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37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2卷 0.2753+2.0819s+0.4625 Gm()-18.70583+3.0819s+0.4625 (11) 者之间会存在一点误差.图3(d)所示的PD控制 律没有超出控制律约束条件4()∈[0,2.4]其输 记式(11)所表示的系统为:nm=[0.2753 出走向也相同于最速控制律. 2.08190.4625],dem=[18.70583.0819 0.46251 4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它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3(b)所示,与最速响 上例中,若放宽控制率4(t)的限制,取A=8 应相比,二者除了一些超调之外,输出数据能够反映 时,经过辨识计算,得到系统的最速二阶特征模型和 最速响应的走向,以此模型作为参考来计算PD参 PD控制器的参数分别为nm=[-3.4793 数,并对原高阶系统进行控制,控制效果如图3(c) 14.01800.9993]dem=[14.951215.0180 所示:PD控制效果与最速模型的参考输出误差很 0.9993]和K。=14.0180K:=0.9993K= 小,它具有最速模型的响应特征,同时,由于特征模 一3.4793,控制输出如图4所示, 型与原高阶系统之间的模型失配是难以避免的,二 16 (a) 1.0 14 0.8 12 PD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PD控制律 8 最速特征模型的单位阶跃响应 0.2 最速响应控制律 0 0.2 2 040 15 23 30 30 1.2 12 12 d 1.0 1.0 1.o 1.0 0.8 量0.8 0.8 PD控制律饱和限制的控制输出 0.8 最速特征模型的阶跃响应 0.6 0.6 0.6 0.6 最速特征模型阶跃响应 0.4 0.4 最速响应 04 0.2 02 02 0 0 -02 -02 2方02 -0.4 10 15 20 0 10 20 0g t 图4分析过程与改进效果,(a)最速特征模型与PD控制的阶跃响应;(b)最速响应控制律与PD控制律;(©)最速响应与最速特征模型 的阶跃响应:()控制律饱和限制的响应 Fig4 Analysis pmocess and ipmovement effect (a)step mesponse of the fastest feahme model and PD contmol system;(b)control signals of the fas" test response and PD controlles (c)the fastest mesponse and step wesponse of the fastest feature mode (d)step wesponse of the system w ith saturated contmol signals 图4(a)表现出来的PD控制没有超调,很快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PD控制器的输出端 入了稳态阶段,单从其输出特性来看,效果很好,但 加上幅值为A的饱和环节以限制控制律的最大输 图4(b)中控制律的最大值却接近16远远超出 出值,输出如图4(d)所示,它能够快速、准确地达到 Am=8的约束限制;控制律超支的根本原因是最速 比较好的控制效果、另外,也可以在辨识最速模型 模型的输出在起始阶段超出了最速响应的极限值, 时加上不等式约束条件:①使控制律小于A②最 如图4(c)所示,控制器不得不给出超过A的控制 速特征模型的输出在起始阶段(当时)小于或 律以满足参考模型的输出需求, 等于最速响应的输出数据.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2卷 G2(s)= 0∙2753s 2+2∙0819s+0∙4625 18∙7058s 2+3∙0819s+0∙4625 (11) 记式 (11)所表示的系统为:num= [0∙2753 2∙0819 0∙4625]‚den= [18∙7058 3∙0819 0∙4625]. 它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 3(b)所示.与最速响 应相比‚二者除了一些超调之外‚输出数据能够反映 最速响应的走向.以此模型作为参考来计算 PID参 数‚并对原高阶系统进行控制‚控制效果如图 3(c) 所示:PID控制效果与最速模型的参考输出误差很 小‚它具有最速模型的响应特征.同时‚由于特征模 型与原高阶系统之间的模型失配是难以避免的‚二 者之间会存在一点误差.图 3(d)所示的 PID控制 律没有超出控制律约束条件 uc(t)∈ [0‚2∙4]‚其输 出走向也相同于最速控制律. 4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上例中‚若放宽控制率 uc(t)的限制‚取 Amax=8 时‚经过辨识计算‚得到系统的最速二阶特征模型和 PID控制器的参数分别为 num = [ —3∙4793 14∙0180 0∙9993]‚den=[14∙9512 15∙0180 0∙9993] 和 Kp =14∙0180‚Ki =0∙9993‚Kd= —3∙4793‚控制输出如图 4所示. 图 4 分析过程与改进效果.(a) 最速特征模型与 PID控制的阶跃响应;(b) 最速响应控制律与 PID控制律;(c) 最速响应与最速特征模型 的阶跃响应;(d) 控制律饱和限制的响应 Fig.4 Analysisprocessandimprovementeffect:(a) stepresponseofthefastestfeaturemodelandPIDcontrolsystem;(b) controlsignalsofthefas- testresponseandPIDcontroller;(c) thefastestresponseandstepresponseofthefastestfeaturemodel;(d) stepresponseofthesystemwithsaturated controlsignals 图 4(a)表现出来的 PID控制没有超调‚很快进 入了稳态阶段‚单从其输出特性来看‚效果很好‚但 图 4(b)中控制律的最大值却接近 16‚远远超出 Amax=8的约束限制;控制律超支的根本原因是最速 模型的输出在起始阶段超出了最速响应的极限值‚ 如图 4(c)所示‚控制器不得不给出超过 Amax的控制 律以满足参考模型的输出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 PID控制器的输出端 加上幅值为 Amax的饱和环节以限制控制律的最大输 出值‚输出如图 4(d)所示‚它能够快速、准确地达到 比较好的控制效果.另外‚也可以在辨识最速模型 时加上不等式约束条件:①使控制律小于 Amax;②最 速特征模型的输出在起始阶段 (当 t<t0 时 )小于或 等于最速响应的输出数据. ·137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