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统,开启了用现代文艺学新观点和新方法进行词学宏观研究的新理路。夏承焘长于词学 考据学硏究,注重词人生平事迹的考订以及词乐、声律的研究。他从一般词籍校勘深入 到词乐领域,进行精密细致的声学考订工作,其《白石歌曲旁谱辨》、《姜白石词编年 笺注》是白石歌词创作与乐律资料的百科全书。他于词籍校勘之外,进行规模浩大的谱 牒考订工作,是词学谱牒学的奠基人,其后出之《唐宋词人年谱》是治词者案头必备之 书。他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词法考订工作,编辑《词例》,其词例归纳为后学打开了 不少法门。这项工作与他早年的谱牒考订基本是同时进行的,几十年不曾中断。此外, 他还于考订之外,对词作家、词学理论也有深入的硏究,如《四库全书词籍提要校 议》、《词律三考》等专文,也多是善于将词学考证结论或成果融入其理论思考的力 作。(5)唐圭璋长于词籍文献的整理硏究,是词学文献学的第一大家。他穷毕生精力 致力于词籍文献的整理研究,除《词话丛编》这部词学理论的资料巨制之外,他于抗战 前编著的《宋词纪事》,按时代先后分列宋代词人(列词人279位),也是宋词硏究中有 极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其中“以宋证宋"的方法论原则对词集整理与词话研究也极有启发作 用 五、六十年代是词学研究的过渡期。值得一提的是两次较大规模的学术论争:一是关于 李煜词的讨论,二是关于李清照词及其《词论》的讨论。关于李煜词的讨论,是从1955 年8月下旬《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副刊第64期发表陈培治《对詹安泰先生关于李煜 英、聂石樵等人都参与了讨论,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对李煜其人和南唐社会的 评价;2、前期李煜词的爱情描写和人民性问题;3、后期李煜词与爱国主乂问题。后期 的中心议题是“李煜词为什么有众多的爱好者?”,且开始涉及到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对这 问题的主要解答有类似-共鸣'说、情绪、感触-共鸣”说以及“典型-共鸣说几种看 法,最后以何其芳的典型-共鸣说为权威的解答。1957年开始的关于李清照词及其《词 论》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从高→低→高→低的发展过程。最初肯定的声音较高,繆钺 程干帆、谭丕模等人对李清照倍加颂扬。1958年,由于大跃进'思潮和当时教改形势的 需要,李清照硏究中的"资产阶级观点'遭到批判,李清照及其词作也遭到否定。从1959 年到1962年,对李清照词作及《词论》的研究与论争又趋活跃并岀现了分歧,夏承焘、 2、关于李清照词所体现思想情感的评价问题;3到 唐圭璋等词学大家也参加了讨论。讨论内容主要氵 关于李清照的改嫁问题; 关于李清照《词论》的评价问题。主 要针对的是她的别是一家说,同时还涉及到李清照对北宋诸词家的评论,以及李清照的 词论主张与其创作实践是否一致的问题(后有详论)。此后,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 下,古典文学包括词学硏究渐趋沉寂,对李清照及其词论的硏究与争论也以一代词宗夏 承焘的题为《诗余论——宋词批判举例》的带有时代总结性的文章而结束。(6)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在词学文献的校勘或笺注方面有一定的收获。如1957年古典文 学出版社校订重印的凊代张宗橚的《词林纪事》、杜维沬校点的《白雨斋词话》(人民 文学出版社,1959年)、王幼安等注释的《〈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 版社,1960年)、廖德明校点的《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夏承 焘等校笺的《〈词源注〉〈乐府指迷笺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王幼安校 点与校订的《渚山堂词话》和《词品》(均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出版)勻 新时期以来是词学研究的兴旺期。这一时期,20世纪的重要词学典籍几乎全部整理重 印,从宋代到清未的重要词人的作品集几乎全部整理出版,词学研究的整体学术氛围与 此前的相比,得到极大改善。词学界关于婉约派的正名问题、对别是一家"的本色理论的 重新评价问题等讨论更为深入,不仅各种富有开拓性的专著络绎而出,而且多元化的硏 究格局与评价体系也逐步形成,1981年开始创刊的《词学》(已出10期,后停刊)则为 研究者提供了—个较好的交流与探索的理论园地。在这一较好学术氛围中展开的词学理 论与批评研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词学文献资料的整理有了新收获 词学理论资料的整理工作从八十年代开始取得明显的进步。唐圭璋修订校改的《词话丛 》,于1986年由中华书局重新出版,所收宋代至近现代以来词话增至85种,且一—作 了标点,为迄今收入词论最多的资料书,是研究中国古代词学理论的资料巨制,在词学 研究上具有集资料之大成的价值。由他校注的《词苑丛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对词学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刘石和周玉魁二人还分别对唐圭 璋《词话丛编》中的标点体例混乱、标点体例不当、断句标点错讹等问题迸行了指正, 这种不以权威为迷信,善于发现错误、勇于指出错误的硏究风气值得赞许。(7)其它的统,开启了用现代文艺学新观点和新方法进行词学宏观研究的新理路。夏承焘长于词学 考据学研究,注重词人生平事迹的考订以及词乐、声律的研究。他从一般词籍校勘深入 到词乐领域,进行精密细致的声学考订工作,其《白石歌曲旁谱辨》、《姜白石词编年 笺注》是白石歌词创作与乐律资料的百科全书。他于词籍校勘之外,进行规模浩大的谱 牒考订工作,是词学谱牒学的奠基人,其后出之《唐宋词人年谱》是治词者案头必备之 书。他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词法考订工作,编辑《词例》,其词例归纳为后学打开了 不少法门。这项工作与他早年的谱牒考订基本是同时进行的,几十年不曾中断。此外, 他还于考订之外,对词作家、词学理论也有深入的研究,如《四库全书词籍提要校 议》、《词律三考》等专文,也多是善于将词学考证结论或成果融入其理论思考的力 作。(5)唐圭璋长于词籍文献的整理研究,是词学文献学的第一大家。他穷毕生精力, 致力于词籍文献的整理研究,除《词话丛编》这部词学理论的资料巨制之外,他于抗战 前编著的《宋词纪事》,按时代先后分列宋代词人(列词人279位),也是宋词研究中有 极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其中“以宋证宋”的方法论原则对词集整理与词话研究也极有启发作 用。 五、六十年代是词学研究的过渡期。值得一提的是两次较大规模的学术论争:一是关于 李煜词的讨论,二是关于李清照词及其《词论》的讨论。关于李煜词的讨论,是从1955 年8月下旬《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副刊第64期发表陈培治《对詹安泰先生关于李煜 的〈虞美人〉看法的意见》一文和同期詹安泰的答复开始的。游国恩、谭丕模、邓魁 英、聂石樵等人都参与了讨论,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对李煜其人和南唐社会的 评价;2、前期李煜词的爱情描写和人民性问题;3、后期李煜词与爱国主义问题。后期 的中心议题是“李煜词为什么有众多的爱好者?”,且开始涉及到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对这 一问题的主要解答有“类似--共鸣”说、“情绪、感触--共鸣”说以及“典型--共鸣”说几种看 法,最后以何其芳的“典型--共鸣”说为权威的解答。1957年开始的关于李清照词及其《词 论》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从高→低→高→低的发展过程。最初肯定的声音较高,繆钺、 程千帆、谭丕模等人对李清照倍加颂扬。1958年,由于“大跃进”思潮和当时教改形势的 需要,李清照研究中的“资产阶级观点”遭到批判,李清照及其词作也遭到否定。从1959 年到1962年,对李清照词作及《词论》的研究与论争又趋活跃并出现了分歧,夏承焘、 唐圭璋等词学大家也参加了讨论。讨论内容主要涉及到:1、关于李清照的改嫁问题 ; 2、关于李清照词所体现思想情感的评价问题;3、关于李清照《词论》的评价问题。主 要针对的是她的“别是一家”说,同时还涉及到李清照对北宋诸词家的评论,以及李清照的 词论主张与其创作实践是否一致的问题(后有详论)。此后,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 下,古典文学包括词学研究渐趋沉寂,对李清照及其词论的研究与争论也以一代词宗夏 承焘的题为《“诗余”论——宋词批判举例》的带有时代总结性的文章而结束。(6)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在词学文献的校勘或笺注方面有一定的收获。如1957年古典文 学出版社校订重印的清代张宗橚的《词林纪事》、杜维沫校点的《白雨斋词话》(人民 文学出版社,1959年)、王幼安等注释的《〈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 版社,1960年)、廖德明校点的《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夏承 焘等校笺的《〈词源注〉〈乐府指迷笺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王幼安校 点与校订的《渚山堂词话》和《词品》(均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出版)等。 新时期以来是词学研究的兴旺期。这一时期,20世纪的重要词学典籍几乎全部整理重 印,从宋代到清末的重要词人的作品集几乎全部整理出版,词学研究的整体学术氛围与 此前的相比,得到极大改善。词学界关于婉约派的正名问题、对“别是一家”的本色理论的 重新评价问题等讨论更为深入,不仅各种富有开拓性的专著络绎而出,而且多元化的研 究格局与评价体系也逐步形成,1981年开始创刊的《词学》(已出10期,后停刊)则为 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交流与探索的理论园地。在这一较好学术氛围中展开的词学理 论与批评研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词学文献资料的整理有了新收获。 词学理论资料的整理工作从八十年代开始取得明显的进步。唐圭璋修订校改的《词话丛 编》,于1986年由中华书局重新出版,所收宋代至近现代以来词话增至85种,且一一作 了标点,为迄今收入词论最多的资料书,是研究中国古代词学理论的资料巨制,在词学 研究上具有集资料之大成的价值。由他校注的《词苑丛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对词学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刘石和周玉魁二人还分别对唐圭 璋《词话丛编》中的标点体例混乱、标点体例不当、断句标点错讹等问题进行了指正, 这种不以权威为迷信,善于发现错误、勇于指出错误的研究风气值得赞许。(7)其它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