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前面“健键》、》,亓惕》之经舆?”的发展。年)两点相连接,并前后延伸,这是帛书本《周 其四,在崾要》第四章中,阴阳刚柔融合说进 易》传承发展的一条线;而另一条线是从孔子到 步被细化和分工,其中的损益卦论,不仅是阴阳刚唐代的官方教科书倜易正义》及其延伸。 柔说的融合,还与阴阳五行思想和黄老思想紧密地 帛书本惕易传》显示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易 相结合。因为“《易》又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学学派的论说,在汉代流传的情况我们无法知道 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又地道焉,不可以水火但是一些蛛丝马迹的信息,如关于缬》嗌益》卦 金木土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又人道焉,不可以论文字的存在和传播,我们可以在汉代乃至三国魏 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下;又四时朝时期的文献中能够找到。如:淮南子·人间 之变焉,不可以万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这训》中记述这样一段话:孔子读易》至》 里的阴阳、柔刚、上下和八卦均是相互包含的,不嗌》,未尝不愤然而叹曰:’损’者,其王 是分离、独立的概念。同时,损益之道显示的是天者之事与?事或欲以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 地之变,是自然之道。虽然我们没有充分的理由说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 损益卦论”是儒道思想的合一,但是我们从郭店察也。”刘安是武帝同时代的人,他的这段引文前 简书佬老子》与马王堆帛书《老子》之间内容的半段与帛书本要》第四章所引文字大致相同, 差异,可以判断帛书《老子》是融合了战国后期只是没有“愤然”的描述;后半的内容意思与 的道家思想的。所以无论是司马谈关于道家思想要崾要》篇不相一致,主要是谈利害关系。“吉凶之 旨的论说,还是从时代的大背景来看,“能者繇一门”被解释为“祸福之门”也是一种生活化的实 求之,所谓得一而君毕者,此之胃也”这句话,用观点。这也许能说明崾要》篇这时还是为人们 很难说其与道家思想或黄老思想没有任何关联。 所熟悉的文字。淮南王刘安的生卒年代为前179至 帛书《易传》与今本侷易传》 132年,这说明事隔五六十年左右的时间,这段话 还在发挥作用。在侃说苑·敬慎》中也有类似的 传承脉络的梳理 记载:吼孔子读《易》,至于》嗌隘》,则喟然 两种惕易传》对紇》(坤》卦为《易》之而叹。子夏避席而问曰:夫子何为叹?孔子曰:夫 门户虽然表述文字观点有异同,应该说重视的程度自损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叹也!子夏曰:然则 基本是一致的,文字的篇幅大小是大致对应的。那学者不可以益乎?孔子曰:否!天之道,成者未尝 么,帛书本《易传》中相对比较平衡的《乾》得久也。夫学者以虚受之,故曰得。苟不知持满 砷坤》卦论和》嗌》卦论之间的关系,为什则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作者刘向生卒于约 么在今本《易传》中成为一种强化乾》(坤》公元前77至前6年,已经是西汉末年。刘向所引 卦和弱化陨》嗌益》卦的状态呢?更具体一点的这段关于陨损》嗌益》卦的内容与帛书本《易 说,《损》嗌益》卦论为什么没有能够保存下来呢?传》和南子》的引文和含义相差较大,似乎 我们首先考虑今本(易传》与帛书锡易传》嚶要》中损益卦论的内容在这里已不存在。在吼 之间可能有的关联。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子家语》第四卷中的关于损益卦的引文与刘向 传》记有传《易》的谱系:孔子-商瞿-駢臂 侻说苑》中的话语基本一致。编者为三国时期魏国 矫疵-周竖-光羽-田何。駢臂是战国早中期之间王肃编写。这说明后汉时期,人们仍然熟悉这段引 的楚人,学者一般认为他与《周易》在楚地的传文。但是历史上有称王肃的《孔子家语》为伪书 播有很大的关系。汉代《周易》传承主要人物是现在又有一些历史材料说明不是伪书。在传说中的 由田何一系传播的,这里虽然有一个从楚地回传的郑玄和王肃争“真孔”的历史过程中,王肃是失 脉络,易学显然已经形成了两个支流。帛书《易败的。这是否说明人们对“损益卦论”的某种否 传》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反映了楚地一支的文字。定的看法呢?因为在此之后似乎就没有相关》 把握这两条既有一定关联又有各自特征的历史发展嗌隘》卦论的引文,后人或许也就不熟悉“损益卦 线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易传》和汉代论”了 易学史的发展。第一条线可以駢臂和帛书的下葬时 今本侷易传》较早有明确记录的是司马迁的 间公元前186年,即汉文帝六年(西汉建国二十使记》。司马迁生卒年代为前145至约前86年 116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前面 “《键 》、《川 》, 亓 《易 》之经舆 ?”的发展。 其四 , 在 《要 》第四章中 , 阴阳刚柔融合说进一 步被细化和分工 , 其中的损益卦论 , 不仅是阴阳刚 柔说的融合 , 还与阴阳五行思想和黄老思想紧密地 相结合。因为 “《易 》又天道焉 , 而不可以日月生 辰尽称也 , 故为之以阴阳 ; 又地道焉 , 不可以水火 金木土尽称也 , 故律之以柔刚 ; 又人道焉 , 不可以 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 , 故为之以上下 ; 又四时 之变焉 , 不可以万物尽称也 , 故为之以八卦。”这 里的阴阳、柔刚、上下和八卦均是相互包含的 , 不 是分离、独立的概念。同时 , 损益之道显示的是天 地之变 , 是自然之道。虽然我们没有充分的理由说 “损益卦论 ”是儒道思想的合一 , 但是我们从郭店 简书 《老子 》与马王堆帛书 《老子 》之间内容的 差异 , 可以判断帛书 《老子 》是融合了战国后期 的道家思想的。所以无论是司马谈关于道家思想要 旨的论说 , 还是从时代的大背景来看 , “能者繇一 求之 , 所谓得一而君毕者 , 此之胃也 ”这句话 , 很难说其与道家思想或黄老思想没有任何关联。 三 帛书 《易传 》与今本 《易传 》 传承脉络的梳理 两种 《易传 》对 《乾 》《坤 》卦为 《易 》之 门户虽然表述文字观点有异同 , 应该说重视的程度 基本是一致的 , 文字的篇幅大小是大致对应的。那 么 , 帛书本 《易传 》中相对比较平衡的 《乾 》 《坤 》卦论和 《损 》《益 》卦论之间的关系 , 为什 么在今本 《易传 》中成为一种强化 《乾 》 《坤 》 卦和弱化 《损 》《益 》卦的状态呢 ? 更具体一点 说 , 《损 》《益 》卦论为什么没有能够保存下来呢 ? 我们首先考虑今本 《易传 》与帛书 《易传 》 之间可能有的关联。司马迁 《史记 ·仲尼弟子列 传 》记有传 《易 》的谱系 : 孔子 - 商瞿 - 馯臂 - 矫疵 - 周竖 - 光羽 - 田何。馯臂是战国早中期之间 的楚人 , 学者一般认为他与 《周易 》在楚地的传 播有很大的关系。汉代 《周易 》传承主要人物是 由田何一系传播的 , 这里虽然有一个从楚地回传的 脉络 , 易学显然已经形成了两个支流。帛书 《易 传 》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反映了楚地一支的文字。 把握这两条既有一定关联又有各自特征的历史发展 线索 ,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易传 》和汉代 易学史的发展。第一条线可以馯臂和帛书的下葬时 间公元前 186年 , 即汉文帝六年 (西汉建国二十 年 ) 两点相连接 , 并前后延伸 , 这是帛书本 《周 易 》传承发展的一条线 ; 而另一条线是从孔子到 唐代的官方教科书 《周易正义 》及其延伸。 帛书本 《易传 》显示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易 学学派的论说 , 在汉代流传的情况我们无法知道 , 但是一些蛛丝马迹的信息 , 如关于 《损 》《益 》卦 论文字的存在和传播 , 我们可以在汉代乃至三国魏 朝时期的文献中能够找到。如 : 《淮南子 ·人间 训 》中记述这样一段话 : “孔子读 《易 》至 《损 》 《益 》, 未尝不愤然而叹曰 : ‘益 ’‘损 ’者 , 其王 者之事与 ? 事或欲以利之 , 适足以害之 , 或欲害 之 , 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 , 祸福之门户 , 不可不 察也。”刘安是武帝同时代的人 , 他的这段引文前 半段与帛书本 《要 》第四章所引文字大致相同 , 只是没有 “愤然 ”的描述 ; 后半的内容意思与 《要 》篇不相一致 , 主要是谈利害关系。“吉凶之 门 ”被解释为 “祸福之门 ”也是一种生活化的实 用观点。这也许能说明 《要 》篇这时还是为人们 所熟悉的文字。淮南王刘安的生卒年代为前 179至 132年 , 这说明事隔五六十年左右的时间 , 这段话 还在发挥作用。在 《说苑 ·敬慎 》中也有类似的 记载 : “孔子读 《易 》, 至于 《损 》《益 》, 则喟然 而叹。子夏避席而问曰 : 夫子何为叹 ? 孔子曰 : 夫 自损者益 , 自益者缺。吾是以叹也 ! 子夏曰 : 然则 学者不可以益乎 ? 孔子曰 : 否 ! 天之道 , 成者未尝 得久也。夫学者以虚受之 , 故曰得。苟不知持满 , 则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作者刘向生卒于约 公元前 77至前 6年 , 已经是西汉末年。刘向所引 的这段关于 《损 》《益 》卦的内容与帛书本 《易 传 》和 《淮南子 》的引文和含义相差较大 , 似乎 《要 》中损益卦论的内容在这里已不存在。在 《孔 子家语 》第四卷中的关于损益卦的引文与刘向 《说苑 》中的话语基本一致。编者为三国时期魏国 王肃编写。这说明后汉时期 , 人们仍然熟悉这段引 文。但是历史上有称王肃的 《孔子家语 》为伪书 , 现在又有一些历史材料说明不是伪书。在传说中的 郑玄和王肃争 “真孔 ”的历史过程中 , 王肃是失 败的。这是否说明人们对 “损益卦论 ”的某种否 定的看法呢 ? 因为在此之后似乎就没有相关 《损 》 《益 》卦论的引文 , 后人或许也就不熟悉 “损益卦 论 ”了。 今本 《易传 》较早有明确记录的是司马迁的 《史记 》。司马迁生卒年代为前 145至约前 86年 , 61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