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亦是最周遍之恒常。宇宙全体之所有,任何一事的重要来源之一。其范畴如下:太极、阴阳、健顺 之起,任何一物之成,莫非生生”①。由此观点,张生、易、变化、动静、道器、形上形下、神、几、日新。 先生反对怀特海自然之两分,提出中国宇宙论,未他认为按先秦哲学典籍,“在范畴发展史上对于后 尝分别实在与现象为二事。并把生生变易视为中世影响最大的是《论语》、《老子》、《易传》…《论 国哲学的特点。他认为“宇宙是生生之流,而生生语》、《老子》、《易传》所提出的范畴成为中国传统 有其常则,生生亦即根本的常则之一。同时承认哲学的主要范畴”。⑥ 变易与条理,而予以适切的联系,这是中国哲学的 同时,张先生运用中国传统的考据法,提出了 特色”②。如汤一介先生所言:“张先生坚持‘实在许多极有见地的易学观点。如他以扎实的文献资 与现象’的统一,正是从《周易》中了解到宇宙之本料的功底,提出“《系辞》和《彖传》基本上是战国时 体与世界的万事万物之本质不是两回事,只是在代的作品”。《系辞》“著作年代在老子以后,惠子 事事物物的现象中才可把握宇宙是一生生的‘日庄子之前。《彖传》应在荀子以前。《文言》与《系 新大流’。”③ 辞》相类,《象传》与《彖传》相类,应当是战国年中 又如张先生多次引用《易传》语言阐发自己的后期的作品,从《象传》的内容看,可能较《彖传》晚 天人观。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中讲天人合一,重一些”等自成一家之言,又提出《系辞》中的“象”字 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统一,认为人与应是正文,而帛书的“马”字乃是异文,可能是辟某 自然不是敌对的关系,人可以调整自然,而不应破人的名讳而改“象”为“马”,帛书《系辞》所谓“易有 坏自然。这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但比较忽视改大恒”是后来改定的异文,等等。这些观点虽未 造自然的努力,比较忽视对于自然界的探索。西得到学界广泛的认同,但对于今天研究今帛《易 方则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和对传》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抗,主张克服自然战胜自然。二者既是对立的 张先生易学研究的价值还表现在以哲学分析 又是互补的。他把天人合一分为静的天人合一和方法研究《易传》,这异于传统的文字学训诂方法、 动的天人合一。静的天人合一是内心修养达到与文献学研究方法和一般哲学叙述方法。文字训诂 天为一的境界。动的天人合一则是以行动实践改方法对于揭示文字本义固然重要,却流于一般文 造自然,使天成为合适于人的,而同时人亦适应天字意义解释,未能上升到哲学意义,准确地把握其 然,不失掉天然的乐趣。他引《易传》“先天而天弗思想内涵。就其哲学而言,张先生不同于冯友兰 违,后天而奉天时”说明之,认为此话是说“宰制自先生。虽然二者皆由西方哲学解读中国哲学,但 然同时亦随顺自然。先天即为天之前导,后天即张先生重视概念命题哲学体系分析,而冯先生则 从天而动。人须一方面开导自然,一方面遵循自重视哲学思想历史阐述。张先生运用西方哲学分 然;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乃得天人之协调”④。析法合理解读中国哲学和易学,是当今晢学和易 又说:“《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学研究的典范。当今中国哲学史界面临很大的困 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惑:一是以西学方法和思维解读易学和中国晢学 是一种全面的观点,既要改造自然,也要顺应自易学和中国哲学很容易被割裂而失去自身特色 然;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既不屈服于一是以中国话语系统和方法解读中国哲学和易 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⑤学,而无法超越自身而开显出深邃的哲学意义。 又如张先生认为,“哲学为根本问题之哲学,张先生在研读了大量的西方哲学著作基础上,以 亦可谓以基本概念范畴之研究为主要内容”。哲西学话语系统和思维方法解读中国晢学和易学 学家仼务是创立概念范畴,诠释概念范畴,理清概凝练和开显出不同于西学的深邃的晢学和易学思 念范畴。以此观念出发,他建立了中国晢学范畴想,消融和化解了学术界两种倾向,避免了易学和 s系。《易传》成为张先生研究中国先秦晢学范畴中国晢学硏究中走向仼何一偏。故张先生易学硏 ①《事理论》(天人五论之三),《张岱年全集》第三卷,第140页。 ②《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全集》第二卷,第615616页 ③汤一介:《张岱年先生和周易》,《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④《生活理想之四原则》《张岱年全集》第一卷,第288页 ⑤《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张岱年全集》第五卷,第625页 ⑥《中国古典晢学概念范畴要论呛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体系》,《张岱年全集》第四卷,第459页 o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亦是最周遍之恒常。宇宙全体之所有 ,任何一事 之起 ,任何一物之成 ,莫非生生”①。由此观点 ,张 先生反对怀特海自然之两分 ,提出中国宇宙论 ,未 尝分别实在与现象为二事。并把生生变易视为中 国哲学的特点。他认为“宇宙是生生之流 ,而生生 有其常则 ,生生亦即根本的常则之一。同时承认 变易与条理 ,而予以适切的联系 ,这是中国哲学的 特色”②。如汤一介先生所言“: 张先生坚持‘实在 与现象’的统一 ,正是从《周易》中了解到宇宙之本 体与世界的万事万物之本质不是两回事 ,只是在 事事物物的现象中才可把握宇宙是一生生的‘日 新大流’。”③ 又如张先生多次引用《易传》语言阐发自己的 天人观。张岱年认为 ,中国哲学中讲天人合一 ,重 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统一 ,认为人与 自然不是敌对的关系 ,人可以调整自然 ,而不应破 坏自然。这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但比较忽视改 造自然的努力 ,比较忽视对于自然界的探索。西 方则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和对 抗 ,主张克服自然、战胜自然。二者既是对立的 , 又是互补的。他把天人合一分为静的天人合一和 动的天人合一。静的天人合一是内心修养达到与 天为一的境界。动的天人合一则是以行动实践改 造自然 ,使天成为合适于人的 ,而同时人亦适应天 然 ,不失掉天然的乐趣。他引《易传》“先天而天弗 违 ,后天而奉天时”说明之 ,认为此话是说“宰制自 然同时亦随顺自然。先天即为天之前导 ,后天即 从天而动。人须一方面开导自然 ,一方面遵循自 然 ;天不违人 ,人亦不违天 ,乃得天人之协调”④。 又说“:《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地 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是一种全面的观点 ,既要改造自然 ,也要顺应自 然 ;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 ,既不屈服于 自然 ,也不破坏自然 ;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⑤ 又如张先生认为“, 哲学为根本问题之哲学 , 亦可谓以基本概念范畴之研究为主要内容”。哲 学家任务是创立概念范畴 ,诠释概念范畴 ,理清概 念范畴。以此观念出发 ,他建立了中国哲学范畴 体系。《易传》成为张先生研究中国先秦哲学范畴 的重要来源之一。其范畴如下 :太极、阴阳、健顺、 生、易、变化、动静、道器、形上形下、神、几、日新。 他认为按先秦哲学典籍“, 在范畴发展史上对于后 世影响最大的是《论语》《、老子》《、易传》……《论 语》《、老子》《、易传》所提出的范畴成为中国传统 哲学的主要范畴”。⑥ 同时 ,张先生运用中国传统的考据法 ,提出了 许多极有见地的易学观点。如他以扎实的文献资 料的功底 ,提出“《系辞》和《彖传》基本上是战国时 代的作品”。《系辞》“著作年代在老子以后 ,惠子 庄子之前。《彖传》应在荀子以前。《文言》与《系 辞》相类《, 象传》与《彖传》相类 ,应当是战国年中 后期的作品 ,从《象传》的内容看 ,可能较《彖传》晚 一些”等自成一家之言 ,又提出《系辞》中的“象”字 应是正文 ,而帛书的“马”字乃是异文 ,可能是辟某 人的名讳而改“象”为“马”,帛书《系辞》所谓“易有 大恒”’是后来改定的异文 ,等等。这些观点虽未 得到学界广泛的认同 ,但对于今天研究今帛《易 传》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先生易学研究的价值还表现在以哲学分析 方法研究《易传》,这异于传统的文字学训诂方法、 文献学研究方法和一般哲学叙述方法。文字训诂 方法对于揭示文字本义固然重要 ,却流于一般文 字意义解释 ,未能上升到哲学意义 ,准确地把握其 思想内涵。就其哲学而言 ,张先生不同于冯友兰 先生。虽然二者皆由西方哲学解读中国哲学 ,但 张先生重视概念命题哲学体系分析 ,而冯先生则 重视哲学思想历史阐述。张先生运用西方哲学分 析法合理解读中国哲学和易学 ,是当今哲学和易 学研究的典范。当今中国哲学史界面临很大的困 惑 :一是以西学方法和思维解读易学和中国哲学 , 易学和中国哲学很容易被割裂而失去自身特色 ; 一是以中国话语系统和方法解读中国哲学和易 学 ,而无法超越自身而开显出深邃的哲学意义。 张先生在研读了大量的西方哲学著作基础上 ,以 西学话语系统和思维方法解读中国哲学和易学 , 凝练和开显出不同于西学的深邃的哲学和易学思 想 ,消融和化解了学术界两种倾向 ,避免了易学和 中国哲学研究中走向任何一偏。故张先生易学研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论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体系》《, 张岱年全集》第四卷 ,第 459 页。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 张岱年全集》第五卷 ,第 625 页。 《生活理想之四原则》《, 张岱年全集》第一卷 ,第 288 页。 汤一介《: 张岱年先生和周易》《, 周易研究》,2004 年第 3 期。 《中国哲学大纲》《, 张岱年全集》第二卷 ,第 615 —616 页。 《事理论》(天人五论之三) 《, 张岱年全集》第三卷 ,第 140 页。 50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