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2、认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认识教育与义化的关系。 4、认识教育与哲学的关系。 5、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学重点: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育与哲学的关系,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进程: 第一节、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本章所要探讨的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它涉及教育与政治、经济、义 化、生态等方面。它们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方面,学校教育与它们之间存在着 直接的和间接的、正向的与反向的、错综复杂的、现实的相互关系。分析教育 的社会适应性首先要明确影响教育发展变化的因素,其次是分析这些因素对教 育产生的影响。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 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在 这对矛盾中,起决定作用的方面是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正如马克思所说: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4页)。在物质 资料的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教育 的发展。 (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1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