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知识分子丛书· 中国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 张岱年 中国知识分子古代称为“士”。士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一个独立 的阶层,始于春秋时期。在殷商和西周时代,有一定知识的人是 巫、史,巫史都属于贵族。到春秋时期,出现了具有一定知识而 失去贵族身份的“士”。孟子曾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 能。”(《孟子·梁惑王上》士就是没有恒产而有一定理想的知识 分子,依靠知识以谋生。孟子对齐宣王说:“今王发政施仁,使天 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 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其若是,孰能御之?”(同 上)这区别了仕者、耕者、商贾。士有别于耕者、商贾,也不一 定是仕者,乃是一个独立的阶层。 春秋末期,著名的知识分子有老子、孔子、邓析、孙武等, 《史记》说:“老子者周宁藏室之史也。”又说:“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本为周史,后来不知由于什么原因而成为一个隐君子。孔子 曾仕于鲁,因意见不合而离鲁,周游于卫、楚、陈,蔡之间,晚 年回鲁,以教学为事,当时亦被尊为“国老”。邓析是法律专家。 《左传》定公九年:“郑驷颛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孙武是军事学 家,受到吴王阖店的尊重。到战国时期,士成为各国诸侯争取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