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占蓍卜解谜 兼论龟蓍作为卜筮具及其在古代卜筮中的作用和地位 (未定稿) 王兴国 (深圳大学哲学系/国学研究所) 在易学中,只要论及“卜”和“筮”,就不免令人想到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这就是:古代先民为什么选择用龟甲来占卜?为什么选择用蓍草来占筮?无疑地 说,这是千古之谜。至今也没有确切的答案。笔者注意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一书中对龟和蓍草做了比较系统的集录与详细的论说,他虽然是为医而论龟蓍, 但是却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惜未能引起人们应有的关注与重视,本文 不揣浅陋,主要依据此书的集录与论说以及其他相关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并尝试做出一种猜测性的回答,敬请方家批评指教。 、龟甲作为卜筮具及其在古代卜筮中的作用和地位 自古以来,龟就被人们视为神灵之物,称为“神龟”,譬如,大家知道的, 曹操的一首诗中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龟虽寿》)龟的寿命很长,可 以活到上千年,还有说更长的,的确是神寿。这非人所能及,也不是一般动物可 以相比的。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于龟有详细论说,为了讲说方便,兹引用如下, 并重新分段和加上序号 “①许慎《说文》云:龟头与蛇头同。龟字上部从蛇,其下像甲、足、 尾之形 ②又《尔雅》龟有十种,郭璞随文傅(附)会,殊欠分明 ③盖山、泽、水、火四种,乃因常龟所生之地而名也。其大至一尺以 上者,在水日宝龟,亦日蔡龟,在山日灵龟,皆国之守宝而未能变化者也; 年至百千,则具五色,而或大或小,变化无常,在水曰神龟,在山曰筮龟, 皆龟之圣者也。……然神龟难得,今人惟取水中常龟入药。 ④甲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龟形像离,其神在坎。上隆而文以
1 龟占蓍卜解谜 ——兼论龟蓍作为卜筮具及其在古代卜筮中的作用和地位 (未定稿) 王兴国 (深圳大学哲学系/国学研究所) 在易学中,只要论及“卜”和“筮”,就不免令人想到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这就是:古代先民为什么选择用龟甲来占卜?为什么选择用蓍草来占筮?无疑地 说,这是千古之谜。至今也没有确切的答案。笔者注意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一书中对龟和蓍草做了比较系统的集录与详细的论说,他虽然是为医而论龟蓍, 但是却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惜未能引起人们应有的关注与重视,本文 不揣浅陋,主要依据此书的集录与论说以及其他相关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并尝试做出一种猜测性的回答,敬请方家批评指教。 一、龟甲作为卜筮具及其在古代卜筮中的作用和地位 自古以来,龟就被人们视为神灵之物,称为“神龟”,譬如,大家知道的, 曹操的一首诗中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龟虽寿》)龟的寿命很长,可 以活到上千年,还有说更长的,的确是神寿。这非人所能及,也不是一般动物可 以相比的。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于龟有详细论说,为了讲说方便,兹引用如下, 并重新分段和加上序号: “①许慎《说文》云:龟头与蛇头同。龟字上部从蛇,其下像甲、足、 尾之形。 ②又《尔雅》龟有十种,郭璞随文傅(附)会,殊欠分明。 ③盖山、泽、水、火四种,乃因常龟所生之地而名也。其大至一尺以 上者,在水曰宝龟,亦曰蔡龟,在山曰灵龟,皆国之守宝而未能变化者也; 年至百千,则具五色,而或大或小,变化无常,在水曰神龟,在山曰筮龟, 皆龟之圣者也。……然神龟难得,今人惟取水中常龟入药。 ④甲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龟形像离,其神在坎。上隆而文以
法天,下平而理以法地。背阴向阳,蛇头龙颈。外骨内肉,肠属于首,通运 任脉。广肩大腰,其息以耳。雌雄尾交,亦与蛇匹。或云大腰无雄者,谬也。 今人视其底甲,以辨雌雄。龟以春夏出垫脱甲,秋冬藏穴导引,故灵而多寿。 ⑤《南越忐》云:神龟,大如拳而色如金,上甲两边如锯齿,爪至利, 能缘树食蝉 ⑥《抱朴子》云:千岁灵龟,五色具焉,如玉如石。变化莫测,或大 或小。或游于莲叶之上,或伏于丛蓍之下。 ⑦张世南《质龟论》云:“龟老则神,年至八百,反大如钱。夏则游于 香荷,冬则藏于藕节。其息有黑气如煤烟,在荷心,状甚分明。人见此气, 勿辄惊动,但潜含油管噗之,即不能遁形矣。或云:龟闻铁声则伏,被蚊叮 则死。香油抹眼,则入水不沉。老桑煮之则易烂。皆物理制伏之妙也。〃1 李时珍的论述和集解把龟的特征清清楚楚地描述给我们了。现在来归纳和总 结一下。 首先,龟的种类很多,多达十种至三百六十种,但以神龟为长。(引文②、 其次,龟的寿命极长,年岁上百千年的龟,龟甲上出现五种颜色的斑点,如 玉如石如金,不分大小,变化无常,这是圣龟。(引文③、⑤、⑥ 其三,龟的形状特征,李时珍提出了两种看法,因此可以分别从两种视角看 第一种视角,以《易经》观物取象的方法看,龟的外形像《易经》八卦中的离卦 ),神魄或精神却在八卦中的坎卦(〓〓):合起来看,内坎外离,龟为《易 经》六十四卦中的最后一卦,即未济卦(≡三) 刘衡如、刘山水校注《本草纲目》,华夏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652页 2
2 法天,下平而理以法地。背阴向阳,蛇头龙颈。外骨内肉,肠属于首,通运 任脉。广肩大腰,其息以耳。雌雄尾交,亦与蛇匹。或云大腰无雄者,谬也。 今人视其底甲,以辨雌雄。龟以春夏出垫脱甲,秋冬藏穴导引,故灵而多寿。 ⑤《南越志》云:‘神龟,大如拳而色如金,上甲两边如锯齿,爪至利, 能缘树食蝉。’ ⑥《抱朴子》云:‘千岁灵龟,五色具焉,如玉如石。变化莫测,或大 或小。或游于莲叶之上,或伏于丛蓍之下。’ ⑦张世南《质龟论》云:‘龟老则神,年至八百,反大如钱。夏则游于 香荷,冬则藏于藕节。其息有黑气如煤烟,在荷心,状甚分明。人见此气, 勿辄惊动,但潜含油管噀之,即不能遁形矣。或云:龟闻铁声则伏,被蚊叮 则死。香油抹眼,则入水不沉。老桑煮之则易烂。皆物理制伏之妙也。’”1 李时珍的论述和集解把龟的特征清清楚楚地描述给我们了。现在来归纳和总 结一下。 首先,龟的种类很多,多达十种至三百六十种,但以神龟为长。(引文②、 ④) 其次,龟的寿命极长,年岁上百千年的龟,龟甲上出现五种颜色的斑点,如 玉如石如金,不分大小,变化无常,这是圣龟。(引文③、⑤、⑥) 其三,龟的形状特征,李时珍提出了两种看法,因此可以分别从两种视角看: 第一种视角,以《易经》观物取象的方法看,龟的外形像《易经》八卦中的离卦 ( ),神魄或精神却在八卦中的坎卦( );合起来看,内坎外离,龟为《易 经》六十四卦中的最后一卦,即未济卦( )。 1刘衡如、刘山水校注《本草纲目》,华夏出版社,1998 年出版,第 1652 页
第二种视角,是以象征的观察方法看,龟“上隆而文以法天,下平而理以法 地。背阴向阳,蛇头龙颈。外骨内肉,肠属于首,通运任脉。广肩大腰,……”。 (引文④) 其四,龟的呼吸特征:“其息以耳”。“其息有黑气如煤烟”。就是说,龟以耳 朵呼吸,呼出的气为黑气,如煤烟。(引文④、⑦) 其五,龟的交配特征:“雌雄尾交,亦与蛇匹。”(引文④) 其六,龟的活动特征:“龟以春夏出垫脱甲,秋冬藏穴导引。”“夏则游于香 荷,冬则藏于藕节。”“或游于莲叶之上,或伏于丛蓍之下。”或“爪至利,能缘 树食蝉。”(引文④、⑥、⑦、⑤) 龟的这六种特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灵而多寿”,就是“灵验而多寿”或 灵验而长寿”的意思。其实,就是三个字“灵而寿”。 从李时珍对于龟的分析和论述,我们不仅看出了龟的非凡特征,而且我们发 现龟与蓍之间具有一种神秘的联系。这一点,从李时珍对于蓍的论述也可以求得 印证。(将在后文中论述。)这一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它表明古代先民选择龟为卜 具与蓍为筮具绝不是偶然的。 据许慎《说文解字》说,龟头与蛇头同。龟字上部从蛇,其下像甲、足、尾 之形。说明龟的形状是很奇特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象 挹 形文,“龟”字在甲骨文写为“邶”,是龟的侧面画,头朝天,脚朝左,背朝右 放平了看,就是一只正在爬行着的龟会。从许慎对“龟”字造型结构的分析可 以看出,龟与蛇和龙有关。龟字的上部为蛇,龟头与蛇头同,这恰恰与甲骨文的 龟”字是一致的。又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龟与蛇匹配的情形看,这 现象可能是我国古代先民把龟与蛇联系起来的直观的事实依据,因而在造字中 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最受崇拜与最具有民族文化性象征性 的具象的代表。而龙与蛇是近似的。龙身之象即为蛇身。无论龙或蛇,都是极具 变化的动物。实际上,龙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和变化的象征。龟颈与龙颈甚至龙 身同,加上蛇头,成为灵活多变的龟首。由此不难推想,龟与龙蛇的关联,在它 们的深层隐意上说,就是表现生命和变化的精神。因此,《本草纲目》说灵龟或 大或小,皆变化莫测。这不正是表现出生命神圣变化不可测度的旨意吗?此外, 由于龟头“背阴向阳,蛇头龙颈。”人们就把它与男人的生殖器或阳具(俗称“龟 头”)联系起来,用以表示人的生命力的旺盛和强大,认为它象征人的生命以及 生命的延续不绝。“龟”字的下部像甲、足、尾之形,同样也是生命的象征。足 和尾指动物而言,足也可以指人而言;甲则为甲板之意,象征大地或田野,隐含 生长和丰收之意。从完整的龟形的特征看,它是蛇头龙颈,广肩大腰,上隆下平, 外骨内肉,年至百千,则具五色,如玉如石如金,因此“上隆而文以法天,下平 而理以法地”。上隆之文象征天,下平之理象征地,这不就是宇宙吗?天圆地方 是我们原始先民的宇宙观。从《易经》的取象观看,龟的外形像《易经》八卦中 的离卦(〓〓),神魄或精神却在八卦中的坎卦(〓〓);合起来看,内坎外离, 龟为《易经》六十四卦中的最后一卦,即未济卦(≡)。这的确不可思议!为什 么呢?我们看《易传》的《序卦》上说: 物不可穷也,故受以未济终焉。既济,物之穷。穷,无不变易者,变
3 第二种视角,是以象征的观察方法看,龟“上隆而文以法天,下平而理以法 地。背阴向阳,蛇头龙颈。外骨内肉,肠属于首,通运任脉。广肩大腰,……”。 (引文④) 其四,龟的呼吸特征:“其息以耳”。“其息有黑气如煤烟”。就是说,龟以耳 朵呼吸,呼出的气为黑气,如煤烟。(引文④、⑦) 其五,龟的交配特征:“雌雄尾交,亦与蛇匹。” (引文④) 其六,龟的活动特征:“龟以春夏出垫脱甲,秋冬藏穴导引。”“夏则游于香 荷,冬则藏于藕节。”“或游于莲叶之上,或伏于丛蓍之下。”或“爪至利,能缘 树食蝉。” (引文④、⑥、⑦、⑤) 龟的这六种特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灵而多寿”,就是“灵验而多寿”或 “灵验而长寿”的意思。其实,就是三个字“灵而寿”。 从李时珍对于龟的分析和论述,我们不仅看出了龟的非凡特征,而且我们发 现龟与蓍之间具有一种神秘的联系。这一点,从李时珍对于蓍的论述也可以求得 印证。(将在后文中论述。)这一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它表明古代先民选择龟为卜 具与蓍为筮具绝不是偶然的。 据许慎《说文解字》说,龟头与蛇头同。龟字上部从蛇,其下像甲、足、尾 之形。说明龟的形状是很奇特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象 形文,“龟”字在甲骨文写为“ ”,是龟的侧面画,头朝天,脚朝左,背朝右。 放平了看,就是一只正在爬行着的龟 。从许慎对“龟”字造型结构的分析可 以看出,龟与蛇和龙有关。龟字的上部为蛇,龟头与蛇头同,这恰恰与甲骨文的 “龟”字是一致的。又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龟与蛇匹配的情形看,这 一现象可能是我国古代先民把龟与蛇联系起来的直观的事实依据,因而在造字中 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最受崇拜与最具有民族文化性象征性 的具象的代表。而龙与蛇是近似的。龙身之象即为蛇身。无论龙或蛇,都是极具 变化的动物。实际上,龙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和变化的象征。龟颈与龙颈甚至龙 身同,加上蛇头,成为灵活多变的龟首。由此不难推想,龟与龙蛇的关联,在它 们的深层隐意上说,就是表现生命和变化的精神。因此,《本草纲目》说灵龟或 大或小,皆变化莫测。这不正是表现出生命神圣变化不可测度的旨意吗?此外, 由于龟头“背阴向阳,蛇头龙颈。”人们就把它与男人的生殖器或阳具(俗称“龟 头”)联系起来,用以表示人的生命力的旺盛和强大,认为它象征人的生命以及 生命的延续不绝。“龟”字的下部像甲、足、尾之形,同样也是生命的象征。足 和尾指动物而言,足也可以指人而言;甲则为甲板之意,象征大地或田野,隐含 生长和丰收之意。从完整的龟形的特征看,它是蛇头龙颈,广肩大腰,上隆下平, 外骨内肉,年至百千,则具五色,如玉如石如金,因此“上隆而文以法天,下平 而理以法地”。上隆之文象征天,下平之理象征地,这不就是宇宙吗?天圆地方 是我们原始先民的宇宙观。从《易经》的取象观看,龟的外形像《易经》八卦中 的离卦( ),神魄或精神却在八卦中的坎卦( );合起来看,内坎外离, 龟为《易经》六十四卦中的最后一卦,即未济卦( )。这的确不可思议!为什 么呢?我们看《易传》的《序卦》上说: “物不可穷也,故受以未济终焉。既济,物之穷。穷,无不变易者,变
易,不穷,未济,则末穷也。未穷,则生生不绝矣。”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在绝对的意义上讲,)天下之物是不可穷尽的,因此《周易》 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是以未济卦为终结的。与未济卦相反的既济卦,所表示的是 事物的成就或完结,同时也表示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历程到了尽头,这就是“穷 字一字的意思。任何事物的发展或变化,一旦到了“穷”的时候,是没有不产生 (新的)变化的。(注意:成语有“穷则思变”!)正因为事物有了不断的(新的) 变化,就是永远不会完结或穷尽的。这就是“变易”一词的意思。那么,“未济 这一卦就是表示不可穷尽或永不完结的意思了。所以,“未穷”的意思,就是指 宇宙是生生不息灭的啊! 由此看来,龟的形状,无论是它的直观的外形,还是它的易象或易画卦,或 从它的具体的外观造型到它的抽象的易象结构或易画卦结构,无不象征或代表着 宇宙。因此,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龟就是字宙的象征。按当今流行的全息律的说 法,一只龟就是一幅宇宙全息图的缩影。将龟的背壳、龟的甲板与龟的头足合起 来看,一只龟就是一个具有生命繁衍不息与流行不止的完整的字宙的象征。说 来也巧,这与《周易》中的“天”“地”“人”三才之道正相暗合。 此外,近人发现龟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龟背上。谁也不曾想到,龟的背壳 与天上的北斗七星是息息相通的。因此,龟是永远不会迷失方向的。据说,有人 做过试验,将一只海龟的眼睛蒙住,以此来测试龟的行动能力。结果那只海龟并 没有失去方向,行动几乎不受影响。据此看来,龟背对于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 “指南针”了。我国古代的先民是否洞悉于此,不得而知。但是足以印证“上隆 而文以法天”的观点。《系辞上》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后人视 之为神话。意思是说,在远古时代,一匹龙马从黄河里跃出水面,马背上有一组 非常奇特的天然的花纹,这就是“河图”;一只神龟从洛水里浮现,龟背上自然 地生长着一些奇妙而有序的斑点,这就是“洛书”。那时有一位圣人伏羲很有天 才,他研究了龙马和神龟背上的图画,创造了八卦。这听起来的确是一个神话。 可是,关于“河图”“洛书”在先秦典籍《墨子·迎敌篇》、《管子·幼公篇》、《礼 记·月令》以及秦汉的《吕氏春秋》、《淮南子》、《太玄》、《黄帝内经》等众多著 作中均有记载。这就不能不认真看待了!《论语》记载孔子之言:“凤鸟不至,河 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篇》)从《论语》的记载看,孔子感叹已经很 难得再看见凤鸟与河图的出现,这征象表示世道的衰落,孔子很是失望。一般认 为,这里的“凤鸟不至”是相对于历史传说中的虞舜时代和周文王时代有凤鸟出 现的故事而说的,“河不出图”则是相对于传说中的伏羲时代的黄河出现河图的 故事而说的。总之,是相对于已经发生过的相关的事情而说的。可是,在“已经 发生过的相关的事情中”有可能也包括孔子曾经亲眼目睹过神鸟一一凤(凤鸟) 和河图。特别是河图,应该是一直传到孔子而不绝的。此外,据《论语》记载, 孔子晚年还亲眼目睹了一头被猎人捕杀的瑞兽麒麟。这些事似乎难以为人所取 信。不过,我想古人写书是不会随便撒谎的。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史 前时期,有许多动物人类都不曾见到就消失了。古代先民见过的一些动物,我们 没有见过的,也消失了。但不能说它们没有存在过。大自然无奇不有,非人的头 脑可以想象。至今,在云南的龙陵县以及黄河和武当山还完好地保留着由山川地 貌所自然构成的“阴阳太极图”,就很令人震撼。从这些现象看来,“河出图,洛 出书”是有可能的,也是可以相信的。“河图”“洛书”只不过是“圣人”观物取
4 易,不穷,未济,则未穷也。未穷,则生生不绝矣。”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在绝对的意义上讲,)天下之物是不可穷尽的,因此《周易》 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是以未济卦为终结的。与未济卦相反的既济卦,所表示的是 事物的成就或完结,同时也表示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历程到了尽头,这就是“穷” 字一字的意思。任何事物的发展或变化,一旦到了“穷”的时候,是没有不产生 (新的)变化的。(注意:成语有“穷则思变”!)正因为事物有了不断的(新的) 变化,就是永远不会完结或穷尽的。这就是“变易”一词的意思。那么,“未济” 这一卦就是表示不可穷尽或永不完结的意思了。所以,“未穷”的意思,就是指 宇宙是生生不息灭的啊! 由此看来,龟的形状,无论是它的直观的外形,还是它的易象或易画卦,或 从它的具体的外观造型到它的抽象的易象结构或易画卦结构,无不象征或代表着 宇宙。因此,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龟就是宇宙的象征。按当今流行的全息律的说 法,一只龟就是一幅宇宙全息图的缩影。将龟的背壳、龟的甲板与龟的头足合起 来看,一只龟就是一个具有生命繁衍不息与流行不止的完整的宇宙的象征。说 来也巧,这与《周易》中的“天”“地”“人”三才之道正相暗合。 此外,近人发现龟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龟背上。谁也不曾想到,龟的背壳 与天上的北斗七星是息息相通的。因此,龟是永远不会迷失方向的。据说,有人 做过试验,将一只海龟的眼睛蒙住,以此来测试龟的行动能力。结果那只海龟并 没有失去方向,行动几乎不受影响。据此看来,龟背对于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 “指南针”了。我国古代的先民是否洞悉于此,不得而知。但是足以印证“上隆 而文以法天”的观点。《系辞上》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后人视 之为神话。意思是说,在远古时代,一匹龙马从黄河里跃出水面,马背上有一组 非常奇特的天然的花纹,这就是“河图”;一只神龟从洛水里浮现,龟背上自然 地生长着一些奇妙而有序的斑点,这就是“洛书”。那时有一位圣人伏羲很有天 才,他研究了龙马和神龟背上的图画,创造了八卦。这听起来的确是一个神话。 可是,关于“河图”“洛书”在先秦典籍《墨子·迎敌篇》、《管子·幼公篇》、《礼 记·月令》以及秦汉的《吕氏春秋》、《淮南子》、《太玄》、《黄帝内经》等众多著 作中均有记载。这就不能不认真看待了!《论语》记载孔子之言:“凤鸟不至,河 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篇》)从《论语》的记载看,孔子感叹已经很 难得再看见凤鸟与河图的出现,这征象表示世道的衰落,孔子很是失望。一般认 为,这里的“凤鸟不至”是相对于历史传说中的虞舜时代和周文王时代有凤鸟出 现的故事而说的,“河不出图”则是相对于传说中的伏羲时代的黄河出现河图的 故事而说的。总之,是相对于已经发生过的相关的事情而说的。可是,在“已经 发生过的相关的事情中”有可能也包括孔子曾经亲眼目睹过神鸟——凤(凤鸟) 和河图。特别是河图,应该是一直传到孔子而不绝的。此外,据《论语》记载, 孔子晚年还亲眼目睹了一头被猎人捕杀的瑞兽麒麟。这些事似乎难以为人所取 信。不过,我想古人写书是不会随便撒谎的。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史 前时期,有许多动物人类都不曾见到就消失了。古代先民见过的一些动物,我们 没有见过的,也消失了。但不能说它们没有存在过。大自然无奇不有,非人的头 脑可以想象。至今,在云南的龙陵县以及黄河和武当山还完好地保留着由山川地 貌所自然构成的“阴阳太极图”,就很令人震撼。从这些现象看来,“河出图,洛 出书”是有可能的,也是可以相信的。“河图”“洛书”只不过是“圣人”观物取
象,墓状自然的结果而已。一只神龟背上有一些奇妙的如玉如石如金等五种颜色 的斑斑点点,引起了某个“圣人”的好奇和注意,这有什么不可能呢?我国最古 老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刻画在龟甲上,也许就受到过龟背上这些斑斑点点的启示。 再说,龟甲坚硬耐久,有利于文字图画或信息的保存 以上是由龟形特征所进行的分析。以下,我们再从龟的活动特征方面做出分 析 据《本草纲目》的记载所知,我们的原始先民远在数千年以前便已发见“龟 以春夏出垫脱甲,秋冬藏穴导引。”“夏则游于香荷,冬则藏于藕节。”“或游于莲 叶之上,或伏于丛蓍之下。”或“爪至利,能缘树食蝉。”(引文④、⑥、⑦、 ⑤)不仅如此,而且更发见“其息以耳”。“其息有黑气如煤烟”。(引文④、⑦) 这的的确确是太神奇了!龟出垫脱甲似乎有类于蛇,并不稀奇。但是,龟竟然能 够“藏穴导引”,而且是“其息以耳”,“其息有黑气如煤烟”。这就不能不令人称 奇叫绝了!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中有“导引”图,后经专家们的研 究知道,所谓“导引”的全称应该为“导引术”或“导引之术”,又称为“吐纳” 或“吐纳之术”,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气功。我国的导引术由来已久,究竟何时 形成无从考证,但至晚到春秋战国时期己经发展成熟,比较系统和完善了。从三 国时期名医华佗摹拟动物行为发明“五禽戏”的情形,不难想见,古老的导引术 的发明也可能是模拟动物行为的结果。而古人称龟息为“导引”,则极有可能是 摹拟龟息而发明与“创造”出导引术。人的导引与龟的导引所不同的只是,龟以 耳朵呼吸,并有黑气如煤烟的现象,而人以鼻口呼吸,无声无嗅而已。古人将龟 的长寿归因于龟的“导引”。人为了健康长寿自然也就效法于神龟了!这可能就 是人摹拟龟息发明导引术的缘由。可是,这样一来,龟在人的心目中就更为神圣 了。龟又能“或游于莲叶之上,或伏于丛蓍之下”,还“能缘树食蝉。”莲叶古来 为圣洁之物,宋代理学的开山周廉溪称其为“出于污泥而不染”,龟游于莲叶之 上,则说明龟也是圣洁清髙的;而蓍草在远古时代就是神草,据《史记·龟策传》 和《本草纲目》上讲,蓍草所生之处,兽无虎狼,虫无毒螫。龟伏于丛蓍之下, 更表明龟为神灵之物。因此,从龟而能明变化,知吉凶福祸。 由上述情况来看,龟守于丛蓍,游于莲叶之上,远离虎狼和毒虫,捕蝉为食, 栖藏于秘,导引以养,变化莫测,神灵长寿。因此,古代先民真的是完全相信龟 为现实中神灵的动物,对于占卜最具有灵验之效,而且对于卜辞的记录与保存是 非常有益的。因此,龟甲成为占卜首选的卜具。大家知道,鳖与龟的形状颇相似 但是,古代先民为什么没有选择鳖甲来占卜呢?只有一个理由,鳖非神灵之物, 甚至与龟的灵验正为相反,以它来占卜,非但不能产生灵验之效,甚至不吉而呈 现凶象 又据《本草纲目》的记载: ⑧“古者取龟用秋,攻龟用春。今之采龟者,聚至百十,生锯取甲, 而食其肉。彼有龟王、龟相、龟将等名,皆视其腹背左右之文以别之。龟之 直中文,名曰干里。其首之横文第一级左右有斜理皆接乎干里者,即龟王也。 他龟即无此矣。言占事帝王用王,文用相,武用将,各依等级。其说与《逸
5 象,摹状自然的结果而已。一只神龟背上有一些奇妙的如玉如石如金等五种颜色 的斑斑点点,引起了某个“圣人”的好奇和注意,这有什么不可能呢?我国最古 老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刻画在龟甲上,也许就受到过龟背上这些斑斑点点的启示。 再说,龟甲坚硬耐久,有利于文字图画或信息的保存。 以上是由龟形特征所进行的分析。以下,我们再从龟的活动特征方面做出分 析。 据《本草纲目》的记载所知,我们的原始先民远在数千年以前便已发见“龟 以春夏出垫脱甲,秋冬藏穴导引。”“夏则游于香荷,冬则藏于藕节。”“或游于莲 叶之上,或伏于丛蓍之下。”或“爪至利,能缘树食蝉。” (引文④、⑥、⑦、 ⑤)不仅如此,而且更发见“其息以耳”。“其息有黑气如煤烟”。(引文④、⑦) 这的的确确是太神奇了!龟出垫脱甲似乎有类于蛇,并不稀奇。但是,龟竟然能 够“藏穴导引”,而且是“其息以耳”,“其息有黑气如煤烟”。这就不能不令人称 奇叫绝了!1973 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中有“导引”图,后经专家们的研 究知道,所谓“导引”的全称应该为“导引术”或“导引之术”,又称为“吐纳” 或“吐纳之术”,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气功。我国的导引术由来已久, 究竟何时 形成无从考证,但至晚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发展成熟,比较系统和完善了。从三 国时期名医华佗摹拟动物行为发明“五禽戏”的情形,不难想见,古老的导引术 的发明也可能是模拟动物行为的结果。而古人称龟息为“导引”,则极有可能是 摹拟龟息而发明与“创造”出导引术。人的导引与龟的导引所不同的只是,龟以 耳朵呼吸,并有黑气如煤烟的现象,而人以鼻口呼吸,无声无嗅而已。古人将龟 的长寿归因于龟的“导引”。人为了健康长寿自然也就效法于神龟了!这可能就 是人摹拟龟息发明导引术的缘由。可是,这样一来,龟在人的心目中就更为神圣 了。龟又能“或游于莲叶之上,或伏于丛蓍之下”,还“能缘树食蝉。”莲叶古来 为圣洁之物,宋代理学的开山周廉溪称其为“出于污泥而不染”,龟游于莲叶之 上,则说明龟也是圣洁清高的;而蓍草在远古时代就是神草,据《史记·龟策传》 和《本草纲目》上讲,蓍草所生之处,兽无虎狼,虫无毒螫。龟伏于丛蓍之下, 更表明龟为神灵之物。因此,从龟而能明变化,知吉凶福祸。 由上述情况来看,龟守于丛蓍,游于莲叶之上,远离虎狼和毒虫,捕蝉为食, 栖藏于秘,导引以养,变化莫测,神灵长寿。因此,古代先民真的是完全相信龟 为现实中神灵的动物,对于占卜最具有灵验之效,而且对于卜辞的记录与保存是 非常有益的。因此,龟甲成为占卜首选的卜具。大家知道,鳖与龟的形状颇相似。 但是,古代先民为什么没有选择鳖甲来占卜呢?只有一个理由,鳖非神灵之物, 甚至与龟的灵验正为相反,以它来占卜,非但不能产生灵验之效,甚至不吉而呈 现凶象。 又据《本草纲目》的记载: ⑧“古者取龟用秋,攻龟用春。今之采龟者,聚至百十,生锯取甲, 而食其肉。彼有龟王、龟相、龟将等名,皆视其腹背左右之文以别之。龟之 直中文,名曰千里。其首之横文第一级左右有斜理皆接乎千里者,即龟王也。 他龟即无此矣。言占事帝王用王,文用相,武用将,各依等级。其说与《逸
礼》所载天子一尺二寸、诸侯八寸、大夫六寸、土庶四寸之说相合,亦甚有 理。若天神龟、宝龟,世所难得,则入药亦当依此用之可也。”2 可知,古代先民是在春季捕龟,制成龟甲,到秋天才开始使用。在占卜用的龟列 中有严格的等级之分。根据龟生于腹背左右上的自然花纹而分为龟王、龟相、龟 将等。龟王又名“千里”。古代的占卜,根据人的不同社会地位和身份,以不同 等级的龟甲来进行占卜之事。因此,帝王占卜用龟王的甲,文官占卜用龟相的甲, 武官占卜用龟将的甲,各依等级,不能僭越。李时珍认为这与《逸礼》所记载的 “天子一尺二寸、诸侯八寸、大夫六寸、士庶四寸”的用龟甲的说法相吻合,而 且很如理。因此,这是可信的。李时珍以此作为使用龟药的秩序之根据。虽然李 时珍是为医而论龟的,但是他很有历史意识,他的分析和论述充分证明龟占在古 代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而且是一种国家行为,举国上下莫不占焉,这为我们保 留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龟占的重要历史信息和情形 在我国古代社会,占卜活动是一种日常的普遍活动,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和进 行。以龟甲为卜具,成为一时的风尚,龟甲必然成为昂贵之物,非平民百姓能用 得起。更何况要寻觅到可以用来占卜的龟甲日益困难,市场就慢慢缩小了。《本 草纲目》中有“神龟难得”的记载,就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不仅是用来占卜 用的龟甲越来越难得到,即使是业经占卜用过的古老龟甲用以入药也同样是越来 越困难了。(附案:这里面无意中透露了一个信息,我国古代素有以龟甲入药的传统习惯, 并且至今不衰,但古人用龟甲入药,则以占卜用过的古老龟甲包括留有卜辞或文字图画的龟 甲为贵,那么便很有可能毁灭了许多甲骨文或卜辞的记录。)这有可能是导致占卜方法 失传的重要原因之 蓍草作为卜筮具及其在古代卜筮中的作用和地位 蓍草(见图)是一种草本植物,很多地方均有生长,但以淮阳一带居多。大 家知道,我们儿时就吟诵的唐诗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描写。这是 说,草的生长历程是一岁一枯荣,一年四季变化分明。蓍草也不例外,但是蓍草 却被古代先民视为神草,认为用它来筮卜非常灵验。这说明蓍草有它的奇特性, 与一般的草是不大相同的。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班固《白虎通》载孔子云:蓍之为言耆也。老人历年多,更事久, 事能尽知也。陆钿埤雅云:草之多寿者,故字从耆。 《博物志》言:蓍千岁而三百茎,其本已老,故知吉凶。 (刘衡如、刘山水校注《本草纲目》,华夏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 2刘衡如、刘山水校注《本草纲目》,华夏出版社,198年出版,第1653页
6 礼》所载天子一尺二寸、诸侯八寸、大夫六寸、士庶四寸之说相合,亦甚有 理。若天神龟、宝龟,世所难得,则入药亦当依此用之可也。”2 可知,古代先民是在春季捕龟,制成龟甲,到秋天才开始使用。在占卜用的龟列 中有严格的等级之分。根据龟生于腹背左右上的自然花纹而分为龟王、龟相、龟 将等。龟王又名“千里”。古代的占卜,根据人的不同社会地位和身份,以不同 等级的龟甲来进行占卜之事。因此,帝王占卜用龟王的甲,文官占卜用龟相的甲, 武官占卜用龟将的甲,各依等级,不能僭越。李时珍认为这与《逸礼》所记载的 “天子一尺二寸、诸侯八寸、大夫六寸、士庶四寸”的用龟甲的说法相吻合,而 且很如理。因此,这是可信的。李时珍以此作为使用龟药的秩序之根据。虽然李 时珍是为医而论龟的,但是他很有历史意识,他的分析和论述充分证明龟占在古 代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而且是一种国家行为,举国上下莫不占焉,这为我们保 留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龟占的重要历史信息和情形。 在我国古代社会,占卜活动是一种日常的普遍活动,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和进 行。以龟甲为卜具,成为一时的风尚,龟甲必然成为昂贵之物,非平民百姓能用 得起。更何况要寻觅到可以用来占卜的龟甲日益困难,市场就慢慢缩小了。《本 草纲目》中有“神龟难得”的记载,就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不仅是用来占卜 用的龟甲越来越难得到,即使是业经占卜用过的古老龟甲用以入药也同样是越来 越困难了。(附案:这里面无意中透露了一个信息,我国古代素有以龟甲入药的传统习惯, 并且至今不衰,但古人用龟甲入药,则以占卜用过的古老龟甲包括留有卜辞或文字图画的龟 甲为贵,那么便很有可能毁灭了许多甲骨文或卜辞的记录。)这有可能是导致占卜方法 失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蓍草作为卜筮具及其在古代卜筮中的作用和地位 蓍草(见图)是一种草本植物,很多地方均有生长,但以淮阳一带居多。大 家知道,我们儿时就吟诵的唐诗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描写。这是 说,草的生长历程是一岁一枯荣,一年四季变化分明。蓍草也不例外,但是蓍草 却被古代先民视为神草,认为用它来筮卜非常灵验。这说明蓍草有它的奇特性, 与一般的草是不大相同的。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班固《白虎通》载孔子云:蓍之为言耆也。老人历年多,更事久, 事能尽知也。陆钿埤雅云:草之多寿者,故字从耆。 《博物志》言:蓍千岁而三百茎,其本已老,故知吉凶。 (刘衡如、刘山水校注《本草纲目》,华夏出版社,1998 年出版,第 2刘衡如、刘山水校注《本草纲目》,华夏出版社,1998 年出版,第 1653 页
647页) 《别录》日:蓍实生少室山谷,八月、九月采实,日干。 《恭》日:此草所在有之,其茎可为筮。陶氏误以为楮(音褚chu) 实为之。楮实味甘,此味苦,今正之。 《颂》日:今蔡州上蔡县白龟祠旁,其生如蒿作丛,高五六尺,一本 十二茎,至多者五十茎,生便条直,所以异于众蒿也。秋后有花,出于枝端, 红紫色,形如菊花,结实如艾实 《史记龟策传》云:龟干岁乃游于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所生之 处,兽无虎狼,虫无毒螫。徐广注云:刘向言龟千岁而灵,蓍百年而一本生 百茎也。褚先生云:蓍满百茎,其下必有神龟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传 云: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茎长丈,其丛生满百茎。方今取蓍者,八十茎以 上,长八尺者,即已难得。但得满六十茎以上,长六尺者,即可用矣。今蔡 州所上,皆不言如此。则此类亦神物,故不常有也 时珍曰:蓍乃蒿属,神草也。故《易》日:蓍之德,圆而神。天子蓍 长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张华《博物志》言:以未大于本者 为主,次蒿,次荆,皆以月望浴之。然则无蓍揲卦,亦可以荆、蒿代之矣。 (刘衡如、刘山水校注《本草纲目》,华夏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648 页。) 刘衡如、刘山水校注《本草纲目》,华夏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647-648页
7 647 页) 《别录》曰:蓍实生少室山谷,八月、九月采实,日干。 《恭》曰:此草所在有之,其茎可为筮。陶氏误以为楮(音褚 chu) 实为之。楮实味甘,此味苦,今正之。 《颂》曰:今蔡州上蔡县白龟祠旁,其生如蒿作丛,高五六尺,一本 十二茎,至多者五十茎,生便条直,所以异于众蒿也。秋后有花,出于枝端, 红紫色,形如菊花,结实如艾实。 《史记·龟策传》云:龟千岁乃游于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所生之 处,兽无虎狼,虫无毒螫。徐广注云:刘向言龟千岁而灵,蓍百年而一本生 百茎也。褚先生云:蓍满百茎,其下必有神龟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传 云: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茎长丈,其丛生满百茎。方今取蓍者,八十茎以 上,长八尺者,即已难得。但得满六十茎以上,长六尺者,即可用矣。今蔡 州所上,皆不言如此。则此类亦神物,故不常有也。 时珍曰:蓍乃蒿属,神草也。故《易》曰:蓍之德,圆而神。天子蓍 长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张华《博物志》言:以末大于本者 为主,次蒿,次荆,皆以月望浴之。然则无蓍揲卦,亦可以荆、蒿代之矣。” 3 (刘衡如、刘山水校注《本草纲目》,华夏出版社,1998 年出版,第 648 页。) 3刘衡如、刘山水校注《本草纲目》,华夏出版社,1998 年出版,第 647-648 页
按照对待龟的同样的方法,我们总结和归纳一下蓍草的特征 第 字形特征:蓍从草从耆,意为蓍草是草本植物,属于蒿类,像老 人一样历年和更事久而多寿,对于所发生的事情能尽知 第二,生长与灵验特征:蓍草生长于没有人烟或极少房屋的山谷之中 生便条直,异于众蒿;秋后有花,出于枝端,红紫色,形如菊花 结实如艾实;百年而一本生百茎,百茎共一根;至千岁而生三百 茎,其本已老,故知吉凶。其茎可为筮。可见,蓍草是一种灵草 第三,神圣性及其与龟的关系:龟千岁而灵,蓍百年而一本生百茎;龟 千岁乃游于莲叶之上,蓍千岁而长满三百茎;蓍满百茎,其下必 有神龟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蓍草所生之处,兽无虎狼,虫 无毒螫。传说,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茎长丈,其丛生满百茎。 可见,蓍草是一种神草。蓍草的德性:蓍作为神草,具有《易传》 所说的“圆而神”的特性。 第四,筮卜用特征:蓍草长满六十茎以上,长度达到六尺,就可以采用 它的茎来进行卜筮了;至于长满八十茎以上,长度达到八尺的 就已经难于得到了。用于卜筮的蓍茎干,要选择末大于本的,必 须在月亮圆满的时候为它沐浴,晾干后备用。 对于蓍草的这些特征,我们仍然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长寿而神灵。事实上 蓍草最大的特性就是像龟一样长寿而神灵,因此是一种可以用来占筮的神草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知,蓍草是一种长寿草,像龟一样能活百千岁以上,从孔 子开始就认为它像一个充满智慧的耆者,历年多而更事久,深知宇宙人事沧桑的 变化,了解人世间的吉凶福祸,几乎到了神仙的境界,已经无事不晓,无所不知, 因此在字形结构上从草从耆,读音也与耆同。蓍草生长于几乎没有人烟的山谷之 中,心志如同隐者,性情喜爱髙洁有胜于荷莲,生年髙古不亚于龟神,秋后开花 有近于桂梅,红紫色象征高贵,形如菊花有似于君子,果如艾实宛如梧桐;蓍草 生来条直,比较匀称,一生不变,连丛而生,一本年生一茎,百年一本生百茎, 百茎共一根,但是一千岁则只能生三百茎;蓍草不容易长髙,却像修竹一般风姿 招展,但是含蓄庄重,不失士子的风雅;最为神奇的是,蓍草长满百茎以后,在 它的下面必定有神龟守护着,在它的头顶上常有青云覆盖着:在蓍草所生长的地 方,不会有虎狼出没,不会有毒螫横行,一一它的驱邪克恶功能如此强大,令人
8 按照对待龟的同样的方法,我们总结和归纳一下蓍草的特征: 第一, 字形特征:蓍从草从耆,意为蓍草是草本植物,属于蒿类,像老 人一样历年和更事久而多寿,对于所发生的事情能尽知。 第二, 生长与灵验特征:蓍草生长于没有人烟或极少房屋的山谷之中; 生便条直,异于众蒿;秋后有花,出于枝端,红紫色,形如菊花, 结实如艾实;百年而一本生百茎,百茎共一根;至千岁而生三百 茎,其本已老,故知吉凶。其茎可为筮。可见,蓍草是一种灵草。 第三, 神圣性及其与龟的关系:龟千岁而灵,蓍百年而一本生百茎;龟 千岁乃游于莲叶之上,蓍千岁而长满三百茎;蓍满百茎,其下必 有神龟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蓍草所生之处,兽无虎狼,虫 无毒螫。传说,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茎长丈,其丛生满百茎。 可见,蓍草是一种神草。蓍草的德性:蓍作为神草,具有《易传》 所说的“圆而神”的特性。 第四, 筮卜用特征:蓍草长满六十茎以上,长度达到六尺,就可以采用 它的茎来进行卜筮了;至于长满八十茎以上,长度达到八尺的, 就已经难于得到了。用于卜筮的蓍茎干,要选择末大于本的,必 须在月亮圆满的时候为它沐浴,晾干后备用。 对于蓍草的这些特征,我们仍然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长寿而神灵。事实上, 蓍草最大的特性就是像龟一样长寿而神灵,因此是一种可以用来占筮的神草。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知,蓍草是一种长寿草,像龟一样能活百千岁以上,从孔 子开始就认为它像一个充满智慧的耆者,历年多而更事久,深知宇宙人事沧桑的 变化,了解人世间的吉凶福祸,几乎到了神仙的境界,已经无事不晓,无所不知, 因此在字形结构上从草从耆,读音也与耆同。蓍草生长于几乎没有人烟的山谷之 中,心志如同隐者,性情喜爱高洁有胜于荷莲,生年高古不亚于龟神,秋后开花 有近于桂梅,红紫色象征高贵,形如菊花有似于君子,果如艾实宛如梧桐;蓍草 生来条直,比较匀称,一生不变,连丛而生,一本年生一茎,百年一本生百茎, 百茎共一根,但是一千岁则只能生三百茎;蓍草不容易长高,却像修竹一般风姿 招展,但是含蓄庄重,不失士子的风雅;最为神奇的是,蓍草长满百茎以后,在 它的下面必定有神龟守护着,在它的头顶上常有青云覆盖着;在蓍草所生长的地 方,不会有虎狼出没,不会有毒螫横行,——它的驱邪克恶功能如此强大,令人
不胜惊诧和无法想象。《易传》称赞它具有“圆而神”之德。在历史的传说中 每逢王道得呈而大行,蓍茎的长度就会长满一丈,与它相丛生的蓍茎,则必然长 满百数,象征着太平盛世景象的到来。显然,这一美好的传说表现与传递了“天 人感应”关系的哲学观念 总之,蓍草的这些特性使它在众多的艾蒿之中脱颖而出,使它成为一种神灵 之草。由此看来,蓍草神秘,静谧,智慧,驱邪,高古,洁净,典雅,庄重,大 气,方便,实用,刚而有柔,生命力强盛等诸多特点可能比较适合古代先民的宗 教观、筮卜观、审美观和运用上的要求。蓍草作为神草,与神龟一样,共同特点 是长寿而又神灵,因此蓍草也像神龟一样成了最理想的筮具。 在古代社会中,筮卜也同龟卜一样,既是国家的行为,也是私人的行为。无 论卜筮是国家行为抑或私人行为,对于蓍草茎干的使用,都有严格的礼制规定, 天子所用的蓍草长度要达到九尺,诸侯则使用长度为七尺的蓍草的茎干,大夫使 用长度为五尺的蓍草的茎干,士则使用长度为三尺的蓍草的茎干。由此推知,庶 民只允许使用不超过士所用的长度为三尺的蓍草的茎干。从《本草纲目》的记载 看来,蓍草要长满六十茎以上,长度达到六尺,才可以用它的茎来揲卦。如果这 是真的,那么这只能是对于诸侯以至天子而说的了。至于长满八十茎以上,长度 达到八尺的蓍草,就十分稀有,在古代就已经难于得到了。看来,千年以上的蓍 草非常珍贵,必然为宫廷所垄断和宝藏。尽管如此,但是与神龟比较起来,蓍草 在数量上毕竟更多一些,也比较容易采制,特别是长度在五尺以下的蓍草,还是 不难觅得的。而且,在揲卦缺乏蓍草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荆枝或蒿干来代替。可 见,我们古代的先民对于卜筮是灵活的。这可能是筮法得以流传和保留下来的 个重要原因
9 不胜惊诧和无法想象。《易传》称赞它具有“圆而神”之德。在历史的传说中, 每逢王道得呈而大行,蓍茎的长度就会长满一丈,与它相丛生的蓍茎,则必然长 满百数,象征着太平盛世景象的到来。显然,这一美好的传说表现与传递了“天 人感应”关系的哲学观念。 总之,蓍草的这些特性使它在众多的艾蒿之中脱颖而出,使它成为一种神灵 之草。由此看来,蓍草神秘,静谧,智慧,驱邪,高古,洁净,典雅,庄重,大 气,方便,实用,刚而有柔,生命力强盛等诸多特点可能比较适合古代先民的宗 教观、筮卜观、审美观和运用上的要求。蓍草作为神草,与神龟一样,共同特点 是长寿而又神灵,因此蓍草也像神龟一样成了最理想的筮具。 在古代社会中,筮卜也同龟卜一样,既是国家的行为,也是私人的行为。无 论卜筮是国家行为抑或私人行为,对于蓍草茎干的使用,都有严格的礼制规定, 天子所用的蓍草长度要达到九尺,诸侯则使用长度为七尺的蓍草的茎干,大夫使 用长度为五尺的蓍草的茎干,士则使用长度为三尺的蓍草的茎干。由此推知,庶 民只允许使用不超过士所用的长度为三尺的蓍草的茎干。从《本草纲目》的记载 看来,蓍草要长满六十茎以上,长度达到六尺,才可以用它的茎来揲卦。如果这 是真的,那么这只能是对于诸侯以至天子而说的了。至于长满八十茎以上,长度 达到八尺的蓍草,就十分稀有,在古代就已经难于得到了。看来,千年以上的蓍 草非常珍贵,必然为宫廷所垄断和宝藏。尽管如此,但是与神龟比较起来,蓍草 在数量上毕竟更多一些,也比较容易采制,特别是长度在五尺以下的蓍草,还是 不难觅得的。而且,在揲卦缺乏蓍草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荆枝或蒿干来代替。可 见,我们古代的先民对于卜筮是灵活的。这可能是筮法得以流传和保留下来的一 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