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尚,感到自己的善良和美好。”志愿者一方面适应生活需要,在本职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追求实际 利益:另一方面坚持健康人性,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追求精神的神圣、感情的崇高。这样,现 代人文精神就在不否定实际利益的同时得到人性的升化,实现世俗和崇高的统一。 我们认为,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志愿服务的发展不仅对人文精神要素的丰富具有积极作 用,而且人文精神的倡扬对志愿服务的兴旺也有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推动志愿服务参 与的广泛性。随着人文精神的振兴,越来越多的人懂得超越世俗利益,追求精神完善,就更加 积极地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二是推动志愿服务热情的持久性。有些志愿者是在一时冲动状 况下参与志愿服务的,缺乏持久热情,但经过人文精神的陶治,更加了解服务他人和社会的珍 贵价值,从而逐渐确立长期从事服务的意识。三是增强志愿服务动机的纯洁性。由于志愿服 务的社会影响扩大,一些人带着各种利己目的参加志愿者队伍,如希望借此出名、希望建立推 销网络、希望交朋友等。通过一边服务一边接受人文精神的薰陶,人们往往减少或消除利己性 的考虑,增加利他性的考虑,使自己的服务目的越来越纯洁。四是增强志愿服务影响的长远 性。随着人文精神号召力的日益增大,人们对自我完善的认识日趋深刻,对于志愿服务的意 义、价值的理解也逐渐加深,从而使志愿服务具有日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当然,在志愿服务蓬勃发展过程中,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因素都会对它发生影响。所以,志 愿服务一方面支持人文精神的振兴,另一方面又促使人文精神世俗化。这种二重作用造成的 效果和影响是复杂的,需要专文论述,在此不作深入探讨。 注: ①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彭强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②⑤参阅徐中振主编《志愿服务与社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76页。 ③浒纪霖著《得求意义一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35页。 ④漕卫洲主编:《国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概况》,中国青年出版1998年版,第13.14页。 (作者单位:广东青年干部学院责任编辑:许宏海) (上接第51页) 老方式,而且是一种适宜的养老方式。这种 4.维护家庭稳定,合理提倡家庭保障 养老方式对于减轻社会养老压力起到了十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睦与稳定 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老年人主要是居家养 直接关联到社会的稳定。家庭保障是化解家 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这种 庭成员生活风险的最直接、最基本和“最前 家庭养老模式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并且在一 沿”的保障力量。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提供生 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养老危机”发生的重要 活保障,是中国的社会传统,也是维护社会稳 安全屏障作用。 定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得天 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独厚的优势。同时,家庭保障因其低成本、高 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增进和维护家庭稳定,提 效率和全方位功能,是一种经济的保障方式。 高并充分发挥家庭保障作用,从而最大限度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发达程 地实现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稳定的存量,为改 度,社会保障资源依然紧缺的状况下,合理提 革的进一步深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 倡家庭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 尤其是,家庭养老不仅是一种经济的养 责任编辑:言平) 4《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47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尚 ,感到自己的善良和美好。”志愿者一方面适应生活需要 ,在本职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追求实际 利益 ;另一方面坚持健康人性 ,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追求精神的神圣、感情的崇高。这样 ,现 代人文精神就在不否定实际利益的同时得到人性的升化 ,实现世俗和崇高的统一。 我们认为 ,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 ,志愿服务的发展不仅对人文精神要素的丰富具有积极作 用 ,而且人文精神的倡扬对志愿服务的兴旺也有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是推动志愿服务参 与的广泛性。随着人文精神的振兴 ,越来越多的人懂得超越世俗利益 ,追求精神完善 ,就更加 积极地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二是推动志愿服务热情的持久性。有些志愿者是在一时冲动状 况下参与志愿服务的 ,缺乏持久热情 ,但经过人文精神的陶冶 ,更加了解服务他人和社会的珍 贵价值 ,从而逐渐确立长期从事服务的意识。三是增强志愿服务动机的纯洁性。由于志愿服 务的社会影响扩大 ,一些人带着各种利己目的参加志愿者队伍 ,如希望借此出名、希望建立推 销网络、希望交朋友等。通过一边服务一边接受人文精神的薰陶 ,人们往往减少或消除利己性 的考虑 ,增加利他性的考虑 ,使自己的服务目的越来越纯洁。四是增强志愿服务影响的长远 性。随着人文精神号召力的日益增大 ,人们对自我完善的认识日趋深刻 ,对于志愿服务的意 义、价值的理解也逐渐加深 ,从而使志愿服务具有日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当然 ,在志愿服务蓬勃发展过程中 ,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因素都会对它发生影响。所以 ,志 愿服务一方面支持人文精神的振兴 ,另一方面又促使人文精神世俗化。这种二重作用造成的 效果和影响是复杂的 ,需要专文论述 ,在此不作深入探讨。 注 : ①[德]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彭强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56 页。 ②⑤参阅徐中振主编《志愿服务与社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第 276 页。 ③许纪霖著《寻求意义 ———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上海三联书店 1997 年版 ,第 235 页。 ④曹卫洲主编《: 国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概况》,中国青年出版 1998 年版 ,第 13 - 14 页。 (作者单位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 责任编辑 :许宏海) (上接第 51 页) 41 维护家庭稳定 ,合理提倡家庭保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的和睦与稳定 直接关联到社会的稳定。家庭保障是化解家 庭成员生活风险的最直接、最基本和“最前 沿”的保障力量。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提供生 活保障 ,是中国的社会传统 ,也是维护社会稳 定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得天 独厚的优势。同时 ,家庭保障因其低成本、高 效率和全方位功能 ,是一种经济的保障方式。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发达程 度 ,社会保障资源依然紧缺的状况下 ,合理提 倡家庭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 ,家庭养老不仅是一种经济的养 老方式 ,而且是一种适宜的养老方式。这种 养老方式对于减轻社会养老压力起到了十分 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老年人主要是居家养 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这种 家庭养老模式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并且在一 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养老危机”发生的重要 安全屏障作用。 因此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 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增进和维护家庭稳定 ,提 高并充分发挥家庭保障作用 ,从而最大限度 地实现社会稳定 ,提高社会稳定的存量 ,为改 革的进一步深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 责任编辑 :言 平) ü《社会科学》2000 年第 5 期 þ — 47 —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