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八章休克重点提示 1.休克的发生机理 1)起始环节 2)微循环障碍 )细胞受损继发性受损 原发性受损 2.器官受损肾、肺、肝脏、心、脑 3.休克的不可逆或难治性线粒体、微循环障碍(DIC)休克性肝受损 第九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重点提示 1.DI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继发性纤溶亢进 2.凝血与抗凝 3.DIC病因发病学 1)原因及机理 A)血管内皮广泛受损 B)血细胞大量受损或激活(RBC、WBC、血小板) C)致凝物质大量入血(组织因子、带负电物质、其它丝氨酸类的水解酶) 2)诱因及机理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抑制 B)肝功能严重受损 C)血液高凝状态凝血物质增多、抗凝物质下降 D)血液郁滞 4.DIC临床表现 1)出血 2)休克 3)脏器功能障碍 4)溶血 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重点提示 1.掌握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2.熟悉常见病因、影响因素. 3.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掌握自由基的概 念、分类、增多机制及损伤作用,呼吸爆发的概念, 钙超载的概念、发生机制及损伤作用;熟悉微血管 损伤和白细胞在缺血一再灌注损伤中的介导作用) 4.熟悉心、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心肌顿抑的概念 5.了解缺血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十一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重点提示 1.信号转导障碍与重要疾病的关系 2.细胞信号转导的重要途径第八章休克 重点提示 1. 休克的发生机理 1) 起始环节 2) 微循环障碍 3) 细胞受损 继发性受损 原发性受损 2. 器官受损 肾、肺、肝脏、心、脑 3. 休克的不可逆或难治性 线粒体、微循环障碍(DIC) 休克性肝受损 第九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重点提示 1. DIC、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继发性纤溶亢进 2. 凝血与抗凝 3. DIC 病因发病学 1) 原因及机理 A) 血管内皮广泛受损 B) 血细胞大量受损或激活(RBC、WBC、血小板) C) 致凝物质大量入血(组织因子、带负电物质、其它丝氨酸类的水解酶) 2) 诱因及机理 A)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抑制 B) 肝功能严重受损 C) 血液高凝状态 凝血物质增多、抗凝物质下降 D) 血液郁滞 4. DIC 临床表现 1) 出血 2) 休克 3) 脏器功能障碍 4) 溶血 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重点提示 1.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2.熟悉常见病因、影响因素. 3.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掌握自由基的概 念、分类、增多机制及损伤作用,呼吸爆发的概念, 钙超载的概念、发生机制及损伤作用;熟悉微血管 损伤和白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介导作用). 4.熟悉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心肌顿抑的概念. 5.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十一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重点提示 1. 信号转导障碍与重要疾病的关系 2. 细胞信号转导的重要途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