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 病毒与亚病毒 4 4 4 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 5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6 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 7 微生物生态与生态工程 4 4 8 微生物与发酵食品 9 微生物与机体免疫 6 6 10 食品腐败与食品保藏 2 2 11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性 4 4 12 食品卫生和食品卫生标准 2 总计 56 56 五、课程其他说明 1、主要先修课程:食品科学概论,食品化学 2、适用专业类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3、主要教材: 推荐教材 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江汉湖。食品微生物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何国庆。食品微生物学(第一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参老教材 沈萍主编。微生物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 李季伦。微生物生理学(第一版),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杨洁彬,李淑高。食品微生物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农业出版社 M.T.马迪根,JM.马丁克著,杨文博译,微生物生物学(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4、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闭卷考试,采用百分制计分,平时成绩占30%(包括:考勤、提问或课堂 讨论、平时作业),期末试卷考试成绩占70% 由授课教师负责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考勤”考核采取点名、课堂随机测试(含课堂提问、答 疑等)等方式进行考核。提问(或课堂讨论)按照学生对问题重点内涵的把握和条理性进行评定。授 课教师对重点章节布置作业,并按照学生实际提交作业的次数、完成作业的质量等方面评定成绩。测 试内容以教学内容为主,不得超出大纲,教学重点占考试内容的80%以上。 3 病毒与亚病毒 4 4 4 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 4 4 5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6 6 6 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 8 8 7 微生物生态与生态工程 4 4 8 微生物与发酵食品 4 4 9 微生物与机体免疫 6 6 10 食品腐败与食品保藏 2 2 11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性 4 4 12 食品卫生和食品卫生标准 2 2 总 计 56 56 五、课程其他说明 1、主要先修课程:食品科学概论,食品化学 2、适用专业类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3、主要教材: 推荐教材 周德庆 主编. 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江汉湖. 食品微生物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何国庆. 食品微生物学(第一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 沈萍 主编. 微生物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季伦. 微生物生理学(第一版),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杨洁彬,李淑高. 食品微生物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农业出版社 M.T.马迪根,J.M.马丁克著,杨文博译,微生物生物学(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4、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闭卷考试,采用百分制计分,平时成绩占 30%(包括:考勤、提问或课堂 讨论、平时作业),期末试卷考试成绩占 70%。 由授课教师负责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考勤”考核采取点名、课堂随机测试(含课堂提问、答 疑等)等方式进行考核。提问(或课堂讨论)按照学生对问题重点内涵的把握和条理性进行评定。授 课教师对重点章节布置作业,并按照学生实际提交作业的次数、完成作业的质量等方面评定成绩。测 试内容以教学内容为主,不得超出大纲,教学重点占考试内容的 80%以上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