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差别。延缓不是同一物的无差别的保持,而是体现差别的活动。 这就意味着文本不是一个已完成了的文集,不是一本书或书边 空白之间存在的内容,而是文字之间互为参照的“痕迹”。因此, 阅读决不是寻找原初意义,理解决不以作者为中心。以把攫原 初意义为特征的现代主义的阅读方式和理解方式必须让位于对 作品的解构活动。 “解构”是德里达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拆毁”概念的基础 上提出的阅读方法和哲学策略,德里达在谈到这种策略时明确 指出,“在传统的哲学对立中,并没有对立双方的和平共处,而只 有一种暴力的等级制度。其中,一方(在价值上,逻辑上等等)统 治着另一方,占据着支配地位。消除这种对立首先就是在某个 选定的时刻颠倒那个等级关系。”(J.Derrida,Positions,Minuit Pais,1972年,第56一57页。)但是德里达所说的解构远不只是 对这种对立双方的等级关系的颠倒,而是通过双重姿态、双重科 学、双重写作来实施对传统对立的颠倒,并对系统全面置换,“只 有在这种条件下,解构才会提供在它批评的领域里进行调和的 手段,而这个对立的领域也是充满散漫的力量的领域。”(J.Dr- rida,Marges de la philosophie.Minuit Paris,1972年,第392页。) 但是,如何对充满对立的哲学系统进行全而置换呢?按德 里达的解释,解构一方面意味着突破原有的系统,打开其封闭的 结构,排除其本源和中心,消除其二元对立;另一方面意味着将 瓦解后的系统的各种因素暴露于外,看看它隐含了什么,排除了 什么,然后使原有因素与外在因素自由组合,使它们相互交叉, 相互重叠,从而产生一种无限可能性的意义网络。德里达把这 种解构活动称为“旧语移植逻辑”,即在保留旧概念的同时将新 意义移植进去。如果我们以解构的方式阅读原有的文本,就会 发现原有文本的界限已不复存在,而成了向我们无限开放,向其 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