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太极观的诠释向度和基本理念 唐琳 内容提要:朱熹从象数和义理两个向度所展开的对“太极”的诠释,贯穿着一个 基本的理念:太极之为本体之理。朱熹的太极观超越了汉代以元气为宇宙之初的 生成论视阈,将太极看成是与卦爻象数不可分割,与阴阳五行万物不可分割的本 体之理。 关键字:朱熹太极象数义理 “太极”二字,本出自《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朱熹给予此句以高度的重视,认为是“易学纲领,开卷第一义”。 所谓“易学纲领”,无非是说此句不仅是《周易》象数的纲领,而且是《周易》 义理的纲领。朱熹的太极观,也正可以从这两个向度来理解:其一,从象数的角 度看,太极乃《周易》卦爻象形成之基础;其二,从义理的角度看,太极是阴阳 五行之气和天地万物产生之本源。不同的诠释角度,却贯穿着朱熹的一个基本理 念,太极之为本体之理的哲学思想 朱熹认为,看《易》须先看卦爻未画以前是怎生模样,只有这样,才能得 知后来的卦爻象数合得自然如此。所谓画前之易,便是太极。 对于《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句,朱 熹从象数的角度展开的理解是,此为《周易》卦爻象形成的自然次第,“太极、 两仪、四象、八卦者,伏羲画卦之法也。”(《文公易说》卷二)。至于伏羲如何由 太极而画出易之象数,是因为太极蕴涵了《周易》象数之全体,“以卦画言之, 太极者,象数未形之全体也”(《文公易说》卷二十二)。太极是画卦的源头,作 为象数未形之全体的太极,本质上,又“只是一个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 刚柔,奇偶,无所不有”(《文公易说》卷十二)。“浑沦者”,浑然一体也,意思 是太极乃包含阴阳、刚柔、奇偶的全体之理。此全体之理,展开来,便是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者,一理之判,始生一奇一偶而一画者二也。两仪生四象者
朱熹太极观的诠释向度和基本理念 唐 琳 内容提要:朱熹从象数和义理两个向度所展开的对“太极”的诠释,贯穿着一个 基本的理念:太极之为本体之理。朱熹的太极观超越了汉代以元气为宇宙之初的 生成论视阈,将太极看成是与卦爻象数不可分割,与阴阳五行万物不可分割的本 体之理。 关键字:朱熹 太极 象数 义理 “太极”二字,本出自《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朱熹给予此句以高度的重视,认为是“易学纲领,开卷第一义”。 所谓“易学纲领”,无非是说此句不仅是《周易》象数的纲领,而且是《周易》 义理的纲领。朱熹的太极观,也正可以从这两个向度来理解:其一,从象数的角 度看,太极乃《周易》卦爻象形成之基础;其二,从义理的角度看,太极是阴阳 五行之气和天地万物产生之本源。不同的诠释角度,却贯穿着朱熹的一个基本理 念,太极之为本体之理的哲学思想。 一 朱熹认为,看《易》须先看卦爻未画以前是怎生模样,只有这样,才能得 知后来的卦爻象数合得自然如此。所谓画前之易,便是太极。 对于《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句,朱 熹从象数的角度展开的理解是,此为《周易》卦爻象形成的自然次第,“太极、 两仪、四象、八卦者,伏羲画卦之法也。”(《文公易说》卷二)。至于伏羲如何由 太极而画出易之象数,是因为太极蕴涵了《周易》象数之全体,“以卦画言之, 太极者,象数未形之全体也”(《文公易说》卷二十二)。太极是画卦的源头,作 为象数未形之全体的太极,本质上,又“只是一个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 刚柔,奇偶,无所不有”(《文公易说》卷十二)。“浑沦者”,浑然一体也,意思 是太极乃包含阴阳、刚柔、奇偶的全体之理。此全体之理,展开来,便是: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者,一理之判,始生一奇一偶而一画者二也。两仪生四象者
两仪之上各生一奇偶而为二画者四也。四象生八卦者,四象之上各生一奇偶而为 三画者八也。此乃易学纲领,开卷第一义。(《文公易说》卷一) 此为太极生成两仪、四象、八卦之次第,源自邵雍“一分为二”的思想。若论太 极本身,则一画未曾有。“太极乃两仪、四象、八卦之理,不可谓无,但未有形 象之可言尔。故自此而生一阴一阳乃为两仪,而四象八卦又是从此生,皆有自然 次第,不由人力安排。”(《文公易说》卷一)朱熹对发明此理的邵雍赞赏不已, 认为至孔子以来,惟邵康节能明其说。 朱熹特别强调,太极之所以为太极,不可离开两仪、四象、八卦。太极作为 象数全体之理,不是无,有此理方可画出两仪、四象和八卦。太极生出两仪四象 八卦之后,此太极之理又随之蕴于其中,成为现实的两仪、四象、八卦吉凶消长 的根据。 朱熹说:“且夫大传之极者何也?即两仪、四象、八卦之理,具于三者之先, 而蕴于三者之内也。”(同上) “具于三者之先”,指从理论上言,太极作为全体之理,是《周易》象数的 本源,有此理方可产生两仪、四象、八卦。这种先后的关系,是从本体上讲,逻 辑上讲,而不是从时间上讲。这里需要注意区别的是,这里的先后之说,与“次 第最为重要”而产生的太极与卦爻画之先后秩序,不是同一语境下的问题。前者 是从逻辑上说,太极乃包涵象数全体之理,之所以说“具于三者之先”,是为了 避免人们只看到卦爻象而忽略本体的太极。这就是朱熹所 易有太极,便是下面两仪、四象、八卦。自三百八十四爻总为六十四,自六十四 总为八卦,自八卦总为四象,自四象总为两仪,自两仪总为太极。以物论之,易之太 极,如木之有根,浮屠之有顶。但木之根,浮屠之顶,是有形之极。太极却不是—物, 无方所顿放,是无形之极。”《文公易说》卷一) 太极是两仪、四象、八卦产生之本源,作为本源,虽可用树木之根譬喻之,但木 之根,乃有形之物,太极乃无形之理,不可降为有形之物。朱熹所要表达的意思 就是,无形的太极之理是卦爻象产生的本源。 “蕴于三者之内”,指从现实画卦的过程和结果看,由太极而生出两仪、四
两仪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二画者四也。四象生八卦者,四象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 三画者八也。此乃易学纲领,开卷第一义。(《文公易说》卷一) 此为太极生成两仪、四象、八卦之次第,源自邵雍“一分为二”的思想。若论太 极本身,则一画未曾有。“太极乃两仪、四象、八卦之理,不可谓无,但未有形 象之可言尔。故自此而生一阴一阳乃为两仪,而四象八卦又是从此生,皆有自然 次第,不由人力安排。”(《文公易说》卷一)朱熹对发明此理的邵雍赞赏不已, 认为至孔子以来,惟邵康节能明其说。 朱熹特别强调,太极之所以为太极,不可离开两仪、四象、八卦。太极作为 象数全体之理,不是无,有此理方可画出两仪、四象和八卦。太极生出两仪四象 八卦之后,此太极之理又随之蕴于其中,成为现实的两仪、四象、八卦吉凶消长 的根据。 朱熹说:“且夫大传之极者何也?即两仪、四象、八卦之理,具于三者之先, 而蕴于三者之内也。”(同上) “具于三者之先”,指从理论上言,太极作为全体之理,是《周易》象数的 本源,有此理方可产生两仪、四象、八卦。这种先后的关系,是从本体上讲,逻 辑上讲,而不是从时间上讲。这里需要注意区别的是,这里的先后之说,与“次 第最为重要”而产生的太极与卦爻画之先后秩序,不是同一语境下的问题。前者 是从逻辑上说,太极乃包涵象数全体之理,之所以说“具于三者之先”,是为了 避免人们只看到卦爻象而忽略本体的太极。这就是朱熹所言: 易有太极,便是下面两仪、四象、八卦。自三百八十四爻总为六十四,自六十四 总为八卦,自八卦总为四象,自四象总为两仪,自两仪总为太极。以物论之,易之太 极,如木之有根,浮屠之有顶。但木之根,浮屠之顶,是有形之极。太极却不是一物, 无方所顿放,是无形之极。”《文公易说》卷一) 太极是两仪、四象、八卦产生之本源,作为本源,虽可用树木之根譬喻之,但木 之根,乃有形之物,太极乃无形之理,不可降为有形之物。朱熹所要表达的意思 就是,无形的太极之理是卦爻象产生的本源。 “蕴于三者之内”,指从现实画卦的过程和结果看,由太极而生出两仪、四
象、八卦之时,此太极之理必随之而具于其中,成为现实之两仪、四象、八卦产 生之根据,“太极便是一,到得生两仪时,这太极便在两仪中,生四象时,这太 极便在四象中,生八卦时,这太极便在八卦中。” 这便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两仪、四象、八卦各有一太极。沿着这一思想发展, 朱熹推导出“如先天之说,亦是太极散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一卦一爻 莫不具一太极。其各具于太极处,又便有许多道理须要随处尽得,皆不但为块然 自守之计而已。”(《文公易说》卷一)每一卦每一爻中皆含有阴阳奇偶相交相推 之理,也即是说含有太极之理的全部。 从象数的角度,朱熹得出的结论是,太极乃包含两仪、四象、八卦和六十四 卦在内的全体之理,有此理方可产生两仪、四象、八卦,理为本体,两仪四象八 卦为本体之展开,为用。两仪、四象八卦产生之后,作为本体之理的太极,又蕴 涵其内,成为阴阳八卦吉凶消长之根据。 从易学的角度,考察朱熹太极观的义理内涵,则必然关涉到朱熹的一篇重要 著述《太极图说解》。该图乃朱熹为发周子《太极图说》之余蕴而作,具有重要 的理论价值。他称赞《太极图说》“立象尽意,剖析幽微”,并详加注释。 盖其所谓太极云者,合天地万物之理而一名之耳。以其无器与形而天地万物之理 无不在是,故曰无极而太极。(《晦庵集》卷七十八) 太极乃形而上者,凡形而上者,皆不可以器言,从太极无形象之可见而言,为“无”, 然太极又非庄老所言之“无”,“极是道理之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太极只是一个实理,一以贯之”。太极作为形上之理乃是包含阴阳五行天地万 物在内的全体之理,这并不是说太极乃万理之总和,太极只是一个浑沦的道理 是作为阴阳二气之理和天地万物之理的全体 朱熹将太极看成是天地万物之理,认为理和气共同作用,产生世间万千事物。 “无极而太极,不是说有个物事光辉辉地在那里,只是说这理当初皆无一物,只 是有此理而己,既有此理,便有此气,既有此气,便分阴阳,以此生出许多物事。 惟其理有许多,故物亦有许多。”(《文公易说》卷一)太极之理为形上本体,此 理与气在时间上并无先后。在气分阴阳之后,阴阳交感而产生万千事物,理亦随 之散在万千事物之中,成为万物产生之根据,万千事物之理皆是此统一性、普遍
象、八卦之时,此太极之理必随之而具于其中,成为现实之两仪、四象、八卦产 生之根据,“太极便是一,到得生两仪时,这太极便在两仪中,生四象时,这太 极便在四象中,生八卦时,这太极便在八卦中。” 这便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两仪、四象、八卦各有一太极。沿着这一思想发展, 朱熹推导出“如先天之说,亦是太极散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一卦一爻 莫不具一太极。其各具于太极处,又便有许多道理须要随处尽得,皆不但为块然 自守之计而已。”(《文公易说》卷一)每一卦每一爻中皆含有阴阳奇偶相交相推 之理,也即是说含有太极之理的全部。 从象数的角度,朱熹得出的结论是,太极乃包含两仪、四象、八卦和六十四 卦在内的全体之理,有此理方可产生两仪、四象、八卦,理为本体,两仪四象八 卦为本体之展开,为用。两仪、四象八卦产生之后,作为本体之理的太极,又蕴 涵其内,成为阴阳八卦吉凶消长之根据。 二 从易学的角度,考察朱熹太极观的义理内涵,则必然关涉到朱熹的一篇重要 著述《太极图说解》。该图乃朱熹为发周子《太极图说》之余蕴而作,具有重要 的理论价值。他称赞《太极图说》“立象尽意,剖析幽微”,并详加注释。 盖其所谓太极云者,合天地万物之理而一名之耳。以其无器与形而天地万物之理 无不在是,故曰无极而太极。(《晦庵集》卷七十八) 太极乃形而上者,凡形而上者,皆不可以器言,从太极无形象之可见而言,为“无”, 然太极又非庄老所言之“无”,“极是道理之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太极只是一个实理,一以贯之”。太极作为形上之理乃是包含阴阳五行天地万 物在内的全体之理,这并不是说太极乃万理之总和,太极只是一个浑沦的道理, 是作为阴阳二气之理和天地万物之理的全体。 朱熹将太极看成是天地万物之理,认为理和气共同作用,产生世间万千事物。 “无极而太极,不是说有个物事光辉辉地在那里,只是说这理当初皆无一物,只 是有此理而已,既有此理,便有此气,既有此气,便分阴阳,以此生出许多物事。 惟其理有许多,故物亦有许多。”(《文公易说》卷一)太极之理为形上本体,此 理与气在时间上并无先后。在气分阴阳之后,阴阳交感而产生万千事物,理亦随 之散在万千事物之中,成为万物产生之根据,万千事物之理皆是此统一性、普遍
性本体之理的体现。 朱熹特别谈到了太极和阴阳的关系,他说:“非有以离乎阴阳也,即阴阳而 指其本体,不杂乎阴阳而为之也。”(《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太极和阴阳的关系, 就是人们通常所言“不离不杂”。“不离”,是指作为本体的太极和阴阳之气是相 即不离的,二者之间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太极非别是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 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文公易说》卷一),只是一个理而已。“不 杂”,指本体和现象之间有根本区别,不能同一对待。 不过这里,“不离不杂”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还存在许多模糊之处。究竟 朱熹是在何种意义上谈论不离不杂的问题呢? 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则动静不同 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自其微者而观之,则冲穆无朕,而动静阴阳之理, 已悉具于其中矣。(《太极图说解》) “著者”和“微者”,即从形下形上的角度分别看,从现实的角度和本源的角度 分别看。从现实的角度看,有此气则理随之而附于其中,故“太极无不在焉”。 从本源看,太极是包含阴阳天地万物的总体之理,为形而上者,相较于形下的阴 阳之气,为本体 朱熹有一段话对此表述得十分清晰: 若论本原,即有是理然后有是气,故理不可以偏全。若论禀赋,则有是气而后理 随以具,故有是气则有是理,无是气则无是理。(《晦庵集》卷五十九) 萧汉明先生分析上文时指出:“本原”’,指逻辑之源头;“不可偏全”,指太极 在本原论意义上只是个理而不包括气。从逻辑的源头说,当先言理而后言气,理 气相分,形上与形下不能混同,所以理不包含气。但从禀赋上说,则理随气而具, 理不可与气相分离即形上与形下不可相离,有是气即有是理,无是气则无是理。” ①萧先生据此而得出结论:从本源与禀赋两个方面看理气,可以称之为朱熹在理 气观上的二重观。这与学界目前流行的几种说法,如理气合一论,理本论等提法 不同,应该说更能契合朱熹理气论之本旨真义。 朱熹据此推出如下结论: ①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37页
性本体之理的体现。 朱熹特别谈到了太极和阴阳的关系,他说:“非有以离乎阴阳也,即阴阳而 指其本体,不杂乎阴阳而为之也。”(《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太极和阴阳的关系, 就是人们通常所言“不离不杂”。“不离”,是指作为本体的太极和阴阳之气是相 即不离的,二者之间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太极非别是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 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文公易说》卷一),只是一个理而已。“不 杂”,指本体和现象之间有根本区别,不能同一对待。 不过这里,“不离不杂”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还存在许多模糊之处。究竟 朱熹是在何种意义上谈论不离不杂的问题呢? 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则动静不同 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自其微者而观之,则冲穆无朕,而动静阴阳之理, 已悉具于其中矣。(《太极图说解》) “著者”和“微者”,即从形下形上的角度分别看,从现实的角度和本源的角度 分别看。从现实的角度看,有此气则理随之而附于其中,故“太极无不在焉”。 从本源看,太极是包含阴阳天地万物的总体之理,为形而上者,相较于形下的阴 阳之气,为本体。 朱熹有一段话对此表述得十分清晰: 若论本原,即有是理然后有是气,故理不可以偏全。若论禀赋,则有是气而后理 随以具,故有是气则有是理,无是气则无是理。(《晦庵集》卷五十九) 萧汉明先生分析上文时指出:“本原”,指逻辑之源头;“不可偏全”,指太极 在本原论意义上只是个理而不包括气。从逻辑的源头说,当先言理而后言气,理 气相分,形上与形下不能混同,所以理不包含气。但从禀赋上说,则理随气而具, 理不可与气相分离即形上与形下不可相离,有是气即有是理,无是气则无是理。” ①萧先生据此而得出结论:从本源与禀赋两个方面看理气,可以称之为朱熹在理 气观上的二重观。这与学界目前流行的几种说法,如理气合一论,理本论等提法 不同,应该说更能契合朱熹理气论之本旨真义。 朱熹据此推出如下结论: ① 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3 年,第 37 页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先从实理处说,若论其生则俱生,太极依旧在 阴阳里。但言其次序,须有这实理,方始有阴阳也。其理则一。虽然自见在 事物而观之,则阴阳函太极,推其本则太极生阴阳。(《文公易说》卷一 这是从义理的角度解释《系辞传》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从实理处说, 从本源上看,易须先有太极这一实理,方始有阴阳,逻辑上本体高于现象,先于 现象而存在。若从现实的禀赋上看,即所谓“自见在事物而观之”,有此气则理 随之而赋予其中,“若论其生则俱生,太极依旧在阴阳里”。 朱熹的太极观,在理论上超越了汉代以元气为宇宙之初的生成论视阈,将太 极看成是与卦爻象数不可分割,与阴阳五行万物不可分割的本体之理。他说 太极之义,正谓理之极致耳。有是理即有是物,无先后次序之可言。故曰“《易》 有太极”,则是太极乃在阴阳之中,而非在阴阳之外也。今以大中训之,又以乾坤未判 大衍未分之时论之,恐末安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今论太极而日 其物谓之神,又以天地未分元气合而为一者言之,亦恐未安也。有是理即有是气,气 则无不两者,故《易》日“太极生两仪”。(《文公易说》卷一) 两宋之际的易学家朱震,继承孔颖达和胡瑗等人的太极观,视太极为混沌未分之 元气,提出“四十九因于太极,而太极非无也。一气混沦而未判之时也,天地之 中在焉,故谓之太极。”(《汉上易传·丛说》) 在朱熹看来,此说混淆了太极之理和气的界限,将太极沦为形而下的元气 其实太极是与气与物不可分割的本体之理。“太极生两仪”,不是太极分为两仪, 而是气分为阴阳,太极之理决定了阴阳之气 与此相应,朱熹也不赞成将“太极”之“极”训为“中”。“极”本身为“至 极”之义。“圣人之意,正以其究竟至极,无名可名,故特谓之太极。犹曰举天 下之至极无以加此之耳。”“太极则又初无形象方所之可言,但以此理至极而谓之 极耳。”(《文公易说》卷一)若一定要从“中”的角度理解太极,勉强可以说: “中者,盖以此物之极常在此物之中”,即便这样,“非指‘极’字而训之以中也。” (同上)“中”“极”二字含义之辨,折射出朱熹对于太极作为“至极之理”的理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先从实理处说,若论其生则俱生,太极依旧在 阴阳里。但言其次序,须有这实理,方始有阴阳也。其理则一。虽然自见在 事物而观之,则阴阳函太极,推其本则太极生阴阳。(《文公易说》卷一) 这是从义理的角度解释《系辞传》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从实理处说, 从本源上看,易须先有太极这一实理,方始有阴阳,逻辑上本体高于现象,先于 现象而存在。若从现实的禀赋上看,即所谓“自见在事物而观之”,有此气则理 随之而赋予其中,“若论其生则俱生,太极依旧在阴阳里”。 三 朱熹的太极观,在理论上超越了汉代以元气为宇宙之初的生成论视阈,将太 极看成是与卦爻象数不可分割,与阴阳五行万物不可分割的本体之理。他说: 太极之义,正谓理之极致耳。有是理即有是物,无先后次序之可言。故曰“《易》 有太极”,则是太极乃在阴阳之中,而非在阴阳之外也。今以大中训之,又以乾坤未判、 大衍未分之时论之,恐未安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今论太极而曰 其物谓之神,又以天地未分元气合而为一者言之,亦恐未安也。有是理即有是气,气 则无不两者,故《易》曰“”太极生两仪”。(《文公易说》卷一) 两宋之际的易学家朱震,继承孔颖达和胡瑗等人的太极观,视太极为混沌未分之 元气,提出“四十九因于太极,而太极非无也。一气混沦而未判之时也,天地之 中在焉,故谓之太极。”(《汉上易传·丛说》) 在朱熹看来,此说混淆了太极之理和气的界限,将太极沦为形而下的元气, 其实太极是与气与物不可分割的本体之理。“太极生两仪”,不是太极分为两仪, 而是气分为阴阳,太极之理决定了阴阳之气。 与此相应,朱熹也不赞成将“太极”之“极”训为“中”。“极”本身为“至 极”之义。“圣人之意,正以其究竟至极,无名可名,故特谓之太极。犹曰举天 下之至极无以加此之耳。”“太极则又初无形象方所之可言,但以此理至极而谓之 极耳。”(《文公易说》卷一)若一定要从“中”的角度理解太极,勉强可以说: “中者,盖以此物之极常在此物之中”,即便这样,“非指‘极’字而训之以中也。” (同上)“中”“极”二字含义之辨,折射出朱熹对于太极作为“至极之理”的理
论自觉。 庄老的“有生于无”说,认为宇宙的演化有一个开端,也是“理有未明”的 表现。朱熹说: 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天地万物之根也。周子因之而又谓之无极者,所以著夫无 声无臭之妙也。然曰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则非无极之后,别生太极,而太极之上 先有无极也。又曰五行阴阳,阴阳太极,则非太极之后,别生二五,而二五之上,先 有太极也。以至于成男成女,化生万物,而无极之妙,盖未始不在是焉。此一图之纲领, 大易之遗意,与老子所谓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以造化为真有始终者,正南北矣。(《文 公易说》卷一) 周子“无极而太极”,并非指太极之上复有无极,“无极”二字,只是为了描 述太极之妙,“不属有无,不落方体”,乃形而上的本体,无声臭之可闻可睹。朱 熹认为,推本周子之意,“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以为万化根本,不 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本”,若不两下说破,读者很容易错 认语意将有偏见之病,然“无是果虚空断灭都无生物之理邪?”无是不可以作空 无理解的。“周子所以谓之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物之前,而未 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通贯全体 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之可言也。”(《文公易说》卷一) 至于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也不是说两仪之上,先有太极。从阴阳五行 到万物化生,不过是太极之流行,所谓太极之流行,是指太极乃是贯穿宇宙演化 全过程之中的理,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自太 极至万物化生,只是一个道理包括,非是先有此而后有彼。但统是一个大源,由 体而达用,从微而至著耳。”(《朱子语类》卷九十四)从太极到万物化生,是太 极之理自身展开的过程,万物之理皆是太极之理在具体事物中的体现,太极和万 物乃体和用关系,并无时间上的先后秩序。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与这个时期的许多重要理学家一样, 他对《周易》经传进行了系统而有目的的注释和思想抉发,朱熹的理气观、阴阳 变易观、道器观主要是通过诠解《周易》而得以显发、精微且浑厚。故而,从易
论自觉。 庄老的“有生于无”说,认为宇宙的演化有一个开端,也是“理有未明”的 表现。朱熹说: 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天地万物之根也。周子因之而又谓之无极者,所以著夫无 声无臭之妙也。然曰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则非无极之后,别生太极,而太极之上 先有无极也。又曰五行阴阳,阴阳太极,则非太极之后,别生二五 ,而二五之上,先 有太极也。以至于成男成女,化生万物,而无极之妙,盖未始不在是焉。此一图之纲领, 大易之遗意,与老子所谓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以造化为真有始终者,正南北矣。(《文 公易说》卷一) 周子“无极而太极”,并非指太极之上复有无极,“无极”二字,只是为了描 述太极之妙,“不属有无,不落方体”,乃形而上的本体,无声臭之可闻可睹。朱 熹认为,推本周子之意,“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以为万化根本,不 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本”,若不两下说破,读者很容易错 认语意将有偏见之病,然“无是果虚空断灭都无生物之理邪?”无是不可以作空 无理解的。“周子所以谓之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物之前,而未 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通贯全体, 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之可言也。”(《文公易说》卷一) 至于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也不是说两仪之上,先有太极。从阴阳五行 到万物化生,不过是太极之流行,所谓太极之流行,是指太极乃是贯穿宇宙演化 全过程之中的理,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自太 极至万物化生,只是一个道理包括,非是先有此而后有彼。但统是一个大源,由 体而达用,从微而至著耳。”(《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从太极到万物化生,是太 极之理自身展开的过程,万物之理皆是太极之理在具体事物中的体现,太极和万 物乃体和用关系,并无时间上的先后秩序。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与这个时期的许多重要理学家一样, 他对《周易》经传进行了系统而有目的的注释和思想抉发,朱熹的理气观、阴阳 变易观、道器观主要是通过诠解《周易》而得以显发、精微且浑厚。故而,从易
学的角度审视朱熹的理学思想,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从象数和义理 两个方面所展开的对“太极”的诠释,贯穿着朱熹的一个基本理念:太极之为本 体之理。《文公易说》中记载了朱熹和弟子的一段问答: 问太极图自一而二,自二而五,即推至于万物。易则自一而二,自二而四,自四而 八,自八而十六,自十六而三十二,自三十二而六十四,然后万物之理备。《西铭》则 止言阴阳,《洪范》则止言五行,或略或详,皆不同,何也?″”先生曰:“理一也。人 所见有详略耳,然道理亦未始不相值也。(《文公易说卷一》) 《太极图》所展示的天地万物化生的过程,和《周易》一书所叙述的象数形成的 秩序,在本质上并无冲突,这正是太极之理在义理和象数两个方面的展开
学的角度审视朱熹的理学思想,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从象数和义理 两个方面所展开的对“太极”的诠释,贯穿着朱熹的一个基本理念:太极之为本 体之理。《文公易说》中记载了朱熹和弟子的一段问答: 问太极图自一而二,自二而五,即推至于万物。易则自一而二,自二而四,自四而 八,自八而十六,自十六而三十二,自三十二而六十四,然后万物之理备。《西铭》则 止言阴阳,《洪范》则止言五行,或略或详,皆不同,何也?”先生曰:“理一也。人 所见有详略耳,然道理亦未始不相值也。”(《文公易说·卷一》) 《太极图》所展示的天地万物化生的过程,和《周易》一书所叙述的象数形成的 秩序,在本质上并无冲突,这正是太极之理在义理和象数两个方面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