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局部疗法对毛囊炎和疖局部可涂莫匹罗星软膏或聚维酮碘溶液, 也可用5%新霉素软音, 一日数次。早期疖未化脓者,可热敷或外敷20%鱼石 脂软音,或用3%碘酊外涂。也可敷中药六合丹或金黄音。局部用紫外线照 射或短波物理治疗。对已化脓破渍者,需手术切开排脓引流。切忌挤捏和早 期切开。对发生于鼻孔及上唇等“危险三角区”者,严禁挤压,以免导致细 菌随血流进入海绵窦而引起颅内感染。 3.全身疗法多发或严重的毛囊炎、疖及痈可首选青霉素,或选用头 孢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 用敏感抗生素,疗程10日~14日。必要时应静脉给药。 第三节 丹毒(erysipelas.)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或粘膜、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 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俗称“流火”。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为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起病前 常有皮肤或粘膜微细的破损,细菌通过这些伤口侵入皮肤引起真皮组织发 炎,或通过血行感染,亦可通过污染的器械、敷料、用具等引起感染。 二、临床表现 1,起病较急,有全身不适、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 2.数小时后局部出现境界明显的水肿性红斑,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周围扩 大,有时皮损表面可出现水疱,疱壁较厚,内容物清亮或浑浊,自觉灼热及 疼痛,可伴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 3.发生于面部者,红斑先从一侧开始,逐渐蔓延扩大,跨越鼻梁到达对侧面 颊,形成蝶形红肿,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以后可扩散到头皮及下颌边缘而 使整个面部红肿,可因眼睑明显肿胀而睁眼困难。发生于小腿者常有腹股沟 林巴结种痛。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起病急,常有外伤史,皮损为境界清楚的水肿性鲜红斑,自觉灼热 及疼痛,伴发热等全身症状以及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等不 难诊断。应与接触性皮炎、解菌疹、蜂窝织炎等鉴别。 四、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病在下肢,则应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积极治疗足癣,以防复发。如患面部丹毒,应寻找鼻腔、口腔及 耳部等处有无感染灶,并给予相应处理。 2.局部治疗可用25%~50%硫酸镁溶液热敷。如有疱液应抽取,再用 0.5%新霉素溶液湿敷。 3.全身治疗及早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病灶。首选青霉素,必要4 2. 局部疗法 对毛囊炎和疖局部可涂莫匹罗星软膏或聚维酮碘溶液, 也可用 5%新霉素软膏,一日数次。早期疖未化脓者,可热敷或外敷 20%鱼石 脂软膏,或用 3%碘酊外涂。也可敷中药六合丹或金黄膏。局部用紫外线照 射或短波物理治疗。对已化脓破溃者,需手术切开排脓引流。切忌挤捏和早 期切开。对发生于鼻孔及上唇等“危险三角区”者,严禁挤压,以免导致细 菌随血流进入海绵窦而引起颅内感染。 3.全身疗法 多发或严重的毛囊炎、疖及痈可首选青霉素,或选用头 孢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 用敏感抗生素,疗程 10 日~14 日。必要时应静脉给药。 第三节 丹毒(erysipelas)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或粘膜、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 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俗称“流火”。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为 A 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起病前 常有皮肤或粘膜微细的破损,细菌通过这些伤口侵入皮肤引起真皮组织发 炎,或通过血行感染,亦可通过污染的器械、敷料、用具等引起感染。 二、临床表现 1.起病较急,有全身不适、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 2.数小时后局部出现境界明显的水肿性红斑,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周围扩 大,有时皮损表面可出现水疱,疱壁较厚,内容物清亮或浑浊,自觉灼热及 疼痛,可伴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 3.发生于面部者,红斑先从一侧开始,逐渐蔓延扩大,跨越鼻梁到达对侧面 颊,形成蝶形红肿,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以后可扩散到头皮及下颌边缘而 使整个面部红肿,可因眼睑明显肿胀而睁眼困难。发生于小腿者常有腹股沟 淋巴结肿痛。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起病急,常有外伤史,皮损为境界清楚的水肿性鲜红斑,自觉灼热 及疼痛,伴发热等全身症状以及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等不 难诊断。应与接触性皮炎、癣菌疹、蜂窝织炎等鉴别。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病在下肢,则应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积极治疗足癣,以防复发。如患面部丹毒,应寻找鼻腔、口腔及 耳部等处有无感染灶,并给予相应处理。 2.局部治疗 可用 25%~50%硫酸镁溶液热敷。如有疱液应抽取,再用 0.5%新霉素溶液湿敷。 3.全身治疗 及早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病灶。首选青霉素,必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