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朱熹太极观的诠释向度和基本理念 唐琳 内容提要:朱熹从象数和义理两个向度所展开的对“太极”的诠释,贯穿着一个 基本的理念:太极之为本体之理。朱熹的太极观超越了汉代以元气为宇宙之初的 生成论视阈,将太极看成是与卦爻象数不可分割,与阴阳五行万物不可分割的本 体之理。 关键字:朱熹太极象数义理 “太极”二字,本出自《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朱熹给予此句以高度的重视,认为是“易学纲领,开卷第一义”。 所谓“易学纲领”,无非是说此句不仅是《周易》象数的纲领,而且是《周易》 义理的纲领。朱熹的太极观,也正可以从这两个向度来理解:其一,从象数的角 度看,太极乃《周易》卦爻象形成之基础;其二,从义理的角度看,太极是阴阳 五行之气和天地万物产生之本源。不同的诠释角度,却贯穿着朱熹的一个基本理 念,太极之为本体之理的哲学思想 朱熹认为,看《易》须先看卦爻未画以前是怎生模样,只有这样,才能得 知后来的卦爻象数合得自然如此。所谓画前之易,便是太极。 对于《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句,朱 熹从象数的角度展开的理解是,此为《周易》卦爻象形成的自然次第,“太极、 两仪、四象、八卦者,伏羲画卦之法也。”(《文公易说》卷二)。至于伏羲如何由 太极而画出易之象数,是因为太极蕴涵了《周易》象数之全体,“以卦画言之, 太极者,象数未形之全体也”(《文公易说》卷二十二)。太极是画卦的源头,作 为象数未形之全体的太极,本质上,又“只是一个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 刚柔,奇偶,无所不有”(《文公易说》卷十二)。“浑沦者”,浑然一体也,意思 是太极乃包含阴阳、刚柔、奇偶的全体之理。此全体之理,展开来,便是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者,一理之判,始生一奇一偶而一画者二也。两仪生四象者,朱熹太极观的诠释向度和基本理念 唐 琳 内容提要:朱熹从象数和义理两个向度所展开的对“太极”的诠释,贯穿着一个 基本的理念:太极之为本体之理。朱熹的太极观超越了汉代以元气为宇宙之初的 生成论视阈,将太极看成是与卦爻象数不可分割,与阴阳五行万物不可分割的本 体之理。 关键字:朱熹 太极 象数 义理 “太极”二字,本出自《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朱熹给予此句以高度的重视,认为是“易学纲领,开卷第一义”。 所谓“易学纲领”,无非是说此句不仅是《周易》象数的纲领,而且是《周易》 义理的纲领。朱熹的太极观,也正可以从这两个向度来理解:其一,从象数的角 度看,太极乃《周易》卦爻象形成之基础;其二,从义理的角度看,太极是阴阳 五行之气和天地万物产生之本源。不同的诠释角度,却贯穿着朱熹的一个基本理 念,太极之为本体之理的哲学思想。 一 朱熹认为,看《易》须先看卦爻未画以前是怎生模样,只有这样,才能得 知后来的卦爻象数合得自然如此。所谓画前之易,便是太极。 对于《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句,朱 熹从象数的角度展开的理解是,此为《周易》卦爻象形成的自然次第,“太极、 两仪、四象、八卦者,伏羲画卦之法也。”(《文公易说》卷二)。至于伏羲如何由 太极而画出易之象数,是因为太极蕴涵了《周易》象数之全体,“以卦画言之, 太极者,象数未形之全体也”(《文公易说》卷二十二)。太极是画卦的源头,作 为象数未形之全体的太极,本质上,又“只是一个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 刚柔,奇偶,无所不有”(《文公易说》卷十二)。“浑沦者”,浑然一体也,意思 是太极乃包含阴阳、刚柔、奇偶的全体之理。此全体之理,展开来,便是: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者,一理之判,始生一奇一偶而一画者二也。两仪生四象者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