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史论 知识的合法选择与规避 一中国新文学进入大学教育的初期回顾 杨蓉蓉 随着中国文学研究界对现当代文学学科反思系)的讲堂上颇受到了冷落。王瑶先生认为,直到 的深入,和诸如知识考古学、文学社会学等西方理1929年春季朱自清在清华大学国文系的讲堂上开 论的影响,学者们开始注意清理新文学与现代教育讲“中国新文学研究”时,情况才有了变化。虽然情 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探析现代大学作为知识生产况与王瑶先生的看法有所出入),但总体来说,在 的重要场所现代学科体制作为“规训”( Discipline)解放以前的全国大学中,设置新文学课程的不算 的主要手段,是如何建构新文学观念,又是如何影多,新文学课程在整个中国文学系的教学中地位相 响新文学发展进程的。钱理群先生曾主编过一套当边缘化,更不用说新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对历史做了在于大学中。情况到了1949年以后迅速有了根本83 大量的“还原”工作,陈平原先生和罗岗先生的著述转变。这固然与1949年建国后,一段历史时期结 也从发生学的角度,对现代教育如何影响新文学观束新文学拥有了自己的“过去”,可以做“远距离 念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如果说,新文学的发研究有关。但建国后“现代文学”学科的形成和教 生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具有同步性,那么文学革学与研究此后日益发展,终使现代文学成为“显 命后,新文学又是如何走进大学,如何在大学里被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无法忽略的原因,就是意 “教育”的呢?新文学如何在大学里生存,并薪火相识形态的影响。 传,最终与其他因素一起合力,使新文学经典化,最 我们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而且还须追问 终形成新文学传统的 为什么与现状恰恰相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 大学里,新文学会遭受到如此冷遇呢? 研究新文学与现代大学之间的关系,最直接的 根据一贯所受的文学教育,在我们(尤其是青表现莫过于新文学走进大学讲堂,成为大学国文系 年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似乎课程设置的一部分,以知识的形式被传播,作为研 新文学从一诞生就受到了大学的热烈追捧,如同在究对象被大学里的学者教授们研究。从课程文化 我们今天的大学课堂上所受到的一般。但事实与研究的视野来看,新文学进入大学国文系讲堂,对 固有的观念正好相反。新文学并非从一发生就走于新文学来说,乃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是因为:知 进了大学讲堂,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是在“民间”识就是权力,权力就是知识两者是一种共生的关 相对于大学讲堂来说—一发展的。学府外新系,因此,从知识权力的角度来说新文学进入大学 文学作家辈出、文学出版物不断推陈出新、作家和讲堂,进入课程结构设置,就意味着它从此具有了 社团间因不同的文学观而争吵不休、文坛热闹纷繁现代大学体制所赋予的知识控制杈,具有了课程设 时,学府内,新文学却在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国文置背后所隐藏的权威的“话语霸权”;同时,作为课 o1994-2011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随着中国文学研究界对现当代文学学科反思 的深入,和诸如知识考古学、文学社会学等西方理 论的影响,学者们开始注意清理新文学与现代教育 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探析现代大学作为知识生产 的重要场所、现代学科体制作为“规训”(Discipline) 的主要手段,是如何建构新文学观念,又是如何影 响新文学发展进程的。钱理群先生曾主编过一套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对历史做了 大量的“还原”工作,陈平原先生和罗岗先生的著述 也从发生学的角度,对现代教育如何影响新文学观 念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如果说,新文学的发 生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具有同步性,那么文学革 命后,新文学又是如何走进大学,如何在大学里被 “教育”的呢?新文学如何在大学里生存,并薪火相 传,最终与其他因素一起合力,使新文学经典化,最 终形成新文学传统的呢? 一 根据一贯所受的文学教育,在我们(尤其是青 年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似乎 新文学从一诞生就受到了大学的热烈追捧,如同在 我们今天的大学课堂上所受到的一般。但事实与 固有的观念正好相反。新文学并非从一发生就走 进了大学讲堂,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是在“民间” ——相对于大学讲堂来说——发展的。学府外新 文学作家辈出、文学出版物不断推陈出新、作家和 社团间因不同的文学观而争吵不休、文坛热闹纷繁 时,学府内,新文学却在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国文 系)的讲堂上颇受到了冷落。王瑶先生认为,直到 1929年春季朱自清在清华大学国文系的讲堂上开 讲“中国新文学研究”时,情况才有了变化。虽然情 况与王瑶先生的看法有所出入(1),但总体来说,在 解放以前的全国大学中,设置新文学课程的不算 多,新文学课程在整个中国文学系的教学中地位相 当边缘化,更不用说新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 在于大学中。情况到了1949年以后迅速有了根本 转变。这固然与1949年建国后,一段历史时期结 束,新文学拥有了自己的“过去”,可以做“远距离” 研究有关。但建国后“现代文学”学科的形成和教 学与研究此后日益发展,终使现代文学成为“显 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无法忽略的原因,就是意 识形态的影响。 我们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而且还须追问, 为什么与现状恰恰相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 大学里,新文学会遭受到如此冷遇呢? 研究新文学与现代大学之间的关系,最直接的 表现莫过于新文学走进大学讲堂,成为大学国文系 课程设置的一部分,以知识的形式被传播,作为研 究对象被大学里的学者教授们研究。从课程文化 研究的视野来看,新文学进入大学国文系讲堂,对 于新文学来说,乃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是因为:知 识就是权力,权力就是知识,两者是一种共生的关 系,因此,从知识权力的角度来说,新文学进入大学 讲堂,进入课程结构设置,就意味着它从此具有了 现代大学体制所赋予的知识控制权,具有了课程设 置背后所隐藏的权威的“话语霸权”;同时,作为课 ]史论 知识的合法选择与规避 ——中国新文学进入大学教育的初期回顾 ]杨蓉蓉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