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02年全国果品总产量又上升到6809万t,约占2002年世界果品总产量47100万t的14.5%。按农业 部规划,2010年为9300万吨。 但从单位面积的产量来看,我国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00年我国水果(不含甜瓜)每hm面积的 平均单产为8279kg,只相当于日本的46%、美国的33%,也低于亚洲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表0-12000年中国主要果品单产的国际对比(kg/hm 项目 中国 日本 美国 水果(除甜瓜外) 8279 17898 25164 柑橘 9809 17348 18266 35966 苹果 9940 9721 10655 2088 25909 2.果品品种结构不尽合理,优质果品所占比率较低 目前生产的水果基本上是以苹果、柑橘、梨、香蕉和葡萄为主。1999年上述水果的生产量约占总产 量的3/4,其中,苹果、柑橘和梨三大类水果的生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为63%,且中熟品种偏多,早、 晚熟品种供给不足;一般品种多,优质品种少。按国内标准,目前我国优质果品的比率约为30%左右,如 果按国际标准衡量只有5%的优质果品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果品质量较差,是制约我国果品国际 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主要果品生产成本趋于稳定,价格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从果品生产成本看,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1996年,呈大幅度上升趋势,1996年至1998年波 动较大,1998年以后,基本上处于稳定态势。按全国统一工价计算,苹果每亩平均生产总成本,1990年 为481元,1996年上升到1253元,1998年为881元,2001年为844元:柑橘每亩平均生产总成本,1990 年为705元,1996年上升到1139元,1998年为1183元,2001年为1140元 从果品价格看,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不同种类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但就整个果 品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来看,由于主要种类的市场趋于饱和,自1996年以来果品价格水平呈下降趋势。根 据价格统计资料,全国干鲜果收购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100,1980年为110,1995年为368,1999年 降为270。近年继续处于下降趋势,根据农业部信息中心监测,2003年第一季度,广柑、蜜橘、甜橙、鸭 梨、国光苹果、富士苹果、香蕉、菠萝、龙眼、荔枝等10种水果中,除部分柑橘价格略有上涨外,其它 种类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 4.果品销售主要立足国内市场,出口所占比重很小 1996-1998年我国进口的干鲜果和坚果分别为7万t、84万t和89万t,大于当年的出口量。近年来 中国果品进口有所减少,出口增长较快,但总的讲,出口数量有限,占总产量的比重很小。1999年干鲜果 品出口量为80.5万t,仅占国内果品生产总量的1.3%,200年全国干鲜果出口量创历史最高,达到113 万t,也只占当年总产量的1.66% 5、发展有盲目性。果品后续处理薄弱 是树种发展不平衡,苹果、柑桔、梨所占比例过大,1997年占总面积585%,占总产量的663%, 而在这些树种中品种也过于集中,如红富士苹果、宽皮桔类、鸭梨等。二是在并非完全适宜区盲目发展果 树,如长江中下游和陕西关中地区发展红富士苹果。三是缺乏市场调查和预测,如70-80年代出现的山楂 采后选果、分级、包装落后,目前多数靠人工,缺少现代选果、分级、包装机械,很难保证商品的 致性。贮藏能力不足,目前只占水果总产量的15%,导致果品上市过于集中,造成季节性过剩。果品加工 能力薄弱,只占水果总产量的10%,而在发达国家,就是以销售鲜果为主的苹果,也有50%用于加工,世 界果品产量最高的柑桔与葡萄,加工比例更高,葡萄达90%以上 6、我国以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突出 即使某地已形成规模生产,但我数缺少相应的合作组织,还是每户果农面对市场,难于获得市场信息2002 年全国果品总产量又上升到 6809 万 t,约占 2002 年世界果品总产量 47100 万 t 的 14.5%。按农业 部规划, 2010 年为 9300 万吨。 但从单位面积的产量来看,我国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00 年我国水果(不含甜瓜)每 hm2 面积的 平均单产为 8279kg,只相当于日本的 46%、美国的 33%,也低于亚洲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表 0—1 2000 年中国主要果品单产的国际对比(kg/hm2) 项目 中国 世界 亚洲 日本 美国 水果(除甜瓜外) 柑橘 苹果 8279 9809 9940 9632 17348 9721 9230 11934 10655 17898 18266 2088 25164 35966 25909 2.果品品种结构不尽合理,优质果品所占比率较低 目前生产的水果基本上是以苹果、柑橘、梨、香蕉和葡萄为主。1999 年上述水果的生产量约占总产 量的 3/4,其中,苹果、柑橘和梨三大类水果的生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为 63%,且中熟品种偏多,早、 晚熟品种供给不足;一般品种多,优质品种少。按国内标准,目前我国优质果品的比率约为 30%左右,如 果按国际标准衡量只有 5%的优质果品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果品质量较差,是制约我国果品国际 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主要果品生产成本趋于稳定,价格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从果品生产成本看,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一直到 1996 年,呈大幅度上升趋势,1996 年至 1998 年波 动较大,1998 年以后,基本上处于稳定态势。按全国统一工价计算,苹果每亩平均生产总成本,1990 年 为 481 元,1996 年上升到 1253 元,1998 年为 881 元,2001 年为 844 元;柑橘每亩平均生产总成本,1990 年为 705 元,1996 年上升到 1139 元,1998 年为 1183 元,2001 年为 1140 元。 从果品价格看,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不同种类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但就整个果 品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来看,由于主要种类的市场趋于饱和,自 1996 年以来果品价格水平呈下降趋势。根 据价格统计资料,全国干鲜果收购价格指数,以 1978 年为 100,1980 年为 110,1995 年为 368,1999 年 降为 270。近年继续处于下降趋势,根据农业部信息中心监测,2003 年第一季度,广柑、蜜橘、甜橙、鸭 梨、国光苹果、富士苹果、香蕉、菠萝、龙眼、荔枝等 10 种水果中,除部分柑橘价格略有上涨外,其它 种类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 4.果品销售主要立足国内市场,出口所占比重很小 1996-1998 年我国进口的干鲜果和坚果分别为 79 万 t、84 万 t 和 89 万 t,大于当年的出口量。近年来 中国果品进口有所减少,出口增长较快,但总的讲,出口数量有限,占总产量的比重很小。1999 年干鲜果 品出口量为 80.5 万 t,仅占国内果品生产总量的 1.3%,2002 年全国干鲜果出口量创历史最高,达到 113 万 t,也只占当年总产量的 1.66%。 5、发展有盲目性。果品后续处理薄弱 一是树种发展不平衡,苹果、柑桔、梨所占比例过大,1997 年占总面积 58.5%,占总产量的 66.3%, 而在这些树种中品种也过于集中,如红富士苹果、宽皮桔类、鸭梨等。二是在并非完全适宜区盲目发展果 树,如长江中下游和陕西关中地区发展红富士苹果。三是缺乏市场调查和预测,如 70~80 年代出现的山楂 热。 采后选果、分级、包装落后,目前多数靠人工,缺少现代选果、分级、包装机械,很难保证商品的一 致性。贮藏能力不足,目前只占水果总产量的 15%,导致果品上市过于集中,造成季节性过剩。果品加工 能力薄弱,只占水果总产量的 10%,而在发达国家,就是以销售鲜果为主的苹果,也有 50%用于加工,世 界果品产量最高的柑桔与葡萄,加工比例更高,葡萄达 90%以上。 6、我国以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突出 即使某地已形成规模生产,但我数缺少相应的合作组织,还是每户果农面对市场,难于获得市场信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