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应递减的最主要原因。秦建军、武拉平(2011)的研究则表明,改革开放30年间,财政 支农投入总体上对农村贫困缓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短期内,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对农村减 贫效果较为明显;而长期内,财政支农投入的农村减贫效果趋于平稳。同时,丁志国等 (2011)运用2000200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减少农民贫困的作 用,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减少农民贫困的作用,既存在直接效应,也存在间接 效应,而间接效应的作用明显高于直接效应。王娟、张克中(2012)构建了一个具有一般 性的公共支出与减贫关系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4200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 实证分析发现,社会救济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性公共支出对减贫存在显著效应,按 其减贫效应作用大小排序为:农业性公共支出>社会救济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通过上述国内外文献分析可知,对于财政金融支农减贫效应分析中,多数学者都是从 财政或金融单一角度进行分析,充分考虑财政金融支农政策整体效应的研究较少。最为重 要的是,既有实证研究方法薄弱,大多数都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张立军和湛泳,2006;秦建军和武拉 平,2011),部分学者虽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张克中等,2010;陆宇嘉等,2011 王娟和张克中,2012),但由于对变量空间效应考虑缺失,这必然造成模型设定偏差和估 计结果的不准确。基于此,本文将从财政金融支农这一主要动力源角度构建财政金融支农政 策减贫效应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估计,定量测度财政金融支农政 策产生的直接效应与空间外溢效应,对中国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减贫效应进行全新探索。 、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减贫效应空间计量模型 (一)理论模型提出 关于地区贫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Ravallion和Chen(1997)提出如下模型 nPn=a1+ BIn Y+y+En(i=l,2…,N;t=1,…, 其中,P1表示地区(或国家)i在t期的贫困指标,an反映地区差异的固定影响,β 是贫困的经济增长弹性,H是地区生产总值,En为随机误差项,为白噪声。不失一般性 可将该方程表示为, e oy 从本文研究目的出发,我们将研究区域锁定在农村地区,建立农村地区i经济增长的 C—D函数 Y=AKALA K表示农村地区i在t期的资本,Ln则是农村地区i在t期的劳动力。考虑农村地区 资金的正规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引导的资金流入和农户自有资金,于是,可 将农村地区资本表示为 K=(EFF. CZ)(EFF2 XD)"(EFFTZ) Cz表示财政政策实施所投入支农资金,XD表示金融政策实施所投入农村信贷资金, Cz表示农户投资,EF(=1,2,3)分别表示相应的投资转化效率。将方程(4)代入(3), 再代入(2),整理可得: Pl=eA(EFF.CZ)An(EFF XD)A(EFFTZ)An Lap (5) 对上式两边取对数,有:应 递减的最主要原因 。秦 建军 、武拉平 (20 11)的研究则表 明 ,改革开放 30 年 间 ,财 政 支农投入总体上对农村贫困缓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短期内 ,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对农村减 贫效果较为明显 ;而长期 内 ,财政支农投入的农村减贫效果趋于平稳 。同时 ,丁志国等 (20 11)运 用 2 000 — 2008 年 我 国省 级 面板数 据 ,检 验 了农 村金 融发展对 减 少农 民贫 困的作 用 ,研究表明 ,我 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减少农民贫困的作用 ,既存在直接效应 ,也存在间接 效应 ,而 间接效应的作用明显高于直接效应 。王娟 、张克中 (2012 )构建了一个具有一般 性 的公 共支 出与 减 贫 关系 的理 论框 架 ,并 在此 基础上 利用 1994-2004 年 中 国省 级 面板 数据 实证分析发现 ,社会救济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性公共支出对减贫存在显著效应 ,按 其减贫效应作用大小排序为 :农业性公共支出>社会救济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 通过上述国内外文献分析可知 ,对于财政金融支农减贫效应分析中 ,多数学者都是从 财政或金融单一角度进行分析 ,充分考虑财政金融支农政策整体效应的研究较少 。最为重 要 的是 ,既 有 实证 研 究 方法 薄弱 ,大 多数 都采 用 向量 自回 归模 型 、G ranger 因果 关 系检 验 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张 立军和湛泳 ,2006;秦 建军和武拉 平 ,20 11) ,部分学者虽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进行 了检 验 (张 克中等 ,20 10;陆宇嘉等 ,20 11; 王娟和张克中 ,2012 ) ,但 由于对变量空间效应考虑缺失 ,这必然造成模型设定偏差和估 计结果的不准确 。基于此 ,本文将从财政金融支农这一主要动力源角度构建财政金融支农政 策减贫效应空间计量模型 ,并运用中国 30 个省域面板数据估计 ,定量测度财政金融支农政 策产生的直接效应与空间外溢效应 ,对 中国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减贫效应进行全新探索 。 三 、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减贫效应空间计量模型 (一 )理 论 模 型 提 出 关 于 地 区贫 困与 经 济 增 长 的 关 系 ,R avallion 和 C hen (19 97 )提 出如 下 模 型 其中,PIit表示地区 (或国家)i在t期的贫困指标,ait反映地区差异的固定影响,ß 是贫困的经济增长弹性 ,Yit是地区生产总值 ,eit为随机误差项 ,为 白噪声 。不失一般性 , 可将该方程表示为 , 从本文研究 目的出发 ,我们将研究区域锁定在农村地区 ,建立农村地区 i经济增长的 C — D 函数 , K it表示农村地区 i在 t期的资本,Lit则是农村地区 i在 t期的劳动力。考虑农村地区 资金的正规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引导的资金流入和农户 自有资金 ,于是 ,可 将农村地区资本表示为 : C Z 表 示财政政策实施所投入支农资金 ,X D 表 示金融政策实施所投入农村信贷资金 , C Z 表 示农户投 资 ,E F F i (i=1,2,3)分 别表示相应 的投 资转化效率 。将 方程 (4 )代 入 (3 ) , 再代入 (2 ) ,整 理可得 : 对 上式两边取对数 ,有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