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十二篇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的核心及新的增长点 清代的临床节要性本草,大多筛取《本草纲目》精粹,旁引众家,兼抒己见,并予以补 正,故质量较高,影响较大。如汪昂的《本草备要》、吴仪洛的《本草从新》黄宫绣的《本草 求真》等。受考据和崇古思想的影响,清人辑复《神农本草经》等古典文献并加以阐释之 风盛行,前者有孙星衍等人的多种辑本,后者有《本草崇原》、《本经逢原》、《神农本草经百 种录》、《本经疏证》等等。这些著作多出自名家,虽带有明显的尊古偏见,但在继承前人 用药经验,发展药性理论,精炼药物功用方面,亦不乏实效。 18世纪著名的本草学家赵学敏,博览群书,广泛收集,注重实践,辑成《本草纲目拾 遗》10卷,载药921种,《本草纲目》末提及者达716种之多。其卷首“正误”中,纠正和补 充《本草纲目》不详及错误内容34条,十分可贵。其所增品种,有金钱草、鸦胆子、胖大海 及金鸡纳等大量疗效可靠的民间药和外来药,丰富了本草的内容。书中还保存了十余种 现已失散的草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因此,该书在鉴定药材、研究草药单方的经验等方面, 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七)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包括医药在内的西方科学文化在我国更加广泛传播,因而出现了片 面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医药受到了严重冲击。但在一批志干仁人的努力下,中药学 以其溶厚的群众基础的顽强的生命力,仍然取得了一些进展 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各地中医学校的兴建,为了新型中医药教育的需要,何廉臣 的《实验药物学》、秦伯末的《药物学》、张锡纯的《药物讲义》……这些讲义,大多按中药功 分类药物,“功效”一项已成为介绍药物的必备内容(但所用术语尚不统一),各药应用部 分更为充实,其中尤以《本草正义》最为突出。这一时期的中药著作均注意标明各药用 量,弥补了清以前各本草的一大缺点,确保了用药的安全而有效。以上努力,为现代中药 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药学大型辞典的编纂,是民国时期中药学的一大拓展。其中最主要者,当推在 1935年出版由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其收录条目4300条,各条下列原名、命 名、古籍别名、外国民称、基原、产地、形态、种类、采取、制法、性质、效能、成分、主治、张促景 之发明、历代记述考证、辨伪、近人学说、配合应用、集验方、用量、施用忌宜及参考资料等23 项,资料繁博,査阅方便,虽错讹之处甚多,但仍不失为现代第一部最重要的大型中药辞书。 在西学的影响下,该时期不但出现了一批中西药学汇通的著作,而且中药的现代研 究也开始起步。一是利用生物学科的成果,进行药材资源调查、品种考证,确定中药的基 原。二是参照西药的研究方法,对若干药物进行了单味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这些工作对促进中药学发展的历史功绩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在当代,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方针、 1224的核心及新的增长点。 清代的临床节要性本草,大多筛取《本草纲目》精粹,旁引众家,兼抒己见,并予以补 正,故质量较高,影响较大。如汪昂的《本草备要》、吴仪洛的《本草从新》、黄宫绣的《本草 求真》等。受考据和崇古思想的影响,清人辑复《神农本草经》等古典文献并加以阐释之 风盛行,前者有孙星衍等人的多种辑本,后者有《本草崇原》、《本经逢原》、《神农本草经百 种录》、《本经疏证》等等。这些著作多出自名家,虽带有明显的尊古偏见,但在继承前人 用药经验,发展药性理论,精炼药物功用方面,亦不乏实效。 !" 世纪著名的本草学家赵学敏,博览群书,广泛收集,注重实践,辑成《本草纲目拾 遗》!# 卷,载药 $%! 种,《本草纲目》末提及者达 &!’ 种之多。其卷首“正误”中,纠正和补 充《本草纲目》不详及错误内容 () 条,十分可贵。其所增品种,有金钱草、鸦胆子、胖大海 及金鸡纳等大量疗效可靠的民间药和外来药,丰富了本草的内容。书中还保存了十余种 现已失散的草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因此,该书在鉴定药材、研究草药单方的经验等方面, 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七)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包括医药在内的西方科学文化在我国更加广泛传播,因而出现了片 面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医药受到了严重冲击。但在一批志干仁人的努力下,中药学 以其溶厚的群众基础的顽强的生命力,仍然取得了一些进展。 %# 世纪 (# 年代后,随着各地中医学校的兴建,为了新型中医药教育的需要,何廉臣 的《实验药物学》、秦伯末的《药物学》、张锡纯的《药物讲义》……这些讲义,大多按中药功 分类药物,“功效”一项已成为介绍药物的必备内容(但所用术语尚不统一),各药应用部 分更为充实,其中尤以《本草正义》最为突出。这一时期的中药著作均注意标明各药用 量,弥补了清以前各本草的一大缺点,确保了用药的安全而有效。以上努力,为现代中药 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药学大型辞典的编纂,是民国时期中药学的一大拓展。其中最主要者,当推在 !$(* 年出版由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其收录条目 )(## 条,各条下列原名、命 名、古籍别名、外国民称、基原、产地、形态、种类、采取、制法、性质、效能、成分、主治、张促景 之发明、历代记述考证、辨伪、近人学说、配合应用、集验方、用量、施用忌宜及参考资料等 %( 项,资料繁博,查阅方便,虽错讹之处甚多,但仍不失为现代第一部最重要的大型中药辞书。 在西学的影响下,该时期不但出现了一批中西药学汇通的著作,而且中药的现代研 究也开始起步。一是利用生物学科的成果,进行药材资源调查、品种考证,确定中药的基 原。二是参照西药的研究方法,对若干药物进行了单味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这些工作对促进中药学发展的历史功绩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在当代,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方针、 · !%%) · 第十二篇 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