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学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只重整体感知,缺乏分析认识,只强调求同思维、单向思维,忽视求异思维 发散思维,只尊重维护作者权威,无视读者理解的主动性、创造性。只听任一条暗胡同里摸索,缺乏系统 的读写理论指导,等等。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 1、脱离语言实际 主要是脱离口头语言实际,不重视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训练。我国古代作为书面语言的文言文 汉之后就基本定型了,很少变化:而口头语言则是一刻不停地发展着,变化着。所以二者的距离越拉越大 2、脱离应用实际。 读、写大都与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无关。读书皓首穷经,苦练八股,只为功名。这也使儿童视学舍如 囹狱,视师长如寇仇。[元虞韶编的《日纪故事》中有一则师生矛盾的故事:许衡年七八岁,受学乡师 书过目辄不忘。一日,问于师曰:“读书欲何为?”师曰:“应科第耳。”复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 之,谓其父曰:“此儿颖悟非常,他日必有大过人者,不能为之师矣。”固辞而去 3、忽视文学教育 基础教育并不是要把多数人培养成文学家,但要使人人都具有理解文学和欣赏文学的能力。当然,也 不排除为具有文学天赋的学生奠定当文学家的基础。这就要进行必要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的教育。这是 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一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的一部分,在语文美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语文教育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欠缺的 4、忽视知识教育 有起源很早,很发达的文字学、训诂学知识,但始终没有建立起适宜于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 如文章教育,曾经总结出一个“起 转—一合”带有点规律性的模式,但很快就变成了僵死的八 股文程式。人们反对八股,但又建立不起规范,就只能用“文无定法”来抵制规律性的知识,其实是很无 力的。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的训练,实际上成了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75-7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2]《(三字经)在国外》,《华商时报》,1994年6月17日 [3]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杜甫:《奉赠韦左亟丈二十二韵》 [5]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卷 6]唐彪:《读书作文谱》卷五 7吕本中:《宋诗话辑佚》卷下。 [8]唐彪:《父师善诱法》下卷 [9]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 [10]梁章钜:《退庵论文》引苏轼《与住简书》。 []l谢枋得:《文章轨范》,第一卷。3、教学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只重整体感知,缺乏分析认识,只强调求同思维、单向思维,忽视求异思维、 发散思维,只尊重维护作者权威,无视读者理解的主动性、创造性。只听任一条暗胡同里摸索, 缺乏系统 的读写理论指导,等等。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 1、脱离语言实际。 主要是脱离口头语言实际,不重视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训练。我国古代作为书面语言的文言文,两 汉之后就基本定型了,很少变化;而口头语言则是一刻不停地发展着,变化着。所以二者的距离越拉越大。 2、脱离应用实际。 读、写大都与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无关。读书皓首穷经,苦练八股,只为功名。这也使儿童视学舍如 囹狱,视师长如寇仇。[元]虞韶编的《日纪故事》中有一则师生矛盾的故事:许衡年七八岁,受学乡师, 书过目辄不忘。一日,问于师曰:“读书欲何为?”师曰:“应科第耳。”复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 之,谓其父曰:“此儿颖悟非常,他日必有大过人者,不能为之师矣。”固辞而去。 3、忽视文学教育。 基础教育并不是要把多数人培养成文学家,但要使人人都具有理解文学和欣赏文学的能力。当然,也 不排除为具有文学天赋的学生奠定当文学家的基础。这就要进行必要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的教育。这是 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的一部分,在语文美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语文教育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欠缺的。 4、忽视知识教育。 我国有起源很早,很发达的文字学、训诂学知识,但始终没有建立起适宜于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例 如文章教育,曾经总结出一个“起——承——转——合”带有点规律性的模式,但很快就变成了僵死的八 股文程式。人们反对八股,但又建立不起规范,就只能用“文无定法”来抵制规律性的知识,其实是很无 力的。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的训练,实际上成了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 -------------------------------------------------------------------------------- [1]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75-77 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1962 年版。 [2] 《(三字经)在国外》,《华商时报》,1994 年 6 月 17 日。 [3]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 [4] 杜甫:《奉赠韦左亟丈二十二韵》。 [5] 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卷二。 [6] 唐彪:《读书作文谱》卷五。 [7] 吕本中:《宋诗话辑佚》卷下。 [8] 唐彪:《父师善诱法》下卷。 [9]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 [10] 梁章钜:《退庵论文》引苏轼《与住简书》。 [11] 谢枋得:《文章轨范》,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