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 ! !!!!!!!!!!!!!!!!!!!!!!!!!!!!!!!!!!!!!!!!!!!!!!!!!!!!!!!!!!!!!!!!!!!!!!!!!!! !!!!!!!!!!!!!!!!!!!!!!!!!!!!!!!!!!!!!!!!!!!!!!!!! ! !!!!!!!!!!!!!!!!!!!!!!!!!!!!!!!!!!!!!!!!!!!!!!!!!!!!!!!!!!!!!!!!!!!!!!!!!!! " " " " 第十二篇 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第一章中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 第一章中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 第一节中药的起源和发展 、中药的起源 (一)原始社会药物知识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不断地进行采集和渔猎活动,经过长期的生活实 践,逐步了解到若干植物和动物对人体的影响。最初,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不可避免地会 出现一些中毒遭遇和药效反应,因而很自然地使先民们在觅食时有所选择和避忌。在罹 患疾病时,上述经验启示人们对这些植物和动物的药效作用加以利用,通过反复试验和 观察,逐步形成了简单的药物知识。自古相传的伏羲“尝味百药”和“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的起源,是与人类寻求食物 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这一过程,充满着艰辛与危险,并为此付出过巨大的代价。 据医药学史专家研究,早期的人类主要以值物类食物充饥,所以最先发现和使用的 是植物药。将有毒植物用于狩猎,可谓原始社会利用植物药的一大创举。在渔猎生活和 生产大量开展之后,又认识了某些动物类药物。进入原始社会后期,随着采矿和治炼活 动的出现,才相继掌握了矿物药的加工和应用知识。在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还从野果 与谷物的自然发酵现象中,发明了酒的酿制,这对日后的医药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奴隶社会药物知识的累积 早期的药物知识出现以后,经历了由零星、分散而逐渐集中和系统的积累过程。进 入奴隶社会后,随着文字的出现和使用,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伟到书面记载,其传播速度 得以大大加快 1219
第一章 中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和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一)原始社会药物知识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不断地进行采集和渔猎活动,经过长期的生活实 践,逐步了解到若干植物和动物对人体的影响。最初,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不可避免地会 出现一些中毒遭遇和药效反应,因而很自然地使先民们在觅食时有所选择和避忌。在罹 患疾病时,上述经验启示人们对这些植物和动物的药效作用加以利用,通过反复试验和 观察,逐步形成了简单的药物知识。自古相传的伏羲“尝味百药”和“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的起源,是与人类寻求食物 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这一过程,充满着艰辛与危险,并为此付出过巨大的代价。 据医药学史专家研究,早期的人类主要以值物类食物充饥,所以最先发现和使用的 是植物药。将有毒植物用于狩猎,可谓原始社会利用植物药的一大创举。在渔猎生活和 生产大量开展之后,又认识了某些动物类药物。进入原始社会后期,随着采矿和治炼活 动的出现,才相继掌握了矿物药的加工和应用知识。在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还从野果 与谷物的自然发酵现象中,发明了酒的酿制,这对日后的医药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奴隶社会药物知识的累积 早期的药物知识出现以后,经历了由零星、分散而逐渐集中和系统的积累过程。进 入奴隶社会后,随着文字的出现和使用,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伟到书面记载,其传播速度 得以大大加快。 · "#"! · 第一章 中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
第十二篇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殷商时期,酿洒业已十分兴盛。除了作为馀料之外,酒还具有祛寒邪,通血脉,行药 势,消毒和助溶等多方面的医疗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从繁体医(醫)字的 汉字结构中,亦体现了酒对早期中医药的影响。在当时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中,又开始出 现了“药”字。东汉时的《说文解字》将其训释为:“治病草,从草,乐声。”不仅时确了药为 治病物质的基本含义,而且反映了药物以植物类为最多的客观事实 从现有文献可知,这一时期的药物品种已十分可观。如《诗经》一书,涉及植物和动 物330余种,其中有的还记述了产地和采收常识。《山海经》收录了值物、动物及矿物药 约120种,所言各物产地更加具体,还介绍了若干品种的药用知识。20世纪70年代初, 在长沙出土的西汉古墓的《五十二病方》,记载方剂达300多个,涉及药物240余种。当 时使用药物的数量,由此可见一斑。在《五十二病方》中,不仅以复方为主,而且对药物的 炮制、制剂、服法或外用方法、禁忌等,均在涉及,充分反映了当时积累的药学成就。《周 礼》称西周的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并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可谓日后药物分类 及五味理论的先声。这些药学知识,为中药学的形成及本草专著的产生,打下了重要的 基础。 、中药学的发展 药学专著的出现,是中药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药学著作,又是 中药学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现将其分述如下 (一)秦汉时期 药学专著在古代称为本草。本草的出现不晚于西汉。根据现有史料记载,西汉时己 有药学专著流行于世,而且达到了相当水平和规模。这一时期的本草已独立成为医生必 修的学科,并与医经、方术成为鼎足之热。当时还拥有一批被称为“本草待诏”的药学人 员,有的还被国家录用。 从典籍的零星资料中,可知汉代的药学书目至少有20种以上。因受世俗风气的影 响,大多假托神农等传说中人物而为名。至东汉后期,才有署名为真实作者的本草出现 通过境内外的交流,西域的胡麻、大蒜,越南的薏苡仁等相继传入中国:边远地区的麝香 羚羊角等大量进入内地。炼丹术的兴起,开创了化学药物的制作和使用。《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等对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用药的发展,以及对药学理论的补充,都在不同 程度上促进了本草的发展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其作者已无法考证,但其非一时一人之 功,而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多人充实和修饰,是该时期最重要的本草,代表了秦汉 两代最高的药学成就。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其“序例”部分,总结了中药三 品分类原则,采造时月、真伪陈新、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要求及药物对剂 型的选择等多方面的内容,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385种,以有毒无毒 1220·
殷商时期,酿洒业已十分兴盛。除了作为馀料之外,酒还具有祛寒邪,通血脉,行药 势,消毒和助溶等多方面的医疗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从繁体医(醫)字的 汉字结构中,亦体现了酒对早期中医药的影响。在当时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中,又开始出 现了“药”字。东汉时的《说文解字》将其训释为:“治病草,从草,乐声。”不仅时确了药为 治病物质的基本含义,而且反映了药物以植物类为最多的客观事实。 从现有文献可知,这一时期的药物品种已十分可观。如《诗经》一书,涉及植物和动 物 !!" 余种,其中有的还记述了产地和采收常识。《山海经》收录了值物、动物及矿物药 约 #$" 种,所言各物产地更加具体,还介绍了若干品种的药用知识。$" 世纪 %" 年代初, 在长沙出土的西汉古墓的《五十二病方》,记载方剂达 !"" 多个,涉及药物 $&" 余种。当 时使用药物的数量,由此可见一斑。在《五十二病方》中,不仅以复方为主,而且对药物的 炮制、制剂、服法或外用方法、禁忌等,均在涉及,充分反映了当时积累的药学成就。《周 礼》称西周的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并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可谓日后药物分类 及五味理论的先声。这些药学知识,为中药学的形成及本草专著的产生,打下了重要的 基础。 二、中药学的发展 药学专著的出现,是中药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药学著作,又是 中药学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现将其分述如下: (一)秦汉时期 药学专著在古代称为本草。本草的出现不晚于西汉。根据现有史料记载,西汉时已 有药学专著流行于世,而且达到了相当水平和规模。这一时期的本草已独立成为医生必 修的学科,并与医经、方术成为鼎足之热。当时还拥有一批被称为“本草待诏”的药学人 员,有的还被国家录用。 从典籍的零星资料中,可知汉代的药学书目至少有 $" 种以上。因受世俗风气的影 响,大多假托神农等传说中人物而为名。至东汉后期,才有署名为真实作者的本草出现。 通过境内外的交流,西域的胡麻、大蒜,越南的薏苡仁等相继传入中国;边远地区的麝香、 羚羊角等大量进入内地。炼丹术的兴起,开创了化学药物的制作和使用。《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等对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用药的发展,以及对药学理论的补充,都在不同 程度上促进了本草的发展。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其作者已无法考证,但其非一时一人之 功,而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多人充实和修饰,是该时期最重要的本草,代表了秦汉 两代最高的药学成就。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其“序例”部分,总结了中药三 品分类原则,采造时月、真伪陈新、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要求及药物对剂 型的选择等多方面的内容,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 !’( 种,以有毒无毒 · #$$" · 第十二篇 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第一章中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 之药性,以及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作用为标准,分为上、中、下三品。各药之下,着重介 绍性、味、主治功效等内容。所记各药主治功效,如麻黄平喘、黄连治痢、茵陈退黄疸、苦 楝驱蛔虫、半夏止呕……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此书为研究秦汉医药情况,留下了宝 贵的资料。其编写体例和内容,成为后世本草的典范和基础。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密集出现科学成果和科学人才的时期。由于相关科 学发展的影响,南北融合及中外交往的扩大,医学自身的进步,因而本草的内容更加丰富, 学术水平更加提高。现知此间的本草著作有近百种之多,其中有综合性的,也有炮制类的、 专科用药类的配伍忌宜类的、食物类的,以及单味药专论、采药、药图和药名音义等。对后 世影响较大者,有《吴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炮炙论》及《药对》诸书。 《本草经集注》(简称《集注》):作者陶弘景为南朝梁代的著名医药学家。该书辑成于 公元500年左右。书中“序例”部分,不仅对《神农本草经》原文逐一注释、发挥,而且补充 了许多医药发展史料的内容及药物采收、鉴别、加工、炮制、制剂、配伍、合理配方取量方 面的理论和操作原则。其增列的“诸病通用药”,实为病证用药索引。从而大大丰富了药 学总论的内容,又便于临床医生查阅。各论收录药物730种,首先采用按药物自然属性 分类的方法,列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末用七类,各类再分三品排序。在 编写体例上,陶氏还采用朱定《本经》文,墨写《别录》文,小字为自注的特殊书写体例:对 于药性,则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这种做法,不仅在全凭手抄书籍的当时起 到了精简篇幅而收事半功倍之效,而且使本草内容的源流清晰可见,是非曲直各有所归, 开创本草编纂的一大优良传统。该书代表了南北朝时期的药学成就,初步确立的综合性 本草的合理模式,为后世本草学家沿袭使用。其学术内容亦成为以后各主流本草著作的 基干。所以,《本草经集注》是我国药史上一部承上启下的划时代专著。 《炮炙论》:作者为南朝刘宋时雷敩。该书介绍了近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总结了 水飞、煨等多种炮制技术,其对辅料选用十分考究,主张淫羊藿用羊脂炙、厚朴用姜汁炙 茜草忌铁等内容,甚为合理。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标志着本草中一种新兴分支 学科的出现。该书一直受到药业人员的尊崇,并不断被增补充实,对中药的炮制产生了 重要影响 (三)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由于政权统一,经济、文化、交通和海外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医药学又有了 明显的进步。这一时期的本草已达百种之多。综合性大型本草的编修已成为国家的行 为,其规模更大,水平更高。药图、食疗、外来药等专门性本草的出现,又构成了此时本草 的另一特色。隋唐宫廷医药教育的开设,唐代药材交易的活跃,又促进了种药、采药、辨 药、贮药和制药知识的提高。当时各地使用的药物已达1000种以上,而且十分重视特效 药的应用,如以常山、蜀漆治疟,昆布、海藻及羊靥、鹿靥治瘿,动物肝脏治夜盲,粳米治脚
之药性,以及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作用为标准,分为上、中、下三品。各药之下,着重介 绍性、味、主治功效等内容。所记各药主治功效,如麻黄平喘、黄连治痢、茵陈退黄疸、苦 楝驱蛔虫、半夏止呕……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此书为研究秦汉医药情况,留下了宝 贵的资料。其编写体例和内容,成为后世本草的典范和基础。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密集出现科学成果和科学人才的时期。由于相关科 学发展的影响,南北融合及中外交往的扩大,医学自身的进步,因而本草的内容更加丰富, 学术水平更加提高。现知此间的本草著作有近百种之多,其中有综合性的,也有炮制类的、 专科用药类的、配伍忌宜类的、食物类的,以及单味药专论、采药、药图和药名音义等。对后 世影响较大者,有《吴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炮炙论》及《药对》诸书。 《本草经集注》(简称《集注》):作者陶弘景为南朝梁代的著名医药学家。该书辑成于 公元 !"" 年左右。书中“序例”部分,不仅对《神农本草经》原文逐一注释、发挥,而且补充 了许多医药发展史料的内容及药物采收、鉴别、加工、炮制、制剂、配伍、合理配方取量方 面的理论和操作原则。其增列的“诸病通用药”,实为病证用药索引。从而大大丰富了药 学总论的内容,又便于临床医生查阅。各论收录药物 #$" 种,首先采用按药物自然属性 分类的方法,列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末用七类,各类再分三品排序。在 编写体例上,陶氏还采用朱定《本经》文,墨写《别录》文,小字为自注的特殊书写体例;对 于药性,则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这种做法,不仅在全凭手抄书籍的当时起 到了精简篇幅而收事半功倍之效,而且使本草内容的源流清晰可见,是非曲直各有所归, 开创本草编纂的一大优良传统。该书代表了南北朝时期的药学成就,初步确立的综合性 本草的合理模式,为后世本草学家沿袭使用。其学术内容亦成为以后各主流本草著作的 基干。所以,《本草经集注》是我国药史上一部承上启下的划时代专著。 《炮炙论》:作者为南朝刘宋时雷学攴。该书介绍了近 $"" 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总结了 水飞、煨等多种炮制技术,其对辅料选用十分考究,主张淫羊藿用羊脂炙、厚朴用姜汁炙、 茜草忌铁等内容,甚为合理。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标志着本草中一种新兴分支 学科的出现。该书一直受到药业人员的尊崇,并不断被增补充实,对中药的炮制产生了 重要影响。 (三)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由于政权统一,经济、文化、交通和海外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医药学又有了 明显的进步。这一时期的本草已达百种之多。综合性大型本草的编修已成为国家的行 为,其规模更大,水平更高。药图、食疗、外来药等专门性本草的出现,又构成了此时本草 的另一特色。隋唐宫廷医药教育的开设,唐代药材交易的活跃,又促进了种药、采药、辨 药、贮药和制药知识的提高。当时各地使用的药物已达 %""" 种以上,而且十分重视特效 药的应用,如以常山、蜀漆治疟,昆布、海藻及羊靥、鹿靥治瘿,动物肝脏治夜盲,粳米治脚 · %&&% · 第一章 中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
第十二篇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气,人胞补虚等等。 在唐王軿“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的基础上,根据原有文献及全国性的药物调查资料, 于显庆四年(公元859年)颁行了由李勣、苏敬等23人编纂的《新修本草》,成为我国历史 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中载药84种(当代有的统计的815年),新增的苏木、胡椒等至 今仍十分常用。除正文之外,《药图》部分的彩色图谱绘制考究,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图 经》以介绍各药形态特征,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的先例。该书以其崭新 的形式和内容很快传入日本等国,并成为医生的必修课本。该书由国家颁行,代表了国 家的药学水平,虽然没有完全符合现代药典的要求,但仍被学术界多数人视为古代世界 上最早的药典,比第一部冠以药典之名的欧洲纽伦堡药典早出近900年。《新修本草》以 其丰富的药材基原考证和临床用药经验,一直受到中外医药界的高度重视 《新修本草》成书70余年后,陈藏器又广泛收集资料及民间新用,著成《本草拾遗》0 卷。该书依据药物性能功用,提出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类,成为日后药物 和方剂按功效分类的发端。其收录《新修本草》末载药达690余种,因其资料广博,考订精 细,内容实用,被后世多种医药书籍引用而得以传世。该书对方剂分类的发展具有直接影 响。书中所录石油的发现、鸵鸟传入我国的历史及有关物理、化学现象,亦有重要文献价值。 此外,由孟诜原著,张鼎增补的《食疗本草》,较全面地总结了唐代的食疗经验。李珣 所辑《海药本草》充分反映了当时外来药的引进状况和应用经验。 (四)宋、金元时期 宋初的统治者,顺应了本草的发展趋势,利用了雕版印刷等先进技术和国家权力,进 行了药材来源和品种的全面考证,本草文献的广泛汇集和整理,相继刊行了《开宝本草》 《嘉祐补注本草》及《本草图经》等大型官修本草。《本草图经》由苏颂辑成,内容广泛,图 文合一,尤其在辨识药物方面成绩卓著。所附的900多幅药图,是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 图谱,是宋代本草文献的精华,至今仍是本草考证的重要依据。 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王朝的一大举措。1078年,在京城开封创办了由国家专卖 成和饮片的“熟药所”,其后发展为出售药物的“惠民局”和修合药物的“和剂局”。这些机 构的出现,促进了药材检验、处方优选、成药生产及药政管理,因而成为我国药学史上的 件大事。《苏沈良方》所记“秋石”的制备,采用了以皂甙从人尿中提取性激素的技术, 堪称制药化学的创举。其他书中关于“猪胆合为牛黄”,升华法制取龙脑及樟脑,发酵生 产红曲及蒸馏法的利用等,均反映出当时制药技术的领先水平。 宋代由私人著述的本草形式多样,成绩斐然。如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 称《证类本草》),载药1700余种(按《大观》等版本计算),药后附列单方3000余首。尤其 可贵的是唐氏转引了大批北宋以前的方药资料,而这些原书其后大多已佚失,全凭该书 摘录而得以流传后世,故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在宋代医药教育需要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了探索药效机制的风气,至金元则形 1222·
气,人胞补虚等等。 在唐王朝“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的基础上,根据原有文献及全国性的药物调查资料, 于显庆四年(公元 !"# 年)颁行了由李責力、苏敬等 $% 人编纂的《新修本草》,成为我国历史 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中载药 !&& 种(当代有的统计的 !’" 年),新增的苏木、胡椒等至 今仍十分常用。除正文之外,《药图》部分的彩色图谱绘制考究,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图 经》以介绍各药形态特征,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的先例。该书以其崭新 的形式和内容很快传入日本等国,并成为医生的必修课本。该书由国家颁行,代表了国 家的药学水平,虽然没有完全符合现代药典的要求,但仍被学术界多数人视为古代世界 上最早的药典,比第一部冠以药典之名的欧洲纽伦堡药典早出近 #(( 年。《新修本草》以 其丰富的药材基原考证和临床用药经验,一直受到中外医药界的高度重视。 《新修本草》成书 )( 余年后,陈藏器又广泛收集资料及民间新用,著成《本草拾遗》’( 卷。该书依据药物性能功用,提出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类,成为日后药物 和方剂按功效分类的发端。其收录《新修本草》末载药达 *#( 余种,因其资料广博,考订精 细,内容实用,被后世多种医药书籍引用而得以传世。该书对方剂分类的发展具有直接影 响。书中所录石油的发现、鸵鸟传入我国的历史及有关物理、化学现象,亦有重要文献价值。 此外,由孟诜原著,张鼎增补的《食疗本草》,较全面地总结了唐代的食疗经验。李王旬 所辑《海药本草》充分反映了当时外来药的引进状况和应用经验。 (四)宋、金元时期 宋初的统治者,顺应了本草的发展趋势,利用了雕版印刷等先进技术和国家权力,进 行了药材来源和品种的全面考证,本草文献的广泛汇集和整理,相继刊行了《开宝本草》、 《嘉祐补注本草》及《本草图经》等大型官修本草。《本草图经》由苏颂辑成,内容广泛,图 文合一,尤其在辨识药物方面成绩卓著。所附的 #(( 多幅药图,是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 图谱,是宋代本草文献的精华,至今仍是本草考证的重要依据。 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王朝的一大举措。’()! 年,在京城开封创办了由国家专卖 成和饮片的“熟药所”,其后发展为出售药物的“惠民局”和修合药物的“和剂局”。这些机 构的出现,促进了药材检验、处方优选、成药生产及药政管理,因而成为我国药学史上的 一件大事。《苏沈良方》所记“秋石”的制备,采用了以皂甙从人尿中提取性激素的技术, 堪称制药化学的创举。其他书中关于“猪胆合为牛黄”,升华法制取龙脑及樟脑,发酵生 产红曲及蒸馏法的利用等,均反映出当时制药技术的领先水平。 宋代由私人著述的本草形式多样,成绩斐然。如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 称《证类本草》),载药 ’)(( 余种(按《大观》等版本计算),药后附列单方 %((( 余首。尤其 可贵的是唐氏转引了大批北宋以前的方药资料,而这些原书其后大多已佚失,全凭该书 摘录而得以流传后世,故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在宋代医药教育需要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了探索药效机制的风气,至金元则形 · ’$$$ · 第十二篇 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第一章中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 成了完整的“法象”药理模式。这一作法虽然促进了药学理论的发展,但仅按药物形、色、 气、味等外部自然特征,是很难真正阐明药效机制的。 (五)明朝时期 明代前期,因受南宋和金元风气的影响,以临宋实用性节要本草及便读歌括类药书 为主。其后期的本草十分繁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草数量大增,达百种以上。以《本 草纲目》为代表的一批本草,将药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为医药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太医院院判刘文泰等人被准奏修订本草,费时2年完成 《御制本草品汇精要》42卷,收药1825种,其内容立足于文献改编,缺乏创新,且分24项 介绍药物过于繁杂,但所绘彩色药图中不乏精美的珍品。该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 大型官修本草,稿成后因刘文泰获罪而放置内库,直至1937年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末 能在历史上发挥其应有作用 1552年至1578年,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通考800余种文献的基础上,又进行了 广泛地实地考察、采访和亲自实践,采取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历时近30载,三易其 稿,完成了《本草纲目》这一不朽的巨著。全书52卷,载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方 11000多首,附图1109幅。前4卷对中药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地总结和发 挥,创见颇多。各论按自然属性分药为16部60类。各药项下,又分正名、释名、集解、正 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及附方诸项,逐一介绍,析族区类,纲振目张。该书集我国16 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文献整理、品种考辨、药性理论、功效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 巨大成功。其卷帙之大,内容之广,体例之新,见地之高,无不光前裕后,本草学因此进入 了以《本草纲目》为核心的时期。该书在语言文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方面,亦有突出贡献, 被国外学者誉为16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一时期较有特色的重要本草还有:朱橚的《救荒本草》,着重介绍可供灾荒时食用 之物,对医药、农学、植物学均有一定参考价值。兰茂的《滇南本草》,以收载云南地区为 主的药物,成为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性本草。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疏》及《炮炙大 去》,则分别为阐释药理及专论炮制的代表著作。 明代本草从民间吸收了三七、紫花地丁、炉甘石及淡竹叶等200多种重要药物,还从 海外引入了马钱子、儿茶、苦瓜等品种。人工栽培的药物已达200余种,川芎采用茎节无 性繁殖、牡丹及芍药进行分根栽培等技术,反映了当时先进的药物生产水平。《本草蒙 筌》所载的百药煎,即主要为五倍子制取的没食子酸,先于欧洲人200余年。《白猿经》所 记冰晶状的“射罔”,应为举世最早的生物碱——乌头碱提取物 (六)清朝时期 在清代的200多年里,末能产生一部大型的综合性本草,可是此间的本草数量则是 空前的,达400种之多。这些本草虽然内容单薄、质量平平者不少,但其主流是由博返约 的,更加富有临床实用的特征,尤其是功效内容的分立,增强了本草的学术性,成为药学
成了完整的“法象”药理模式。这一作法虽然促进了药学理论的发展,但仅按药物形、色、 气、味等外部自然特征,是很难真正阐明药效机制的。 (五)明朝时期 明代前期,因受南宋和金元风气的影响,以临宋实用性节要本草及便读歌括类药书 为主。其后期的本草十分繁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草数量大增,达百种以上。以《本 草纲目》为代表的一批本草,将药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为医药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弘治十六年(公元 !"#$ 年)太医院院判刘文泰等人被准奏修订本草,费时 % 年完成 《御制本草品汇精要》&% 卷,收药 !’%" 种,其内容立足于文献改编,缺乏创新,且分 %& 项 介绍药物过于繁杂,但所绘彩色药图中不乏精美的珍品。该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 大型官修本草,稿成后因刘文泰获罪而放置内库,直至 !($) 年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末 能在历史上发挥其应有作用。 !""% 年至 !")’ 年,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通考 ’## 余种文献的基础上,又进行了 广泛地实地考察、采访和亲自实践,采取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历时近 $# 载,三易其 稿,完成了《本草纲目》这一不朽的巨著。全书 "% 卷,载药 !’(% 种(新增 $)& 种),附方 !!### 多首,附图 !!#( 幅。前 & 卷对中药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地总结和发 挥,创见颇多。各论按自然属性分药为 !* 部 *# 类。各药项下,又分正名、释名、集解、正 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及附方诸项,逐一介绍,析族区类,纲振目张。该书集我国 !* 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文献整理、品种考辨、药性理论、功效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 巨大成功。其卷帙之大,内容之广,体例之新,见地之高,无不光前裕后,本草学因此进入 了以《本草纲目》为核心的时期。该书在语言文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方面,亦有突出贡献, 被国外学者誉为“!* 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一时期较有特色的重要本草还有:朱木肅的《救荒本草》,着重介绍可供灾荒时食用 之物,对医药、农学、植物学均有一定参考价值。兰茂的《滇南本草》,以收载云南地区为 主的药物,成为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性本草。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疏》及《炮炙大 法》,则分别为阐释药理及专论炮制的代表著作。 明代本草从民间吸收了三七、紫花地丁、炉甘石及淡竹叶等 %## 多种重要药物,还从 海外引入了马钱子、儿茶、苦瓜等品种。人工栽培的药物已达 %## 余种,川芎采用茎节无 性繁殖、牡丹及芍药进行分根栽培等技术,反映了当时先进的药物生产水平。《本草蒙 筌》所载的百药煎,即主要为五倍子制取的没食子酸,先于欧洲人 %## 余年。《白猿经》所 记冰晶状的“射罔”,应为举世最早的生物碱———乌头碱提取物。 (六)清朝时期 在清代的 %## 多年里,末能产生一部大型的综合性本草,可是此间的本草数量则是 空前的,达 &## 种之多。这些本草虽然内容单薄、质量平平者不少,但其主流是由博返约 的,更加富有临床实用的特征,尤其是功效内容的分立,增强了本草的学术性,成为药学 · !%%$ · 第一章 中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
第十二篇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的核心及新的增长点 清代的临床节要性本草,大多筛取《本草纲目》精粹,旁引众家,兼抒己见,并予以补 正,故质量较高,影响较大。如汪昂的《本草备要》、吴仪洛的《本草从新》黄宫绣的《本草 求真》等。受考据和崇古思想的影响,清人辑复《神农本草经》等古典文献并加以阐释之 风盛行,前者有孙星衍等人的多种辑本,后者有《本草崇原》、《本经逢原》、《神农本草经百 种录》、《本经疏证》等等。这些著作多出自名家,虽带有明显的尊古偏见,但在继承前人 用药经验,发展药性理论,精炼药物功用方面,亦不乏实效。 18世纪著名的本草学家赵学敏,博览群书,广泛收集,注重实践,辑成《本草纲目拾 遗》10卷,载药921种,《本草纲目》末提及者达716种之多。其卷首“正误”中,纠正和补 充《本草纲目》不详及错误内容34条,十分可贵。其所增品种,有金钱草、鸦胆子、胖大海 及金鸡纳等大量疗效可靠的民间药和外来药,丰富了本草的内容。书中还保存了十余种 现已失散的草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因此,该书在鉴定药材、研究草药单方的经验等方面, 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七)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包括医药在内的西方科学文化在我国更加广泛传播,因而出现了片 面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医药受到了严重冲击。但在一批志干仁人的努力下,中药学 以其溶厚的群众基础的顽强的生命力,仍然取得了一些进展 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各地中医学校的兴建,为了新型中医药教育的需要,何廉臣 的《实验药物学》、秦伯末的《药物学》、张锡纯的《药物讲义》……这些讲义,大多按中药功 分类药物,“功效”一项已成为介绍药物的必备内容(但所用术语尚不统一),各药应用部 分更为充实,其中尤以《本草正义》最为突出。这一时期的中药著作均注意标明各药用 量,弥补了清以前各本草的一大缺点,确保了用药的安全而有效。以上努力,为现代中药 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药学大型辞典的编纂,是民国时期中药学的一大拓展。其中最主要者,当推在 1935年出版由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其收录条目4300条,各条下列原名、命 名、古籍别名、外国民称、基原、产地、形态、种类、采取、制法、性质、效能、成分、主治、张促景 之发明、历代记述考证、辨伪、近人学说、配合应用、集验方、用量、施用忌宜及参考资料等23 项,资料繁博,査阅方便,虽错讹之处甚多,但仍不失为现代第一部最重要的大型中药辞书。 在西学的影响下,该时期不但出现了一批中西药学汇通的著作,而且中药的现代研 究也开始起步。一是利用生物学科的成果,进行药材资源调查、品种考证,确定中药的基 原。二是参照西药的研究方法,对若干药物进行了单味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这些工作对促进中药学发展的历史功绩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在当代,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方针、 1224
的核心及新的增长点。 清代的临床节要性本草,大多筛取《本草纲目》精粹,旁引众家,兼抒己见,并予以补 正,故质量较高,影响较大。如汪昂的《本草备要》、吴仪洛的《本草从新》、黄宫绣的《本草 求真》等。受考据和崇古思想的影响,清人辑复《神农本草经》等古典文献并加以阐释之 风盛行,前者有孙星衍等人的多种辑本,后者有《本草崇原》、《本经逢原》、《神农本草经百 种录》、《本经疏证》等等。这些著作多出自名家,虽带有明显的尊古偏见,但在继承前人 用药经验,发展药性理论,精炼药物功用方面,亦不乏实效。 !" 世纪著名的本草学家赵学敏,博览群书,广泛收集,注重实践,辑成《本草纲目拾 遗》!# 卷,载药 $%! 种,《本草纲目》末提及者达 &!’ 种之多。其卷首“正误”中,纠正和补 充《本草纲目》不详及错误内容 () 条,十分可贵。其所增品种,有金钱草、鸦胆子、胖大海 及金鸡纳等大量疗效可靠的民间药和外来药,丰富了本草的内容。书中还保存了十余种 现已失散的草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因此,该书在鉴定药材、研究草药单方的经验等方面, 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七)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包括医药在内的西方科学文化在我国更加广泛传播,因而出现了片 面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医药受到了严重冲击。但在一批志干仁人的努力下,中药学 以其溶厚的群众基础的顽强的生命力,仍然取得了一些进展。 %# 世纪 (# 年代后,随着各地中医学校的兴建,为了新型中医药教育的需要,何廉臣 的《实验药物学》、秦伯末的《药物学》、张锡纯的《药物讲义》……这些讲义,大多按中药功 分类药物,“功效”一项已成为介绍药物的必备内容(但所用术语尚不统一),各药应用部 分更为充实,其中尤以《本草正义》最为突出。这一时期的中药著作均注意标明各药用 量,弥补了清以前各本草的一大缺点,确保了用药的安全而有效。以上努力,为现代中药 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药学大型辞典的编纂,是民国时期中药学的一大拓展。其中最主要者,当推在 !$(* 年出版由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其收录条目 )(## 条,各条下列原名、命 名、古籍别名、外国民称、基原、产地、形态、种类、采取、制法、性质、效能、成分、主治、张促景 之发明、历代记述考证、辨伪、近人学说、配合应用、集验方、用量、施用忌宜及参考资料等 %( 项,资料繁博,查阅方便,虽错讹之处甚多,但仍不失为现代第一部最重要的大型中药辞书。 在西学的影响下,该时期不但出现了一批中西药学汇通的著作,而且中药的现代研 究也开始起步。一是利用生物学科的成果,进行药材资源调查、品种考证,确定中药的基 原。二是参照西药的研究方法,对若干药物进行了单味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这些工作对促进中药学发展的历史功绩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在当代,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方针、 · !%%) · 第十二篇 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第一章中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 政策和措施,因此,中药学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空前成就 从1954年起,在国家卫生部的建议和安排下,各地积极进行了本草文献的整理、辑 复、校刊、考证工作,并陆续出版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残卷)等逾 百种本草专著,对中药学的全面继承和发掘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迄今面世的中药新著,数量巨大,门类齐全,几千种各具特色的中药著作,将各门分 支学科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到崭新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 典》),是我国药品标准的法典,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卫生 部颁布施行。药典收载功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和制剂,并规定了质量 标准,制备要求,检验方法等,作为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我国药品的科技水平。迄今,药典已颁布了1953年版、1983年版、1977年版、1985 年版、1990年版和1995年版。1995年版于1996年4月1日起实施,仍分为一、二两部 第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成药920种。即将颁布的2000年版药典,对中药和中成药的质 量及检测等,又有很大的提高。该书是中药人员必须熟知和遵照执行的,属于综合类的 大型中药专著,收录各药的古今资料,便于读者査阅。20世纪70年代由江苏新医学院编 辑的《中药大辞典》,上下二册收载中药5767味,以正名为辞目,下分异名、基原、原植 (动、矿)物、栽培(或饲养)、采集、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忌 宜、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及备考等19项,分别依次录著:附篇列有中药名称索引、植 (动、矿)物拉丁学名索引化学成分中英名称对照、化学成分索引、药理作用索引、疾病防 治索引及现代参考文献目录等。《中华本草》是在六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中, 由六位中医药界的代表和委员提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中药专家编纂而成的 它是一部系统总结本草学成果,又全面反映当代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中药学巨著 书中项目齐全,图文并茂,学科众多,资料繁博,体例严谨,编排合理,发皇古义,融合新知。 有别于古代本草的是引入了化学成分、药理、制剂、药材鉴定和临床报道等内容,并采用现代 自然分类系统。该巨著于1998年2月出版发行了精选本,1999年9月已开始出版全书。 由于中药学自身现代化的需要,各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学的现代研 究,日渐拓宽,不断深入,成绩斐然,各分支学科日臻完善,这些成就,在中药鉴定学、中药 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将进一步介绍 自20世纪50年代起,有关方面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并给以物质上的大力支持,开展 了不同范围和规模的药物资源调査。掌握了中药品种的数量、分布、蕴藏情况等资料,在 调查中发现的国产沉香、马钱子等,已开发利用并能满足临床需求,可以不再依靠进口。 现代中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中药行业的振兴,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1958年北京、上海、成都、广州4所中医学院的成立,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步入了现代化正 规的高等教育行列。自1959年起,又相继在成都等中医学院开设了本科中药专业。目 前,设置了中药专业的高等医药院校已达20多所。自1978年起,开始招收中药硕士研 1225
政策和措施,因此,中药学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空前成就。 从 !"#$ 年起,在国家卫生部的建议和安排下,各地积极进行了本草文献的整理、辑 复、校刊、考证工作,并陆续出版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残卷)等逾 百种本草专著,对中药学的全面继承和发掘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迄今面世的中药新著,数量巨大,门类齐全,几千种各具特色的中药著作,将各门分 支学科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到崭新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 典》),是我国药品标准的法典,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卫生 部颁布施行。药典收载功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和制剂,并规定了质量 标准,制备要求,检验方法等,作为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我国药品的科技水平。迄今,药典已颁布了 !"#% 年版、!"&% 年版、!"’’ 年版、!"&# 年版、!""( 年版和 !""# 年版。!""# 年版于 !"") 年 $ 月 ! 日起实施,仍分为一、二两部, 第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成药 "*( 种。即将颁布的 *((( 年版药典,对中药和中成药的质 量及检测等,又有很大的提高。该书是中药人员必须熟知和遵照执行的,属于综合类的 大型中药专著,收录各药的古今资料,便于读者查阅。*( 世纪 ’( 年代由江苏新医学院编 辑的《中药大辞典》,上下二册收载中药 #’)’ 味,以正名为辞目,下分异名、基原、原植 (动、矿)物、栽培(或饲养)、采集、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忌 宜、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及备考等 !" 项,分别依次录著;附篇列有中药名称索引、植 (动、矿)物拉丁学名索引、化学成分中英名称对照、化学成分索引、药理作用索引、疾病防 治索引及现代参考文献目录等。《中华本草》是在六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中, 由六位中医药界的代表和委员提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中药专家编纂而成的。 它是一部系统总结本草学成果,又全面反映当代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中药学巨著。 书中项目齐全,图文并茂,学科众多,资料繁博,体例严谨,编排合理,发皇古义,融合新知。 有别于古代本草的是引入了化学成分、药理、制剂、药材鉴定和临床报道等内容,并采用现代 自然分类系统。该巨著于 !""& 年 * 月出版发行了精选本,!""" 年 " 月已开始出版全书。 由于中药学自身现代化的需要,各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学的现代研 究,日渐拓宽,不断深入,成绩斐然,各分支学科日臻完善,这些成就,在中药鉴定学、中药 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将进一步介绍。 自 *( 世纪 #( 年代起,有关方面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并给以物质上的大力支持,开展 了不同范围和规模的药物资源调查。掌握了中药品种的数量、分布、蕴藏情况等资料,在 调查中发现的国产沉香、马钱子等,已开发利用并能满足临床需求,可以不再依靠进口。 现代中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中药行业的振兴,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 年北京、上海、成都、广州 $ 所中医学院的成立,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步入了现代化正 规的高等教育行列。自 !"#" 年起,又相继在成都等中医学院开设了本科中药专业。目 前,设置了中药专业的高等医药院校已达 *( 多所。自 !"’& 年起,开始招收中药硕士研 · !**# · 第一章 中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
第十二篇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究生,并于1984年开始招收中药博士研究生。至此,我国形成了以中专、大专、本科到硕 士、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中药教育体系。为适应现代中药教育的需要,各种配套的中药 学科教材,也多次编写和修订,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设备不断更新,技术日益先进 到20世纪末,中药产业已衩具规模,并被国家列为高新技术的行业,将很快发展为 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除野生资源外,目前药材种植面积超过3.87×10°m2(580万 亩),药材生产基地800多个,栽培生产的药材200余种,在野生植物变家种,珍稀濒危野 生植动物品种的人工种植、养殖和人工替代品研究,进口药材和国内异地引种等方面取 得了可喜的成绩。到1995年底的统计数据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30所,中等中医药学 校51年,中医医院2552所,独立的中医药科研机构77所和数以百计的中药新产品开发 机构,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数万人。国家先后建立了一批中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 心,培育了一批制药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中药教学、科研、开发和生产相结合的体系。 随着《药品管理法》、《新药审批办法》《有关中药部分的修订和补充规 定》、《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医学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验动物标准》、《药品 非临床安全性硏究质量管理规定(试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一系列办 法和法规的实施,中药及其产品的规范化管理已经起步。尽管中药的基础研究有待加 强,产业规模需要拓展,产品水平亟待提高,但由于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已逐步被 现代疾病取代,临床医疗已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及康复相结合的模 式:化学药品的不足之处,已很难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因此,国际天然药品市 场不断扩大,中医药正逐步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中药的现代化面临良好的历史机遇。 进入21世纪后,中药学一定会更迅速地发展,中药市场一定会更加繁荣和规范,中药 定会实现现代化,并真正走向世界,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为全世界做出新贡献。 第二节中药的产地和采收 中药绝大部分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其次是动物、矿物,以及部分人工制品。中药的产 地、采收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对野生动、植物来说,不合理的采收还 会破坏药材资源,降低药材产量。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指出:“阴干、暴干,采造时月 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专论“采药 时节”有“药出州土”,列举了233种中药的采收时节及519种中药的产地分布。历代医 药家都十分重视中药的产地与采集,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时 至今日,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现了中药的产地、采收是否适宜,与药物有效成分含 量有很大关系,并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总之,药物产地、采收方法的研究,是保护 1226
究生,并于 !"#$ 年开始招收中药博士研究生。至此,我国形成了以中专、大专、本科到硕 士、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中药教育体系。为适应现代中药教育的需要,各种配套的中药 学科教材,也多次编写和修订,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设备不断更新,技术日益先进。 到 %& 世纪末,中药产业已衩具规模,并被国家列为高新技术的行业,将很快发展为 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除野生资源外,目前药材种植面积超过 ’ ( #) * !&" +(% ,#& 万 亩),药材生产基地 #&& 多个,栽培生产的药材 %&& 余种,在野生植物变家种,珍稀濒危野 生植动物品种的人工种植、养殖和人工替代品研究,进口药材和国内异地引种等方面取 得了可喜的成绩。到 !"", 年底的统计数据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 ’& 所,中等中医药学 校 ,! 年,中医医院 %,,% 所,独立的中医药科研机构 )) 所和数以百计的中药新产品开发 机构,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数万人。国家先后建立了一批中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 心,培育了一批制药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中药教学、科研、开发和生产相结合的体系。 随着《药品管理法》、《新药审批办法》、《 - 新药审批办法 . 有关中药部分的修订和补充规 定》、《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医学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验动物标准》、《药品 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规定(试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01)》等一系列办 法和法规的实施,中药及其产品的规范化管理已经起步。尽管中药的基础研究有待加 强,产业规模需要拓展,产品水平亟待提高,但由于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已逐步被 现代疾病取代,临床医疗已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及康复相结合的模 式;化学药品的不足之处,已很难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因此,国际天然药品市 场不断扩大,中医药正逐步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中药的现代化面临良好的历史机遇。 进入 %! 世纪后,中药学一定会更迅速地发展,中药市场一定会更加繁荣和规范,中药一 定会实现现代化,并真正走向世界,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为全世界做出新贡献。 第二节 中药的产地和采收 中药绝大部分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其次是动物、矿物,以及部分人工制品。中药的产 地、采收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对野生动、植物来说,不合理的采收还 会破坏药材资源,降低药材产量。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指出:“阴干、暴干,采造时月, 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专论“采药 时节”有“药出州土”,列举了 %’’ 种中药的采收时节及 ,!" 种中药的产地分布。历代医 药家都十分重视中药的产地与采集,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时 至今日,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现了中药的产地、采收是否适宜,与药物有效成分含 量有很大关系,并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总之,药物产地、采收方法的研究,是保护、 · !%%2 · 第十二篇 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第一章中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 扩大药源、保证药材质量的主要任务。 中药的产地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自然条件。在我国纵横万里的大地、江河湖泽 山陵丘壑、平原沃野以及辽阔海域,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 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因而天然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 性,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 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的质量优劣也不一样,并逐渐形 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道”增是古代的行政区划,“地”指地域或地区。《神农本草经》 已提出“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中论“药出州土”时,首先 按当时行政区划的十三个“道”来归纳药材产地,强调用药须知所出土地。明代《本草品 汇精要》在药物条文中设有“道地”专项。其后汤显祖《牡丹亭》中有“好道地药材”一语 说明前人很早就认识到药材产地与质量的关系。 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 因素。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 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受到人们的赞誉。 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改 变、过度采挖、栽培技术的进步、产区经济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皆可导致药材道地的变 迁。而药材的品质和临床疗效始终是确定道地药材的主要标准 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重视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材的开发和应 用,对保证中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材需求量的日益 增加,再加上很多药材的生产周期较长,产量有限,因此,单靠强调道地药材产区扩大生 产,已经无法满足药材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药材的引种栽培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 成为解决道地药材不足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我国己能对不少名贵或短缺药 材进行异地引种,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并不断取得成效。如原依靠进口的西洋参在国 内引种成功,天麻原产贵州而今在陕西等地大面积引种,人工培育牛黄,人工养鹿取茸, 人工养麝及活麝取香,人工培养虫草菌等等。当然,在药材的引种或驯养工作中,必须确 保该品种原有的性能和疗效。目前,我国许多地区正在大力推进中药种植示范基地的建 设,这对促进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中药材品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中药的采收 合理采收对保证药材质量、医疗效果以及扩大和保护资源十分重要。《千金翼方》指 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依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 殊,虎费人工,卒无裨益”。中药材所含有效成分是药物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 1227
扩大药源、保证药材质量的主要任务。 一、中药的产地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自然条件。在我国纵横万里的大地、江河湖泽、 山陵丘壑、平原沃野以及辽阔海域,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 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因而天然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 性,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 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的质量优劣也不一样,并逐渐形 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道”增是古代的行政区划,“地”指地域或地区。《神农本草经》 已提出“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中论“药出州土”时,首先 按当时行政区划的十三个“道”来归纳药材产地,强调用药须知所出土地。明代《本草品 汇精要》在药物条文中设有“道地”专项。其后汤显祖《牡丹亭》中有“好道地药材”一语。 说明前人很早就认识到药材产地与质量的关系。 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 因素。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 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受到人们的赞誉。 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改 变、过度采挖、栽培技术的进步、产区经济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皆可导致药材道地的变 迁。而药材的品质和临床疗效始终是确定道地药材的主要标准。 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重视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材的开发和应 用,对保证中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材需求量的日益 增加,再加上很多药材的生产周期较长,产量有限,因此,单靠强调道地药材产区扩大生 产,已经无法满足药材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药材的引种栽培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 成为解决道地药材不足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我国已能对不少名贵或短缺药 材进行异地引种,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并不断取得成效。如原依靠进口的西洋参在国 内引种成功,天麻原产贵州而今在陕西等地大面积引种,人工培育牛黄,人工养鹿取茸, 人工养麝及活麝取香,人工培养虫草菌等等。当然,在药材的引种或驯养工作中,必须确 保该品种原有的性能和疗效。目前,我国许多地区正在大力推进中药种植示范基地的建 设,这对促进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中药材品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二、中药的采收 合理采收对保证药材质量、医疗效果以及扩大和保护资源十分重要。《千金翼方》指 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依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 殊,虎费人工,卒无裨益”。中药材所含有效成分是药物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 · #""! · 第一章 中药及其应用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