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飞:遥游世自在无为:庄子人生哲学思排范式的生命旨趣93 准。”9人的狂妄自大终归会导致藐视自然,且过分地是找到它头上而被杀掉了。以家雁因不能鸣而被杀 自信人的力量而热衷于追逐富贵、求索知识、抗争搏的现实背景,喻示着人在乱世若要希冀避世隐居、全 斗,并认为人绝对能战胜自然,而终归导致了戕害自身免祸、渴盼自保,可谓是相当的艰难。陈鼓应评说: 身的生命窘境。嵇康在《养生论》中评曰:“精神之于“《逍遥游》可以说是一篇价值转换或价值重估之作 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庄子借此对俗众所汲于追求的社会价值提出反省性 于上,国乱于下也。而世人不察,惟五谷是见,声色是批评,指出它不仅束缚精神发展,使自己的心灵矮小 耽,目惑玄黄,耳务淫哇,滋味煎其腑脏,醴醪煮其肠化,亦容易在这种追逐中,戕害了自己的性命。庄子 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哀热爱生命,不肯把它耗费在立功立名的市场价值 乐殃其平粹。畅言芸芸众生,可谓是欲望弥漫,所上。”{3 谓富贵者养尊处优、声色犬马、争名夺利,味地追求 综上所述,庄子冀盼的自在逍遥的哲学义理,将 感官的刺激,最终摧垮了自己的形体;贫困者为了追有助于世人打破精神枷锁,从现实压迫、物欲诱惑、世 求金钱,营思谋虑、筋疲力竭、伤神害生,销毁了体魄俗观念的東缚中解救出来,并获得精神上的生命升 心机。继而阐释了庄子养形之源在于养神之意,即涤华。故而庄子的人生哲理可以建构强大的精神防线, 除物欲且莫使自我丧于外物就是养形,而要能做到不以抵御世俗欲望的诸种诱惑困扰,而最终获得怡然自 为利禄、名位、食色、权势所诱惑、困扰、受累的关键,得的生命逍遥。为此,世俗人生唯有在民间凡俗中摆 就在于内心虚静、少思寡欲、去知远情、忘却生死、宁脱功利、忘怀荣辱、超越生死,就必然会使得胸怀宽 静和谐的养神怡情。可以说,庄子养生之道就在于保 温雅畅融、心灵澄明,并在人类的精神家园里真正 持心气恬静、平和淡雅、合于心灵、顺乎自然、无思无地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人性的生命光环。可以说, 为、逍遥自适。正如《应帝王》所谓“游心于淡,合气庄子立足人的历史性生存对形而上学传统的解构性 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天下治矣”,崇奉世诠释,无疑是颇为有力的生命呐喊,而其出于对社会 人理当经受“心斋”的修养而达到“无己”的境界。现实中个体生存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传统形而上学思 “无己”就犹如庖丁牛刀之“无厚”,而可在社会生活维方式使得审美个体的主体意义的妄加剥夺的反抗 中“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并能保全“逍遥性批评指责,也切实地彰显了生动鲜明的超时代特 游”的人生梦境 色,并始终蕴藉着韵味悠长的生命意趣。 黑格尔指出:“在这种抽象的世界里,个人不得不 用抽象的方式在他的内心中寻求现实中找不到的满 [参考文献] 足;他不得不逃避到思想的抽象中去,并把这种抽象[1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 当做实存的主体这就是说逃避到主体本身的内心[2来景南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自由中去。(2这就阐释了庄子内心世界深深地体味 社,2003:162 [3]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77 着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项皆令人失望迷茫、愤[4清]郭庆藩,庄子集释,齐物论[M,北家:中华书局,1961:21 懑,而希冀在自己创造的自由理想天国里能让精神获 得某种暂时的陶醉、安适和恬静。可以说,中国历代[5]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 隐者皆希冀在隐居避世中能始终坚守某种对个人形 版社,1972:82 象的自我期许。诸如战国时的巢父许由务光之类(7王之庄于解(M北京:中华书b“3: 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唐]成玄英,南华真经注蹴[M].北京:中华书局,1998:77 中加以提升。此类形象仿佛蕴藉着隐者群体对社会[9][德]慝斯特·卞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泽文出版 现实失望以后而转向个人生活的最后希望,即渴望个 社,2003:101 最后希望,似乎业已被庄子以嘲弄的语气淡然地消11.王先谦.庄子集解M]上海:上海书店、B 人可以有意义地诗意地生存;但此种建立自我尊严的 [10]戴明扬.嵇康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解。比如说,《山木》篇曾记载有一则寓言,叙述庄子 [1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8. 带着弟子行于山中,看见有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因(13]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30 其“不材”,未被木匠伐去而活得很好,但庄子等人出 [责任编辑汤保梅] 山住在故人家,却见主人将一只不会叫的雁鹅杀之招 待。试想,不会叫的雁究竟招惹了谁呢?最后灾祸还张鹏飞 :逍遥游世 自在无 为:庄子人 生哲学思辨 范式的生命 旨趣 93 准。” 人的狂妄自大终归会导致藐视 自然 ,且过分地 自信人的力量而热衷于追逐富贵、求索知识、抗争搏 斗,并认为人绝对能战胜 自然,而终归导致了戕害 自 身的生命窘境。嵇康在《养生论》中评 日:“精神之于 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 ,犹君 昏 于上 ,国乱于下也 。而世人不察 ,惟五谷是见 ,声色是 耽 ,目惑玄黄 ,耳务淫哇,滋味煎其腑脏,醴醪煮其肠 胃,香芳腐其骨髓 ,喜怒悖其正气 ,思虑消其精神 ,哀 乐殃其平粹。”ll畅言芸芸众生 ,可谓是欲望弥漫 ,所 谓富贵者养尊处优 、声色犬马、争名夺利 ,一味地追求 感官的刺激,最终摧垮了 自己的形体;贫 困者为了追 求金钱 ,营思谋虑、筋疲力竭、伤神害生,销毁 了体 魄 心机。继而阐释了庄子养形之源在于养神之意,即涤 除物欲且莫使 自我丧于外物就是养形 ,而要能做到不 为利禄 、名 位 、食 色 、权 势 所诱 惑 、困扰 、受 累 的关 键 , 就在于内心虚静、少思寡欲 、去知远情、忘却生死、宁 静和谐的养神怡情。可以说,庄子养生之道就在于保 持心气恬静 、平和淡雅 、合于心灵 、顺乎 自然 、无思无 为、逍遥 自适。正如《应帝王》所谓 “游心于淡 ,合气 于漠 ,顺物 自然,而无容私焉 ,天下治矣” ,崇奉世 人理 当经受 “心斋 ”的修 养而达 到“无 己”的境界。 “无己”就犹如庖丁牛刀之 “无厚”,而可在社会生活 中“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并 能保全 “逍遥 游”的人生梦境。 黑格尔指出:“在这种抽象的世界里,个人不得不 用抽象的方式在他的内心中寻求现实中找不到的满 足;他不得不逃避到思想的抽象 中去 ,并把这种抽象 当做实存的主体 ,这就是说 ,逃避到主体本身 的内心 自由中去。” 这就阐释了庄子内心世界深深地体味 着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项皆令人失 望、迷茫、愤 懑 ,而希冀在 自己创造的 自由理想天 国里能让精神获 得某种暂时的陶醉、安适和恬静。可以说 ,中国历代 隐者皆希冀在隐居避世 中能始终坚守某种对个人形 象的自我期许。诸如战国时的巢父、许 由、务光之类 隐者中的理想形象 ,就是从这种个人形象的 自我默认 中加以提升。此类形象仿佛蕴藉着隐者群体对社会 现实失望 以后 而转 向个人 生活 的最后希 望 ,即渴望 个 人可以有意义地诗意地生存;但此种建立 自我尊严的 最后希望 ,似乎业 已被庄子以嘲弄的语气淡然地消 解。比如说 ,《山木》篇曾记载有一则寓言 ,叙述庄子 带着弟子行于山中,看见有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 ,因 其“不材”,未被木匠伐去而活得很好 ,但庄子等人出 山住在故人家 ,却见主人将一只不会叫的雁鹅杀之招 待。试想 ,不会叫的雁究竟招惹了谁呢?最后灾祸还 是 找到它头 上 而被 杀掉 了。以家雁 因不能 鸣 而被 杀 的现实背景 ,喻示着人在乱世若要希冀避世隐居 、全 身免祸、渴盼 自保,可谓是相当的艰难。陈鼓应评说 : “《逍遥游》可以说是一篇价值转换或价值重估之作。 庄子借此对俗众所汲于追求的社会价值提出反省性 批评 ,指出它不仅束缚精神发展 ,使 自己的心灵矮小 化,亦容易在这种追逐中,戕害 了自己的性命。庄子 热爱生命 ,不肯把 它耗 费在 立 功立名 的市 场价值 上 。’’[。] 综上所述 ,庄子冀 盼的 自在逍遥 的哲学义理,将 有助于世人打破精神枷锁,从现实压迫 、物欲诱惑、世 俗观念 的束缚 中解救出来 ,并获得精神上 的生命升 华。故而庄子的人生哲理可以建构强大的精神防线 , 以抵御世俗欲望的诸种诱惑困扰,而最终获得怡然 自 得的生命逍遥。为此,世俗人生唯有在民间凡俗中摆 脱功利 、忘怀荣辱 、超越生死 ,就必然会使得胸怀宽 广、温雅畅融 、心灵澄明,并在人类的精神家园里真正 地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人性的生命光环。可以说, 庄子立足人的历史性生存对形而上学传统的解构性 诠释 ,无疑是颇为有力 的生命呐喊,而其出于对社会 现实中个体生存的深切关怀 ,以及对传统形而上学思 维方式使得审美个体 的主体意义的妄加剥夺 的反抗 性批评指责,也切实地彰显 了生动鲜 明的超时代特 色 ,并始终蕴藉着韵味悠长的生命意趣 。 [参考文献] [1_J[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 :中华书局 ,1997:6. [2]束景 南.论庄 子哲 学体 系的骨架 [M].桂林 :广西 师范 大学 出版 社 ,2003:162. [3]朱谦之 .老子校释 【M].北京 :中华 书局 ,1984:77. [4][清 ]郭庆藩.庄子集释 ·齐物论[M].北京 :中华 书局 ,1961:21, l21.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 思恩格斯 选集 :第一卷 [MJ.北 京 :人 民 出 版 社 .1972:82. 【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 ,1983:108. [7]王夫之.庄子解[M].北京 :中华书局,1981:202. [8][唐]成 玄英.南华真经注疏 [M].北京 :中华 书局 ,1998:77. [9][德 ]恩斯特 ·卡 西尔.人 论[M].甘 阳,译.上海 :上 海译文 出版 社 .2003:101. [1O]戴明扬 .嵇 康集校 注[M].北京 :人 民文 学出版社 ,2001:122. [i1]王先谦.庄子集解[M].上 海:上 海书店 ,1987:56. [12][德 ]黑格 尔.哲学 史讲演 录:第 三卷 [M].北京 :商务 印书馆 , 1976:8. [13]陈鼓应.老庄新论 [M].上海 :上海古籍 出版社 ,1992:130. [责任编辑 汤保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