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基因与人》课程小调查结果反馈 注:基于9月21日中午12点截止是收到的75位同学的问卷进行了分析,反馈为助教周冰洁 与老师交流后,整理出的回答,可能有部分解释不到位(括号内的话都是助教后来加的没跟老 师确认过。。)。最终解释权归李大伟老师所有。(其实所有另外加分啥的都是老师说了算。) 您对于课程内容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一,专业化还是通俗化? 1.希望能听到更多科学性强的内容/希望老师可以普及一下基因与其他专业方面的交 叉点以及可拓展性/希望在课堂中增加一些数据性的内容,或者以一个原理为中心, 围绕着讲讲。/建议多涉及一些关于生命的更深入的讨论/讨论形式很好,上课内容 可以更加深入/希望能够讲一些前沿知识,开阔视野 2.不要太专业化要不然听不懂/上节课有点听不懂/有些问答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概 述即使不准确吗不是本专业的不太会回答/我觉得一门通识课就应该讲的通俗一点, 原因很简单,通识课的受众是全校同学,他们来自不同专业,像文科的学生学理工的东 西可能就会有困难,如果要用考试或者其他的形式来打分的话就会有失公平。所以我认 为通识课起点可以设置低一点,让所有同学都能接受,但上限可以很高,因为不排除有 真正感兴趣或者专业知识很好的同学来上课。其实李老师的课听了一次之后我觉得不存 在太难的专业知识,主要还是鼓励我们思考,激发我们的思维,我认为课程内容还是符 合上述要求的。(非常感谢你的理解!) 3.不想牵涉太多哲学问题/干货太少,光讲道理没用 课堂内容尽量使用通俗语言,主要是因为《基因与人》作为一门通识核心课程 其课程性质既不是专业知识的讲授,也不是知识点教学,而是使用例证和科学知识来 说明生命的科学哲学理论。另外,收集同学们的学院专业后,可以看到有生物学背景 的同学是很少的,如果太专业太深入的话,对于其他专业的同学来说会有困难。 回答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概述,不必追求“要专业”,只要有条理、逻辑清晰、是自 己的见解就行。 对于想更深入的同学?首先课程里是有更深入的问题的,还有微信群中你可以跟 老师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老师十分欢迎。 (前两节课因为人员变动较大,内容有部分重复,相当于绪论,后面的课程内容就 会很不一样了,敬诗期待) 数学:2 经济:9 建筑工程学院:2 化工:3 材料:3 电气:8 机械:5 媒体:6 生物:8 生物:8 设计:6 电子:8 农业:8《基因与人》课程小调查结果反馈 注:基于 9 月 21 日中午 12 点截止是收到的 75 位同学的问卷进行了分析,反馈为助教周冰洁 与老师交流后,整理出的回答,可能有部分解释不到位(括号内的话都是助教后来加的没跟老 师确认过。。。。)。最终解释权归李大伟老师所有。(其实所有另外加分啥的都是老师说了算。) 您对于课程内容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一,专业化还是通俗化? 1.希望能听到更多科学性强的内容 / 希望老师可以普及一下基因与其他专业方面的交 叉点以及可拓展性 / 希望在课堂中增加一些数据性的内容,或者以一个原理为中心, 围绕着讲讲。/ 建议多涉及一些关于生命的更深入的讨论 / 讨论形式很好,上课内容 可以更加深入 / 希望能够讲一些前沿知识,开阔视野 2.不要太专业化 要不然听不懂 / 上节课有点听不懂 / 有些问答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概 述即使不准确吗 不是本专业的不太会回答 / 我觉得一门通识课就应该讲的通俗一点, 原因很简单,通识课的受众是全校同学,他们来自不同专业,像文科的学生学理工的东 西可能就会有困难,如果要用考试或者其他的形式来打分的话就会有失公平。所以我认 为通识课起点可以设置低一点,让所有同学都能接受,但上限可以很高,因为不排除有 真正感兴趣或者专业知识很好的同学来上课。其实李老师的课听了一次之后我觉得不存 在太难的专业知识,主要还是鼓励我们思考,激发我们的思维,我认为课程内容还是符 合上述要求的。(非常感谢你的理解!) 3.不想牵涉太多哲学问题 / 干货太少,光讲道理没用. 课堂内容尽量使用通俗语言,主要是因为《基因与人》作为一门通识核心课程, 其课程性质既不是专业知识的讲授,也不是知识点教学,而是使用例证和科学知识来 说明生命的科学哲学理论。另外,收集同学们的学院专业后,可以看到有生物学背景 的同学是很少的,如果太专业太深入的话,对于其他专业的同学来说会有困难。 回答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概述,不必追求“要专业”,只要有条理、逻辑清晰、是自 己的见解就行。 对于想更深入的同学?首先课程里是有更深入的问题的,还有微信群中你可以跟 老师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老师十分欢迎。 (前两节课因为人员变动较大,内容有部分重复,相当于绪论,后面的课程内容就 会很不一样了,敬请期待~!)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