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比如说,假使苏联不能提供什么东西,那我们也不会抱怨。罗荣桓②动身赴莫斯科之前问我,他们应如何向 苏方提出援助问题。我对他说,不应把你们的处境说得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但也要强调,你们希望得到苏 联方面对东北适当的援助。从1949年起,林彪就经常向莫斯科询问有关援助的各项事宜。毛泽东说,我已经 指示高岗,苏方给我们的所有东西,我们将来一定付款,某些物资的不足,可以从国民党占领区弄到,中国 的同志应该合理利用苏联援助。毛泽东着重指出,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我们很难取得目前的胜利。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应自力更生。毛泽东说,但事实又的确不能否定,即占苏掇四分之一的贵国对东北的 军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岖 在2月4日的会谈中,还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和联共(布)之间联络形式的问题、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 苏大使候选人问题。毛泽东强调说:“中国共产党蒂要联共(布)各方面的援助,需两位顾问:一位是经济方 面的,另一位是金融方面的。”③周恩来谈到党务方面的顾问时说:“中国共产党想要同联共(布)就一系列主 要问题进行直接的接触,”并强调:“重要的问题,将在莫斯科解决。”© 毛泽东建议派王稼样@前往英斯科担任大使。毛介绍他道:“过去,他和王明派搅在一起,犯过错误”。毛 指出:“1937年王正在莫斯科。7月间他带着共产国际的指示回国,这些指示是符合我们的政治路线的,帮助 我们纠正了自己的错误”①米高扬答道:“对有关未来驻莫斯科大使的人选问题,我们没有异议,”@ 在东北一系列军事行动结束之后,此地成了保证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占领华北和中国其它地区而开展军 事行动的大后方根据地。安排来自苏联的运往东北或由此过境的给养和其它物资,都必须在这里进行。在这 当中,通往华北和再远些至长江铁路路段的修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供职于中长铁路的多数苏联工人和 技术人员参加了此项工作。有高度专业技能、工作极为熟练的苏联铁路职工,对东北中共当局的帮助不仅仅 限于铁路的修复,而且还表现在国民经济其他许多部门的恢复方面。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东北局负责人高岗请求苏联授助,此事也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为了协调由此而 开展的授助工作,苏联领导人在1948年底,向东北派遣了一个专家小组,组长是科瓦廖夫将军。在伟大的卫 国战争期间,他曾担任苏联交通部长④ 在几次会谈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由科瓦廖夫负责的专家小组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就在 米高扬抵达之前,毛泽东刚给斯大林拍发了如下电文: 斯大林同志您好! 我们非常感谢你们派科瓦岸夫同志前来帮助我们恢复铁路和其他经济工作。 在科瓦啤夫和其他苏联同志的帮助下,东北的铁路交通线已经基本恢复。现在,科瓦廖夫同志已与中国 同志一起制定了到1949年恢复华北,即长江以北三千多公里铁路的计刻。如果这个计划在本年入冬前完成, 那时我们将拥有一万八千公里的铁路线(包括东北地区的铁路)运营通车。为了完成这一计刻,怎需一亲列 物资,以及机车、汽车、工具、油及其它用于恢复华北铁路的物资。我们可自己解决一些。此外,我们需要 贵国的紧怎规助,即希望责国提供这些物资的大部分。届时,我们才能开始恢复铁路的工作。 在此,附上所需物资清单两份,望予以帮助。如前所述,请重新考忠这两份清单,如蒙贵国认可并以贷 款的方式安排提供给我们,并尽快装载和启运,我们将不胜感淑。 玫以崇高的数意,视使康长寿! 毛泽东 1949年1月8日@ 在西柏坡的会谈中,米高扬向中共领导人讲道,苏联领导人正采取措施,以满足中共提出的这些请求。 中共领导人还陈述了一系列没有苏联帮助便无法解决的问题。在2月1日的会谈中,米高扬与周恩来、朱德 讨论的是有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迫切需求的问题。米高场在电报中如此记述这次谈话:“周恩来 说,‘我们只有150门反坦克炮,太少了,因此想请苏联给我们一些。我们的坦克也不行。现有的大部分是轻 型坦克,最重的15吨。在徐州战役中我们缴获了70辆坦克,但其中大部分已严重受损。我们缺乏原料,想 请苏联给我们一些生产炸弹的错弟尔。同时,我们请苏联给我们派一些专家及提供一些武器生产设备,并派 1996年第3期 79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比如说 , 假使苏联不能提供什 么东西 , 那我 们也不会抱怨 。 罗荣桓 动身赴莫斯科之前 问我 , 他 们应 如何向 苏方提 出援助间题 . 我对 他说 , 不 应把 你们的处境 说得一筹 莫展 、 束手无策 。 但也要强调 , 你们希望 得到苏 联方 面对东北适当的援助 。 从 194 9 年起 , 林彪就经常 向莫斯科询问有关援助 的各项 事宜 。 毛泽东说 , 我已 经 指示高岗 , 苏方给我们的所有东西 , 我们将 来一定付款 , 某些物资的不足 , 可以从国 民党 占领 区弄到 , 中国 的同志应该合理利用苏联援助 . 毛泽东着重指 出 , 如果没有苏联 的援助 , 我们很难 取得 目前的胜利 。 然而 , 这并不意味着我 们就不应 自力更生 。 毛泽 东说 , 但事实又 的确不能否定 , 即占苏援四 分之一的贵 国对东 北的 军援 , 起到了非常重要 的作用 。 ” 在 2 月 4 日的会谈 中 , 还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和联共 〔布) 之间联络形 式的问题 、 未来 中华人 民共 和国驻 苏大使候选人间题 。 毛泽 东强调说 : “ 中国共产党需要联共 ( 布) 各方面的援助 , 需两 位顾间 : 一位是 经济方 面的 , 另一位是 金融方面的 。 ” 周恩来谈到党务方面的顾间时说 : “ 中国共产党想要 同联 共 ( 布) 就 一系列主 要间题进行直接的接触 , ” 并强调 : “ 重要 的间题 , 将在莫斯科解决 。 ” 毛 泽东建议 派王稼 祥 前往莫斯 科担 任大使 。 毛介 绍他道 : “ 过 去 , 他和王明派搅在一起 , 犯过错误 ” 。 毛 指出 : “ 19 37 年王 正在莫斯科 。 7 月间他带 着共产 国际 的指 示回 国 , 这些指示是符合 我们的政治路线的 , 帮助 我们纠正了 自己的错误 ”。 0 米高扬答道 : “ 对有关未来驻莫斯 科大 使的人选 问题 , 我们没有异议 。 ” 在东北一系列军事行动结束之后 , 此地成了保证 中国人 民解放军 为占领 华北和 中国其它地 区而 开展军 事行动的大后方根据地 。 安排来 自苏联的运往东北或 由此过境 的给养和其 它物 资 , 都必须在这里进行 . 在这 当中 , 通往华北和再远些至 长江铁路路段的修复 , 起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供职于 中长铁路 的多数苏联工人和 技术人 员参加了此项工作 。 有高度专业技能 、 工作极 为熟 练的苏联铁路职工 , 对东北 中共 当局的帮助不仅仅 限于铁路的修复 , 而且还表 现在国民经济 其他许 多部门的恢复方面 . 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 东北局负责人高岗请 求苏联援助 , 此事也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 . 为了协调 由此而 开展的援助工作 , 苏联领导人在 19 48 年底 , 向东北 派遣了一个专家小组 , 组长是科瓦廖夫将军 。 在伟大的卫 国战争期间 , 他曾担 任苏联 交通部长 。 在几次会谈 中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 由科瓦廖夫负责 的专家 小组所做 的工作 , 给予 了高度的评价 。 就在 米高扬抵达之前 , 毛泽东刚给斯大林 拍发 了如下电文 : 斯大林 同 志您好 ! 我们 非常感谢你们派科 瓦序夫 同志前来帮助我们 恢复铁路 和 其他 经济 工 作 。 在科 瓦廖夫和 其他 苏联 同 志的 帮助 下 , 东北 的铁路 交 通 线 已 经 基本 恢复 。 现 在 , 科 瓦 序夫 同志 已 与中国 同志一起制定 了到 19 4 9 年 恢 复华北 , 即长江 以 北 三 + 多公里 铁路 的计 划 。 如果这个计 划在本年入冬 前 完成 , 那时我们 将 拥 有一 万 八 千公里 的 铁路线 ( 包括 东北地 区 的铁路 ) 运 苦通 车 。 为了 完成这一 计 划 , 急需 一 系列 物 资 , 以 及机车 、 汽车 、 工 具 、 油 及 其它 用于 恢复华北 铁路的 物 资 。 我们 可 自己解决一 些 。 此外 , 我们需要 t 国的 紧息援助 , 即 希望贵国提供这些 物 资的 大 部分 。 届 时 , 我们 才能开 始恢 复铁 路的 工作 。 在 此 , 附上所常物 资清单两 份 , 望予以帮助 . 如前所述 , 谕重 祈考虑这两 份清单 , 如 蒙贵 国认 可 并以 贷 放 的方式安排提供给我们 , 并尽快 装载和启 运 , 我们将 不 胜感激 。 致 以 崇 高的敬意 , 祝健 康长寿I 毛泽 东 19 49 年 1 月 8 日 在西柏坡的会谈中 , 米高扬 向中共领导人讲道 , 苏联领导 人正采 取措 施 , 以满足中共提 出的这些请求 。 中共领导人还陈述了一 系列 没有苏联帮助便无法解决 的间题 。 在 2 月 1 日的会谈中 , 米 高扬与周恩来 、 朱德 讨 论的是有关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迫切 需求的间题 . 米高扬在 电报 中如此记述这次谈话 : “ 周恩来 说 , ‘我 们只有 15 。 门反坦克炮 , 太少了 , 因此想请苏联给我们一些 。 我 们的坦克也 不行 。 现有的大部分是轻 型坦克 , 最重的 15 吨 。 在徐州战役 中我们缴获 了 70 辆坦克 , 但 其中大 部分 已严重受损 。 我 们缺乏原料 , 想 请 苏联给 我们一些生产炸弹 的错弟 尔 。 同时 , 我们请苏联给我们 派一些专家及提供一些 武器生产设备 , 并 派 19 9 6 年第 3 期 7 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