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一章中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 政策和措施,因此,中药学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空前成就 从1954年起,在国家卫生部的建议和安排下,各地积极进行了本草文献的整理、辑 复、校刊、考证工作,并陆续出版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残卷)等逾 百种本草专著,对中药学的全面继承和发掘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迄今面世的中药新著,数量巨大,门类齐全,几千种各具特色的中药著作,将各门分 支学科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到崭新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 典》),是我国药品标准的法典,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卫生 部颁布施行。药典收载功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和制剂,并规定了质量 标准,制备要求,检验方法等,作为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我国药品的科技水平。迄今,药典已颁布了1953年版、1983年版、1977年版、1985 年版、1990年版和1995年版。1995年版于1996年4月1日起实施,仍分为一、二两部 第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成药920种。即将颁布的2000年版药典,对中药和中成药的质 量及检测等,又有很大的提高。该书是中药人员必须熟知和遵照执行的,属于综合类的 大型中药专著,收录各药的古今资料,便于读者査阅。20世纪70年代由江苏新医学院编 辑的《中药大辞典》,上下二册收载中药5767味,以正名为辞目,下分异名、基原、原植 (动、矿)物、栽培(或饲养)、采集、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忌 宜、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及备考等19项,分别依次录著:附篇列有中药名称索引、植 (动、矿)物拉丁学名索引化学成分中英名称对照、化学成分索引、药理作用索引、疾病防 治索引及现代参考文献目录等。《中华本草》是在六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中, 由六位中医药界的代表和委员提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中药专家编纂而成的 它是一部系统总结本草学成果,又全面反映当代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中药学巨著 书中项目齐全,图文并茂,学科众多,资料繁博,体例严谨,编排合理,发皇古义,融合新知。 有别于古代本草的是引入了化学成分、药理、制剂、药材鉴定和临床报道等内容,并采用现代 自然分类系统。该巨著于1998年2月出版发行了精选本,1999年9月已开始出版全书。 由于中药学自身现代化的需要,各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学的现代研 究,日渐拓宽,不断深入,成绩斐然,各分支学科日臻完善,这些成就,在中药鉴定学、中药 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将进一步介绍 自20世纪50年代起,有关方面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并给以物质上的大力支持,开展 了不同范围和规模的药物资源调査。掌握了中药品种的数量、分布、蕴藏情况等资料,在 调查中发现的国产沉香、马钱子等,已开发利用并能满足临床需求,可以不再依靠进口。 现代中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中药行业的振兴,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1958年北京、上海、成都、广州4所中医学院的成立,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步入了现代化正 规的高等教育行列。自1959年起,又相继在成都等中医学院开设了本科中药专业。目 前,设置了中药专业的高等医药院校已达20多所。自1978年起,开始招收中药硕士研 1225政策和措施,因此,中药学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空前成就。 从 !"#$ 年起,在国家卫生部的建议和安排下,各地积极进行了本草文献的整理、辑 复、校刊、考证工作,并陆续出版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残卷)等逾 百种本草专著,对中药学的全面继承和发掘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迄今面世的中药新著,数量巨大,门类齐全,几千种各具特色的中药著作,将各门分 支学科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到崭新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 典》),是我国药品标准的法典,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卫生 部颁布施行。药典收载功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和制剂,并规定了质量 标准,制备要求,检验方法等,作为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我国药品的科技水平。迄今,药典已颁布了 !"#% 年版、!"&% 年版、!"’’ 年版、!"&# 年版、!""( 年版和 !""# 年版。!""# 年版于 !"") 年 $ 月 ! 日起实施,仍分为一、二两部, 第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成药 "*( 种。即将颁布的 *((( 年版药典,对中药和中成药的质 量及检测等,又有很大的提高。该书是中药人员必须熟知和遵照执行的,属于综合类的 大型中药专著,收录各药的古今资料,便于读者查阅。*( 世纪 ’( 年代由江苏新医学院编 辑的《中药大辞典》,上下二册收载中药 #’)’ 味,以正名为辞目,下分异名、基原、原植 (动、矿)物、栽培(或饲养)、采集、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忌 宜、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及备考等 !" 项,分别依次录著;附篇列有中药名称索引、植 (动、矿)物拉丁学名索引、化学成分中英名称对照、化学成分索引、药理作用索引、疾病防 治索引及现代参考文献目录等。《中华本草》是在六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中, 由六位中医药界的代表和委员提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中药专家编纂而成的。 它是一部系统总结本草学成果,又全面反映当代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中药学巨著。 书中项目齐全,图文并茂,学科众多,资料繁博,体例严谨,编排合理,发皇古义,融合新知。 有别于古代本草的是引入了化学成分、药理、制剂、药材鉴定和临床报道等内容,并采用现代 自然分类系统。该巨著于 !""& 年 * 月出版发行了精选本,!""" 年 " 月已开始出版全书。 由于中药学自身现代化的需要,各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学的现代研 究,日渐拓宽,不断深入,成绩斐然,各分支学科日臻完善,这些成就,在中药鉴定学、中药 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将进一步介绍。 自 *( 世纪 #( 年代起,有关方面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并给以物质上的大力支持,开展 了不同范围和规模的药物资源调查。掌握了中药品种的数量、分布、蕴藏情况等资料,在 调查中发现的国产沉香、马钱子等,已开发利用并能满足临床需求,可以不再依靠进口。 现代中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中药行业的振兴,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 年北京、上海、成都、广州 $ 所中医学院的成立,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步入了现代化正 规的高等教育行列。自 !"#" 年起,又相继在成都等中医学院开设了本科中药专业。目 前,设置了中药专业的高等医药院校已达 *( 多所。自 !"’& 年起,开始招收中药硕士研 · !**# · 第一章 中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