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6课第一次鸦片战净》教学设计 2018级三班杨兰兰 【课程标准】、1、认识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对中国的影响, 2、归纳《南京条约》内容推导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中的第一课,是近代史的开端, 这一课的内容对于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社会现状具有重要的作用,学好这一课 能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理解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学情分析】鸦片战争时期的这段历史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过,具有一定的知识 储备,但是高中阶段的内容较初中更为丰富和复杂,要处理好学生知识的衔接问 题,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 【教学目标】 1.运用图片对比进行论证,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通过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培养爱国主义。(家国情怀)。 3.找出《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培养辩证思维以及发散思维。(史料实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南京条约》的内容推导影响。 难点:认识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课堂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古代史的有关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进入近代史的 学习,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有学习过鸦片战争吗?鸦片战争的主角是谁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同学们看教材的图,我们可以看到英国距离中国十分遥远,即使 坐船也需要三个多月,他们为什么要远渡重洋与中国展开战争呢?这场战争的结 果如何?对双方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近代史的开端一一第 次鸦片战争。 学生回答:… 教师过渡:好,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展示四组中英对比图来分析下中英《第 16 课 第一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2018 级三班杨兰兰 【课程标准】、1、认识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对中国的影响。 2、归纳《南京条约》内容推导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 16 课《两次鸦片战争》中的第一课,是近代史的开端, 这一课的内容对于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社会现状具有重要的作用,学好这一课 能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理解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学情分析】鸦片战争时期的这段历史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过,具有一定的知识 储备,但是高中阶段的内容较初中更为丰富和复杂,要处理好学生知识的衔接问 题,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 【教学目标】 1. 运用图片对比进行论证,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 通过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培养爱国主义。(家国情怀)。 3.找出《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培养辩证思维以及发散思维。(史料实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南京条约》的内容推导影响。 难点:认识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课堂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古代史的有关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进入近代史的 学习,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有学习过鸦片战争吗?鸦片战争的主角是谁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同学们看教材的图,我们可以看到英国距离中国十分遥远,即使 坐船也需要三个多月,他们为什么要远渡重洋与中国展开战争呢?这场战争的结 果如何?对双方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近代史的开端——第一 次鸦片战争。 学生回答:…… 教师过渡:好,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展示四组中英对比图来分析下中英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