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2茎尖剥离和接种: 将已消毒的芽放在带滤纸的培养皿上,用器械固定,在解剖镜下剥去幼叶,切下带1-2 个叶原基的生长点(0.3-0.5mm),将切下的茎尖转至培养基上(顶部向上) 酒精擦拭 旋转灼烧 显微镜下 获取茎尖 13.2马铃薯茎尖照片,上面带有2个 叶原基(引自 Morel,1972 接种 盖好瓶塞 2.3培养: 培养条件:25摄氏度左右,1500-5000X,10-16h 一般情况下光照培养比暗培养效果更好。其间应更换新鲜培养基。提高培养基中BA的 浓度可形成大量丛生芽。 2.4生根诱导 将2-3cm高的无根苗转入生根培养基继续培养1-2个月,即可生根。 技术应用:植物脱毒技术是防治植物病毒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由于缺乏可治愈受 病毒侵染植物的药物,将植物脱毒就成了很好的一种选择。目前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来脱 除病毒,在马铃薯、草莓、甘蔗、菠萝和香蕉等主要经济作物上已经获得成功。人们用组织 培养技术脱毒培育出的马铃薯,要比未经脱毒的增产约50%以上 技术优点:(1)能够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是无性繁殖品种繁育的理想途径。 (2)快速繁殖品种,使优良品种迅速应用。离体繁殖周期短,不受季节限制, 繁殖系数高,又称之为“快繁”。 (3)生产无病毒种苗,防止品种退化 (4)节约耕地,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5)离体繁殖的种苗体积小,易携带,便于运输。 技术缺点:有时病毒的侵染会带来审美价值等一些意料之外的有利变化,也会使生物多 样性和变异特点得以体现。而植物脱毒技术则改变了自然界规律,有可能错过潜在的优势生 物资源。 部分引自:(1)高中生物教科书选修三(人教版) (2)《植物脱毒技术》一一园林之伤2.2 茎尖剥离和接种: 将已消毒的芽放在带滤纸的培养皿上,用器械固定,在解剖镜下剥去幼叶,切下带 1-2 个叶原基的生长点( 0.3-0.5mm ), 将 切 下的 茎 尖 转 至 培养 基 上 ( 顶 部向 上 )。 2.3 培养: 培养条件:25 摄氏度左右,1500-5000LX,10-16h 一般情况下光照培养比暗培养效果更好。其间应更换新鲜培养基。提高培养基中 BA 的 浓度可形成大量丛生芽。 2.4 生根诱导: 将 2-3cm 高的无根苗转入生根培养基继续培养 1-2 个月,即可生根。 技术应用:植物脱毒技术是防治植物病毒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由于缺乏可治愈受 病毒侵染植物的药物,将植物脱毒就成了很好的一种选择。目前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来脱 除病毒,在马铃薯、草莓、甘蔗、菠萝和香蕉等主要经济作物上已经获得成功。人们用组织 培养技术脱毒培育出的马铃薯,要比未经脱毒的增产约 50%以上。 技术优点:(1)能够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是无性繁殖品种繁育的理想途径。 (2)快速繁殖品种,使优良品种迅速应用。离体繁殖周期短,不受季节限制, 繁殖系数高,又称之为“快繁”。 (3)生产无病毒种苗,防止品种退化。 (4)节约耕地,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5)离体繁殖的种苗体积小,易携带,便于运输。 技术缺点:有时病毒的侵染会带来审美价值等一些意料之外的有利变化,也会使生物多 样性和变异特点得以体现。而植物脱毒技术则改变了自然界规律,有可能错过潜在的优势生 物资源。 部分引自:(1)高中生物教科书选修三(人教版) (2)《植物脱毒技术》——园林之伤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