异性研究. 种子, 2005, 24(1): 3-4. Zhang J C, Wang H. Studies on the seed germination and viability of different maturation peanut. Seed, 2005, 24(1): 3-4. (in Chinese) [3] 王显国, 韩建国, 陈志红, 朱云生, 李连述. 新麦草种子成熟过程 中活力变化的研究. 草地学报, 2000, 8: 306-311. Wang X G, Han J G, Chen Z H, Zhu Y S, Li L S. Studies on the vigor changes during seed maturation of Russian wildtype. Acta Agrestia Sinica, 2000, 8: 306-311. (in Chinese) [4] 毛培胜, 韩建国, 浦心春, 宋锦峰, 倪小琴. 高羊茅种子成熟过程 中的活力变化. 中国草地, 1997, 2: 36-41. Mao P S, Han J G, Pu X C, Song J F, Ni X Q. Change of seed vigour during maturation in Tall Fescue. Grassland of China, 1997, 2: 36-41. (in Chinese) [5] Adam N M, McDonnald M B, Henderlong P R. The influence of seed position, planting and harvesting dates on soybean seed quality. 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89, 17: 143-152. [6] 林 鹿, 傅家瑞. 花生种子贮藏蛋白质合成和累积与活力的关系.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5, 4(1): 57-60. Lin L, Fu J 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cumulation of storage proteins and formation of vigor of peanut seed.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1995, 4(1): 57-60. (in Chinese) [7] 林 鹿, 傅家瑞. 花生种子活力的形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1996, 35: 23-27. Lin L, Fu J R. Formation of peanut seed vigor.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 1996, 35: 23-27. (in Chinese) [8] 刘 军, 黄上志, 傅家瑞, 汤学军. 种子活力与蛋白质关系的研 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2001, 18(1): 46-51. Liu J, Huang S Z, Fu J R, Tang X J. Advances on relation between seed vigor and proteins.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01, 18(1): 46-51. (in Chinese) [9] 刘 军, 黄上志, 傅家瑞. 不同活力玉米种子胚萌发期间热激蛋 白的合成. 植物学报, 2000, 42: 253-257. Liu J, Huang S Z, Fu J R. Synthesis of heat shock protein in maize seed embryo with different vigor during germination.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0, 42: 253-257. (in Chinese) [10] Livesley M A, Bray C M. Heat shock and recovery in aged wheat aleurone layers. Seed Science Research, 1993, 2: 179-186. [11] 汤学军, 傅家瑞, 黄上志. 决定种子寿命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种子, 1996, 6: 29-32. Tang X J, Fu J R, Huang S Z. Advances on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seed longevity. Seed, 1996, 6: 29-32. (in Chinese) [12] Emile J M, Mohamed E E, Elizabeth V, Gerda J R, Hetty B V, Steven P C, Dick V, Maarten K. Analysis of natural allelic variation of Arabidopsis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 longevity traits between the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